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58252
彻夜高速北上之后,三支特混大队在9月12日拂晓时抵达莱特湾外海。此时海面平静,微风轻拂。晨光初露时,军舰甲板上的水兵们在西北方海平线上看到了萨马岛的青山。8块飞行甲板上放飞了超过35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它们向西飞去,在爬升过程中逐步结成巨大的多层次V字队形。飞越莱特岛上空时,机群仍在爬高,发动机巨大的声响惊醒了一名1942年从日本人手里逃脱后一直困在此地的美军士兵。“我激动得浑身打战,我三年都没这么乐过,”他后来写道,“耶!我猜最让我开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菲律宾村民和游击队员向攻击机群拼命欢呼:“人们重新拉出美国国旗,一边挥舞一边喊道:‘杀死日本鬼!杀死日本鬼!’这是他们此刻的心声,也是他们此生最渴望的事情。”[53]
1707358253
1707358254
“大黄蜂号”舰载机大队长哈尔·比尔第一批飞临宿务机场上空,这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从高处往下看,数十架日本飞机停放在滑行道和停机坪旁。地面扬起了烟尘,能看到有人在飞机之间跑来跑去。看来日本人正匆匆赶往他们的战斗机。F6F“地狱猫”从机场上空低飞而过,向停放着的和正在滑行未及起飞的敌机扫射过去。驾驶着一架SB2C“地狱潜鸟”轰炸机的比尔压低机头进入俯冲,瞄准了跑道尽头。此时两架日军零战正并排准备起飞。比尔把瞄准点对准了两架日机中间,投下了所有炸弹,包括一枚1 000磅炸弹和两枚250磅炸弹:“炸弹就在那两架战斗机离开地面时落在了它们中间。长机歪到了右边,栽进树林炸成一团火球,另一架飞机则直接在跑道尽头爆炸。”[54]
1707358255
1707358256
“列克星敦号”上第16战斗机中队的一位新手F6F飞行员比尔·戴维斯那天上午在宿务岛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击落记录。他从一架零战上方俯冲而下,零战向左压坡度急转,他立刻将目标套进了瞄准镜,扣动了扳机。一个短点射足以将这架零战撕碎。“我发现有人在无线电里尖叫,”戴维斯回忆道,“我听了一阵,但它却停了。之后我意识到那是我在叫。我在向零式机开火时,就下意识地使出最大肺活量叫了起来。这尖叫来自我的脑海深处,来自我大脑里最原始的那部分。”[55]
1707358257
1707358258
在这天的第二次空袭中,戴维斯在宿务城附近一座岛屿上的燃油精炼厂上空低空飞行。他随意地朝着一片建筑群的中央开了火。他以为几发.50口径子弹没法给这片错综复杂的油管、高塔和管道带来多少伤害,结果爆炸把他的飞机掀了起来,他吓了一大跳,本能地转弯拉起,盘旋着飞回高空。“我看到整个精炼厂都烧了起来。精炼厂变成巨大的火球时,爆炸也吞没了整个岛屿。”
1707358259
1707358260
回到“列克星敦号”后,戴维斯跟别人讲了他干的事情。一个同僚就拉下了脸。“那个精炼厂是德士古原油公司的,”他说,“我还指着这个厂能留到战后呢。我有德士古的股票。”[56]
1707358261
1707358262
对于参战的美军飞行员来说,9月12日的空袭就是“宿务烧烤节”,当天美军出动了1 200架次飞机,这是自从2个月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以来最为一边倒的一场空中屠杀。
1707358263
1707358264
日军航空兵部队的高级指挥官奥宫正武已命令大约150架零式战斗机从吕宋出发飞往棉兰老,支援那里在前一个星期的空袭中被炸得支离破碎的航空兵基地。这些飞机此刻正在南下途中经停宿务,当大群美军舰载机出现在东方海平线上时,它们大部分都停在地面上。空袭开始时,奥宫恰好坐在一架运输机上来到宿务岛上空。飞行员压坡度急转弯躲避杀过来的“地狱猫”,这就让奥宫得以自上而下从“鸟类视角”看到了下面的一幕:“俯冲轰炸机凌空而下,战斗机尖啸着在机场上空飞来飞去,曳光弹从机翼机枪里射出来,打进了停放着的零战里。仅仅几分钟,宿务岛上便已一片混乱。美军飞行员的攻击格外准确,从燃烧的零战里腾起的浓烟和烈焰让我想到了火葬场……是我们的火葬场。”[57]按奥宫的说法,他本想构建起战斗机的防线,以击退敌军对菲律宾的进攻,但这段时间里第3舰队的空袭沉重打击了这种努力。
1707358265
1707358266
即便是剔除掉飞行员上报战绩中的水分,第3舰队的航空情报官还是给出了在空中击落75架、地面摧毁123架敌机的空袭战果统计。还有至少5艘船只被击沉,另7艘被击伤。遭到扫射后起火或沉没的舢板和小艇更是不计其数,至少有四五十条。机场的地面建筑要么被夷平,要么遭到破坏。航母及其护航舰摆开了阵势,准备迎击来自菲律宾日军机场的空中反击,但是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敌机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而且全都很快掉头离去,不敢前来挑战舰队上空盘旋的“地狱猫”防空战斗机。9月14日,哈尔西向尼米兹报告:“敌人毫无主动性的态度匪夷所思,难以置信……空中没有遇到抵抗,遇到的高炮也很弱……没有舰船可以去击沉……这一区域的大门已然敞开。”[58]
1707358267
1707358268
