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72590
1707372591
[4]不过,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人确知整体的损失状况,部分原因是俄军拙于统计自身伤亡的可靠数字。后来红军也继承了这个缺点。
1707372592
1707372593
[5]知情人士都晓得协约国——英、法、意、俄——已决定在1916年采取同步攻击与推进。此举的用意在于,让同盟国难以利用其地理位置的运输优势,将后备部队轻易运往受威胁的地区。
1707372594
1707372595
[6]这项禁令对于酒精与非酒精饮料都一律适用。我查不出这项禁令的用意何在。
1707372596
1707372597
[7]他也意识到——或者是担心——自己如果试图西行或者前往君士坦丁堡,恐怕不免遭到拦阻。
1707372598
1707372599
[8]土耳其人称他为戈尔茨帕夏。帕夏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项荣衔。——译者注
1707372600
1707372601
[9]哈利勒上任指挥官之后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下令原本用来防止英国援军抵达库特阿马拉的土耳其部队重新集结。这明显是一项思虑不周的行动,导致土耳其防线的一个侧翼暴露出来,而英军也发现此一弱点,立刻趁机发动攻击。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1916年1月13日的哈纳战役——英军如果不是因为侦察不周,也许能够获胜。不过,哈利勒的操作最后终究获得成功:在库特阿马拉获胜的荣耀因此落在他身上,而为了恒久纪念这一点,他更把“库特”加入到自己的名字里。直到他在1957年去世之前,他都一直被称为“库特英雄”,是个备受颂扬——尽管不一定够格——的土耳其军事英雄。
1707372602
1707372603
[10]他也是库特阿马拉那场胜仗的功臣,尽管他没有机会活着看到。他在两个月后去世,就在围攻结束之前的两个星期。官方记录称他是因罹患斑疹伤寒死亡,但有若干未经证实的流言称他是遭到土耳其军官下毒杀害。
1707372604
1707372605
[11]在1871年,德国陆军的一个军只需457辆马车运输物资;到了1914年,所需的数目却多达1 168辆——增幅超过250%。这些额外的马车都需要马匹拉动,而那些额外的马匹也都需要饲料,而饲料也需要运送。以相同的体重比较,马匹的食量是人的10倍,所以这些饲料也就需要更多的马车运送,以及更多的马匹来拉。当代的一项统计显示,每3个人就有1匹马。约有800万匹马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因此马匹损伤的比例高于人员损伤。
1707372606
1707372607
[12]哥罗丁主要用于治疗霍乱,是英国军医在印度发明的药品,也备受竞争对手的模仿。这种药品在当时深受喜爱,尽管其成瘾性极高,服用过量甚至可能致死。原始配方的哥罗丁后来终于停产——令许多爱好者深感失望。哥罗丁的例子充分显示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是历史上药物滥用现象极为普遍的时期;不过,当时参与其中的人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滥用药物。
1707372608
1707372609
[13]这是华氏温度,将近摄氏39.44度。——译者注
1707372610
1707372611
[14]她在日记里为前线一词加上了引号。
1707372612
1707372613
[15]波斯卷入战火并不特别令人意外。早在1914年以前,这个积弱不振又不稳定的国家就已是俄国与英国帝国主义者的竞逐场域,而他们实际上也将这个国家瓜分为各自的利益范围。战争的爆发导致整个情势更加糟糕。开战才几个月后,英军即在波斯沿岸占领一座重要的产油中心,而德军也立刻发动强力的宣传活动,并且提高间谍活动的强度。由瑞典警官训练以及领导的波斯警方在1915年11月受到德国控制之后,俄军立刻就对波斯发动侵略。
1707372614
