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86975
然而,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奥斯曼即位以后,并不看重圣门弟子,而是大量起用倭马亚族成员并委以重任。阿布·伯克尔和欧默尔在位时所推行的以宗教资历确定社会成员地位和器重圣门弟子的政治原则渐成陈迹。646年,哈里发奥斯曼的胞弟瓦里德·欧格白被派到伊拉克地区,出任库法总督;然而,这位仁兄在皈依伊斯兰教之前曾追随麦加的保守势力,屡屡攻击穆斯林,甚至唾骂先知穆罕默德,因而臭名昭著。战功卓著的阿慕尔·阿绥从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埃及以后,曾任埃及总督,但奥斯曼将其乳弟阿卜杜拉·阿比·萨尔赫派到那里,取代了阿慕尔·阿绥。而这位阿卜杜拉·阿比·萨尔赫皈依伊斯兰教以后,一度背叛先知穆罕默德,投靠麦加的保守势力,并有篡改启示的劣迹,令先知穆罕默德深恶痛绝。630年穆斯林攻占麦加后,先知穆罕默德下令处死14个罪大恶极的古莱西人,阿卜杜拉·阿比·萨尔赫榜上有名,后因奥斯曼出面说情方得赦免。奥斯曼的堂弟麦尔旺·哈克木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趁势作乱,鼓动穆斯林叛教,而在奥斯曼时代却独掌财政大权,掌管年金分配。而且,奥斯曼还将希贾兹北端至陶鲁斯山南麓之间的地区划归叙利亚行省,极大地扩展了其另一堂弟、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的权力。诚然,被奥斯曼委以重任的人大多具有较强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大多数缺乏必要的宗教资历和相应的社会威望。毫无疑问,奥斯曼重用倭马亚人的政策,危及圣门弟子在哈里发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损害了圣门弟子的利益,导致圣门弟子的强烈不满,从而为哈里发国家内部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1707386976
1707386977
麦地那哈里发国家的征服战争,往往以部落为单位,颇似部族迁徙。阿拉伯人刚刚迈入文明的大门,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各部族关系的重要力量之一。血缘关系的残存,使一些部族势力对被征服行省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行省往往各行其是,对麦地那的哈里发阳奉阴违。阿拉伯人的部落结构并没有消失,阿拉伯部落民深知自身的力量及其在征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自视甚高,并不甘心被古莱西人控制。奥斯曼即位以后,极力削弱部族势力,加强对行省的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对行省的财政控制。阿卜杜拉·阿比·萨尔赫出任埃及总督后,自埃及向麦地那缴纳的岁入明显增加。瓦里德·欧格白来到库法以后,声称塞瓦德(即伊拉克南部农业区)是古莱西人的田园,剥夺移居伊拉克的其他阿拉伯部落成员参与分配塞瓦德土地的权利。著名圣门弟子阿卜杜拉·麦斯欧德对瓦里德·欧格白的政策颇有微词,认为他侵犯了阿拉伯战士的权利。然而,阿卜杜拉·麦斯欧德为此惹火上身,奥斯曼并没有站在他这一边,此时的哈里发国家已无所谓平等可言。奥斯曼的行省政策损害了阿拉伯部落民的利益,必然会犯众怒,招致利益受损的阿拉伯人的反对。
1707386978
1707386979
奥斯曼在位期间,依照古莱西人的语言统一了《古兰经》的词汇和读音。这件事被当时的穆斯林视为篡夺宗教权力的非分之举。“古兰”一词译自阿拉伯文Our’ān,本意为“读本”,在穆斯林看来,《古兰经》乃是安拉降示的启示和“天经的原本”,《古兰经》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神圣不可更改的。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时,《古兰经》还是由圣门弟子口耳相传,尚未汇编成书。在连绵不断的战火中,众多圣门弟子相继阵亡,能够口传和背诵《古兰经》的人日渐减少。为保证《古兰经》经文不至散轶,在欧默尔的极力坚持下,阿布·伯克尔指派栽德·萨比特主持整理《古兰经》。栽德·萨比特是麦地那人,在先知穆罕默德生前专门负责记录启示,并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传授,初步整理出各章节启示的次第。