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60754e+09
1707360754 [57]Ibid., p.103.
1707360755
1707360756 [58]Ibid., p.114.
1707360757
1707360758 [59]U.S.S.Archerfish, “Report of Fifth War Patrol,” SS311/16—3, Serial 013—44, December 15,1944, enclosure (A), entry for November 28, 1944, p.9.
1707360759
1707360760 [60]U.S.S.Archerfish, “Report of Fifth War Patrol,” SS311/16—3, Serial 013—44, December 15,1944, enclosure (A), entry for November 29, 1944, p.9.
1707360761
1707360762 [61]Enright,Sea Assault, p.178.
1707360763
1707360764 [62]Ibid., p.183.
1707360765
1707360766 [63]Ibid., p.184.
1707360767
1707360768 [64]Ibid., p.185.
1707360769
1707360770 [65]Ibid.
1707360771
1707360772 [66]Ibid., pp.186—87.
1707360773
1707360774 [67]USS…Archerfish, “Report of Fifth War Patrol,” SS311/16—3, Serial 013—44, December 15,1944, enclosure (A), entry for November 29, 1944, p.10.
1707360775
1707360776 [68]Enright,Sea Assault, p.201.
1707360777
1707360778 [69]Ibid., pp.245—46.
1707360779
1707360780
1707360781
1707360782
1707360783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1707356947]
1707360784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第八章
1707360785
1707360786 莱特岛周围的海面上满是大海战之后美日两军沉舰留下的碎块和残骸。苏里高海峡沿岸的沙滩上满是油污。尸体随着潮汐被冲到岸边——大部分是日本人。美军第7舰队一名军官发现这整个区域弥漫着“腐尸烂肉的臭味”。[1]根据萨马岛上一名和当地抗日游击队协同行动的美军情报官的说法,在栗田舰队和“塔菲”编队海战之后的几天里,海滩上可以找到许多“财宝”。一箱箱口粮漂到了岸上,里面有饼干、奶酪、果酱、脱水土豆、午餐肉、香烟,还有咖啡。衣服和床垫都被当地菲律宾人拿走了。还有一本被水浸透的简装版《乱世佳人》小说被摊在太阳下面晒干。一桶桶汽油被拿走藏了起来。[2]有一具无头尸体被冲上海滩,可能是日本人:当地人把他架在一堆木头上火化了。
1707360787
1707360788 莱特湾的封闭水域里挤满了金凯德运输船队和两栖舰队的约650艘船,它们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把物资卸载到登陆滩头的工作需要许多个星期。海面变得污浊不堪,它变成了这座超过10万人的水上城市的露天污水沟。“海湾里的水发绿,满是许许多多船上的屎和尿。”一名水兵在家信中如此写道。[3]为了保护自己免遭日军空袭,舰队施放了灰色、棕色、黄色的化学烟雾。登陆艇尾部的架子上放上了发烟罐,运输船的上风位置布放了发烟浮标,装在大型舰船上的贝斯莱尔油雾发生器能够一次施放出可持续几个小时的大面积烟雾。[4]每到薄暮或破晓的空袭高危时间,整个海湾都会笼罩上一层薄纱。
1707360789
1707360790 莱特岛的东部海岸很适合两栖部队的后勤补给。长长的白色沙滩向大海延伸不远,就突然变成适宜航行的深水区,入口水道处也没有珊瑚礁阻碍。大型船只、坦克登陆艇和坦克登陆舰能够面朝海滩,通过跳板或浮桥栈道直接卸载物资。登陆舰艇上的吉普车、卡车和坦克可以直接开到岸上。塔克洛班附近海岸航拍的照片中能够看到几十艘这种大型两栖舰艇,船头挤在海滩上,跳板如同舌头一样从打开的蚌壳式艏门中伸出来。锚泊在海岸外的运输船和海滩之间的水面上,数百条小艇拖着白色的尾流来来往往。在A日之后的2个月时间里,金凯德的两栖舰队平均每天都会向那些海滩卸载1.1万吨的武器、弹药、补给、车辆,以及各种物资。[5]
1707360791
