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64475e+09
1707364475 除了议和派与天皇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再无其他能够挽救投降可能性的办法了。日本人时时刻刻都在期盼着贝尔纳斯正式的声明。(他们是从新闻广播里听到消息的,但是正式方案还要等到8月14日上午才能经由瑞士公使馆送到外务省。)但是两名参谋长却拒绝签字授权首相召开御前会议。这就形成了一个流程上的障碍。最后,在14日上午,铃木说服天皇以自己的权力直接召集开会,从而解决了问题。
1707364476
1707364477 通过这些方式,内阁全体会议最终于上午10时在皇宫召开,他们又挤进了狭窄的地下防空洞。他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到10时50分,天皇才走进屋里就座。他穿着军服,戴着白手套。铃木首相站起身,概述了支持和反对贝尔纳斯声明的各方主张,并告诉天皇,虽然经过长时间努力,但内阁未能取得共识。铃木随后请三名强硬派总结他们的观点。梅津、阿南和丰田各自做了简单说明。他们想要让美国人就天皇地位问题给出更为明确的保证,如果被拒绝,就打到底。接下来,铃木直接请求天皇来决定。
1707364478
1707364479 不出任何人的意料,裕仁第二次决定性地介入了军国主义政府已经崩溃的决策体系。和三天前相比,他这天上午的表态更加坚定、直接、一针见血。天皇直接回应了三名强硬派。“在我看来,没有其他观点支撑你们的立场,”他说,“我来解释下我的观点。我希望你们都能同意。我的意见还是那天晚上和你们说的。美国人的答复在我看来可以接受。”[97]贝尔纳斯的声明为延续他的帝制做出了足够的保证。这时候几位大臣已经哭出来了。裕仁指示各位军队领导人要竭尽全力维持官兵的纪律,然后要内阁起草停战诏书,还说他愿意亲自在广播中宣读。天皇讲完,铃木起身,为内阁未能达成共识而致歉。
1707364480
1707364481 没有人公开反对。内阁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决定上签了字——包括阿南、梅津和丰田——内阁书记处便开始起草诏书。这天的一整个下午都在字斟句酌,围绕诏书的用词形成共识。外务省以东乡的名义向瑞士和瑞典拍发了一份说明,希望能转发给盟国政府。日本愿意以贝尔纳斯的声明为基础接受《波茨坦公告》。
1707364482
1707364483 这一整天,军队中的叛乱分子都在市谷的陆军省门廊大厅和地下室里准备起事。即便在天皇做出了决定之后,他们还在继续策划军事暴动。没人采取措施抓捕他们,密谋者们便公开游说甚至是威胁军队的将领们。最近刚刚被任命为海军军令部次长的大西泷治郎中将是潜在叛乱者中军衔最高的一个。他试图说服同僚,投降是不可想象的,但徒劳无功。他陈述主张的时候总是声泪俱下,他说唯一保持荣誉的办法就是大规模使用自杀战术。他找了米内,结果被骂了回来;找梅津,梅津没给他任何希望;又去找阿南,阿南个人对大西表示了同情,但拒绝加入。大西直接游说了军队和政府中的所有领导人物,甚至还有皇室的几位皇子。
1707364484
1707364485 天皇做出最终决定一个小时后,叛乱军官们试图伪造一份从帝国大本营发往海外各部队的命令,号召大家向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发动新一轮进攻。忠于梅津大将的人设法赶在假消息通过商用广播电台发出去之前将其拦截了下来。这真是万幸,如果发出去了,盟国很可能会产生误解。
1707364486
1707364487 梅津心硬如铁,动用权威来强化纪律。他喊出了一句口号来说服军队放下武器:“尊皇不败。”[98]但阿南却似乎动摇了。他和陆军上上下下都在交流,给一些人留下了他可能想要加入密谋的印象。如果叛乱想要有机会成功,那就必须得到首都主要地方部队司令部“东部军”的支持。但是除非陆军省直接命令他们这么做,否则东部军不可能支持正在筹划中的叛乱。这样的命令必须是书面命令,而且要由阿南本人签名。但是阿南并不愿意在一封和天皇的明确旨意相违背的文件上签字,何况他已经在其他一些同意投降的文件上签了字。
1707364488
1707364489 日本人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晚发生的叛乱行为称为“独走事件”。陆军省军官、叛乱头子畑中健二和椎崎二郎率领一个大队的叛军闯进了皇宫。畑中和椎崎厚颜无耻地欺骗第二皇宫近卫联队的指挥官,说最高指挥官已经下令封锁皇宫对外的一切联系。守军相信更大范围的叛乱已经开始,于是同意遵从他们的要求,等候东部军到来。但是近卫师团长森赳中将发觉情况不对劲,拒绝加入密谋,结果被冷血地当场打死。叛军以森赳将军之名伪造了一份命令,还盖上了其办公室的印章。这份命令指示近卫部队占领皇宫,切断宫内与护城河外的一切联系,并且“保护”天皇免遭可能的威胁。
1707364490
1707364491 在皇宫内,皇室速记员写下了停战诏书的最后一笔,盖上了天皇的印玺,这样就成了正式文件。午夜前不久,裕仁走进了皇宫下方的一个隔音地堡,NHK的一组技术人员已经在那里架设好了录音设备。天皇对着麦克风宣读了停战诏书。这段录音长4分45秒,同日向海外播发的英文译本也仅有652个词。这样只录一遍就够了。技术人员把录音存入两张黑胶唱片,这些唱片现场就制作出来,放进了皇宫地下的保险柜。
