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59245e+09
1707359245
1707359246 哈尔西原本希望能有一个短暂的喘息,这样他就能让航母特混大队轮流返回乌利西休息整补。他已经让第1特混大队(麦凯恩)回到东面800英里以外的乌利西环礁,还想要在第二天把第4特混大队(戴维森)也派回去。但现在没法儿再休息了。哈尔西命令麦凯恩停止休整,加油待命,并召集其他三支航母大队向吕宋岛南部和圣贝纳迪诺海峡靠拢,保持锅炉高强度运转,随时准备开出最高航速。24日曙光初露时,第38特混舰队放出了一支大规模的“武装侦察”机群。两架飞机一组,一架“地狱猫”和一架“地狱潜鸟”,每一组负责10°扇区“切馅饼”,侦察距离300英里。爬升到高空后,它们排成一条巨大的弧线向各自方向散开,其侦察范围从西南到西北,覆盖米沙鄢海、锡布延海、民都洛海峡,以及菲律宾中部岛群的各处海域、海峡、海湾和峡湾。还有12架“地狱猫”被派出去担任“中继飞机”,在特混舰队以西100英里处高空盘旋,为搜索扇区最西端及其附近的飞机充当无线电中继。一旦遭到攻击,这些飞机还能迎击从西边来的敌人空袭,保护特混舰队。
1707359247
1707359248 上午,天高气爽,高空中有少量卷云,1 500英尺高处有一层薄薄的碎积云。从8 000英尺的高度,侦察员在各个方向上都能看到近100英里之外。在他们的下方,一幅壮美的热带风景画展现在眼前:蔚蓝的浅海,白沙浅滩,还有覆盖着丛林的高山岛屿,反复出现。宽阔的白色沙滩逐渐变成了浓密的椰子树林,树林从靠近岸边的浅绿色变成了陆地深处的深绿色,之后陡峭的山坡拔地而起,棕褐色山峰和黑色火山锥高至六七千英尺,火山锥上还带着满是裂纹、时时冒烟的火山口。由于深度、海底质地和光照角度的不同,各处海水的颜色深浅不一,浅蓝色的波纹沿着海岸向远处延伸,散布着珊瑚礁的浅滩向海中伸出数英里。在岛屿之间的海峡里,海水逐渐变深,颜色也越来越暗。在早晨太阳的照耀下,整个大海一片波光粼粼。舰载机飞行员们可以熟练地将眼前的地标及海峡与座舱里的海图相互对照。他们在过去的六个星期里在菲律宾上空飞了不知道多少次,对这里的地形已然烂熟于胸——他们知道在这复杂岛群有限的几条可通行航道中该去哪里去寻找日本军舰。
1707359249
1707359250 早晨7时46分,“勇猛号”一架SB2C的飞行员在接近民都洛岛时发现机载雷达的屏幕上出现了一簇回波信号。信号位于岛屿南方约10英里处。他向信号的位置转了过去,很快便看到了一串相互平行的航行尾迹,这是大舰队正在行动的第一个迹象。又过了一分钟,他就能目测出舰队的组成了:13艘驱逐舰,8艘巡洋舰,以及4艘战列舰。这份敌情报告于早晨8时10分送到了“新泽西号”上。哈尔西和他的幕僚们于是守在指挥舱的超高频无线电旁,等着进一步确认消息。消息很快便来了——“卡伯特号”的一名飞行员报告:“我看见了,是大舰。”两分钟后,“勇猛号”第18轰炸中队队长的声音出现在了频道里,响亮而且清晰:“4艘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航向东,位于民都洛岛南角外。”[25]
1707359251
1707359252 毫无疑问,这只能是栗田的中路舰队,该舰队正绕过民都洛岛南角,准备进入塔布拉斯海峡。栗田的舰队比之前经过“海鲫号”和“鲦鱼号”把守的航道时要缩水了一些,但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依然令人生畏。根据位置和航向判断,栗田应该是想要强行穿越圣贝纳迪诺海峡,从北面杀进莱特湾。正当哈尔西准备下令向栗田发动空袭时,另一份敌情报告又送到了他手上,这次是来自南方200英里外的“企业号”侦察机组,位置是在内格罗斯岛西南的苏禄海上:一支7艘水面战舰组成的纵队,包含2艘战列舰。这正是西村的南路舰队。根据其位置和东北航向很容易得出结论,该舰队正开往苏里高海峡。
1707359253
