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03175e+09
1707403175
1707403176 埃提乌斯正在解释财务状况,计算税收。瓦伦提尼安三世突然大吼一声,从皇位上跳起,大呼自己再也不想被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折磨……埃提乌斯没有料到皇帝会恼羞成怒,一时不知所措,正试图平息他的怒火。此时,瓦伦提尼安三世拔出长剑,赫拉克里乌斯在披风下也藏了一把刀,随时准备行动……两人一同扑向他。
1707403177
1707403178 公元454年9月21日或22日,埃提乌斯遭受皇帝和宦官两人的共同袭击,倒地而亡。一如既往,他倒台后就发生了一系列流血事件。首当其冲遭受迫害的是著名哲学家波伊提乌(Boethius)的同名祖父。他是元老院元老,埃提乌斯的现任意大利行政长官。
1707403179
1707403180 瓦伦提尼安三世一直等到自己30多岁,但他最终还是摆脱了控制。遗憾的是,在随后争取支持方面,他远没有900多年后的小爱德华成功。首先,密谋者自己很快就闹翻了:
1707403181
1707403182 埃提乌斯被杀后,马克西姆斯对瓦伦提尼安三世百般殷勤,希望能被任命为执政官。当他没能如愿以偿时,他又想成为贵族。但赫拉克里乌斯……也有同样的野心。他不想有人能抗衡自己的权力,便从中作梗,说服瓦伦提尼安三世,既然他现在已经摆脱埃提乌斯的压制,就不必将权力移交给他人。
1707403183
1707403184 积习难改。即便是在埃提乌斯死后,瓦伦提尼安三世也没能真正掌权。控制他的挑战开始了,尤其是他还没有男性子嗣。这就意味着从长远来看,皇位的继承权仍是一场公开对阵。马克西姆斯发现自己无法说服皇帝,便再次借助极端手段。这次,他收买埃提乌斯曾经的心腹、两名护卫队队长官奥普提拉(Optila)和特劳斯提拉(Thraustila)。普里斯库斯做了以下叙述,公元455年3月16日:
1707403185
1707403186 瓦伦提尼安三世决定到[罗马的]战神广场去骑马……他下马后,正要离开去练习箭术,奥普提拉及其随从……袭击了他。奥普提拉击中他的头部,并在瓦伦提尼安三世转身看谁袭击他之时再次击中他的脸部。特劳斯提拉砍倒赫拉克里乌斯。两人夺走皇帝的皇冠和骏马,骑上马前去找马克西姆斯。
1707403187
1707403188 瓦伦提尼安三世就这样被刺死了,离埃提乌斯被杀不到六个月。这就是帝国政权的更替通常会带来的政治混乱。多年的独裁统治之后,虽然这次更多的是摄政统治,帝国没有一个现成的准政权。一如既往,一些官员匆忙组成联合政府,但他们都无意在此后彼此分享权力。然而,如果埃提乌斯的倒台没有什么不同寻常,而且他的倒台没有产生直接继任者也不足为奇的话,那么有些方面就比较独特了。在这一点上,埃提乌斯的讣告就很有意思。埃提乌斯一死,普里斯库斯就写了这篇讣告:
1707403189
1707403190 瓦伦提尼安三世幼年时,埃提乌斯通过与蛮族结盟,保护瓦伦提尼安三世的母亲普拉西提阿和她的儿子。伯尼菲斯率大军从北非渡海来犯时,他以战术取胜……指挥官费利克斯在普拉西提阿的授意下准备摧毁自己时,他闻讯便设计将他杀死。他制伏进犯罗马领土的[西哥特人],镇压[巴高达运动]……简而言之,他掌控大权,不光是部落首领,还有邻近部落都对他一呼即应。
1707403191
1707403192 和所有讣告一样,这篇讣告非常简洁,道出了埃提乌斯政治生涯中在宫中钩心斗角和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的现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开篇提到的埃提乌斯对“蛮族”联盟的依赖。不是任何蛮族,而是一支特定的蛮族部落:匈人。如讣文所暗示,埃提乌斯的事业是建立在与匈人的联盟之上的。埃提乌斯先后在公元425年约翰篡权受挫和公元433年伯尼菲斯在首轮交锋中就取得胜利的内战中险些失败,支持他的正是匈人。如本书第六章所述,公元5世纪30年代,埃提乌斯在恢复高卢秩序的过程中,匈人军队起到了核心作用,尤其是在打败勃艮第人和西哥特人的战斗中。埃提乌斯之死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悲剧,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阿提拉之死以及匈人帝国的消亡不仅使得瓦伦提尼安三世有可能考虑铲除埃提乌斯,还动摇了埃提乌斯用以维系西罗马帝国的微妙权力平衡。没有了匈人,埃提乌斯就是多余的。他的继任者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机制使西罗马摆脱困境。
1707403193
1707403194 美好新世界
1707403195
1707403196 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的短命政权所采取的首个行动实际上是我们了解匈人强权灭亡后产生的政治新秩序的关键。
1707403197
