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63331e+09
1707363331 1945年5月3日,10号雷达哨站打了一场这种典型的死战。此时正值夕阳西下,完成战斗空中巡逻的“地狱猫”和“海盗”刚刚返回母舰。驱逐舰“阿伦·沃德号”和“利特尔号”和伴随的4艘炮艇遭到了大约50架日军飞机的进攻。“阿伦·沃德号”被7架“神风”自杀机撞中,严重进水,几乎沉没,军舰的下甲板也被大火吞没。45名舰员战死,49人受伤。[33]经过漫长而英勇的救火和救援,这艘遭到重创的驱逐舰被拖到了庆良间列岛。与此同时,“利特尔号”遭到了至少18架自杀机的攻击,并被4架飞机撞中,其中1架飞机几乎垂直地撞在军舰的后部鱼雷发射管处。巨大的冲击力打断了“利特尔号”的龙骨,两分钟内它的主甲板就淹了水。一名爬到甲板上的舰员被眼前地狱般的场景震撼了:“军官们无声地在甲板上快速走动,把灰色的毯子盖在仍然带着体温、正在流血的尸体上……从许多意义上看,死者都是我们中间最幸运的人。他们既不用弃舰,也不用回忆。”[34]被第一架“神风”命中仅仅12分钟后,“利特尔号”就消失了。30名舰员死亡,79人受伤。
1707363332
1707363333 第58特混舰队在冲绳以东占据了阵位,并在大约60平方英里的区域内持续巡航。米彻尔将军原本期望至迟到4月底时能够从为两栖舰队和岛屿提供空中掩护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如果能早些更好——但是陆军和陆战队的航空兵部队要到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时才能承担起这一任务。这种延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冲绳岛上机场的建设由于地面松软湿滑而落后于计划中的进度,这一情况由于5月春季降雨的到来而雪上加霜。和在莱特岛时一样,岛上缺乏足够的珊瑚岩来铺设机场。日本人建造的读谷机场和嘉手纳机场粗糙而泥泞,在夜间,还要靠在跑道两旁挖掘的火坑里点燃汽油和煤油来标示出跑道。飞行员和地面人员就住在帐篷里,从天而降的高炮弹片可以轻易把它们撕碎。
1707363334
1707363335 5月24日晚,日军向读谷机场发动了一场大胆的突击队奇袭。5架日军轰炸机突然从低空飞来,放下起落架,想要在机场降落。其中4架在着陆前就被击落了,剩下那架成功降落并滑行到停机坪旁停了下来。12名日军突击队员从机舱里涌出,四散到停放的美军飞机中,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进行破坏。9架美军飞机被炸毁,另有20多架受伤。守卫机场的陆战队员开始疯狂射击,甚至相互对射,许多人被友军火力误击而死伤。日军还炸毁了一处油库,烧掉了7万加仑航空燃油。交火持续了一整夜,直至黎明后最后一名日军突击队员被击毙为止。基地中的一名陆战队航空兵军官罗纳德·D.萨尔蒙上校说这一幕“相当可怕……我在所有战争中见过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晚”。[35]
1707363336
