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03275
1707403276
直到公元450年之前,君士坦丁堡能够援助西罗马的能力有限,也因为其深受匈人兵力的牵制。早在公元408年(参见本书第五章),乌尔丁就曾短期占领东罗马在滨河达契亚的要塞马尔蒂斯堡。到公元413年,东罗马政权感到深受威胁,于是加强多瑙河沿岸的防御6,并围绕君士坦丁堡修建了三层陆墙(参见本书第五章)。仅几年之后,东罗马的军队已直接参与限制匈人势力的增长。大约在公元421年,东罗马派出大规模远征军,进入当时已经暂时被匈人占领的潘诺尼亚,并从匈人兵力中分离出大批哥特人,重新安置在东罗马的领地色雷斯。接下来的20年里,东罗马一直在对抗野心勃勃的阿提拉和他的叔叔,甚至在阿提拉死后,收拾匈人帝国瓦解后烂摊子的大部分责任也落到东罗马政权的肩上。如本书第八章所述,公元5世纪60年代后期,阿提拉剩下的几个儿子选择入侵的是东罗马帝国。60年代早些时候,东罗马的军队还应对了阿提拉强大战争机器的残余武装,当时领兵的是霍米达克和比格里斯。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公元460年,潘诺尼亚的阿马尔家族率领哥特人侵犯东罗马帝国,获得300磅黄金(参见本书第八章)。7
1707403277
1707403278
从以上的战略背景来看,波斯前线的兵力不能减少,而由于匈人的袭击,多瑙河边境的兵力还要增加,因此君士坦丁堡在公元5世纪不能给西罗马提供足够的军事援助完全情有可原。但在奋力抵抗乌尔丁的同时,君士坦丁堡的确在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占领罗马并威胁北非之际分兵援助霍诺留。当时一共派出6支部队,总共4000人,在关键时刻加入霍诺留的部队,而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逃走或与篡位者共治似乎已成定局。这支军队足以保住拉文纳,稳定当时即将叛乱的驻地部队,为救出皇帝争取了时间。8同样,在公元425年,君士坦丁堡又派出大批中央野战军帮助瓦伦提尼安三世登上皇位。公元5世纪30年代,指挥官阿斯帕在北非的行动大力推动盖萨里克签署双方的第一个和约——公元435年的和约,阻止他占领迦太基和当地最富庶的行省。公元440年至441年,东罗马再次派出驻守多瑙河的大批部队和中央野战军,参与东西罗马对阿非利加的联合远征,负责此事的官员还受到提名表扬,而阿提拉和布勒达则借着这次不容错过的机会对罗马出动军队。
1707403279
1707403280
如本书第七章所述,尽管阿提拉在公元450年和东罗马帝国签署非常慷慨的和约,但东罗马甚至在那时也没有亏待过自己的罗马同胞。东罗马在公元452年给埃提乌斯派出军队——具体人数我们并不清楚,帮助他对抗当时已经横扫北意大利的匈人军队,而东罗马的部队还成功袭击匈人腹地。9这说明,东罗马绝不是无意维系西罗马。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君士坦丁堡愿意有蛮族人侵占西罗马领土,从而减弱西罗马皇帝的势力——甚至也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怂恿阿拉里克在公元408年率领哥特人从巴尔干半岛向意大利推进。如爱德华·汤普森所说,东罗马在公元451年至452年不惜代价投入战斗,而不是拿着阿提拉的慷慨和约溜之大吉,这才真正显示了君士坦丁堡的尽职尽责。10
1707403281
1707403282
