1707358077
1707358078
[108]Joint Chiefs of Staf to Nimitz, MacArthur, September 9, 1944, CINCPAC Gray Book, Book 5, p.2350.
1707358079
1707358080
[109]Robert L.Eichelberger to Emma Eichelberger, September 12, 1944, in Luvaas, ed.,Dear Miss Em, pp.155—56.
1707358081
1707358082
[110]Letter, FDR to MacArthur, September 15, 1944, FDR Library.
1707358083
1707358084
[111]地理代号已改为相应的地名。MacArthur to Chief of Staf, War Department, September 21,1944, CINCPAC Gray Book, Book 5, pp.2362—63.
1707358085
1707358086
[112]John Henry Towers diary, September 26, 1944, John H.Towers Papers, LCMD.
1707358087
1707358088
[113]Admiral Raymond A.Spruance, interview in ParisMatch, July 6, 1965, p.21, Spruance Papers,Naval War College Archives.
1707358089
1707358090
[114]Ibid.
1707358091
1707358092
1707358093
1707358094
1707358096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第二章
1707358097
1707358098
1942年初,当美国举国忙于战争动员时,亚历山大·P.德·塞维尔斯基发表了一份题为《空中制胜》的宣言。塞维尔斯基宣称,战略轰炸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最大的贡献,这让美国人眼前一亮,他们对在欧洲重演血腥地面战忧惧不已。这本书自然也就荣登各大畅销书榜单之首,卖出去500万本。第二年,沃尔特·迪士尼公司把它拍成了一部动画纪实电影,创作了小飞象邓波和小鹿斑比的制作团队拿出了他们的天才,用手绘彩色动画展现出了燃烧而绝望的轴心国城市。
1707358099
1707358100
塞维尔斯基是个宗教般信仰航空并四处布道的人。他还是个顶尖的飞机制造商,一个已经向美国陆军航空队出售了数千架飞机的企业家,他希望能在战争胜利之前再卖出几万架飞机。他的书大大地讨了其客户的欢心,被奉为圣经。但是塞维尔斯基的公司和美国海军并无往来,作者的这样一番评述或许能解释他对航空母舰的态度:“舰载航空兵在敌方的陆基航空兵面前必然是无力的,它们的‘基地’本身就极其脆弱。对敌人的海岸发动进攻曾是海军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海军已经不再胜任这样的任务了。”[1]
1707358101
1707358102
到1944年,塞维尔斯基的这一部分观点已经被太平洋舰队的主要航母打击力量,即第58特混舰队的实战表现推翻了。这样的一支舰队在大洋上从未出现过,1945年之后则再未出现过,未来的作战舰队也很难再达到这样的规模。这支强大的无敌舰队通常拥有12~16艘航空母舰,以及为航母提供屏护的大批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其庞大的规模令其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一方大洋的霸主。第58特混舰队可以在30分钟内放飞超过1 000架飞机,前去攻击200英里以外的敌人,之后在飞机返航时安全回收。