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74056
1707374057
[35]患有抑郁症的卡夫卡,长期以来对现代医术的效力始终心存疑虑。
1707374058
1707374059
[36]问题不只是英国的封锁行动阻断了进口贸易,政府在前一年也下令禁止进口橘子、葡萄干、菠萝、姜与香草等“异国”食物。
1707374060
1707374061
[37]他觉得这样的反应有其道理。法朗士在写给另一名友人的信里指出:“这场战争造成如此可怕的苦难仿佛还不够,又把那些尚未发疯的人都变成了白痴。”
1707374062
1707374063
[38]其中前两项倡议在那时已经不再受到讨论:美国的版本之所以取消,原因是美国已经参战;德国的版本之所以取消,则是因为提出这项倡议的贝特曼—霍尔维格已被柏林的鹰派斗垮下台。1917年7月,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在没有领土得益也没有赔偿的情况下终结战争;这项决议彻底违反了德国当时实际掌权人士的野心——也就是以兴登堡与鲁登道夫为首的军事最高司令部。由此可见,1914年的所谓“国内休战”已然被打破,因此贝特曼—霍尔维格致力于维持双方平衡的立场也就无以为继。
1707374064
1707374065
[39]卡波雷托(Caporetto)其实是这个地区在战后成为意大利领土之后所取的名称;这里在1917年仍是奥地利的领土,当时这座小镇称为卡夫利特(Karfreit)。这场攻势的名称稍有误导之嫌,因为真正的突破其实发生在卡波雷托/卡夫利特以北。这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地点现在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名为科巴里德(Kobarid),设有一座纪念这场战役的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内容非常充实。
1707374066
1707374067
[40]突击战术首度使用于1917年9月初,当时德军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就突破了里加的俄军阵线,迫使俄国第十二军仓皇北逃。同一个月,受过新式渗透战术训练的德军部队(参见第534页,1917年12月20日,注*)又在法国康布雷击退了英军在坦克支援下达成的突破。
1707374068
1707374069
[41]关于意大利军队在卡波雷托的溃败,最著名的描写是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不过,这部小说虽然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却不是第一手的记述。海明威到了次年才抵达意大利,也不曾置身于战斗现场。这本小说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他备妥了各式地图以及历史文献之后,才在1928年夏季期间于美国堪萨斯市的家中写成的。另外一份记述是《步兵攻击》,虽然名气远远比不上海明威的小说,作者却是后来声名远播的埃尔温·隆美尔。年轻的隆美尔中尉随着他所属的德军阿尔卑斯山兵团参与了这场战役,后以略带抽象的文字详尽记述了战斗过程,并且佐以丰富的地图资料。他因为这场战役而获颁功勋勋章。
1707374070
1707374071
[42]由于美军部队也严禁饮酒,因此这类警告通常强化了美国人的清教徒形象,让人觉得他们恪守道德教化。
1707374072
1707374073
[43]细心的读者也许不免纳闷,这么语焉不详的一句话怎么可能呈现出那一天的战斗状况。所幸,除了其他参考资料之外,摩内利的战争经验回忆录(写于1928年4月)第四版的序言也详细描写了这场战役的过程。
1707374074
1707374075
[44]那个上校是亨利·德库安;他宣布成立的共和国叫作“科尔察阿尔巴尼亚自治共和国”,后来在1920年回归阿尔巴尼亚。
1707374076
1707374077
[45]古斯塔夫·李柏(1877—1957),是一名比利时演员。
1707374078
1707374079
[46]至少当时的情况对他们颇为有利。春季期间那种屠杀协约国飞行员的行为已经成了往事,敌我双方的空中战力也已平衡了许多。实际上,甚至还有迹象显示德国空军成了备感压力的一方。如同其他地区,这里的协约国生产设备也开始发挥了功效。
1707374080
1707374081
[47]渗透战术的意思是,与其以连绵不断的漫长阵线展开进攻,企图一举打垮敌军的整条防线,攻击部队反倒不如分散成一支支的小型机动部队,针对敌军防线中的弱点进行攻打,避开防守较为强固的地点。然后,这些小型机动部队再尽可能朝着敌军防线后方推进,最好能够击垮敌军的炮兵部队。一旦没有炮火支持,即可轻易拿下前方难以攻克的据点。
1707374082
1707374083
[48]自从1916年以来,墨西哥就陷入反抗人士潘乔·比利亚与总统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他的名字“贝努斯蒂亚诺”是个颇为耐人寻味的基督教名字)之间的内战。美国境内的协约国宣传致力将比利亚塑造成一股受到德国控制的威胁力量,而他也因为从德国使者手中接受了一小笔金钱资助而多多少少证实了那种宣传的正当性。比利亚对于美国支持卡兰萨深感气愤,于是开始在墨西哥北部攻击美国公民,并且在1916年3月袭击新墨西哥,攻打哥伦布这座小镇,并杀害了20名左右的美国民众。美国立刻反击,入侵了墨西哥北部。(美国在这段期间曾经数度恣意进军多多少少具备独立主权的国家。美军在1898年与西班牙打仗,1899年至1902年在菲律宾打了一场殖民地战争,在1912年进军尼加拉瓜,并且在1915年与1916年分别派遣海军陆战队进入海地与多米尼加共和国。这场入侵墨西哥的行动已是短短几年内的第二次:美国曾在1914年发动军事干预,目标在于推翻当时的政府。)由于比利亚及其党羽的行踪飘忽不定,以致美军有好一段时间都只能毫无头绪地追着他们跑。到了这个时候,比利亚穿越边界侵袭美国领土的行动仍然持续不断。
1707374084
1707374085
[49]此处所指的是1917年9月9日至12日发生于埃塔普勒[Étaples;英军士兵称之为“吃苹果”(Eat-Apples)]的士兵哗变。邻近海岸的埃塔普勒设有一座训练营,其中的纪律要求异常严苛。士兵哗变的导火线是一名新西兰士兵未经请假就离营,结果遭到备受众人怨恨的宪兵逮捕,并且被控以逃兵的罪名。他的战友以及其他心怀不满的士兵于是集结起来要求释放他;冲突因此爆发,有人开枪,造成一名示威者丧生。愈来愈多士兵聚集于那个地点,随即将宪兵逐出营地。后续几天持续出现骚乱情形与自发性的示威活动。9月12日,波拉德所属的营与另外两支可靠的部队奉命带着木棍前往镇压,结果成功平息了这场士兵哗变。
1707374086
1707374087
1707374088
1707374089
1707374091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1918
1707374092
1707374093
这将会是我们承继的恶果,或者善果,总之是我们无可摒除的承继物——而我们也将永远受制于我们的回忆。
1707374094
1707374095
——保罗·摩内利
1707374096
1707374097
1707374098
1707374099
1707374100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1918年大事记
1707374101
1707374102
1月28日芬兰爆发内战。
1707374103
1707374104
2月18日一度停战之后,德军再度开始进军俄国。
1707374105
[
上一页 ]
[ :1.7073740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