1707359254 发出敌情报告后,“企业号”的飞机请求友邻侦察机编队支援,准备向南路舰队发动进攻。这些飞机爬高到1.2万英尺,这是SB2C俯冲轰炸机转入俯冲的理想高度。两艘日军战列舰上的14英寸主炮扬起到最高射角,射出的对空弹炸出壮观的巨大火球。这一幕令美军飞行员惊叹不已,但这些炮弹炸点都太远,无一能伤及美机。“地狱猫”先俯冲下去,在2 000英尺高度射出5英寸航空火箭弹,然后改出俯冲扫射敌舰。“地狱潜鸟”跟在后方,以70°俯冲角凌空而下,投下500磅炸弹。有几枚炸弹近失“山城号”,在舷外近处爆炸,一枚近失弹导致战列舰右舷舰体轻微凹陷,成吨的海水从裂隙处涌进舰体内,令其向右倾斜。这艘旗舰高大的宝塔形上层建筑也遭到F6F的火箭弹和机枪射击,大约20名舰员战死。“扶桑号”战列舰被两枚炸弹命中。第一弹命中2号主炮塔附近,在下方两层甲板处爆炸;另一弹命中舰尾附近,击穿装甲甲板,在军官起居室中爆炸。一个航空燃油罐被引燃,烧起熊熊大火,吞没了停放在弹射器上的水上飞机。“扶桑号”一度看起来像是没救了,但是舰员们还是控制住了损伤,令这艘军舰继续在编队中维持原有阵位。驱逐舰“时雨号”也被一枚500磅炸弹击中,不过炸弹在它前主炮塔上弹开,落进军舰一旁的海里才爆炸。
1707359255
1707359256 在这一轮短暂而激烈的空袭中,西村将军在“山城号”的舰桥上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一名舰员后来回忆道:“他泰然自若,没有一丝不安。他已经毫不畏惧,有了钢铁般的神经。这样一位指挥官令下属们心中镇定,充满勇气。”[26]他的舰队已经流了第一滴血,但是没有一艘舰被迫返航,所有军舰都留在纵队里,速度也没有下降。
1707359257
1707359258 判断出日军南路舰队规模较小,足以交给金凯德去对付之后,哈尔西决定集中力量打击其中路舰队。他越过第38特混舰队司令米彻尔,直接通过低功率的TBS(舰船间无线电通话)用他自己的声音下达了命令:“进攻,再说一次,进攻!祝好运!”[27]这就是哈尔西吸引眼球的手段,他给这次战斗打上了他自己的烙印。他绕开了其内敛谦让的前任建立的一整套指挥系统,选了一句整个舰队都认得出来是他的话下达了命令:大家都记得,在两年前的圣克鲁兹海战中,他曾下达一条振奋人心的命令:“攻击,再说一次,攻击!”
1707359259
1707359260 就在此时——上午8时27分——第38特混舰队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批来袭飞机,它们是从吕宋岛各个机场方向飞来的。不出所料,美军航母现在一整个上午都要去对付敌人的空袭了。结果,只有博根将军的第2特混大队设法放飞了一支攻击机群:来自“勇猛号”和“卡伯特号”航母的45架俯冲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
1707359261
1707359262 攻击机群指挥官比尔·埃利斯率队飞了一条稍显绕路的航线,从宿务岛绕了一圈(美军认为岛上的日军航空基地可能得到了增援),然后向南转向塔布拉斯海峡。飞行了不到一个小时,美国人在晴空之下看到了他们的猎物。从空中,他们能看到整个舰队——锡布延海上空的能见度始终极佳——但每个飞行人员的目光都被两艘超级战列舰吸引住了,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两艘战舰,它们正在同心圆阵形的中央高速前进,周围是小几号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
1707359263
1707359264 附近没有日本飞机的影子,因此美军飞行员在上空花了些时间稍事盘旋,精心准备他们的进攻。装有鱼雷的TBM“复仇者”将从目标舰首两侧进行“钳形”进攻,SB2C“地狱潜鸟”的俯冲轰炸将与其同时展开。战争初期,美军曾经费很大力气想让这些进攻彼此协调,到1944年,他们已经学会让进攻分秒不差了。
1707359265
