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59125e+09
1707359125
1707359126 [54]Inoguchi et al.,The Divine Wind, p.61.
1707359127
1707359128 [55]USSBS,Interrogations of Japanese Officials, Nav No.12, USSBS No.62, Captain Rikibei Inoguchi.
1707359129
1707359130 [56]Auer,ed., 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 p.165.
1707359131
1707359132 [57]Inoguchi et al.,The Divine Wind, p.7.
1707359133
1707359134 [58]USSBS,Interrogations of Japanese Officials, Nav No.12, USSBS No.62, Captain Rikibei Inoguchi.
1707359135
1707359136 [59]Hastings,Retribution, pp.166—67.
1707359137
1707359138 [60]Inoguchi et al.,The Divine Wind, p.11.
1707359139
1707359140 [61]英语中的“神风”一词“kamikaze”最初可能是盟军翻译错了。但无论如何,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盟军始终笼罩于“kamikaze”的阴影之下,这个词后来也就被广为接受,包括日本。见Sheftall,Blossoms in the Wind, pp.59–60, footnote。——作者注
1707359141
1707359142 [62]Ibid., p.27.
1707359143
1707359144 [63]1944年10月15日下午4时30分东京广播电台的讲话,见“Digest of Japanese Broadcasts,”October 15, 1944, p.3。
1707359145
1707359146 [64]USSBS,Interrogations of Japanese Officials, Nav No.98, Lieutenant General Torashirō Kawabe, November 30, 1945.
1707359147
1707359148 [65]Matome Ugaki diary, October 21, 1944, Ugaki,Fading Victory, p.485.
1707359149
1707359150
1707359151
1707359152
1707359153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1707356944]
1707359154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第五章
1707359155
1707359156 莱特岛登陆的规模不如四个月前的诺曼底登陆,但舰队需要跨越的洋面却辽阔得多。从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北部的主要登船港口荷兰迪亚到莱特湾的登陆滩头,距离足足有1 300英里。而且,登陆舰队拥有超过700艘舰船,荷兰迪亚容纳不了这么多——因此很大一部分部队是从阿德默勒尔蒂群岛中的马努斯岛出发的,那里还要再往东500英里。这支庞大舰队的各个部分将在航渡途中会合,此时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了。舰队中的数百艘登陆艇是从太平洋舰队借来的,这是另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自从1943年起,两个战区就一直在共用这些专用舰艇及其人员。在进行了超过两年的两栖作战之后,美军已是轻车熟路。赤道南北大大小小差不多30次登陆战的磨炼已经让他们的两栖作战技艺炉火纯青。部队在最后一刻匆忙做好战斗准备,分发主要作战计划,并匆忙加油和补给,各个部门疯狂忙碌,以保障舰队按时出海——所有这一切,对于成千上万名参加过这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战争的老兵来说,也都习以为常了。
1707359157
1707359158
1707359159 一名驾机在上空巡逻的“甘比尔湾号”航母飞行员称此为“我见过的最庞大的大军。舰船一直延伸到海平线上”。[1]各个半自主行动的特混舰队组成轮形阵航行,航速不超过9节或10节,这样即使是最慢的舰船也能跟上——突击运输舰、普通运输船、登陆舰、巡逻艇、扫雷舰、弹药船、油轮,以及各种其他勤务船只,组成了巴洛克式的宏伟队形。运输船上运载了17.4万部队。每一型登陆舰艇都有一个以字母“L”[意即“登陆”(Landing)]开头的缩写代号——LST(坦克登陆舰)、LSD(登陆艇母舰)、LCI(步兵登陆艇)、LCT(坦克登陆艇)等等,还有其他五六种。驱逐舰在队形中穿行,如同灵般优雅,又如同牧羊犬般机警。当日军在1942年占领菲律宾时,这些舰艇十中有九还没有造出来。实际上,其中许多都是刚刚来到太平洋,舰员也都刚刚完成训练,还没打过仗。
1707359160
1707359161 战后,有记者问第7舰队司令托马斯·金凯德中将他是怎样协调这数百艘舰船行动的。“我基本上不是靠自己的手指头来指挥的,”他答道,“这是个组织问题,仅此而已。”[2]宏大复杂的时间表是通过每一艘船需要在莱特湾出现的时间倒推确定的。最慢的船只要最先出发,有些早在10月4日就出海了,此时连行动计划都没有制订完成。随后,众多舰艇从其原先所在的相隔数百乃至数千英里的港口渐次启程。由于航行距离遥远,舰队要在航行途中加油,舰队油轮将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等着它们。