这些飞机可以用炸弹、鱼雷、火箭弹、.50口径机枪的燃烧弹以及凝固汽油弹打击敌人。它们在跑道上炸开弹坑,把敌人的飞行员和机械师消灭在宿舍里,对停放着的飞机轰炸扫射,把机场上的机库和维修车间化为燃烧的废墟。第58特混舰队司令马克·米彻尔中将曾如此对一位同僚说:“所有岛上都有这么多鬼子飞机。我们要打过去,直面他们,和他们一较高下。我知道我们会遭到损失,但我们比他们更强……现在即便他们找到我们,我也无所谓。我们可以去到任何地方,没有人能阻挡我。如果我杀过去消灭了他们所有的飞机,那些见鬼的岛就帮不了他们了。”[2]
1707358103
1707358104
这一时期,美军标准的舰载战斗机是格鲁曼F6F“地狱猫”,这种飞机空重9 000磅[3],由一台强有力的2 000马力普拉特&惠特尼发动机驱动。“地狱猫”的飞行性能和战斗力都优于它的主要对手,重量轻得多的三菱零式战斗机。“地狱猫”的爬升率在1.4万英尺以下高度和零式战斗机相当,在高空则具有优势;在平飞和俯冲时,其速度同样能远超对手。“发动机的强大动力令我惊喜,”一位曾经驾驶过前一代F4F野猫式战斗机的老飞行员说,“飞机看起来就像是从甲板上一跃而起,它的起飞滑跑距离比‘野猫’短得多。一旦升空,这只‘地狱猫’仿佛就想要不停地爬高爬高爬高。”[4]机上的6挺.50口径机枪能够有效撕开零战的机翼。而得益于装甲钢板和自封闭油箱的保护,这种粗壮的格鲁曼战斗机能够在空战中承受相当程度的打击。经常有机翼和机身被子弹和炮弹破片打得满是伤痕的“地狱猫”回到航母上安全降落。
1707358105
1707358106
在一个典型的“进攻日”里,起床号在凌晨3点吹响。一名号兵吹出代表今日要起飞执行任务的号声,通过舰上各处的大喇叭传出去,帆缆士官们随即吼起来:“起床号!起床号!起床号!所有人!起床!”[5]于是,全舰立刻会响起一片开闭舱盖、关舱门,以及数百双脚从钢质甲板上走过的声响。机库甲板上又闷又热,到处弥漫着航空汽油和舰用重油的气味,弹药组在那里把炸弹和鱼雷搬起来,挂到轰炸机的机腹下方。随后飞机会被推上升降机抬升到飞行甲板上。所有飞机的机轮前方都放置了木头轮挡。之后,飞机发动机启动,炸弹也装上了引信。快到起飞时间时,大喇叭里就会传出命令:“飞行员,上飞机!”
1707358107
1707358108
一声令下,飞行人员们立刻从自己中队的待命室里蜂拥爬上楼梯,一边穿戴飞行装具和降落伞,一边把风镜戴到额头上。戴着风帽的甲板人员领着飞行员们穿过密密麻麻排列在甲板上的机群,找到自己的飞机。飞行员们爬上机翼,跃进座舱,系上安全带。在破晓前的黑暗中,座舱是个什么都看不见的黑洞,只有仪表的指示灯发出微弱的光芒,飞行员只能摸索着把手脚放到操纵杆和踏板上。随着“发动飞机!”命令的下达,启动器点火,飞机发动机开始喘振着噼啪作响,之后轰鸣着转动了起来。与此同时,螺旋桨开始旋转,越转越快,随即在飞行员面前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圆盘;发动机则有节奏地低吼着,蓝色的废气被向下排到了甲板上。随着航母转向迎风航向,巨大的舰体剧烈倾斜。随后,桅杆上升起红白两色的“F”字旗,表示飞行任务开始。当航母完成转弯,自然风向和航母全速航行的航向重合之时,一股狂风就会从头到尾横扫飞行甲板。拿着发光棒的甲板人员要站稳扶牢,保护自己不致被吹到旋转的螺旋桨上。他们还要把每一架飞机向前推动到起飞位置上。
1707358109
1707358110
随着地勤人员挥动发光棒,飞行员一边踩住刹车一边向前推动节流阀,发动机的吼声变得狂暴而震颤。飞行员此时要检查磁发电机、发动机汽缸里的混合气体状态,以及螺旋桨桨距;他要扫一眼发动机仪表,确定油温和油压正常;然后把发动机转速提到2 700转/分钟,并看着进排气管的压力。接着,蓝色的火舌会从发动机排气管喷出,在引擎罩上发出黯淡的闪光。飞行甲板军官若觉得发动机的声音没问题,就会放下发光棒,指向甲板。飞行员便会松开刹车踏板,一股向前的冲量便立刻把他重重按在座椅靠背上。航母舰岛的暗影从他的右边闪过。飞机的尾轮首先离开甲板,之后是主起落架,“地狱猫”就此跃入空中,开始爬高。飞行员随后会拉动液压杆收起起落架并向左压坡度转弯,一只眼还要盯住俯仰角指示器,免得栽进下方黛色的大海里。