1707359266 在日本军舰上,号手们吹响了战斗警报,人们匆匆奔向战位。日本人对没有空中掩护骂骂咧咧,但至少他们的军舰新加装了几十门高射炮。“大和号”和“武藏号”各自装有大约150门高射炮,两艘舰上的所有高炮每分钟共能射出1.2万发炮弹。小一些的战列舰上装有大约120门高炮,巡洋舰90门,驱逐舰30门到40门。在林加水道时,他们还特别强化训练,提高射击准确度和射击速度。日本人还为两艘超级战列舰的18.1英寸主炮专门设计了新型三式对空弹,这是一种蜂窝状的对空霰弹。当美军飞机降低高度开始进入攻击航线时,栗田向各舰发电:“敌机来袭,天佑诸君努力奋战。”[28]
1707359267
1707359268 比尔·埃利斯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猛烈的高射炮火。战列舰巨大的主炮抬高至最大仰角。当SB2C和“地狱猫”转入俯冲时,这些巨型舰炮开火了。高射炮弹五颜六色,埃利斯回忆道:“弹道带着粉红色,白色曳光弹带着紫色,还有漫天的白磷弹,一发炮弹爆炸后会迸出大量银色的弹丸。”[29]“地狱潜鸟”背朝太阳从东方发起俯冲,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而下,穿过高炮弹幕,随着日舰的规避动作一同转弯,将轰炸瞄准镜紧紧套在目标上,在大约2 000英尺的高度上投下1 000磅炸弹。“大和号”和“武藏号”都一度被近失弹掀起的水幕所遮蔽。“武藏号”的1号主炮塔被命中一弹,但这座装甲厚实的炮塔几乎未受损伤,只是掉了一块圆形的漆。近失弹似乎轻微震松了舰体钢板的连接处,导致突然进水,但是当水雾散尽后,大家才发现“武藏号”仍在继续前进,速度也没有下降。
1707359269
1707359270 “复仇者”机群开足马力,加速从1.5万英尺高空下降到海面上方200英尺高度,改平时速度已经达到300节。“复仇者”就以这样的高速,从两侧同时扑向“武藏号”。“我看到那该死的宝塔,”鱼雷机分队指挥官说道,“但最令我难忘的是这艘舰的尺寸。它这么长,你不可能射不中。”[30]在900码距离上,TBM机群投下鱼雷,随即转弯脱离。“武藏号”立即机动规避,两条鱼雷航迹擦着它的舰首掠过,但第三枚鱼雷却正中其舰体右舷中部,掀起了200英尺高的白色水柱。爆炸的剧烈震动把数百名舰员震倒在地。军舰向右轻微倾斜,但通过对侧注水,它又很快恢复了平衡。
1707359271
1707359272 当美机掉头东返后,“武藏号”报告自己仍能维持24节航速。它和姊妹舰“大和号”在设计时就要求能够承受最多超过20枚鱼雷的打击,一枚只是小意思。不过“复仇者”机群还命中重巡洋舰“妙高号”一雷,这次打击就严重得多;它不得不退出队形,返回文莱湾。
1707359273
1707359274 回到美国特混舰队这一边。在空中盘旋的防空巡逻“地狱猫”从一大早就开始不停地对付日本飞机。日军从吕宋岛各个机场接连放出了三批飞机,每一批都有五六十架,这些攻击都落在第3舰队最北边的航母部队,谢尔曼将军的第3特混大队头上。在整个上午一连串一边倒的空中格斗中,防御一方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但其他地方也都需要这些“地狱猫”——要护卫出击的攻击机群飞往日本舰队,还要在敌人机场上空执行扫荡任务——而来袭的敌人机群却无穷无尽,前仆后继,而且十分危险。哪怕只有一架敌机溜过战斗机的拦截,它都有可能幸运地给某艘航母来上一下子,而美军舰队距离任何己方港口都很遥远。“这一天,敌机一大早就来了,很晚才走。”谢尔曼的战时日志如此写道。[31]
1707359275