奉阿布·伯克尔之命,栽德·萨比特对先知穆罕默德传布的启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搜集整理,编订成册,称“穆斯哈夫”(即汇集本)。然而,在穆斯林生活的不同地区,《古兰经》的内容和读法仍不完全一样。巴士拉的穆斯林效法阿布·穆萨,库法的穆斯林则效仿阿卜杜拉·麦斯欧德。叙利亚的穆斯林在诵读《古兰经》时,与伊拉克的穆斯林也有不同。653年,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穆斯林联合进攻亚美尼亚;在诵读《古兰经》时,两支队伍由于读法的差异而发生争执,剑拔弩张。于是,奥斯曼责成栽德·萨比特重新修订《古兰经》。栽德·萨比特率领若干圣门弟子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遗孀哈福赛保存的《古兰经》“穆斯哈夫”本,依照古莱西人的语言统一全书的词汇和读音,并誊抄7部,1部存于麦地那,其他6部分送麦加、大马士革、也门、巴林、库法和巴士拉,是为“奥斯曼定本”,其余版本的《古兰经》被宣布无效并予以焚毁。《古兰经》版本的最后确定,对于维护伊斯兰教和哈里发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哈里发国家正在渐渐摆脱原始民主制的束缚,走向新的时代。
1707386980
1707386981
1707386982
1707386983
1707386984
奥斯曼定本
1707386985
1707386986
奥斯曼统治后期,圣门弟子和部族势力江河日下,因此行省部族势力和圣门弟子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哈里发奥斯曼。于是,哈里发奥斯曼成为圣门弟子和部族势力的共同敌人,更成为整个阿拉伯社会的众矢之的。在希贾兹,圣门弟子泰勒哈·阿卜杜拉和祖拜尔·阿沃姆等人猛烈抨击奥斯曼重用亲族和排斥异己,指责奥斯曼侵吞公产、收受贿赂和乱征天课。但是,他们并没有与奥斯曼发生直接的武力冲突,而是鼓动移居行省的阿拉伯战士将战争的矛头指向倭马亚人和奥斯曼。
1707386987
1707386988
哈里发国家的内部矛盾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场叛乱。655 年,库法的阿拉伯战士千余人在马立克·阿什塔尔的率领下发动叛乱,驱逐出身倭马亚族的总督赛耳德·阿绥,迫使奥斯曼重新起用阿布·穆萨出任库法总督。奥斯曼的统治岌岌可危,于是他召集倭马亚族的穆阿威叶、阿卜杜拉·阿比·萨尔赫、赛耳德·阿绥和阿慕尔·阿绥等人商讨对策。穆阿威叶认为,整个希贾兹充斥着圣门弟子和他们的支持者,哈里发势单力孤,建议奥斯曼将驻地迁往大马士革,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然而,奥斯曼不愿离开先知穆罕默德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拒绝了穆阿威叶的建议,依旧留居麦地那。
1707386989
1707386990
麦地那哈里发国家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统治着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曾经声名显赫的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也成了它的手下败将。然而,哈里发却没有保卫自己的常备军。在当时,每一个阿拉伯人都被视为哈里发的战士,麦地那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656年4月,大约500名阿拉伯战士,其中包括阿布·伯克尔的养子穆罕默德·阿比·侯宰法,离开埃及返回麦地那,围攻哈里发奥斯曼。656年6月17日,反叛者冲进了哈里发的宅邸,穆罕默德·阿比·侯宰法用刀猛刺奥斯曼。当时,奥斯曼正在诵读《古兰经》,他的鲜血浸染了翻开着的经书。后来,穆斯林将这部带血的《古兰经》视为圣物,存放于巴士拉一清真寺内。14世纪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历巴士拉时曾目睹过这部《古兰经》,奥斯曼的血迹犹在,“安拉将替你们抵御他们。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知的”一行字在斑斑血迹中有些模糊。
1707386991
1707386992
自伊斯兰教诞生以来,奥斯曼是第一个死于穆斯林之手的哈里发。奥斯曼的遇难是伊斯兰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一个让后世追慕的时代蕴藏着深刻的危机,麦地那时代共和政体的末日已经来临。奥斯曼的罹难埋葬了温麦内部的和平,揭开了穆斯林内战的序幕。残酷的杀戮和激烈的权力角逐,使哈里发国家的圣洁形象荡然无存。