1707358111
1707358112
空袭作战以数十架甚至数百架“地狱猫”的战斗机扫荡拉开序幕,它们将在SB2C“地狱潜鸟”(又译“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和TBM“复仇者”鱼雷机到达之前把空中的敌机消灭干净。战斗机升空后会去“拧队形”(group grope),即在飞行过程中集结成编队。目光锐利的飞行员们寻找着飞机排气管发出的微弱蓝光,那是前一架飞机唯一可循的踪迹。在黑暗中编队飞行需要飞行员们持续调整速度、航向和高度,并始终注意防止眩晕或者迷失方向,这样极易导致坠机。他们戴上氧气面罩爬升到2万或3万英尺的高度,很快座舱里就会变得如同冻肉冷库那样寒冷,于是飞行员只能拍击戴着手套的双手,在座位上晃动身子,好让自己暖和一点。到了曙光初露时,海平线和周围的飞机出现在眼前,飞行员们才会稍稍感到轻松一些。自从参加飞行训练的第一天起,飞行员们就被告知“要经常转转脑袋”,因此他们一直瞪大眼睛,在天空各处搜寻敌机的踪影——前方、上方、下方、左边、右边,然后回到前方,再来一次。
1707358113
1707358114
接近目标时,他们会压低机头,加速冲过高炮弹幕。如果空中有敌机,那它们通常会出现在更低的高度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最高的“地狱猫”飞行员之一戴维·麦克坎贝尔说过,他们几乎总是在自己下方看到日本对手,这样便可以发动俯冲攻击。“地狱猫”战斗机解散队形,“冲下去就能击中一两架敌机……我们发动攻击,再拉起,保持我们的高度优势和速度,然后再来一次。如此反复,一轮接一轮”。[6]
1707358115
1707358116
1944年,“地狱猫”是太平洋上最好的舰载战斗机,但这种飞机用途多样,充当轰炸机也没问题。试验很快证明,F6F在挂载和投掷炸弹时几乎和专门制造的俯冲轰炸机同样有效——但和俯冲轰炸机不同的是,一旦投掉炸弹,“地狱猫”就可以在空对空的较量中打败任何对手。这种飞机有时会挂载6枚HVAR-高速航空火箭弹(high-velocity aerial rocket),昵称“圣摩西”(Holy Moses)——这种武器在攻击某些地面目标时被证明比炸弹更管用。每一枚HVAR都装有5英寸战斗部,威力堪与5英寸舰炮比肩。如此,“地狱猫”在一次齐射6枚火箭弹时,其打击力可达到驱逐舰一轮侧舷齐射的水平。有时候“地狱猫”还会使用另一种火箭——10英尺长的“小蒂姆”,威力与一枚12英寸舰炮的炮弹相当。到战争后期,随着飞行员们的使用经验愈加丰富,这些空对地武器也愈加有效。
1707358117
1707358118
随着战火燃烧到西太平洋,F6F越来越多地使用凝固汽油弹轰炸日本地面工事。凝固汽油弹是一种简单的燃烧武器,它在汽油里增加了胶状化合物,变得黏稠。它会附着在落地时遇到的任何表面上——碉堡、高射炮、停放的飞机,或者是人的皮肤——然后剧烈燃烧直至燃油耗尽。一枚在混凝土堡垒顶上燃烧的凝固汽油弹足以把守军逼出来,赶到开阔地上,紧跟在投弹长机后方的“地狱猫”就可以用机枪把他们扫倒。
1707358119
1707358120
F6F的多用途特性使其成为航母特混舰队中最有价值的飞机,指挥官们也纷纷要求提高航母上“地狱猫”的搭载比例。如此一来,轰炸机中队的规模就要相应缩小了。到战争结束时,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典型载机方案为96架飞机,包括12架SB2C、12架TBM和72架“地狱猫”。
1707358121
1707358122