1707363337 虽然第58特混舰队多次派遣单个特混大队分兵北上去空袭九州,但其主力却始终被牢牢钉在冲绳滩头,机动性受到巨大限制。他们每天的行动是可以预见的,而可预见就意味着危险。米彻尔抱怨说他的特混舰队已经成了“日本航空兵的高速死靶子”。[36]大部分晚上,小群敌人巡逻机都会飞来跟踪美军舰队,投下照明弹,有时还会直接投射炸弹或鱼雷。美军会用雷达跟踪这些来袭者,并引导夜间战斗机前往截击。白天会有大规模的空袭,时间常常是在中午前后。大部分日机都会被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的战斗机拦截并常常在距离特混大队中央至少30英里处被击落,但是少量飞机突破外围防线向航母发动俯冲也不是稀罕事。这对军舰舰员们而言就是最令人紧张的时刻了。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没人能预料到何时会有一架飞机逃过暴风雨般的高射炮火撞向军舰。下甲板上的人们对此类空袭尤为紧张——原因很简单,下甲板的人员伤亡率要高得多,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大火围困或被浓烟熏死。
1707363338
1707363339 这一沉闷的循环看似永无止境。人们有时也会来点幽默减减压。在一连数天可怕的防空作战之后,“乔克”克拉克将军向他的特混大队发电:“看《希伯来书》第13章第8段。”于是在整个大队的所有舰上,人们打开《圣经》,大声读了出来:“耶稣基督[37]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38]
1707363340
1707363341 人们变得越发易怒和暴躁。舰队里有个公开的秘密,许多水兵会从机库甲板的弹药库里偷高酒精度的“鱼雷汁”来喝。所有舰员都被要求在脸上和手臂上涂抹一种油腻的白亮亮的防晒霜,但是许多人讨厌这种感觉和防晒霜的气味。补充中队的年轻飞行员们现在体会到了什么是飞行员疲劳症,航空医生则警告说必须尽快替换这些人,否则操作事故就会激增。大喇叭里传出的命令和发言要求所有人保持警惕,这样才能活下来。在一艘航母上,有人在一个战斗机中队待命室的黑板上潦草地写了一行字:“保持警惕——别忘了军舰上那些瑟瑟发抖的可怜战友!”[39]另一艘航母上,一份当日计划中写道:“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作战疲劳而艰难,但不要因此而丢掉我们的判断力。”所有舰员都被要求“谨防不当之词脱口而出,这不仅会贬低你,还会让你失去战友之谊……臭脾气就和臭垃圾一样,应该被砸碎丢进海里”。[40]
1707363342
1707363343 1945年5月11日上午,米彻尔将军的旗舰“邦克山号”成了一场可怕程度极为罕见的“神风”攻击的牺牲品。两架三菱零式战斗机利用特混舰队上空的低云,在炮手们来得及做出反应之前穿出浓密的云层。第一架飞机以小角度俯冲,扑向航母右后方,撞在了3号升降机后部的飞行甲板上,栽进一个中队34架加满了油的“地狱猫”中间。在撞击前一瞬间,飞机投下了挂载的550磅炸弹,炸弹撕开三层甲板,穿出舰体,在右舷旁爆炸。第二架飞机以近乎垂直的俯冲撞下来,速度可能超过500节,击穿了舰岛底部的飞行甲板。在这些灾难性打击之下,“邦克山号”自己的弹药和燃油被点着了,巨大的二次爆炸引发了最为惨烈的破坏。数百名舰员没有任何逃生机会,当场丧命——炸死、烧死或者窒息而死。还有数百人被逼出飞行甲板,退到舷外通道和高炮走廊上等候救援,或者干脆自发跳进海里。军舰燃起大火,一股浓烟升腾到1 000英尺高处。搭乘在邻近的“企业号”上的记者菲尔普斯·亚当斯描述了这艘燃烧的航母:
1707363344
1707363345 军舰的整个后部都陷入了无法控制的烈火中。它看起来很像是新闻短片里燃烧的油井,只是更凶猛——因为这火烧的是高度提炼后的汽油和未发射的弹药。大股翻滚的黑烟从舰尾升起,猛烈地喷吐着橙红色的火舌。耀眼的白色亮光不停地从中闪现,那是燃烧的飞机或炮位上整备完成的弹药被引爆了。每过几分钟,整团的浓烟就会被大片的火焰遮蔽,那是又有一架飞机的油箱爆炸了,或者是又一摊从下方机库甲板破损的燃油管线里漏出的汽油触碰了火舌。
