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60904
第2特混大队遭到这场可怕的攻击时,第3特混大队的雷达屏幕上也出现了一批敌机,它们从东南方55英里外飞来。许多敌机遭到了战斗空中巡逻队的拦截,但还是有一些飞机逃进了云层。这些来袭者在特混大队周围和美军战斗机玩了大约20分钟的猫鼠游戏,随后开始高速下滑,向目标冲去。谢尔曼将军的旗舰“埃塞克斯号”上的一座40mm高炮向一架飞过来的D4Y“彗星”(盟军绰号“朱蒂”)轰炸机开火,命中了其左翼翼根。军舰的战时日志记载道:“这虽然没能阻止他,但至少令其向左偏航,因而未能击中排满了加好油、装好弹的飞机的飞行甲板后部。他撞在2号升降机前方飞行甲板中部距离左侧边缘15英尺处,炸成一团浓烟烈焰,看上去十分糟糕,实际情况却要好一些。”[53]爆炸在飞行甲板上撕开了一个直径大约16英尺的口子,引发了大火,吞没了将军的住舱(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东西)。但是它造成的实际损伤和伤亡比“勇猛号”轻微不少。“埃塞克斯号”没有停顿,继续奋战,甚至还接收了11架无家可归的“勇猛号”的战斗机。
1707360905
1707360906
第二天,哈尔西向尼米兹拍发了一份电报,警告说菲律宾的空战局势已十分危急。日本人已经设法将他们的飞机大范围疏散到吕宋岛上的众多小型土质机场上,并且用植物枝叶和伪装网进行了妥善的伪装。单架飞机常常会隐蔽在距离跑道数英里之处,再利用暗夜的掩护或推或拉到跑道上。增援的飞机和飞行员源源不断地从日本和台湾岛飞来。第3舰队摧毁了数百架敌机,但仍然在挨打。许多航母遭到重创,包括“卡伯特号”、“勇猛号”、“列克星敦号”、“富兰克林号”,以及“贝劳伍德号”。还有许多军舰也遭到攻击,只是损失没那么重,但威胁却无处不在。莱特岛陆地机场建设的拖延,加之致命的自杀战术的出现,难免导致进攻民都洛和吕宋的计划被推迟。
1707360907
1707360908
与此同时,第7舰队也在莱特湾里遭到了打击。11月27日中午前后,T.D.鲁多克少将率领的一支由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特混舰队正试图从一艘1.4万吨的油轮上加油。上午10时50分,雷达显示大约30架身份不明的飞机从北面和东面飞来。它们的高度各不相同,有些刚好在碎云云底之上,还有一些是掠海飞行。舰队上空有几架陆军的P-38战斗机在巡逻,但它们不足以拦截所有的来袭敌机。靠在油轮旁的“西弗吉尼亚号”立刻松脱了加油管并脱离开来。5英寸高射炮低沉的轰鸣声开始接连响起,天空中顿时布满了棕黑色的烟团。
1707360909
1707360910
11时25分,三架“神风”自杀机冲向了轮形阵中央的战列舰。一架敌机落在“西弗吉尼亚号”近旁。两架同时冲向“科罗拉多号”,其中一架命中了该舰左舷的5英寸副炮组。19名舰员战死,72人受伤,但战列舰损伤轻微。另一架飞机瞄准了巡洋舰“圣路易斯号”,并冲进了其舰尾的机库。飞机油箱里的汽油引发了大火,军舰拖出了大股浓烟,这似乎在随后的战斗中引来了更多的“神风”自杀机。四架自杀机在冲向“圣路易斯号”时被击落,另一架撞上了其左舷水线上方。
1707360911
1707360912