1707372615
[16]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拥有超乎常人的高挑身材,原是俄军最高指挥部的领导人,却在1915年9月因为宫廷里的权力斗争而遭到解职。这项职务由沙皇尼古拉二世自行兼任,但他对于军事却是一知半解。在那之后,尼古拉大公即被调到高加索前线。在那里,由于他的部下提出良善的计划——他也欣然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他又能够调集充分的援军,因此俄军在与土耳其部队的交战中已逐渐占据上风。
1707372616
1707372617
[17]有不少人试图争取麦克诺坦对目前正涌入高加索地区这一带的亚美尼亚难民的援助。前一年的屠杀事件备受谈论,而由于麦克诺坦亲自和若干目击者与幸存者谈过,因此她对那场屠杀的规模与凶残也知之甚详。不过,她对亚美尼亚人颇感厌恶——“一群可憎的人”——而宁可到前线协助俄军。
1707372618
1707372619
[18]卡塔罗(Cattaro)是意大利人取的名称,今名为科托尔(Kotor),位于黑山共和国境内。阜姆(Fiume)也是意大利人取的名称,指的是当今克罗地亚的里耶卡(Rijeka)。值得一提的是,阜姆原是匈牙利的领土,不属于奥地利所有,而且自从18世纪以来就是个半自治的单独实体。博斯纳布罗德(Bosna Brod)是现在位于波黑境内的波斯尼亚布罗德(Bosanski Brod)。
1707372620
1707372621
[19]布拉风是一种严寒的下坡风,发生于亚得里亚海、波黑、克罗地亚、黑山、意大利、希腊、斯洛文尼亚、波兰与土耳其等地。——译者注
1707372622
1707372623
[20]车站里之所以会人满为患,部分原因是奥匈帝国的双君主制当中所存在的一项怪异特征暨弱点。此帝国的不同地区拥有各自的铁路系统,包括铁路车辆与费率。因此,货物与乘客从一套铁路系统换到另一套的时候都必须换车转乘。博斯纳布罗德这座村庄即是借着波斯尼亚与奥地利的轨距不同而得以从转车乘客身上获利。
1707372624
1707372625
[21]军队成员可以利用战地明信片写信给家人而不必支付邮资。他们的家人回信时只要使用对方附上的特殊邮票或者明信片,就同样也不必支付邮资。小包裹一样可以免费寄送。
1707372626
1707372627
[22]法国的主要借口是声称他们必须摧毁杜阿拉的无线电台,因为那座无线电台拥有一部强力短波发射机,能够用来协调德国海军分散于海洋各地的小部队。当然,此举终究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殖民利益。
1707372628
1707372629
[23]才两个月前,剩余的德国居民都搬迁到了木尼河区这座西班牙飞地,在那里他们遭到拘留。在1916年3月4日这一天,随着德国最后一座前哨基地莫拉在获得有利条件的保证而投降之后,喀麦隆便正式被英、法两国瓜分。
1707372630
1707372631
[24]这两句话系由《莱茵河上的卫兵》的副歌歌词修改而来。
1707372632
1707372633
[25]“海鸥”号无疑冒了极大的风险:才四天之前,也就是1916年2月29日,另一艘武装商船袭击舰——“狮鹫”号——就在北海遭到击沉。英军也有类似的船只,称为“Q-Ships”,是精心藏匿了武装的小型船只,用途在于伏击德国潜艇。
1707372634
1707372635
[26]这是一种供幼儿或病患食用的营养补给品。——译者注
1707372636
1707372637
[27]怀恩太太与贝文先生是她的两个同伴。
1707372638
1707372639
[28]主力部队主要由南非士兵组成。南非经过短暂犹豫之后,终于决定加入英国的阵营。(一如往常,这个国家也是因为受到未来的领土利益引诱而在这场战争中选边站。非洲的战争与中东一样,只不过是延续了欧洲强权在19世纪中叶恣意妄为的帝国主义竞争而已。)现在与英军并肩行军的许多士兵都是布尔战争老兵,在十年前还与英国人处于不共戴天的敌对状态。这场行动的总司令也是昔日的布尔人指挥官——传奇人物简·史末资。战争造就了许多古怪的结盟关系。
[
上一页 ]
[ :1.707372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