1707363346
1707363347 在超过一小时的时间里,烈火完全没有减弱的迹象。当数十万加仑的水和化学灭火剂喷射上去之后,它们或许略微平缓了一点,但随着受伤的舰体内发生更多的爆炸,它们反而更加贪婪地向舰体前部蔓延而去。[41]
1707363348
1707363349 死者中有第58特混舰队司令部的3名军官和10名水兵。[42]米彻尔将军本人也失去了许多舰载机大队和舰员中的好友。当天下午3点,他和60名幸存的幕僚一起离开了仍在燃烧的“邦克山号”,转移到“企业号”上。当米彻尔来到舰上时,亚当斯写道:“他看起来又累又老,简直要发疯了。他轮廓鲜明的脸更显得饱经风霜——就像是河川侵蚀过的尘暴旱区一样——但他的双眼却闪耀着复仇的火焰。”[43]
1707363350
1707363351 经历了8个小时的灭火和抢修之后,“邦克山号”变成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就和它的姊妹舰“富兰克林号”六个星期前一样。舰上有389人死亡,264人受伤。死者和伤者的比例高得反常,这只能归因于当时的情况——当敌机撞击时,这些人都在下甲板上,他们还没来得及爬上梯子就死于浓烟。挖开这艘航母的第84战斗机中队的待命室时,救援队在入口处发现22名飞行员的尸体堆在了一起。舱室里充满了浓烟时,他们都想从这里逃出去。
1707363352
1707363353 但是“邦克山号”的轮机舱和发电机却大部完好,因此它还能以近20节的速度退往乌利西环礁。5月12日,“邦克山号”为超过300名舰员举行了海葬。这艘破破烂烂的航母在乌利西做了简单修补,随后靠自身的动力横跨太平洋。三个月后战争结束时,它正在皮吉特湾的布雷默顿海军造船厂进行维修。
1707363354
1707363355 三天后,米彻尔的新旗舰“企业号”又被一架“神风”自杀机撞中,这位将军不得不再次更换旗舰,这次是“伦道夫号”——它也不是“神风”攻击的生客了。米彻尔对他的作战参谋詹姆斯·弗拉特利说:“吉米,告诉我的特混大队指挥官们,如果鬼子再这么搞下去,我头上马上就要长头发了。”[44]
1707363356
1707363357 “邦克山号”的悲剧发生一天后,斯普鲁恩斯将军的旗舰“新墨西哥号”也中了招。当时这艘战列舰刚刚在庆良间列岛补充完弹药,正在返回渡知具湾。这天天气凉爽,风平浪静。下午5点,两架低飞的日军飞机从舰尾“太阳方向”飞了过来。一枚5英寸炮弹直接命中了日军长机,它在“新墨西哥号”左后方大约1/4英里处坠入海面。第二架飞机在高射炮火中穿行,绕了一圈,撞上了军舰右侧前桅后部。机上的炸弹在高炮甲板上爆炸,飞机的残骸则冲进了烟道,在烟囱的薄壁上撕开了一个30英尺的口子。爆炸使得舰上的航空汽油罐开裂,大火立刻吞没了上层建筑。已经装填完毕的40mm和20mm高炮的炮弹从炮位护栏处掉落,滚进了烟囱并开始爆炸。但是损管队在不到60秒的时间里就打开了水龙头,很快就控制住了火势。所有火焰都在一小时内被扑灭。
1707363358
1707363359 起初人们找不到斯普鲁恩斯将军了,他的幕僚们担心他会不会死了。参谋长阿瑟·C.戴维斯少将和副官查尔斯·F.巴伯一起冲出食堂甲板,匆匆赶到指挥舰桥上。但斯普鲁恩斯没在那里。最后他们在二层甲板上找到了他,当时他正拿着消防水管和其他舰员一起救火呢。他毫发无伤,而且跟没事人一样。巴伯上尉回忆道:“斯普鲁恩斯将军,就像他常常做的那样,总是会从容不迫地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完。”[45]被命中一小时后,“新墨西哥号”的损伤便已被控制住,他告诉幕僚们,他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再一次更换旗舰:“我相信我们可以留在战位上,完成修复,然后继续。”[46]
