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73569
越过边界之后,他们如果幸运的话,就不必再目睹俄军持续崩解的状态了。此外,在边界的另一边,罗马尼亚与俄国的部队已联合开展了一些小型自由攻势,而且就近来的各方消息来看,他们显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他们之所以对这次前往罗马尼亚如此欣喜不已,不只是因为他们将因此远离战争,也是因为他们将可借此前往一个能够让他们真正有所贡献的地方。
1707373570
1707373571
他们在一片开阔的原野上停下来休息,享用军方配发的一种餐点:“将鱼和肉混在一起,放进一种荞麦汤里,里面还有些奇怪的绿叶子,但绝对不是在甘蓝菜园种出的蔬菜。”太阳高悬于蓝天上,天气非常热。芙萝伦丝听见争辩的声音——内容自然是政治议题。她听到了一些细节:克伦斯基一定会撤换他们崇拜的布鲁西洛夫,说他必须为攻势的失败负起责任。这时又有更多愤愤不平的声音加入讨论,连芙萝伦丝也不禁感到懊恼。不过,她没有卷入那场讨论中,而是和朋友一起外出,打算到河里泡澡取凉。可惜的是,她们找不到比较隐秘的地方,到处都是士兵——于是她们回到原野中的队伍,钻进一辆大马车的车底。她写了几封信后,才听到继续前进的命令。这时已是下午四点左右。
1707373572
1707373573
后来,他们来到一片又长又陡的山坡,必须停下来等待,因为马儿需要些帮助才能将满载物品的沉重马车拉上山坡。她在日记里写道:
1707373574
1707373575
一群健壮结实的年轻士兵帮助每一匹马和每一辆马车爬上山坡顶端,过程中不断传来吆喝声,马儿也受到了许多不必要的鞭打。那些可怜的马儿害怕不已,它们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因此也竭尽全力;不过,它们上气不接下气,口吐白沫,满身是汗,显示了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么费力。
1707373576
1707373577
路况极差,他们在众多山丘之间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穿越一座座的村庄,看着村里那些美丽小巧的木屋,窗户都拉上了窗帘;也经过妇女和儿童身边,他们身上都穿着充满异国风情而且绣着优美图案的服装。她听到一名老妇人因为见到这群军人而发出一声惊恐的呼声,芙萝伦丝觉得那名老妇人的说话声令她联想起意大利语。原来这里就是罗马尼亚。他们在一座小镇里停下来,向犹太商人买了些苹果——使用的货币是卢布。鸡蛋没得买,因为全被士兵买光了。他们走进一片美丽的松林之后,夏日的炎热终于感觉比较能够忍受。
1707373578
1707373579
随着夜晚即将降临,他们于是在一座村庄旁的山坡上扎营。不过,天气热得他们都不想睡在帐篷里,而是将行军床直接架设在露天下。他们的领队取得了一份才三天前的报纸,于是在营火旁大声念给大家听。大部分的内容都涉及俄国首都的政治动荡,芙萝伦丝对那些消息兴趣缺缺。不过,有一则报道却引起了她和其他几个护士的注意:那则报道指出,由于目前情况危急,因此已经成立了完全由女性组成的步兵营。
1707373580
1707373581
她早已知道俄军里有女兵,也实际上遇到过几个女性伤兵。她特别记得其中一人,是她在加利西亚照顾过的一个二十岁女子,因为太阳穴被子弹擦过而留下一道严重的伤口。那名女子一心只想立刻回到战场上去。这个新的女步兵营是在雅沙·巴卡洛娃[34]的倡议下成立的——她来自西伯利亚,出身平凡,原本和她先生并肩作战,后来在她先生阵亡之后也仍然待在军队里。她受过伤,数度获得授勋,并且晋升为中士。报纸的报道引述了她说的话:“男人如果拒绝为国家而战,那么我们就让他们看看女人的能耐。”一个完全由女性组成的营已经在“自由攻势”中参与过作战,当时她们被派往保卫一条被逃兵遗弃的战壕。芙萝伦丝及其他护士都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消息。
1707373582
1707373583
这是个温暖的夜,月亮又大又亮,高悬在繁星点点的空中。
1707373584
1707373585
1917年8月9日,星期四
1707373586
1707373587
弗朗茨·卡夫卡第一次肺出血
1707373588
1707373589
夏夜。弗朗茨·卡夫卡在新公寓内熟睡着。现在,他在华美的申博恩宫侧翼承租了两个偌大、高而宽敞的房间。这真是一处华美的两室公寓:晨曦将高耸、精美的窗户交染成金色与红色,其中四扇窗户正对着“陷于寂静中的庭园,另一扇则面对公园”。房里有电灯、浴室和电话。不过室内潮湿,很难使房间暖和起来(因为现在木炭短缺,无法启用暖气)。但他选择忽略这一点。毕竟现在是夏天嘛。这个公寓应该会很适合他和菲丽丝。再撑一下。等到战争结束。就在上个月,他俩公开宣布再度订婚的消息。婚事近了。
1707373590
1707373591
昨天的新闻主要是敌军在罗马尼亚发动小规模攻势,但一经德军反击施压即告瓦解。佛兰德斯地区只剩下炮击,斯德哥尔摩正在规划准备一场盛大的和平会议——不过会议开不开得成,还是个未知数。整个夏天,停战的传言甚嚣尘上。卡夫卡继续在伏尔塔瓦河游泳。
1707373592
1707373593
卡夫卡醒了过来。不太对劲,他咳血了。
1707373594
1707373595