1707364492
1707364493 在皇宫近卫部队的支持下,叛乱头子占领了皇宫,切断了电话线。听说东部军正在赶来之后,近卫军关上宫门,切断了进出皇宫院墙的所有行车道和步行道。叛军搜查了皇宫的地下迷宫,挺着刺刀逮捕并审讯了一些工作人员。他们想要找掌玺大臣木户侯爵,但没找到。他们也没能找到留声机唱片。由于防空需要灯火管制,所有灯光全都熄灭,搜查者只能靠手电筒。搜查组并不了解地下迷宫中通道和地下室的布局,也很难看懂标记各个房间位置的古文字。
1707364494
1707364495 与此同时,其他同谋者也在东京和横滨四处出击。年老的铃木首相9年前就从一场刺杀中侥幸生还,这次他在刺客到来前的片刻得到告警,从后门溜了出去,躲进了隔壁房屋。感到挫败的闯入者用机枪扫射了他的办公室,并把它付之一炬。叛军来到阿南的官邸,想要说服这位陆军大臣加入他们的叛乱。阿南拒绝了,但叛军用不着把他杀掉,他本来就准备按老规矩剖腹自杀。平沼骐一郎男爵的家也被闯入,就和铃木一样,他也在叛军到来前不久逃走了。其他人占领了重要的无线电台,想要赶在天皇的投降录音向全国播发之前截住它。
1707364496
1707364497 当黎明到来时,畑中和椎崎意识到他们其实无路可走。没有一名陆海军将领前来支持这场叛乱。就连最热烈支持战斗到底的大西将军,也放弃了这条路线,准备用武士的方式结束生命。东部军司令田中静一将军决定平息这场叛乱。一整个装备精良的师团包围了皇宫大院,堵住了护城河上的桥梁。筋疲力尽的叛乱者在人数和能力上都比不了对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赌博失败了。早上8点,叛军投降。畑中请求允许他通过无线电进行10分钟的广播,但被拒绝了。他和椎崎没有被逮捕,或许是因为大家知道他们会自我了断。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这二人绕着东京散发了一些解释他们所行之事及其原因的传单。就在天皇的广播即将播发之际,二人举枪自杀。
1707364498
1707364499 没有军队领导人的支持,叛乱只能夭折。阿南和梅津只要有一个人支持,他们或许就能说服田中加入。如果这三人全都支持叛乱,他们恐怕就不会失败了。但是日军指挥体系最高层的军官们选择了遵从皇命,他们也已经开始在下级部队中维持纪律。无论即将面临怎样的审判和艰难的战败,他们认为保持国家的完整性还是必不可少的。
1707364500
1707364501 军国主义狂人们想把整个国家拖入让所有人都死光的最后决战中——全民玉碎——就像许多日军士兵在数不清的太平洋岛屿上那样。但是日本人民并不想打这一仗。文官大臣、皇室、皇宫、重臣以及天皇本人也不想。最后,即便是军队最高领导层也不想。在随后的几天里,从宣布投降到占领军到达之间,东京和全国各地的军队基地里时不时有叛乱发生,常常是一群中级军官占领公共设施,或者散发传单说天皇的广播是伪造的。但是没有任何高级军官或文官加入推翻天皇“圣裁”的尝试中。
1707364502
1707364503 当天晚上7点,一名NHK播音员提醒所有日本人,次日中午要守在收音机旁:“明天,8月15日中午,将有重要广播。这将是前所未有的广播,一亿听众必须认真严肃收听,不得有误。”[99]后来的公告还说这次广播将会有“天皇陛下的玉音”。[100]为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到,那些通常会断电的社区也都被供上了电。为迎接这次重要广播,从14日晚10点起,所有的音乐节目都停播了,直到放完天皇的录音后才恢复。
1707364504
1707364505 当叛军还在垂死挣扎时,那两张黑胶唱片之一被送到了NHK,日本的国立广播公司。在预定的广播时间之前一个小时,唱片被送到了广播工程师手中。东部军的部队控制了NHK总部周围的街道。密谋叛乱者和当局都知道,一旦天皇的声音通过电波发出去,一切就都无可挽回,任何叛乱都不再可能成功。
1707364506
1707364507 8月15日上午,整个日本的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讨论着接下来的广播会是什么意思。有些人听说外国皇室常常会在广播中讲话,但这种事在日本还没见过。很少有日本人听说过“裕仁”这个名字,他们只知道君主是“天皇”。他们连想象这位现人神的“玉音”怕是都办不到。关于银行将不再接受取款的流言四处传播,于是有些地区出现了小规模的挤兑。有人怀疑战争结束在即,但其他许多人觉得广播的目的可能是对苏联宣战。或许天皇想要勉励臣民战斗到底吧。天刚亮,空袭警报就几乎一刻不停地响了起来,一批接一批的美军舰载机出现在了东京上空——哈尔西的第3舰队发动了战争中规模堪称空前的空袭。“和往常一样,我们无从知晓真相,”竹山道雄回忆道,“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看见、听见的狭小半径内的事情。在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我们只能通过各种流言蜚语来揣测和总结。尽管如此,我们从报纸上能看出,肯定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101]