1707363360
1707363361 “新墨西哥号”遭受了177人的伤亡,其中55人战死。炸弹在烟囱上炸开了一个“大得可怕的洞”,但是军舰航行未受影响。[47]第二天上午,斯普鲁恩斯给他的前参谋长“卡尔”穆尔写信道:“高炮开火时我正准备到舰桥去,于是我就走向二层甲板的掩蔽处,没走多远我们就被击中了,从我所在的地方通往舰桥的两条路刚巧都被飞机和炸弹打到了,所以我没有走过去实属万幸。”和平时一样,这位第5舰队司令的评论中毫无感情色彩:“自杀飞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武器,我们绝不能低估。我不相信那些没在它们作战范围内待过的人能体会到它对舰攻击的潜力。”[48]
1707363362
1707363363 1945年5月8日传来了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冲绳外海的战舰以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最猛烈最持久的舰炮炮击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事件。然而战壕里的大头兵们对于欧洲胜利日只不过是耸耸肩,苦笑一下而已。这一事件和他们眼下的艰难处境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欧洲胜利日意味着可以把部队和飞机从欧洲调过来,那倒是不错的事。但若是说这应该庆祝,那他们就只能报以怒目了。如一名在冲绳苦战的陆战队员所看到的那样,这个消息“没有改变我们战线的位置,泥土的质地,天空的颜色,也没有改变我们每个人斗篷里装的弹药数量”。另一个人也说:“纳粹德国和在月亮上也没什么区别。”[49]
1707363364
1707363365 3天后的5月11日,第10集团军以两个不同军种的军再次发动协同进攻——西边是第3两栖军,包括第1陆战师和第6陆战师;东边是第24军,包括第77步兵师和第96步兵师,还有第7师留作预备队。在左右两翼的远端,美国陆军和陆战队将会沿着海岸向南推进,同时对首里要塞周围的日军整个防御体系保持强大压力。此举演变成了冲绳岛乃至太平洋所有岛屿上最为激烈和拼命的地面作战。美国陆军和陆战队的士兵们向着那些貌不惊人的山头和高地上的日军坚固防御阵地攻了上去,这些山原本没有名字,美军在绘制地图时临时给它们取了名:巧克力山、平顶山、墓碑高地、圆锥形山、瓦纳高地、瓦纳谷地、甜面包山。六个星期前,它们还是些绿植覆盖的平静优美的地方,有起伏的山峦和密布的梯田,还能看见美丽的蓝色大海。但是现在,这里已是一片荒原,没有植被,到处都是浑身烂泥的尸体。
1707363366
1707363367 对阵双方你来我往,互相进攻,在山坡上仰攻下冲,在坦克陷阱和雷区中血战,在机枪火舌前冲锋,山头几度易手,直到日美两军的尸体堆满地面,交相枕藉。每一轮新的进攻都以划破天际的火炮与迫击炮弹幕射击开场,此时谢尔曼坦克引擎空转,舱盖打开,驾驶员等候着前进的信号。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炮手们都受领了“射击任务”,包括标有目标坐标和射程的卡片,还有关于应该射击多少炮弹、何种炮弹以及射击多久的指示。步兵们则领取弹药,把水壶装满水,把用不上的装备丢下来,然后跳进散兵坑和堑壕,低下头,等着军官或士官发出前进的号令。