当然,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和宫廷幕僚——尤其是宫廷幕僚——更替变换,对西罗马的政策也时常变化。如前文所述,狄奥多西二世在公元450年7月去世之前,东罗马尽心尽力援助西罗马,部分原因是东西罗马的皇帝都同属狄奥多西家族。因此,狄奥多西二世帮助堂弟瓦伦提尼安三世,同时也就强调了自己家族的统治地位。当时东罗马一次性派出的最大规模远征军是公元425年派往西罗马的军队,参与扶植瓦伦提尼安三世登上皇位的内战。但东罗马对西罗马的援助并不只是局限于王朝的自身利益。狄奥多西二世死后,东罗马仍然不断支援西罗马,尤其是阿提拉在公元452年袭击意大利之时。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援助的记载来源混杂,因此可能还有遗漏。我猜想,这些年间,东罗马除了定期的军事援助,可能还一直给西罗马提供经济支援。因此,公元5世纪60年代,君士坦丁堡政权决定向西罗马发出救援大军,并没有偏离他们的一贯做法。
1707403283
1707403284
政权更替,安提莫斯和北非
1707403285
1707403286
公元460年前后西罗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皇位继任危机。公元453年阿提拉死后,罗马皇权不断更替。埃提乌斯的贴身侍卫受到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的怂恿,刺死瓦伦提尼安三世,马克西姆斯自己夺取了皇位,但不久就被罗马暴民杀死。很快阿维图斯和西哥特人、高卢的罗马地主阶层以及军队勾结,自己称帝。公元456年,意大利野战军指挥官里西梅尔和墨乔里安又把他赶下台。这支部队是西罗马最强大的一支军事、政治力量,两位指挥官将在拥立皇帝方面起到核心作用。
1707403287
1707403288
两人之中,里西梅尔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的祖父是西哥特国王瓦利阿,曾和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在公元416年签署和约;他的母亲是苏维汇公主的后裔,他妹妹[1]嫁入勃艮第王室。因此,里西梅尔的家庭关系恰好反映了当时将罗马境外诸多自治部落集结到罗马境内的变化。而他的事业却是纯罗马、纯军事的,先是在埃提乌斯手下崭露头角。有人想从他的政策中找到反罗马、亲蛮族的倾向,但没有搜寻到明显的迹象。和埃提乌斯、斯提利科一样,他随时愿意在必要的时候与西罗马帝国新兴的蛮族势力结盟,但他的遗传基因并没有令他以牺牲罗马中央政权为代价偏袒那些人——事实恰恰相反。他和斯提利科非常相像:一个有良好人脉关系的蛮族人,以在罗马军队从业为荣,对帝国理念绝对忠诚。墨乔里安同样效力于埃提乌斯,但与里西梅尔不同,他是实实在在的罗马军人家庭出身。他的祖父是公元4世纪70年代的高级指挥官,父亲是埃提乌斯手下的重要官员。墨乔里安最终和最高统帅埃提乌斯决裂,但瓦伦提尼安三世在埃提乌斯遇害后又将他召回。11
1707403289
1707403290
对阿维图斯的敌意使里西梅尔和墨乔里安结成同盟,但铲除他之后,两人则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结果就是接下来几个月的权力真空期。两人最后决定让墨乔里安称帝,于公元457年4月1日登基。尽管最初有些成功政策,但新政权未能针对西罗马的问题找到明确的解决方案,里西梅尔和墨乔里安最终陷入争端。公元461年8月2日,里西梅尔废黜昔日的同谋,五天后将他处决。随后他找了一位年长的元老利比乌斯·塞维鲁(Libius Severus)作为他的代言人。经过一段新的权力真空期,塞维鲁于11月19日登基。但是,西罗马的其他人不大认可这位皇帝。其中尤以高卢和伊利里亚野战军余部的指挥官埃吉迪厄斯(Aegidius)和马赛利努斯(Marcellinus)最为不满,于是他们发动了叛乱。
1707403291
1707403292