1707359276 “埃塞克斯号”第15航空大队队长戴维·麦克坎贝尔正在准备为一支出击的攻击机群护航时,他的中队被命紧急起飞。麦克坎贝尔从待命室里冲出来,爬上他的F6F“地狱猫”,这架飞机此时正挂在弹射器上加油。当油管被摘下来时,他的油箱刚刚加到一半,麦克坎贝尔就这样从甲板上弹射起飞了。他没有盘旋等候中队里其他人跟上来,而是直接机头向西开始爬升。另外7架F6F跟着他爬升到了1.4万英尺高度上,通过“行进间会合”逐步编成飞行队形。不久,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对手,一支由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零式战斗机组成的混合机群,总数大约有50架,在稍低的高度上迎头飞来。麦克坎贝尔用无线电喊出了“发现敌人”的呼号“TallyHo!”之后继续爬高,僚机飞行员罗伊·拉辛也跟着他一起爬升到1.8万英尺。他们准备向敌机发动俯冲攻击,但此时日机却转入了经典的防御机动:拉弗伯雷圈,各机首尾相接以环形航线飞行,每架飞机都可以掩护前方的友机。
1707359277
1707359278 麦克坎贝尔和拉辛耐心地等待着,在敌机的环形阵上方2 000英尺处盘旋,“我们认为有些飞机容易飞出这个拉弗伯雷圈,那时我们就能动手了”。[32]他们等了差不多一整个小时。两个人等着的时候甚至在座舱里抽起了烟。偶尔会有一架日本飞机不明智地离开队形或者想要爬高,“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找到一个空子,把它们打下来,然后把俯冲获得的速度重新转化为高度,再等下一个空子”。[33]最后,当日军飞机转向西边脱离战场时,它们的环形队形解体了。“地狱猫”机群趁势掩杀过去,不断击落敌机。由于怕遗漏战果,麦克坎贝尔就拿铅笔在仪表盘上做记号:“我数到5就画个横线,就这样一直记下去。”[34]当拉辛打完了子弹,麦克坎贝尔的燃油指针奔向0,他们便掉头返航了。麦克坎贝尔的仪表盘上被铅笔记了11笔。他刚刚降落在“埃塞克斯号”上时,发动机就熄火了,甲板人员不得不推着他的飞机停放到拦阻网前方。
1707359279
1707359280 被问及这次出击怎么样时,麦克坎贝尔“几乎不好意思开口”。他确定自己击落了9架,最多可能是11架。根据他飞机上照相枪的记录,他的战绩被定为击落9架,从而创下了单次出击击落数量的纪录。那7名和他一同出击的“埃塞克斯号”“地狱猫”飞行员总共取得了击落24架的战绩。由于这次令人难忘的出击,麦克坎贝尔荣膺荣誉勋章。
1707359281
1707359282 但敌机还在不断飞来,一个上午没停过。马尼拉以北的机场网络(曾经属于美国)得到了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航空兵基地的大量增援,简直成了航空兵的聚宝盆。日本人肯定不知道南边还有两支航母特混大队存在,因为这一天所有的攻击压力都落在了吕宋岛东边海岸外“泰德”谢尔曼将军的四艘航母身上——大型航母“埃塞克斯号”(他的旗舰)和“列克星敦号”,以及轻型航母“普林斯顿号”和“兰利号”。谢尔曼担心日军可能最终会单纯凭借数量优势压垮他已经超负荷的防空战斗机群。
1707359283
1707359284 半晌午时,早晨原本晴朗的天气变成了短时大风和暴雨。海面上的低能见度成了捉摸不定的恶作剧者,对双方都是个不可控因素。在上午9点后不久那场混乱的空中搏斗之后,6架幸存的日军飞机屡次冲进低垂的云层,甩开美军防空战斗机。这些漏网之鱼逃不过雷达的监视,但F6F的飞行员们却无法向看不见的目标开火。入侵者就在附近,在特混舰队上方低空盘旋,其威胁无处不在。这是一场令人提心吊胆的飞行战争,运气会毫无征兆地突然眷顾任意一方。舵手们操纵着舰艇开进每一片经过此地的暴雨区,这里可以像隐蔽飞机一样隐藏他们的军舰。只要一有敌机从云缝中出现,高射炮手们就会射出恐怖的密集炮火,落下的炮弹壳如同钢铁暴雨一般让大海沸腾起来。
1707359285
1707359286 上午9时49分,轻型航母“普林斯顿号”的运气用尽了。它正转向迎风方向,准备回收飞机,这时一架D4Y“彗星”(盟军绰号“朱蒂”)俯冲轰炸机从头顶的云层中单枪匹马杀了下来,这架飞机已经进入高速俯冲状态,其航线已经完全对准了军舰中线。舰长威廉·H.布莱克立即下令向左急转,但来不及了。250千克炸弹如同导弹一般从1 500英尺空中落下,正中军舰正中央。它击穿了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在二层甲板的面包房和相邻的洗衣间里爆炸,炸死了里面的人。[35]