炮击逐渐达到了高潮,海岸外的舰炮也以其巨大的火力和野战炮兵一同唱响了大合唱,这时,除了分不出炸点的连续轰鸣,人们什么都听不见。最后,迫击炮射出白磷弹,在敌人的视线前拉起一道烟幕。随着信号发出,坦克发动机轰的一声咬上离合器,履带开始在泥土中前行,步兵们则站起来猫着腰向前走,前后左右各保持5步间距。他们的目的地是日军火力点之间的盲区,在那里,他们可以从侧翼攻击敌人的碉堡和山洞口。隔着烟幕,敌人的机枪和步枪“嗒嗒嗒”“砰、砰”地响着,子弹从士兵们耳边嗖嗖地飞过。还有迫击炮弹落在他们中间。士兵们知道自己现在是在赌平均概率,或生或死,听天由命。当烟幕浓厚时,日军的“南部式”轻机枪会快速进行两三发点射以节约子弹,“嗒嗒……嗒嗒嗒……嗒嗒”。但是一旦烟幕散去,日军机枪手能够看见目标,他们就会紧紧扣住扳机,扫射整个射界。如果左右两边有人倒下,他的战友会继续前进。“你会看到这一幕,但是你要继续前进,”一名陆战队员回忆道,“你不会停下来,因为他已经死了。”[50]
1707363368
1707363369 侧翼包抄的机会几乎没有,地面进攻只能迎头打上去。每一次向前推进都会招来各种不同类型的武器从看似坚不可摧的阵地上射来的猛烈火力。在5月15日对瓦纳谷地发动的一场进攻中,日军47mm反坦克炮当场摧毁了数辆谢尔曼坦克,其余坦克只能折返。在这样的防御面前,既然连坦克都无法取得进展,那还能指望步兵们有什么斩获呢?有时候,他们甚至对取得半点进展都不抱希望。机枪射击的嗒嗒声和步枪的砰砰声从来没有减弱过,此外还有火炮和迫击炮低沉的轰鸣,炮弹的呼啸和爆炸声。有如此大量的钢铁在空中横飞,任何形式的进攻看上去都只能是自杀。但是上级下达的命令却很直接,压力也很大:他们必须摧垮日本守军的防御,而且必须要快。于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硬冲敌人防线。经过代价惨重的反复试错,他们渐渐摸索出了新战术。战术创新常常是由前线的下级军官和士官们发明的,这些人突然意识到了怎样才能拿下一处敌人阵地,并且就地动手。日军对反斜面阵地的运用精明而有效,美军却可以用精确而准时的迫击炮火来对付。美军的迫击炮手们一点一点地、断断续续地找到了窍门。迫击炮弹能够越过山顶,直接落在堑壕和洞口中。如果能掐准炮击和地面佯攻之间的时间,那么迫击炮弹就能卡在日军士兵从地下掩体内钻出来准备迎击美军时命中目标。许多日军被打死,其余人则会撤退,这样美军步兵班就有机会施展“喷灯和手钻”打法了,而其余敌人此时仍在地下,对外面一无所知,从而陷入被动。
1707363370
1707363371 从5月21日起,一连10天的大暴雨将战场化为了无边无际的泥潭。美国陆军和陆战队的士兵们躲在雨衣下,浑身湿透,十分痛苦。散兵坑进了水,他们不得不用头盔把水舀出来。人们不得不试着把弹药箱摆放在被水灌满的战壕底部充当木地板。他们手上和指头上的皮肤起皱而发白。他们的脚从来都干不了,还长了疮,一碰就淌水——当他们把靴子脱掉时,会发现湿袜子上沾了许多一小团一小团的死肉。他们读家信时都得抓紧时间,不然墨水就会被雨水化开冲掉。他们打开口粮罐头时,可以接满雨水,把吃的变成汤,不过是冷的。吉普车和卡车的车轴陷入泥泞,动弹不得,就连坦克和履带车都无法前进。弹药、补给物资和5加仑水桶不得不由人顶着瓢泼大雨,蹚过齐膝深的泥潭,穿过日军炮火覆盖的地段送到前线来。
1707363372