1707403198 公元455年3月16日,杀死瓦伦提尼安三世后,马克西姆斯第二天便宣布自己成为皇帝。他才刚掌权,便派遣使节前去请求强大的西哥特人支持。这些西哥特人自公元418年起就定居在法国西南部。马克西姆斯选派的人是他刚任命的军事指挥官埃帕基乌斯·阿维图斯(Eparchius Avitus),可能是高卢的最高指挥官(magister militum per Gallias,高卢主帅)。阿维图斯是高卢贵族,其财富和教育无可挑剔。他出身于高官家庭,在一些地位显赫的家族中都有人脉,而且他的地产主要集中在奥弗涅(Auvergne)的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公元5世纪30年代,在征讨诺里孔人(Norici)和勃艮第人的战役中,他在埃提乌斯麾下表现出色,随后便平步青云,在公元439年至441年间担任高卢的最高文职官员——禁卫军长官。他之后离职,可能是正常的换届,也可能是和埃提乌斯闹翻了。大约十年后,他又重新被重用。此后,他在同西哥特人的协商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得援助,在公元451年帮助埃提乌斯抵御阿提拉对高卢的进攻。44因此,阿维图斯从各方面讲都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他同埃提乌斯关系亲近,但又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履历良好,同高卢贵族和哥特人的关系也都不错。
1707403199
1707403200 阿维图斯本人没有留下什么文字。但他的女婿盖乌斯·索里乌斯·莫得斯图斯·阿波利纳里斯·西多尼乌斯(Gaius Sollius Modestus Apollinaris Sidonius,我们在前文已经引用过他的作品)留下了一些诗歌和书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点遗憾。为了不至于使人发疯,他的名字通常被缩简成“西多尼乌斯”。与阿维图斯家族的联姻可能说明,西多尼乌斯也是来自高卢地位相当的贵族家庭——其地产主要集中在罗讷河河谷的里昂(Lyon)附近。阿维图斯离任后近十年,西多尼乌斯的父亲也担任了高卢禁卫军长官,在公元448年至449年出任该职位。45在过去,西多尼乌斯的作品往往都没有受到什么好评。任何接受古拉丁语(公元前1世纪或公元1世纪)教育、重视其规范的人都会对西多尼乌斯的作品复杂晦涩的语言感到恼火,如果不是震惊的话。与恺撒等人清晰、朴实的风格相比,他对卖弄学识的偏好似乎达到了极致。塞缪尔·迪尔爵士(Sir Samuel Dill)在维多利亚时代末曾这样评价:
1707403201
1707403202 [西多尼乌斯]本质上说是一位文人,有着那个堕落年代[公元5世纪]最受推崇的特征。他是一位文体家,而非思想家或是探究之人。毫无疑问,他看重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其文体特征。而我们现在却认为这些幼稚的比喻、无聊的对仗毫无价值,甚至让人生厌,是对语言的折磨,目的是要给单调无趣的平凡琐事增添一丝乐趣和不同……46
1707403203
1707403204 甚至在翻译的时候,西多尼乌斯也会让人疯狂,他不会用铁锹来直接称呼铁锹。显然,他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如何尽可能复杂地讲述事情上了。他写于较晚时期的一封信里有一句评论很能说明问题。这句评论是他在感叹和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相配的听众都已经一去不复返时发表的:“我开始用更日常的用语来写作了。润色那些不会被发表的文字已经毫无意义。”47但用公元1世纪的标准来衡量公元5世纪的风格有失公允。近期人们在评价罗马后期拉丁语作品(姑且不论罗马后期的希腊语作品)时,就没有这么急于指责公元4世纪和5世纪风靡的繁复文体。48一个能将用链锯切割并浸泡在防腐剂中的母牛看作艺术的时代按理说是不大可能用刻板、通用的标准来衡量其他艺术行为。
1707403205
1707403206 不管怎样,西多尼乌斯的拉丁语好坏与否并不重要,因为他的作品的历史意义毋庸置疑。他的存世作品中年代最早的是公元5世纪50年代中期的,最晚的大约在公元480年,但其中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公元455年后的20年间。他几乎认识所有高卢南部尤其是东南部的重要人物,而且这些权贵在他的信中占据显要地位。与叙马库斯的书信不同的是,西多尼乌斯的书信毫不忌讳,一有机会就讨论重大的政治事务。他的诗歌,或是一部分诗歌,也同样重要。西多尼乌斯本人举足轻重,足以被卷入政治之中,连几位皇帝都要争取他的支持。但他也没有重要到他们的政权垮台时会落得一死的下场。西多尼乌斯是他那个时代公认的出类拔萃的文体家,先后效力于几任皇帝。他们利用他为自己创作颂词——主题发言。我们在前文也遇到过类似文字。尽管它们显然没有讲述我们眼中的事实,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特定政权希望展示给大家的信息。同之前的德密斯修和莫罗保蒂斯一样,西多尼乌斯也是一个宣传工具。
1707403207
1707403208 我们可以从西多尼乌斯的描述中清楚看到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派遣阿维图斯前去请求西哥特人支持他的政权。当然,西多尼乌斯对这个简单的事实稍加粉饰了一番。据他描述,西哥特人听说瓦伦提尼安三世被杀,便准备发动战争,接管整个西罗马。此时,阿维图斯的到来令他们惊慌失措:49
1707403209
1707403210 一个哥特人已经重新打造自己的镰刀,正在石砧上锻造长剑,用石头将它打磨锋利。这个人已经准备好,一声号角便奋起杀敌,随时都会砍倒敌人,让他们的尸体四处横陈。他一听到阿维图斯的名字,便大呼:“战争取消了!把犁还给我!”