1707359287
1707359288 布莱克一开始还满怀希望。“我并不太担心,”他说,“我想那是一枚小炸弹,我们很快就可以修复损伤。”[36]但是机库甲板后部的一处火灾点燃了从一架被毁的TBM“复仇者”机上漏出的汽油。救火队和损管队已经就位,舰长则操纵“普林斯顿号”转向,让风从左前方吹来,好把火焰控制在军舰后部。主消防水管很快失去了水压,救火队员无法在大火中保护这些水管。地狱般的烈火又吞没了机库甲板上的5架TBM“复仇者”,一架接着一架,它们的油箱被点燃了。上午10时10分,弹药库里的所有鱼雷被全部引爆。巨大的爆炸把前后两台升降机都炸出了升降机井,滚滚黑烟顿时从机库后部和飞行甲板上升腾起来。舰岛和飞行员待命室的通风扇里也开始喷出浓烟。不戴防毒面具和氧气瓶的人已经进不了机库了。数百名舰员挤上楼梯,爬到飞行甲板上,他们的脸和衣服都被烟熏得漆黑。他们纷纷赶到飞行甲板前端,接着来到左侧高炮走廊上,以躲避来自机库的高温、火焰和浓烟。
1707359289
1707359290 “普林斯顿号”开始侧面迎风,随波逐流,看上去火势已经无法控制了。舰长下令,除了损管队以外所有人员撤离。它忠诚的护航舰——轻巡洋舰“伯明翰号”和驱逐舰“莫里森号”、“埃尔文号”——靠了上来,开始接运离舰人员。“伯明翰号”的消防龙头隔着军舰,以高抛物线把水和灭火泡沫喷向“普林斯顿号”的火灾位置——“伯明翰号”的救火队也组织了几十名勇敢的志愿者登上“普林斯顿号”,加入拯救军舰的搏斗中。“埃尔文号”和“普林斯顿号”舰首对着舰首,开始直接从它的飞行甲板上接运人员。重伤员从一艘舰被抛掷到另一艘舰上等候着的双手中,这种抛掷需要视两舰甲板的起伏准确把握时机。其他人则顺着绳索滑到海中,再游到“莫里森号”和“埃尔文号”旁,通过吊绳网爬上去。然而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有几十人不幸溺亡。“莫里森号”的上层建筑还一度卡在了“普林斯顿号”侧舷伸出的烟囱中间,被困住无法脱身。“普林斯顿号”的一次油气爆炸把一辆飞机牵引车炸飞了出去——这辆车翻滚着撞到“莫里森号”的舰桥,之后落在这艘驱逐舰的艏楼甲板上。后来,舰长冷冷地表示他在海军生涯中从来没想到过竟会看到这种事。
1707359291
1707359292 布莱克仍然留在“普林斯顿号”的舰桥上,热得受不了时,他便来到旁边的露天走廊上。约翰·霍斯金斯和他在一起。霍斯金斯是作为布莱克的继任舰长来到舰上准备候任的。布莱克告诉霍斯金斯,自己有个严重的担忧。机库后部下方的弹药整备室里还有一车100磅航空炸弹,这个舱室此时正被烈火炙烤。炸弹会爆炸吗?此事无法确定,但是布莱克分析,如果炸弹会被烧炸,那它们在先前的爆炸中就已经炸过了。他仍然希望扑灭大火,拯救军舰。
1707359293
1707359294 正午到下午1点期间,情况看起来有所好转。火焰再次被逼退到军舰后部,几艘护航舰也在一直支援灭火。但是到了1点半,舰队开始时不时发现潜艇的声呐接触信号,空袭警报也响了起来,所有舰艇受命离开此地,机动规避。在此后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普林斯顿号”失去了护航舰的消防水龙支援。当友舰返回时,风速增加到了20节,大火已经重燃。“伯明翰号”靠泊到“普林斯顿号”的迎风一侧(左侧),用系泊缆绳把两舰固定到一起。巡洋舰的消防水龙头再次开始扑救航母上的大火,“普林斯顿号”上躺着伤员的担架也被小心翼翼地运送过来。“伯明翰号”的甲板上此时挤满了人,有救火队员、操作水管的水兵、医护人员、高射炮手,以及指挥各项操作的军官。
[ 上一页 ]  [ :1.7073592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