我起身,对周遭的新事物感到兴奋不已(必须一直躺在床上,还真是不自在),不过还是有点心惊。走近窗户,又走近盥洗桌,在房里转来转去,再坐回床头——突然就看到血了,而且一直在出血。这三四年来,我总是在晚上失眠,还得假定不会再出血;因此,我对现在的出血并不特别担心,总算可以睡上一觉了。只希望接下来一整夜别再咳血,让我一觉到天亮。
1707373596
1707373597
早上,他的女侍来察看他。她是一位“精明、干练、极富自我牺牲精神的小姐”。看到血迹之后,她用捷克语说:“博士先生,这景况真是不妙,您恐怕来日无多了。”卡夫卡觉得自己没问题,一如往常地到办公室上班。
1707373598
1707373599
直到下午他才去拜访米尔施泰因医生。医生诊断是一般的支气管炎,这使人心安不少;医生给他开了三罐药,嘱咐一个月后回来复诊。
1707373600
1707373601
隔夜,卡夫卡出现严重肺出血症状。米尔施泰因医生在他回诊时表示,这可能是结核病,不过并不怎么严重。卡夫卡相信,这场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35]:把他从与菲丽丝的危险婚姻中救出来。同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被解放、被征服了。
1707373602
1707373603
1917年8月18日,星期六
1707373604
1707373605
奥利芙·金目睹萨洛尼卡被大火烧毁
1707373606
1707373607
到了今天下午,已可明白看出城市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奥利芙·金一心想要近距离观看。因此,她一听到塞尔维亚军需仓库需要车辆协助抢救补给品,就立刻把握住了机会。直到她驾车经过韦尼泽洛斯街,才了解到情况有多么严重。一开始仅是普普通通的火灾,现在完全酿成一场大祸。整个土耳其区似乎都陷入了火海:
1707373608
1707373609
街道上的混乱情形难以描述,一大群慌乱不已的民众忙着运走他们的财物,有些人用牛车载,有些人自己背,有些人用小型的无顶马车,也有人用摇晃不稳的狭长希腊小推车,也就是平常对交通造成阻碍的那种车子。烈焰不断发出怒吼,每一刻都有建筑物倒塌而传来的巨大轰鸣,并且造成千百万的火花漫天飞舞。炎热的瓦达风不停吹拂,大量的火花与燃烧碎屑不停飞落在我们身上。天还没黑,但一切都映照在那诡异的金黄色火光中,像是一场灿烂耀眼的日落。
1707373610
1707373611
直到今天之前,萨洛尼卡一直是一座景色如画的杂乱城市,有些地方非常优美,带有数百年来受到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明显印记。市区内可以见到清真寺的尖塔,外围有一道坚实的城墙,还有一座绝佳的市集。只要到迷宫般的狭窄街道与中世纪巷道里行走一番,即可确信自己在地理位置上确实身处欧洲,但同时也会体认到这个地方的感觉、气味与声音都像是东方。实际上,才不到五年前,这座城市确实仍然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这种东方特质不但使这个地方的魅力丝毫未减,反倒成为这里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几年来被西方占领之后,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部队不断涌入,更是进一步强化了这座城市的种种鲜明对比及其国际都会的氛围。在这里,清真寺、拜占庭大教堂与希腊东正教教堂并肩林立于电车、电影院、杂耍戏院、酒吧、高档商店、高级餐厅与一流宾馆之间。不过,在某些人眼中,萨洛尼卡不只是一座汇集了多种语言的城市(金和她的许多朋友都使用一种独特的皮钦语,基本语言虽是英语,但混杂了大量法语和塞尔维亚语),而更是一座充斥着罪恶的巴别塔。
1707373612
1707373613
萨洛尼卡的本质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惩罚的时刻显然来临了。强风导致大火蔓延的速度超乎意料。
1707373614
1707373615
金数度闯入愈来愈猛烈的火海,抢救必要物资或是民众的私人财物。每当她停下来,就必须跳下那辆小小的福特救护车,不停扑灭飞落在车上的火花。她开车行进的时候,也必须不断按鸣喇叭,才能穿越拥挤的人群,其中有些人因为过度恐慌而陷入歇斯底里,另外有些人则是因极度懊丧而恍如麻木。她注意到一般人最常抢救的两件物品是大面镜子以及铜床架。火焰终于延烧至港口与海边之时,她意识到自己和仓库之间横亘了一道长达五公里的火墙。她仍然继续驾车前进,油料用罄之后则是下车徒步行走,设法找寻更多汽油。
1707373616
1707373617
在这场大火造成的混乱当中,军纪也不免难以维系。一如往常,英勇表现中也混杂了自私与怯懦的行为。城里出现了一波劫掠活动。有几大桶葡萄酒在高温下迸裂,以致奔流于街道上,“犹似鲜血”。士兵与平民都趴在地上努力啜吸。后来金再次经过那个地点,那里不仅酒味冲天,她还看见到处都倒卧着浑身沾满呕吐物的醉鬼。一堆炮弹被火引燃,造成了一场大爆炸。她还可以听见零星的枪声。
1707373618
[
上一页 ]
[ :1.7073735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