有一架被击落的美机,飞行员是“大黄蜂号”上的托马斯·C.蒂勒少尉,他的“地狱猫”在莱特湾上空被击中,遭到重创。蒂勒成功在水面上迫降,并爬上了他的充气救生筏。当地菲律宾人划着一条带两侧支架的小船把他带到了岸上。这些人对他很不错,给他饭吃,给他地方住,还找到了当地亲美军的游击队,后者设法通过无线电联系上了海岸外的美军舰队。于是,“威奇塔号”巡洋舰上的一架水上飞机飞来接回了蒂勒,把他带回“大黄蜂号”,在那里,他向“乔克”克拉克将军做了报告。
1707358269
1707358270
莱特岛当地人向蒂勒讲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报。他们说莱特岛没有日军部队,除了一些荒地和长草的跑道外也没有航空兵基地。相邻的宿务岛上敌人守军只有大约1.5万人。美军的情报估算严重失准。如果能快速发起进攻的话,那么美军登陆莱特岛时所遇到的抵抗将会极其微弱甚至没有。于是,克拉克把蒂勒带来的情报呈报给了哈尔西和米彻尔。
1707358271
1707358272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哈尔西一直劝说尼米兹取消中间的作战行动,以加快对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进攻。现在他想到了一个更大胆的提议。或许一旦进攻部队准备就绪,麦克阿瑟就可以越过棉兰老,直接进攻莱特岛。卡尼和第3舰队的其他幕僚也都同意。但是哈尔西仍然在犹豫,他坐在“新泽西号”舰桥的一个角落里反复斟酌。尼米兹拒绝了他此前的大部分提议,他也知道“这样的一份提议,不仅不是我的职责,它还会推翻诸多成熟的计划,甚至还会惊动罗斯福先生和丘吉尔先生”。[59]最后,他还是决定提上去。于是,一封急电被发给尼米兹,抄送给麦克阿瑟和金。哈尔西再次提出取消即将开始的雅浦岛和帕劳群岛登陆战的方案,因为这些岛屿“带给我们的歼敌机会无法值回时间的拖延和‘僵局’行动所耗费的精力”。用于这些行动的部队应当交给麦克阿瑟指挥,“立刻以轻微的代价,不需要任何过渡的行动”,夺取莱特岛。[60]
1707358273
1707358274
收到此信,尼米兹暂停了对雅浦岛的登陆作战,他告诉金,如果麦克阿瑟也有此意的话,他愿意支持尽早在莱特岛登陆。但他同时也坚持主张美军部队必须拿下帕劳群岛南部诸岛。此时,开往佩里硫岛和安加尔岛的进攻舰队已经在航渡途中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决定让这些部队“按计划开进”。[61]在当天晚些时候单独发给金的一份有线电报中,尼米兹写道,拥有这些岛屿“当然至关重要,而且也不可能像哈尔西130230号文件设想的那样快地重新拿出计划,把用于进攻和占领帕劳的部队用于他处”。[62]不过——尼米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可能性——如果麦克阿瑟拒绝了加快莱特岛作战的方案,“那就可以在10月中旬使用雅浦岛进攻部队拿下硫黄岛……我正在制订这一方向的计划,一旦需要随时可用。这个思路或许能实现,或许不能实现,但现在将其呈报出来,以便你充分了解各种可能性”。[63]
1707358275
1707358276
佩里硫之战格外血腥,但事后看来,这或许是不必要的。硫黄岛之战更为血腥,但如果能早些打,赶在日本人来得及向岛上派出援军并挖掘出地下防御工事网络之前进攻,或许就不会那样惨烈。如果尼米兹当时能同意像哈尔西提议的那样取消佩里硫的登陆战,并授权使用这批部队在10月向硫黄岛发动突袭,那么这两个决定会挽救数千美军的性命。
1707358277
1707358278
此时麦克阿瑟正搭乘着莫罗泰岛进攻舰队中的“纳什维尔号”巡洋舰在海上航行。由于无线电静默要求,他无法立刻答复。但是能够加快进攻菲律宾的前景令他“欢欣鼓舞”,美军刚一拿下莫罗泰岛的滩头,他就立刻飞回他设在荷兰迪亚的司令部,拟好了同意哈尔西提议的回答:“我已经准备好立刻启动执行‘国王二号’[莱特岛],任务日期是10月20日。”[64]
1707358279
1707358280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此刻正随同罗斯福一起,与丘吉尔和英军参谋长们在魁北克开会。9月15日晚,麦克阿瑟的电文被送到了这里,当时他们正和英国同行一起吃饭。告假后,四位参谋长离开餐厅,来到旁边的会议室商议此事。没人反对。既然哈尔西、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全都同意,他们觉得那也就没什么好考虑的了。收到麦克阿瑟的有线电报90分钟后,一份新的命令便已在发回太平洋的路上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麦克阿瑟执行莱特岛作战,任务日期为10月20日……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应当安排必要的协作……要将你们的计划告知参谋长联席会议。”[65]
1707358281
170735828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领导层已经找到了办法来防止自己不知不觉中陷入现有计划和作战的惯性之中。从理念上,他们随时准备好并愿意抛弃原有计划,采纳新计划,以迅速行动,把环境的变动利用起来。要实现这样的理念,就需要从指挥体系的顶层不断向下施压,因为大型组织总是有一种抵抗甚至阻挠突然转向的倾向。横越太平洋的战争是历史上最大、最复杂的多军种两栖作战。作战计划的重大调整需要对地理上分布遥远的各个部队做出一系列较低层级的调动。事后看来,能够而且常常能在最后一刻做出如此重大的战略调整,委实是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在一夜之间就决定越过棉兰老,直接在1944年10月攻打莱特,便是所有这些调整中最富戏剧性,最具深远影响的一次。“阴谋诡计部”为自己赢得了庆贺的权利,这种庆贺记载于9月14日的战时日志中:“第3舰队的建议被采纳,太平洋战争的进程加快了3个月。”[66]这也在次年一月的国情咨文中为罗斯福赢得了一个可以拿出来吹牛的资本,他对国会如此说道:“仅仅24小时之内,我们就达成了一项涉及两个战区的陆军和海军部队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加快了菲律宾的收复和最终的胜利——这个变化也拯救了那些原本会葬身于现已被遥遥甩在我方战线后方的岛屿上的生命。”[67]