瓦伦提尼安三世之死拉开了又一轮旷日持久的动乱序幕,这是罗马政治体系的固有特点。面临近乎无政府的状态,君士坦丁堡尽其所能维护稳定。阿维图斯称帝时,东罗马的马尔西安皇帝拒绝承认,但西罗马最终和君士坦丁堡协商成功,承认墨乔里安为皇帝。墨乔里安初次登基后,公元457年12月28日再次称帝,可能是表示他得到马尔西安的下任利奥一世(Leo I)的承认。墨乔里安政权得到认可,说明他比阿维图斯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而利比乌斯·塞维鲁就不是这样了——这次利奥一世没有配合,塞维鲁终生都没有得到君士坦丁堡的承认。
1707403293
1707403294
在西罗马政权更替的时候,东罗马的皇帝似乎是在寻找和支持真正有希望稳定国家的人。里西梅尔是为了保全自己在意大利的地位,才扶植与世无争的塞维鲁。但是,如埃提乌斯用行动证明的那样,政治生命和军事胜利密不可分,里西梅尔也必须有力地保卫意大利和西罗马的其他地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君士坦丁堡的认可和支持至关重要。一旦明白塞维鲁得不到利奥一世的承认——尤其是他还引起埃吉迪厄斯和马赛利努斯的反对,塞维鲁就成为里西梅尔政策的绊脚石。塞维鲁最后死于公元465年11月,这个时间很凑巧,令人起疑。一份公元6世纪早期的史料暗示他是被毒死的,而西多尼乌斯不遗余力地强调他是自然死亡。这段文字十分突兀地出现在一篇讲述其他事情的文章里,倒是更像欲盖弥彰的申辩。不管真相如何,既然塞维鲁死了,协商又可以开始了。12
1707403295
1707403296
但是认可皇帝与否无助于解决西罗马面临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本书第八章所述,失去匈人的有效军事援助,西罗马政权不得不通过收买境内已形成气候的一些蛮族势力获得支援。阿维图斯通过允许西哥特人在西班牙为所欲为——结果证明这对他们极为有利——赢得他们的支持。墨乔里安被迫认可勃艮第人的扩张欲望,允许他们在罗讷河河谷接管更多的新建城市(civitates),并继续允许西哥特人在西班牙为所欲为。同样,为了给利比乌斯·塞维鲁争取支持者,里西梅尔把罗马的重镇纳博讷连同所有的税收都拱手让给西哥特人。13但现在的问题是,这场游戏有太多的玩家,再加上政权更替过快,因此政府迫切挣扎着想要稳定局势,导致本已不多的税收支出过度。西罗马要想继续维系,必须做到三件事:恢复合法政权;新任政权需要安抚的势力必须减少;帝国必须增加税收。东罗马的分析家们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并于公元5世纪60年代中期酝酿了一个方案,很有可能为重病之下的西罗马注入生机。
1707403297
1707403298
塞维鲁之死为里西梅尔和君士坦丁堡重新开启协商之门。协商之路漫长而艰难。史料中找不到协商细节,但是经过足足17个月的权力真空期——这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西罗马才在公元467年4月12日宣告新皇帝登基。这段真空期和新皇帝的身份,都在警示我们其间走过的曲折外交之路。皇位落到安提莫斯头上,他是东罗马的指挥官,能力卓著,出身高贵,由东罗马皇帝利奥一世亲自提名(里西梅尔显然接受这一安排)。安提莫斯的外祖父——也叫安提莫斯——曾是公元405年到414年间东罗马的实际掌权人,在阿卡狄乌斯统治末期和他的儿子狄奥多西二世执政初期担任东罗马的禁卫军长官。新皇帝的父亲普罗科匹厄斯几乎同样出众。他是公元4世纪60年代中期篡位者普罗科匹厄斯的后裔,因此算是君士坦丁家族的远亲。公元5世纪20年代中期,他成为罗马在波斯前线的最高指挥官(magister militum per Orientem,东部野战军主帅)。年轻的安提莫斯随父参军,并在公元5世纪50年代中期脱颖而出,在遏制阿提拉死后的匈人帝国残余势力上起到关键作用。14之后,他很快被提名为公元455年的执政官,并封为贵族,还被提拔为一支中央野战军的最高指挥官(magister militum praesentalis,中央野战军主帅)。