根据巡洋舰“蒙彼利埃号”一位海军上士詹姆斯·J.费伊的日记,敌机似乎是从所有方向同时扑了过来。上午11时25分,战斗达到了高潮,“鬼子飞机落在我们四周,空中满是鬼子的机枪子弹。鬼子的飞机和炸弹在我们四周遍地开花。我们的有些军舰被自杀机、炸弹和机枪火力击中了”。[54]在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里,40mm和20mm高射炮一直在开火,中间几乎没有停过。落下的高射炮弹和抛出的弹壳如同瓢泼而下的暴雨一般把海面打得水花四溅。“蒙彼利埃号”从头到尾都落下了被击毁的日本飞机的碎片,费伊的许多战友都因此受了伤。三架“神风”机在近距离上被打掉,其中一架飞机的残骸从海面上弹起来,撞上了军舰左舷的一座40mm高炮。几名舰员因四散的碎片和燃烧的汽油受了伤。费伊看到有一位炮长一直在向耳麦大吼大叫,却没有留意到耳麦的线路已经被弹片切断。“看起来就像是下了一场飞机碎片雨。它们落在军舰各处。不少人被鬼子飞机的大块残骸砸到。”[55]
1707360913
1707360914
这一切又在转瞬间平静了下来。下午2时10分,最后的敌机或逃走,或被击落。特混舰队周围的海面上漂满了飞机的残骸和燃烧着的汽油。“蒙彼利埃号”上无人死亡,但有11人受伤,其中有几人伤势严重。军舰上到处散落着日本飞机的残骸和飞行员血淋淋的尸体碎块。军舰的救生艇已经被击碎,救生艇吊索垂了下来,钢质吊柱也被炸弯。甲板上,空弹壳仍然滚烫,无法触碰。费伊战位周围的甲板上满是“血、肠子、脑子、舌头、头皮、心脏、胳膊之类的东西,都是鬼子飞行员的”。在水龙头被弄上来清洗甲板之前,一群人开始从这一堆恐怖的血肉中寻找纪念品。一个陆战队员从敌人飞行员尸体的手指上摘下了一枚戒指,一个水兵捡走了一块头皮。“我们炮座上的一个人拿来了一根鬼子的肋骨,把它洗干净,”费伊写道,“他说他姐妹想要一块鬼子尸体。一个得克萨斯州来的家伙拿了一块膝盖骨,他想要把它保存在从急救所搞来的酒精里。”[56]
1707360915
1707360916
第二天战事稍得喘息,但是29日又是漫长的一天。空袭断断续续,电喇叭响个不停,把水兵们召回战位。太阳刚刚下山,雷达屏幕上就出现了许多“亮点”。一架“神风”机如离弦之箭般从云底穿出,冲向“丹佛号”,却被暴风雨般的高炮火力所阻。于是它大坡度转弯脱离,爬升回到云层中。其他几架飞机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一边躲避高炮射击一边寻找目标。有一架飞机做出了一连串杂技般的飞行动作,简直就是在嘲弄美国人,之后它以最大马力转入了俯冲,直扑战列舰“马里兰号”。这艘战列舰已经来不及改变航向了,炮手们也未能把这架快如火箭的飞机揍下来。它撞中了“马里兰号”艏楼,落在两座16英寸前主炮塔正中间。“你再也不会看见这样的危险动作了,”在近旁的“蒙彼利埃号”上看到了这次进攻的费伊写道,“这种事一辈子只能有一次。对于这些自杀飞行员来说,这绝对是高光时刻,他们就是来赴死的。”[57]
1707360917
1707360918
这架“神风”机俯冲时的速度可能超过了每小时500英里,这个速度令其具有了可怕的穿透力。它的炸弹击穿了“马里兰号”两层厚重的装甲甲板,爆炸覆盖了从26号到52号肋骨之间三层甲板上的大面积区域。被击中区域满是浓烟,逼退了损管队。31人被炸死,30人受伤。原有的救护所被火焰包围,于是美军在低阶军官和士官食堂里建立了临时救护所。他们隔开一部分舱室,确认战死的人就会被抬到那里的床铺上,他们将在稍后进行海葬。根据“马里兰号”巡航日志记载,舰员们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可怕的高温,连续不断的空袭,紧张的生活和最近的灾难性打击令许多人几乎到了崩溃边缘。”舰员们得知“马里兰号”要返回珍珠港进行大范围修理时都“高兴坏了”。[58]
1707360919
1707360920
11月底,对陆海空三方面的战斗情况进行了评估之后,金凯德将军得出结论,计划中对民都洛(12月5日)和吕宋(12月20日)的进攻已不可能实现。11月30日,金凯德给麦克阿瑟发了一份长篇备忘录,要求“取消”对民都洛和吕宋的进攻。(注意,他说的不是“推迟”。)他写道,在肯尼将军的第5航空队夺取制空权之前尝试在这些岛屿登陆,“将会导致战争史上罕见的灾难”。[59]