1707358283
1707358284
但是尼米兹拒绝了哈尔西关于取消佩里硫岛登陆作战的急切请求。这是帕劳群岛南端一座常年烈日暴晒,满是红树林沼泽和石灰岩的荒芜岛屿。日军在此区域最重要的机场就建在这个岛上,不过机场上的大部分地面设施已经在美军登陆前的空中轰炸和舰炮炮击中被摧毁。对此,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解释是,用于攻打佩里硫的进攻部队要么已经出海,要么几乎已经子弹上膛,这看起来更像是个有些牵强的借口。尼米兹不是那种会在关乎军人生死的决策上受到军种或战区间竞争影响的人,但若要完整了解这段历史,下面的事实便不能不提。用于攻占佩里硫的主力部队是曾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打出威名的传奇性的第1陆战师。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与麦克阿瑟的司令部曾为了这个师的归属而爆发过激烈争论。若按照哈尔西的提议,这个师就要被交给麦克阿瑟。若没有佩里硫作战,那么尼米兹的战区在1945年之前便不再有重大的两栖登陆作战了,这样,他就必须把他大批精锐的两栖舰队、登陆舰艇和作战部队交给麦克阿瑟用于菲律宾战役。
1707358285
1707358286
尼米兹将军其实比太平洋上的其他任何主要指挥官都更富有敏捷的思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曾经多次进行大胆的越岛机动并取得了胜利——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前一年冬季的“燧发枪”行动,当时他顶着海军和地面部队指挥官的反对强行要求越过马绍尔群岛最东边的几个环礁。然而这一次,他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支持他坚持拿下佩里硫的决定。即便是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这种尼米兹最铁杆的拥趸,也对此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尼米兹直到临终前都坚持认为佩里硫登陆战是必须打的——就像斯普鲁恩斯从来不肯承认1943年11月攻打塔拉瓦是不必要的一样。然而无论是佩里硫还是塔拉瓦,时间和经验都将证明,越过它们也不会给美军在更大范围内的进攻进度带来损失。
1707358287
1707358288
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似乎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公理——只要美军指挥官们围绕是否越过某个岛屿进行思虑和争论,最后又决定把它打下来,那么他们的决定在事后看来都是悲剧性的错误。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承认错误,无论对历史学者还是对他们自己,因为那些葬身沙滩上的人永远无法复活,而没有人愿意听说这些年轻人竟然是为了一个错误而死。
1707358289
1707358290
[1]De Seversky, “Victory Through Air Power!,” American Mercury, February 1942, Vol.54, pp.135—54.
1707358291
1707358292
[2]Mitscher to Captain Luis De Florez, quoted in Taylor, The Magnificent Mitscher, pp.188—89.
1707358293
1707358294
[3]1磅≈0.45千克。——编者注
1707358295
1707358296
[4]MacWhorter and Stout, The First Hellcat Ace, p.70.
1707358297
1707358298
[5]Commander James C.Shaw, USN, “Fast Carrier Operations, 1941—1945,” in the introduction to Moriso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7, Aleutians, Gilberts, and Marshalls, p.xxxii.
1707358299
1707358300
[6]David S.McCampbell account in Wooldridge, ed., Carrier Warfare in the Pacific, p.212.
1707358301
[
上一页 ]
[ :1.7073582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