1707403211
1707403212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接受古拉丁语教育的人会对西多尼乌斯的冗词赘语恼火了。但这些华而不实的空话也并非毫无意义,这些文字向我们生动地刻画了他的岳父是一个能够说服西哥特人放弃开战的人。这个哥特人不只是个旁观者,他还继续宣布他的部落将向新政权提供军事援助——而且这完全是因为阿维图斯支持这个政权:“不,如果我知道您[阿维图斯]参与其中,我会成为您的辅助部队。这样,至少我就有权战斗了。”这里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对阿维图斯重要性的夸张描述。在诗的前面谈到埃提乌斯在公元5世纪30年代的丰功伟绩时,西多尼乌斯的叙述更夸张:“尽管他[埃提乌斯]战果累累,但没有您[阿维图斯]就一事无成。而您,没有他也取得了很多功绩。”毫无疑问,阿维图斯在埃提乌斯手下表现出色,但在公元5世纪40年代前者离任期间,埃提乌斯也应付得不错。埃提乌斯是占主导的一方,这一点无可争议。
1707403213
1707403214 但西多尼乌斯的夸张手法虽然恼人,我们也不能忽视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作为皇帝采取的首个行动的历史意义。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和埃提乌斯都想方设法阻止西哥特人增加其在西罗马政治中的影响力。阿拉里克及其姻亲阿萨尔夫都曾设想过——即便只是短暂地——哥特人成为西罗马帝国的保护者。阿拉里克曾向霍诺留提议,让他成为宫廷的高级指挥官,将他率领的哥特人安置在离拉文纳不远的地方。阿萨尔夫迎娶霍诺留的妹妹,还给自己的儿子取名狄奥多西。但西罗马帝国的守护者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和埃提乌斯抵制住这些借口。他们乐于雇用哥特人作为初级盟友,抗击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但仅此而已。埃提乌斯更倾向于雇用匈人来对付哥特人,令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不愿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帝国事务。西多尼乌斯明确提到,阿维图斯的出使目的不仅是要寻求西哥特人的默许,还要同他们结成军事联盟,一下子推翻维系帝国40年的政策。
1707403215
1707403216 其直接后果更是加重了问题。阿维图斯仍在西哥特人那时,汪达尔人在盖萨里克的率领下从北非出发,越海发动远征。他的军队抵达罗马市郊。此次远征部分是为了胡闹和战利品,但也有更深层的动机。埃提乌斯收复北非的计划受挫后,作为双方政治交易的一部分,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女儿优多西娅被许配给汪达尔首领盖萨里克的长子胡内里克。然而,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刚一夺权,为了增加自己政权的可信度便将优多西娅嫁给自己的儿子帕拉迪乌斯。于是,在盖萨里克看来,汪达尔人被骗走了这次参与帝国政治游戏的机会,他们怒不可遏才入侵罗马。一听闻汪达尔人来犯,马克西姆斯就
1707403217
1707403218 惊慌失措,骑上马逃跑了。他的皇家护卫和身边格外信任的那三个人都弃他而去。那些看到他逃跑的人对他恶语相加,痛斥他胆小怕事。他正要逃出城时,一个人向他扔了一块巨石,砸中他的太阳穴,将他杀死。众人扑向他的尸体,将他碎尸万段,并用木杆挥动着他的肢体一边游行一边发出胜利的欢呼。50
1707403219
1707403220 就这样,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的统治在公元455年5月31日结束了。他在位不超过两个半月。
1707403221
1707403222 帝国的首都再次遭受洗劫,损失远远超过公元410年的那次。盖萨里克的汪达尔人四处劫掠,夺走大量财宝,并将许多俘虏带回迦太基,包括瓦伦提尼安三世的遗孀、她的两个女儿,以及埃提乌斯幸存下来的儿子高登提乌斯。51阿维图斯闻讯立刻夺权,虽然身处西哥特人在波尔多的宫廷,仍宣布自己为皇帝。同年7月9日,他的政权才得到区域首府阿尔勒高卢贵族的承认。不久之后,阿维图斯从阿尔勒得意地迁至罗马,并开始同君士坦丁堡协商,希望得到认可。意大利罗马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墨乔里安(Majorian)和里西梅尔(Ricimer)都甘愿接受他,因为他们害怕任他差遣的西哥特军队。52
1707403223
1707403224 于是,新秩序诞生了。西罗马的政权没有力图同西哥特人和其他移民保持距离,反而让新迁来之人成为西罗马帝国政体的一部分。西哥特国王史无前例地在决定帝国皇位继任人选的问题上扮演了关键角色。
[ 上一页 ]  [ :1.7074031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