1707360921
1707360922
金凯德要他在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联络官阿瑟·麦科勒姆少校作为特使去找麦克阿瑟。他要麦科勒姆向麦克阿瑟转达,考虑到当前菲律宾美国海空力量的状况,战役必须无限期推迟。人们觉得麦科勒姆和麦克阿瑟的私交不错,他们的昵称都是“麦克”,两人还为此开过玩笑。
1707360923
1707360924
麦科勒姆可能是联想到了古代给亚美尼亚国王报告坏消息的信使的下场,他答复道:“好吧,将军,我觉得你要我干的事情真是要人命。我是指你派我去那里。”[60]
1707360925
1707360926
金凯德说:“你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可以去往那里,或许能和他面对面交流而不会被带偏到陆海军关系或其他大问题上的人。见鬼,你就过去,见到将军,然后把结果告诉我。”
1707360927
1707360928
麦科勒姆觉得这个任务是“使在下级身上的卑鄙手段”,但他还是上了岸,来到了塔克洛班附近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
1707360929
1707360930
莱特岛登陆后的几个星期里,狂暴的季风雨横扫了岛屿东部的沿岸平原。自从A日以来,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25英寸。每小时70英里的狂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把帐篷和棚屋吹到了九霄云外。工兵们挖掘了很深的排水沟,以控制无边的洪水,并在泥泞的步道上铺设了木板。计划要求建设有9 000张床位的临时野战医院,但是由于恶劣的道路状况,医院的建设工作被耽搁了。(缺口由停泊在塔克洛班海岸旁的第7舰队医疗船弥补。)整个区域都喷洒了DDT(滴滴涕)农药,但是这片潮湿肥沃的土地还是滋生了无数蚊虫——“每天晚上,”艾克尔伯格将军记录道,“我们都要在成团的蚊虫中爬上床。”[61]
1707360931
1707360932
日军的空袭常常指向设施相对完备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和第6集团军司令部建筑群。11月3日,麦克阿瑟正在司令部办公室里,一架日军飞机低空飞来扫射了这栋楼。一枚.50口径子弹在他脑袋后面的墙上打了一个洞。其他人涌进房间时,看见麦克阿瑟正咧着嘴向他们笑,指着子弹洞说:“我还没死!”此事登上了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一份战报,第二天就成了美国本土的头条新闻。[62]
1707360933
1707360934
麦科勒姆到达此地转达金凯德的消息时,麦克阿瑟的反应不出所料。“你听我说,麦克,”他说道,“我来到这里是因为你们该死的海军将军们保证过他们会一直支援我,现在你来告诉我这个。”他还骂海军将领们是在“耍赖”。
1707360935
1707360936
“将军,”麦科勒姆答道,“事情不是这样。我是说,老天,是肯尼将军在对你耍赖。他应该要把这周围那些该死的机场建起来的。”
1707360937
1707360938
对此麦克阿瑟答道:“是的,我知道是这样。”
1707360939
1707360940
麦克阿瑟把迪克·萨瑟兰召到了办公室。“麦科勒姆来这里告诉我,那些天杀的海军将领不再支援我们了。”据麦科勒姆的观察,这位西南太平洋战区参谋长随时准备着给麦克阿瑟的盛怒火上浇油。对话仍在继续,麦克阿瑟低沉有力地说不同意。麦科勒姆则坚持自己的立场,再三阐述实际情况的艰难。莱特的地面作战比预期的更加漫长,日军仍在通过西部海岸登陆援军,“神风”也成了第6集团军海上补给线的浩劫。哈尔西将军同样有这些忧虑,他也亲口这么说过。