1707363373 在从不停歇的暴雨中,能见度有时会降到只有10英尺。美军偶尔会瞥见他们的敌人——壮实的小个子士兵,穿着褐色军服,戴着宽边钢盔,在满是弹坑的地段迅速而高效地移动。无人区通宵都被美军用挂着降落伞的照明弹照得雪亮。美军时时刻刻都在提防日军步兵的夜袭,无论是小股部队的隐蔽渗透还是连级规模日军高呼着“日本万岁!”的刺刀冲锋。美军知道日军会穿戴着缴获的美军钢盔和军服,大摇大摆地走进美军防线,然后突然开火。在冲绳,敌人随时可能从任何方向扑过来。他们会来自日军防线——这自然无须多言——还会经由地下隧道或被越过的阵地从侧翼或者后方出现。只要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声音,美国大兵们就会警惕地抬头望去,因为他们都被告知要留意观察敌人的伞兵。
1707363374
1707363375 战场上尸横遍野,腐尸烂肉散发出的令人反胃的恶臭弥漫在空气中,躲无可躲。除非让丧葬组暴露在敌人的致命火力之下,否则就不可能把尸体拖走。如果把尸体就地掩埋,那么迫击炮和火炮炮弹爆炸的巨大冲击会将其从地下翻出来,炸成肉块撒到战场上。而这些暴尸荒野的尸体又会被反复炸得粉身碎骨,除了红色的血迹留在泥土中,其余什么都不剩。这里的卫生问题比太平洋其他任何战场都更严重。威廉·曼彻斯特就发现:“如果你把超过25万人在一条战线上放三个星期,却没有处理排泄物的设施,那你就要遇到大麻烦了。我们实际上是在一个巨大的粪池中作战和睡觉。”[51]粪便中长满了又大又肥的白色蛆虫。如果有人摔倒再站起来,他就会看到蛆爬满了他的裤子和子弹带,或者从他的口袋里掉出来。有个陆战队员会用一柄匕首的刀背把它们刮下来。对于尤金·斯莱奇而言,这些蛆几乎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被迫在战争的腐尸中翻来滚去,这几乎超过了我们所能忍受的极限。”[52]七个月前在佩里硫,他原本认定自己和陆战队的战友们遇到的已经是所能想象的最糟糕的战场环境了。但是现在:“我度日如年,有时甚至想还是死了更好些。我们处在战争终极恐怖的深渊底下。在佩里硫乌穆尔布罗格袋形阵地周围的战斗中,我曾因为人命如草芥而感到沮丧。但是在首里要塞前的泥泞和暴雨之中,我们甚至已身处蛆虫和腐尸的包围之中。人们挣扎、战斗、流血,环境则如此恶劣,我觉得我们是被扔进了地狱的粪坑中。”[53]
1707363376
1707363377 在战线西端,第6陆战师在他们称之为“甜面包山”,日本人称为“安里五十二高地”的地形上被打得鼻青脸肿。这是一座由珊瑚岩和火山灰构成的山岭,大约300码长,100英尺高,其两侧另有两座山头拱卫,分别是半月山和马蹄山,三座山头呈箭头形。这里陡峭的悬崖被挖空,里面布满了隧道和射击孔。这里的地形使得日军总是能够对所有接近路线形成多重交叉火力覆盖。双方都明白此处是整个防线的关键环节:如果美军突破此地,前方便是开阔大道,可以包抄与合围首里要塞。日军指挥官们从他们在首里的观察所可以直接看到这里的战斗,每次美军发动新一轮进攻,他们就会向这里投入大量援军。美军用火炮、火箭弹、凝固汽油弹、烟幕弹和舰炮弹幕对甜面包山狂轰滥炸。一连10天,第6陆战师不停地派出坦克和步兵,向这个防御体系发动进攻。陆战队员们一次又一次短暂攻上甜面包山顶部,但结果却都被日军猛烈的炮击和步兵冲锋打回来。最终,在5月26日,美军占领此地后击退了日军的多次猛烈反击,守住了这里。
1707363378
1707363379 八原大佐相信,如果日本炮兵能拥有更多的弹药储备,他们或许就能无限期挡住美军陆战队的进攻。事实上,这些守军“十分坚定,他们的战斗如此勇猛,以至于安里五十二之战比预期中持久得多。即便在安里五十二落入敌手之后,我们的部队仍然在令人难以置信地坚持战斗”。[54]
1707363380
[ 上一页 ]  [ :1.7073633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