1707386993
1707386994
1707386995
1707386996
1707386998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萧墙祸起
1707386999
1707387000
经过多年的等待,一直恬退隐忍的阿里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日子。奥斯曼死后,反叛者拥戴阿里出任新的哈里发。阿里(656—661在位)出身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氏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其父阿布·塔里布是哈希姆氏族的首领,也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伯父。阿布·塔里布因为家境贫寒,曾将阿里托付先知穆罕默德抚养。阿里是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圣门弟子之一,长期追随先知穆罕默德左右,功勋卓著。
1707387001
1707387002
先知穆罕默德将阿里视若己出,并将爱女法蒂玛许配与阿里为妻,恩宠倍至。先知穆罕默德去世时,阿里认为哈里发的人选应当出自先知穆罕默德的家族,对于欧默尔和阿布·欧拜德积极拥立阿布·伯克尔出任哈里发的做法并非完全支持,而保持着暧昧的态度。阿布·伯克尔、欧默尔和奥斯曼在位期间,阿里似乎受到其他“迁士”的排斥,建树甚少,仅仅致力于整理《古兰经》和搜集“圣训”的活动,并与“辅士”有颇为密切的联系。
1707387003
1707387004
如同阿布·伯克尔一样,阿里在即位之初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然而,时过境迁,阿里要处理的问题更加复杂。当年,阿布·伯克尔所面临的政治危机主要来自半岛各地的非穆斯林势力,而阿里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则来自穆斯林内部。阿里即位以后,先前反对奥斯曼的各种势力各怀鬼胎,不再团结一心。早在奥斯曼遇害前夕,先知穆罕默德的遗孀阿以莎便借朝觐之名离开麦地那,前往麦加。奥斯曼死后,祖拜尔·阿沃姆和泰勒哈·阿卜杜拉等“迁士”也相继来到麦加。他们都不承认阿里的地位,试图与阿里分庭抗礼。不久,阿以莎、祖拜尔·阿沃姆和泰勒哈·阿卜杜拉及其追随者离开麦加,进入巴士拉,与巴士拉的阿拉伯士兵共谋起事,迫使阿里任命的巴士拉总督奥斯曼·胡奈夫弃城而逃。
1707387005
1707387006
阿里即位以后,显得势单力薄,其麾下仅有来自埃及的500余名战士。面对来自巴士拉的挑战,哈里发无以应对,但他还是决定倾其全力讨伐巴士拉,以振君威。于是,阿里离开麦地那,奔赴伊拉克的另一军事重镇库法,那里有阿里的支持者。当阿里来到库法之后,受到了库法总督阿布·穆萨及众多阿拉伯战士的热烈欢迎。阿里率领万余名阿拉伯士兵,浩浩荡荡向巴士拉进发。656年12月,双方在巴士拉郊外展开激战。由于阿以莎乘驼轿出现在战场上,双方士兵围着驼轿相互厮杀,因此这次战斗被称作“骆驼之战”。“骆驼之战”在伊斯兰历史上首开穆斯林内战的先河,数千名阿拉伯士兵为此献出了生命,祖拜尔·阿沃姆和泰勒哈·阿卜杜拉等众多圣门弟子在战斗中相继丧生。祖拜尔·阿沃姆和泰勒哈·阿卜杜拉都是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圣门弟子;先知穆罕默德曾经以天园许诺10位圣门弟子,祖拜尔·阿沃姆和泰勒哈·阿卜杜拉均名列其中。他们的罹难,震惊了整个伊斯兰世界。阿里获得胜利以后,为交战双方阵亡的穆斯林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葬礼,并且以最高的礼遇将阿以莎送回麦地那。然而,逝去的那些生命有如南去的幼发拉底河水,直奔辽阔的大海不再回来;内战的伤痕和阴霾留在穆斯林心中久久不能消去。
1707387007
1707387008
阿里平息巴士拉的敌对势力以后,将伊拉克、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和埃及等地纳入哈里发国家的版图。然而,盘踞在叙利亚的穆阿威叶的势力不断膨胀,并且一直反对阿里,是阿里的心腹大患。穆阿威叶原本是欧默尔任命的叙利亚总督。奥斯曼即位后,任人唯亲,获得了统治叙利亚的广泛权力。穆阿威叶颇有心计,他利用在叙利亚前线的有利条件,通过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奥斯曼被杀后,其遗孀纳依莱带着奥斯曼的血衣和自己被砍断的手指,来到大马士革,投奔奥斯曼的堂弟穆阿威叶。穆阿威叶将这些实物展示于大马士革的清真寺内,表示要惩办杀害奥斯曼的凶手,并且指责阿里纵容反叛者和庇护杀害奥斯曼的凶手。然而,要是没有攻击和杀害奥斯曼的反叛者的支持,阿里怎么也不可能坐上哈里发的宝座,阿里当然也不会惩罚他自己的支持者了。穆阿威叶其实也深知这一点,他实际上只是想通过这种呼吁,贬低阿里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地位,陷阿里于不义。