1707364508
1707364509 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一个村子可能只有一台收音机,因此整个村子的人都聚集到户外某处——一条街上,小公园里,学校操场。在城市里,社区组织把收音机接到大喇叭上。亲朋邻里纷纷聚集在家中。许多工人都下工回了家,好和家人一起收听广播。在工厂、写字楼、学校、兵营里,日本人纷纷聚集在收音机旁,恭恭敬敬的,神情严肃,低着头,帽子拿在手中。还有些人怯生生地跪在地上说:“让我们也听听吧。”NHK的广播寂静无声,只是偶尔会有一个庄重的声音响起来,确认特别广播将在中午开始。
1707364510
1707364511 中午11时59分,空袭警报喧响了一阵,止住了。听众们屏住了呼吸,街上鸦雀无声。许多地方都只能听见夏蝉的高歌,人们纷纷伸长了脖子,侧耳倾听。在东京的NHK演播室里,一名技师把唱针放到了唱片上,随后站到一旁,低下头。
1707364512
1707364513 电波中响起了声音。声音不大,有些尖锐而颤抖。许多人都觉得在咝咝的静电声中很难听清。“兹告尔等臣民”,讲话是这样开始的:
1707364514
1707364515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102]
1707364516
1707364517 他说的是古语,古代日本宫廷使用的一种晦涩语言。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日本人都觉得演讲很难听懂,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更是一头雾水。一名年轻的海军大尉,未来索尼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盛田昭夫,觉得演讲的语言很难理解。但他一听到声音就知道那是天皇,“虽然我们无法准确理解每一字的含义,但天皇说的大意我们明白了。我们之前非常紧张,现在松了一口气”。[103]对于海军航空兵军官前田武而言,“仿佛连蝉都停止了鸣叫”。[104]天皇继续讲道:
1707364518
1707364519 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己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且将破坏人类之文明。[105]
1707364520
1707364521 有人讽刺称,“而战局并未好转”一语实在是有些轻描淡写了。此前一版文稿更准确,说的是“战局每况愈下”。[106]陆军省坚持用词不能这么重。8月14日下午,内阁花了很长时间来讨论这一点。即便是在战败前的挣扎中,陆军还是一心想着给自己保存一点颜面。[107]在盟国,当这次讲话的译稿见报时,许多人都被这让人觉得倨傲甚至挑衅的语气激怒了。裕仁居然说日本发动战争的动机是纯粹且正义的,是“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且“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在天皇的这篇讲话中,他投降的决定变成了一种克制而无私的高尚姿态。
1707364522
1707364523 讲话结束,许多日本人目瞪口呆,潸然泪下。他们向邻居深鞠躬,然后一言不发地回到家中。有些人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那些对古日文了解比较多的人会把演讲翻译给邻居们听。在私下的议论、交谈和日记里,许多日本人都表达了对天皇感受的深切担忧。他们觉得天皇如此悲痛和焦虑,自己也是有责任的。许多人都被清楚可见的“陛下的感情”感动了。[108]海军维护官宫下八郎吃不下饭,说不出话,工作也无法集中精神。他就这么恍恍惚惚地过了一天。还有人爆发出愤怒之情。有个人说他和邻居感受到了“战败之耻”——更有甚者,他们还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当亡国奴之耻”。[109]有个被疏散到乡下的小学五年级孩童犯了个错,他告诉同学们:“战争现在结束了,我们能回家了。”其他几个男孩子冲上去揍了他一顿,吼道:“你个叛徒!我们发誓在这里拼尽全力,直至胜利那一天!”[110]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父母对于自己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而愤怒不已。如果结束战争如此容易,如果天皇拥有权力直接将战争叫停,那他为何不早点这样做?“皇帝老儿,”有个人说,“就为了这个,我的儿子们都白死了,死得像狗一样。”[111]
1707364524
[ 上一页 ]  [ :1.7073644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