一个长期以来的战术思想是,航空母舰无法与岸基航空兵匹敌——塞维尔斯基的畅销书里再次提到了这一点。和众多过时的理论一样,这一点也被雷达、防空火力和通信技术方面的同时进步推翻了。现在,航母特混舰队可以充满信心地击退哪怕是最猛烈的空袭,米彻尔这样的指挥官也越来越敢于在敌占岛屿附近巡游。根据一直给米彻尔当参谋长的阿利·伯克的说法,作战“逐步从‘打了就跑’的打法转变为‘留下来决一雌雄’。这种战术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敌人的航空兵彻底消灭”。[7]如此,特混舰队便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敌人航空兵的反击,但是得到大幅改进的雷达系统能在100英里外发现来袭敌机,并准确读出其高度、速度和航向。IFF(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技术此时也已能够在雷达屏幕上可靠地区分敌我。所有这些数据都会被输送到每一艘航母上的CIC(战斗情报中心,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在那里,一名战斗机引导官(FDO)及其助手将会通过无线电呼叫在上空巡逻的“地狱猫”,引导其前去截击来袭的敌人。在太平洋战争后期,这些战斗情报中心和防空战斗机已经能够熟练组织起几乎完美无瑕的防空截击。舰员们常常连敌机的影子都看不到。
1707358123
1707358124
如果某一架敌机设法突破了“地狱猫”防空战斗机群的铜墙铁壁,来到特混舰队的中心区域,它就会落入高射炮火的狂风暴雨之中。护航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的高射炮会火力全开,从威力强大的远程5英寸/38倍径高炮,到新型的40mm四联装博福斯高炮,再到作为最后防线,只需要一个人就能瞄准开火的20mm厄利孔高炮,全都会加入这场合唱。VT引信或者叫“近炸引信”的装备大大提升了高炮炮弹的杀伤力,引信上装有一台微型多普勒雷达,用以探测目标位置,一旦接近到足够距离便引爆。在1942年的航母对决中,舰艇需要依赖高速剧烈机动以躲避空袭——所谓的“蛇舞”动作——但是在1944年,特混舰队已经变得更大,碰撞的危险也激增,于是新的战术条令便降低了对操舵的关注度,转而更倚重炮火。人们开始认为,还是让军舰保持航向,由炮手们用致命的防空炮火把军舰保护起来更好些。
1707358125
1707358126
第58特混舰队是以高速为目的建起来的。它尽可以穿上童话里的“七联靴”[8],在敌人觉察到其动向之前向任意方向前进数千英里。大型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CV)和小型的“独立级”轻型航母(CVL)能够一连数天在大洋上破浪而行,航速始终不低于23节,一旦开战则可以提速至超过30节。1943年“约克城号”航母在试航时,其航速峰值达到了34.9节——这是个惊人的速度,在航母史上前无古人。为航母护航的有新型艾奥瓦级(又译衣阿华级)“快速战列舰”,这一型4.5万吨的巨大海怪可以毫无压力地跟上节奏。米彻尔的“骑兵队”里没有“驽马”,所有老旧缓慢的舰艇都被甩给了两栖舰队或后勤舰队。第58特混舰队的高速度令其具备了良好的机动性和作战范围,这在一望无际的蓝色太平洋上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个巨大的游动航空兵基地,可以在大洋上尽情驰骋,在赤道两侧来回往复,在高低纬度之间任意游走。水兵们可能前一两天还戴着羊绒帽子和皮手套,穿着厚重的风衣,接着就在赤道骄阳的无情炙烤下,穿着半身被汗水湿透的工装背带裤赤膊工作。这支庞大的舰队可以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深入敌方海域。它们可以躲在锋面之下,跟随热带风暴北上,也可以藏身于昼夜分界线的夜暗一侧,在敌人未察觉的情况下突然打出雷霆万钧的一击。它们可能留在那里和敌人打上一阵,也可能退回大洋深处,在一千英里以外再次突然出现,对另一个敌方目标施以毁灭性打击。它们到底会怎么做?日本人只能靠猜。
[
上一页 ]
[ :1.7073580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