1707387009
1707387010
“骆驼之战”以后,阿里虽然坐上了哈里发的宝座,但是面对日渐强势的穆阿威叶,他也开始惴惴不安。于是,阿里很快就将矛头指向叙利亚。657年春,阿里聚集8万名阿拉伯战士自库法北进,直逼叙利亚行省。穆阿威叶率6万人马迎战,双方对峙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绥芬平原。657年7月,阿里手下的马立克·阿什塔尔率领伊拉克战士发起猛攻,叙利亚军队立即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在这危急的关头,穆阿威叶采纳阿慕尔·阿绥的建议,命令叙利亚战士将《古兰经》系在矛尖,高喊“让安拉裁决”,要求停止厮杀,举行和谈。伊拉克战士尽管占据上风,但是他们不愿看到穆斯林同胞手足相残,因而许多人倾向于和谈。阿里于是下令伊拉克的穆斯林士兵停止进攻,接受穆阿威叶一方的和谈建议。
1707387011
1707387012
1707387013
1707387014
1707387015
穆阿威与阿里的娞平原之战
1707387016
1707387017
658年1月,双方的和谈在阿兹鲁举行。阿里的谈判代表是前库法总督阿布·穆萨,穆阿威叶的代表是曾任埃及总督的阿慕尔·阿绥。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阿布·穆萨和阿慕尔·阿绥在谈判过程中互不相让,僵持不下。经过几天的争执,他们最后达成一项共识:阿里和穆阿威叶都没有资格出任哈里发。这样的谈判结果貌似公允,实则对阿里十分不利,毕竟阿里已经登上了哈里发的宝座,而穆阿威叶只不过是叙利亚行省的总督而已。因此,公断人的判定剥夺了阿里出任哈里发的资格,而穆阿威叶所失去的只是尚未成为事实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他已经在心底埋藏了很久的秘密,是从来不敢公开说出来的。阿里最后拒绝了仲裁结果,但是诉诸仲裁的方式本身就已经给阿里一方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原本支持阿里的伊拉克士兵一万余人反对阿里与穆阿威叶进行和谈,他们自称哈瓦立及(意为出走者),不再支持阿里。他们高呼“除安拉外别无仲裁”的口号,随即撤离了阿里一方的营地,聚集在库法附近的哈鲁拉,并推选名为阿卜杜拉·瓦哈布的阿拉伯战士为哈里发。阿里曾亲自前往哈鲁拉劝说众人回到库法,有许多人的立场并不坚定,重新成为阿里的支持者。然而,仍有3000余人不为阿里的话所动,继续与阿里为敌,这些人就被称作哈瓦立及派。
1707387018
1707387019
绥芬之战和阿兹鲁仲裁以后,穆阿威叶一直在默默地积蓄力量,伺机夺取哈里发之位。穆阿威叶暂时停止了对拜占庭的征战,以贡赋换和平,解除了叙利亚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穆阿威叶击败阿里任命的埃及总督,占据了富庶的尼罗河流域。此时,阿里的处境十分不妙。哈瓦立及派在伊拉克境内的频繁活动,让阿里十分恼火;法尔斯和克尔曼等地的波斯土著势力屡屡反叛,阿里政权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面对这些困扰,阿里不得不亲自率军出征。658年,阿里在伊拉克的纳赫拉万重创哈瓦立及派,阿卜杜拉·瓦哈布和1800余名哈瓦立及派战士阵亡。纳赫拉万之战使阿里与哈瓦立及派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哈瓦立及派的残部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打击他们的敌人。哈瓦立及派不仅反对穆阿威叶和阿慕尔·阿绥,而且决意除掉阿里,为在纳赫拉万之战中阵亡的兄弟复仇。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661年1月,哈瓦立及派的成员阿卜杜勒·拉赫曼·穆勒贾姆在库法附近的阿扎赫刺杀了阿里。这位声名显赫的圣门弟子,竟只能在凄凉萧索的野地长眠。阿里遇难的地方原本荒无人烟,后来什叶派穆斯林将该地奉为圣地,朝拜者络绎不绝,这个地方就是现在伊拉克的著名城市纳贾夫。
1707387020
1707387021
1707387022
1707387023
1707387024
位于纳贾夫的阿里陵
[
上一页 ]
[ :1.7073869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