1707359162
1707359163 麦克阿瑟喜欢开玩笑说“我有三张‘老K’”——他的陆海空三大指挥官,其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恰巧都是K。金凯德(Kinkaid)率领常被俗称为“麦克阿瑟海军”的第7舰队。陆军航空队乔治·C.肯尼(Kenney)中将从1942年7月起就一直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参加莱特岛作战的主要地面部队,第6集团军,由陆军中将沃尔特·克鲁格(Krueger)指挥。登陆第一阶段的空中掩护支援由第3舰队负责。哈尔西(斯普鲁恩斯也是一样)虽然要优先执行联合作战任务,但他仍归属尼米兹的指挥系统。参联会没有尝试就统一指挥问题做出决定,而仅仅是要求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安排进行互相支援和协同作战”。[3]
1707359164
1707359165 经历了西太平洋上一连串空前的不间断航母空袭之后,第3舰队及其第38特混舰队的航空兵们太需要回港长时间休息了。所有的舰载机大队都明显出现了飞行员疲劳的情况,其代价便是愈加频繁的飞行事故。航空医生已经注意到这一可怕综合征带来的负面效果——飞行员们脸上出现了憔悴和沮丧的神情,他们神经脆弱,体重迅速下降。哈尔西在8月刚刚接管舰队,但许多官兵却已经在海上待了10个月,中间仅仅在中太平洋那些偏远的环礁上有过短暂休整。即便是哈尔西也累了,正如“米克”卡尼注意到的那样。舰队现在需要回到乌利西潟湖的锚地中,安静地停泊一长段时间,休息整补。然而,对菲律宾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第3舰队的快速航母还要在其中领衔主演。这也是麦克阿瑟的地面部队头一次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战斗机的掩护半径之外持续作战。在莱特岛上,美军想要拿下塔克洛班机场并抓紧升级改造,这样它就可以尽快接收肯尼的截击机。但在此之前,打退日本空中反击的活儿绝大部分还得交给哈尔西的航空兵来干。当10月21日哈尔西问麦克阿瑟第38特混舰队估计何时能够返回乌利西时,这位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坚决地答道:“这次行动的基本方案就是要仰赖第3舰队的全力支援,这是我第一次到我自己陆基空中掩护范围之外作战……我认为你掩护此次作战的任务十分关键,至为重要。”[4]
1707359166
1707359167 关于接下来的作战,一个迫在眉睫的“肯定不确定”的问题是日军空中抵抗的规模和纵深。另一个问题是日本舰队是否会前来反击登陆。的确,哈尔西最近一段时间的横冲直撞揭示了日军航空兵力量的薄弱——但敌人在菲律宾有数百座机场和备降跑道,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这里可以从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本土快速获得增援。莱特岛作战和此前太平洋上所有两栖登陆的不同之处在于,敌人能够依赖其纵深,并分散配置其增援航空兵。在悲观的情况下,美军将会发现自己陷入漫长而无休止的空中战役之中,需要反复迎战从南边、西边和北边杀来的一批又一批敌机。此时飞行员疲劳症已经十分严重,而这样的前景更是航母部队的噩梦。哈尔西或许会后悔地想到,莱特进攻战役正是在他的大胆建议之下花了两个月推动的。他自己挖的坑,现在不得不由他自己来填。
1707359168
1707359169 关于敌人舰队,密码破译情报和侦察报告已经准确判断出栗田和日军水面战舰停泊在新加坡附近的林加水道,小泽和航母则位于濑户内海。在麦克阿瑟司令部、第3舰队和珍珠港,主流的观点是日本海军不会出来应战。但是持不同观点者仍然存在,而且大家都认为发生大规模舰队作战至少是有可能的。如果栗田要率领水面战舰前来挑战美军,那他们就必须从切开菲律宾中部岛屿屏障的两个海峡之一通过——莱特岛南部的苏里高海峡,或者是萨马岛北部的圣贝纳迪诺海峡——否则就要从棉兰老岛南部或者更远的吕宋岛北部海岸绕道。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了,但是为了赶上10月20日的任务期限,第3舰队和第7舰队的司令和计划制订人员并未就各自辖区内应对意外情况的具体计划沟通一致。
1707359170
1707359171 金凯德的第7舰队绝对不是赤手空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进攻,他们都能基本做到自保。岸轰和火力支援大队拥有6艘老式慢速战列舰——其中有些还在珍珠港被击伤过——以及数量充足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这支舰队被编为第77.2特混大队,由此前参加过多次两栖作战的老将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指挥。金凯德的舰队中还有16艘小型护航航母,其舰载机主要用于轰炸和扫射登陆滩头的地面目标,并在两栖舰队上空进行防空掩护。它们被编为第77.4特混大队,由托马斯·斯普拉格少将指挥。他这支小型慢速航母舰队及其护航驱逐舰被分为三个分队,其无线电呼号将会名垂青史:“塔菲1”、“塔菲2”,以及“塔菲3”。
1707359172
1707359173 第3舰队参谋长“米克”卡尼回忆说,哈尔西一直向他手下的所有人反复灌输一个原则:“如果能找到机会打一场大仗,那就让它变成现实,你们要始终把这作为首要目的……他的意图就是我们冲进去,和他们一决雌雄,只要找到敌人就干一仗,不管遇到的是谁。他本人对我们的指示,以及我们关于战斗的所有讨论的结果,都让这一点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5]
1707359174
[ 上一页 ]  [ :1.7073591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