1707360792 但是拼了老命的卸载却也让登陆区域的物资堆成了一团乱麻。在1944年10月时,这已经是个老问题了。和以往一样,两栖舰队指挥官责怪登陆海滩人手不足,而地面部队指挥官则说他们的部队都在岸上打仗(这也不无道理)。海滩旁边的平坦野地很快就成了拥挤的物资堆栈,覆盖了许多平方英里的地面。物资大致堆放成格子状,成堆的板条箱、油桶和停放的车辆之间是土质道路。大批的军用物资就这么暴露在敌人的空袭面前,许多物资在战役第一周就被毁掉了。例如,10月25日傍晚,一架日军轰炸机就击中了一个含有4 500个汽油桶的堆栈,大火直到24小时后还在烧。但是更严重的毁坏来自没完没了、瓢泼而下的季风雨,雨水把大大小小的道路变成了泥潭,向涨水的棕色河流拉出一道道冲沟。艾克尔伯格将军形容塔克洛班以南的沿岸区域是“沼泽和泥坑,别无其他”。[6]
1707360793
1707360794 美国陆军航空队第308轰炸联队的一支地面分队正在塔克洛班机场上施工,他们快马加鞭,想要尽快把这里建成一座大型航空兵基地。但是环境对他们很不利。地面松软而湿滑,美军的推土和平整能力远不足以对付这一大片泥潭。卡车沿跑道全线倾倒土方和碎石,但是附近找不到珊瑚矿,因此也就没有制造混凝土和沥青所需的合适材料。舰载机常常在这里紧急降落,迫使建筑队伍离开跑道。勇敢的人们会举着旗帜和火把站在跑道旁,标示出飞机要规避的重要位置。坠机几乎是家常便饭。这时候推土机就会把残骸推到机场旁边。大雨和敌人的空袭常常会打断施工,就和在莱特岛的其他地方一样。马斯顿钢板被送到岸上,铺设在跑道表面,但这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钢板下方的松软泥土常常会让紧密排列的钢板滑动开。位于南方的杜拉格、巴育、布里和圣巴勃罗的机场也受到相似问题的困扰。肯尼将军的第5航空队直到1944年12月才开始大规模使用莱特基地,而此时菲律宾的战事已经转移到了民都洛和吕宋。
1707360795
1707360796 莱特岛之战的最初几天,美军占领的地盘比预期的更大,遭受的伤亡比担心的更少。美国第6集团军由出生在德国的沃尔特·克鲁格中将指挥,他们在岛屿的东部沿岸平原上部署了4个齐装满员的师。大海战之后,他们的海上后勤线也已安全。土路从低处一路攀升到高耸崎岖的细长山脊地带,山脊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覆盖着浓密森林的山峦向上隆起,顶峰高达4 000英尺。尽管天气阴晴不定,日军也在俯瞰各处的高地上占据了坚固的阵地,但坦克和重型装备可以开上这样的道路。在岛屿北端附近,东部的莱特谷和西边的奥尔莫克谷经由2号高速公路连接到一起,这是一条陡峭而曲折的道路。它沿着岛屿西海岸向南延伸到奥尔莫克港和更南边的拜拜镇,又在这里转向内陆,从高山上越过岛屿中部,最终止于东部海岸的阿布约港。
1707360797
1707360798 第6集团军起先向内陆稳步推进,日军则边打边撤。前进巡逻队越过岛屿中央的山腰地带,没有遇到敌人的严重抵抗就拿下了拜拜镇。富兰克林·C.赛伯特少将指挥的第10军肃清了莱特谷北部,开始沿着圣华尼科海峡海岸向北推进。24日,第8骑兵团的部队乘坐登陆艇越过海峡,在萨马岛上的拉巴斯登陆,从这里他们可以防止日军乘坐小艇向海峡发动袭击。牢固控制了水道之后,美军现在可以通过沿岸海路运输部队和物资了。
1707360799
1707360800 11月7日,美军第24师的部队在岛屿北部沿岸卡里加拉湾西侧突击上陆。从卡里加拉南下的道路陡峭、曲折,而且常常遭到暴雨侵袭。向南边的高地推进时,美军遇到了日军设在一座森林密布的马蹄形山上的坚固防线,于是这里成了美军口中的“断颈岭”。精锐的日军第一师团在这里构筑了用原木铺设的战壕和火力点网络,并藏身其中。这里的战斗愈加艰难而激烈,美军在此地驻足不前了近两个星期。
1707360801
1707360802 直到麦克阿瑟登陆前夕,日本陆军的指挥官们还在为迎击美军进攻的战略争论不休。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伯爵元帅统管着整个南太平洋和大部分东南亚地区的日本陆军。6个月前的1944年4月,他把他的司令部从新加坡搬迁到了马尼拉。他点名要山下奉文中将来负责菲律宾的防守,山下奉文由于在1942年初率军打下了马来亚和新加坡而声名鹊起。10月初,山下来到马尼拉,此时距离美军登陆莱特岛只有两个星期了,他却发现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日军并没有确定的应对之策。菲律宾的日军指挥官预计美军会在10月1日左右登陆,但地点却不知道。南方的棉兰老岛显然是个可能的登陆地点,莱特岛也是——但是美军大胆直接进攻吕宋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他们面临着和1941年12月时的麦克阿瑟相同的困境——庞大的岛群为拥有海空优势的进攻方提供了数百个可能的进攻入口。
1707360803
[ 上一页 ]  [ :1.7073607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