1707360941
1707360942
最后麦克阿瑟让步了。“随你怎么告诉[金凯德],我不在乎,但是你回去,跟他说我同意了,”他说,“我不喜欢这样,但我也理解,就这样吧。”[63]
1707360943
1707360944
随着美军地面部队深入莱特岛上难以通行的“科迪勒拉山”[64],也就是多山的内地,其后勤愈加困难。通向内陆的道路常常被冲毁,或者要从密林中穿过。战斗在美军称之为“断颈岭”的高地处止步不前。这道山岭上的堑壕阵地由日本第一师团精选出来的精锐部队防守,他们不久前还是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刚刚乘船来此。一连几天,战线一步也未能推进。部队在陡峭的山路上负重前行,有时候靴子都会脱落在烂泥里。在水稻田里,水常常漫到人的腰部。11月5日,另一支美军部队拿下了利蒙镇,越过这里便是一条直通奥尔莫克湾的山谷,但是这个方向上的后续进展却为糟糕的后勤状况所阻滞。
1707360945
1707360946
由于急着打破血腥的僵局,以及担心日军援军通过岛屿西海岸继续上岛,克鲁格将军劝说麦克阿瑟同意放出他的预备队。他现在在岛上有超过12万部队,想要在奥尔莫克谷地中发动一场大规模钳形攻势,打垮日军。最终,断颈岭的日军阵地被美军双叉包围所突破:美军一个营穿越丛林,绕到1525高地东边,另一个营乘坐18辆履带式登陆车,走海路在2号高速公路向南转弯的地方附近登陆。这一机动令当地日军陷入了无法立足的困境:深陷丛林深处,通往西海岸的补给线被切断。
1707360947
1707360948
美军后来才意识到,敌人已经决心不惜代价也要向岛上增援。麦克阿瑟和他的指挥官们起初将莱特之战视为一场过渡性战役,只是通向吕宋岛的垫脚石。他们原本以为开进奥尔莫克港的一队队运输船是为了撤走日军部队,而不是运入新锐部队。但是,马尼拉的日军司令部已经决心要打赢莱特之战,直到1944年12月的第一周都不停地向岛上投入增援部队。“到11月底,”麦克阿瑟写道,“尽管航运途中和战斗损失都很大,莱特岛上的敌人还是比10月底多了成千上万人。”[65]
1707360949
1707360950
日军通向奥尔莫克湾的海上补给引发了卡莫特斯海上一连串激烈的海空战斗。从许多方面看,这都是瓜岛战役的重演,交战双方都想要孤立岛上的敌军,并控制岛屿周围的海运线。11月3日至9日,有几支大规模的运兵船队和货轮船队在驱逐舰的护航下从马尼拉湾出发,在菲律宾岛群之间的海域航行了600英里,在奥尔莫克湾卸下了超过整整两个师团的兵力。美军航母舰载机赶来向这些船队发动了攻击,击沉了超过12艘日本船只,从莫罗泰岛机场起飞的第5航空队的B-24和B-25轰炸机在11月8日也击沉了两艘大型运兵船。但日本人的运输仍然在继续。由于马尼拉湾已经遭到持续空袭,日本人判定已经没有必要把这些船留待日后使用了。如果不立刻把它们派出去,它们基本上也会在锚地被击沉。
1707360951
1707360952
11月11日,一支大规模增援船队在奥尔莫克湾靠岸,卸下了第二十六师团的大部分兵力。当这个师团的重武器和补给物资仍在卸载之时,一批美军舰载机扑了过来,击沉了4艘大型运输船和4艘驱逐舰。第38.3特混大队的日志记录道:“当第38特混舰队开始系统地消灭这支船队时,日本鬼子就倒霉了。”[66]根据日方资料,这个师团上陆时的伤亡很小,但是只带了步枪和10个基数的弹药。[67]
1707360953
[
上一页 ]
[ :1.7073609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