他还迎娶马尔西安皇帝的独生女安利亚·马尔西亚·尤菲米亚(Aelia Marcia Euphemia)为妻。据西多尼乌斯记载,公元457年马尔西安去世时,安提莫斯差点就当上皇帝,这一次倒不像是夸大其词。这次联姻本身就意味着安提莫斯是马尔西安中意的继承人。但皇位没有轮到他。西多尼乌斯称他自己不愿意当皇帝(但这是惯用的赞颂之词)。相反,利奥一世得到提拔——他当时是禁卫军队长,另一位中央野战军主帅阿斯帕打算借他统治帝国。但安提莫斯不可能太过不满,因为他仍然在新皇帝手下担任指挥官。15
1707403299
1707403300
简言之,安提莫斯的资历无可指摘,完全有资格当上东罗马的皇帝。因此,利奥一世和阿斯帕可能在《君士坦丁堡时报》(Constantinopolitan Times)的“意大利职位空缺”栏里找了好一阵子,才等到塞维鲁适时地死掉。尽管他们乐于摆脱他,却没有减少对他的援助。公元467年春,安提莫斯带着一支军队来到意大利,军队的统帅是驻伊利里亚的罗马野战军最高指挥官(magister militum per Illyricum,伊利里亚野战军主帅)马赛利努斯。16马赛利努斯原本是埃提乌斯任命的,在他被杀后就接管了这个地区。墨乔里安皇帝重新确认他的职位。但墨乔里安死后,他向君士坦丁堡申请批准他继续担任自己的职位,而没有向利比乌斯·塞维鲁申请。因此马赛利努斯对安提莫斯的支援,是通过东罗马的皇帝利奥一世。利奥一世又确保里西梅尔同意安提莫斯登上皇位,再借助联姻将关系稳定下来:安提莫斯刚刚抵达意大利,他的独生女阿里皮娅(Alypia)就和里西梅尔结婚了。因此,安提莫斯才华出众,血统高贵,在西罗马有里西梅尔撑腰,又有君士坦丁堡做靠山,如果有谁能恢复西罗马的政局稳定,这个人就是安提莫斯。
1707403301
1707403302
安提莫斯来到意大利,计划着解决自己新帝国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他迅速恢复高卢境内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部分秩序。很难估算公元467年高卢还有多少土地算得上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南部的西哥特人,当然还有勃艮第人,接受安提莫斯的统治,他们的领地在法律上仍算帝国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像公共交通系统这样的设施仍然在运行。更北边的地区,局势就不那么明朗了。罗马在莱茵河地区的部队,或者说剩余部队,已经因墨乔里安的废黜闹起叛乱,其中一部分仍是巴黎以西半独立势力的核心力量。从饱受战火蹂躏的罗马不列颠逃出的难民也似乎成为布列塔尼的新兴势力,法兰克人的军团首次在罗马的领土上跃跃欲试。在公元4世纪,法兰克人在莱茵河边境以北的行径就像阿勒曼尼人在南边的一样。他们都是没有完全臣服的藩属国,同罗马帝国既交战也做贸易,还为帝国军队提供大量兵力;有些表现突出的士兵,比如博托(Bauto)和阿博加斯特(Arbogast),升为罗马高级指挥官。像阿勒曼尼人一样,法兰克人也是由很多小部落构成的联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到公元5世纪60年代,随着罗马在北部势力的崩溃,有些军团的首领首次开始在罗马边境独立行动,似乎是谁出价最高,他们就为谁卖命。17
1707403303
1707403304
这些高卢势力都不够强大,不足以直接威胁到西罗马的剩余国力,因为东罗马会支援西罗马。安提莫斯的到来把他们吓得至少都不敢出声了。但高卢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即便是墨乔里安在这里也几乎可以同安提莫斯相媲美,他得到高卢罗马地主阶层的认可,甚至支持。例如,高卢人西多尼乌斯协助勃艮第人占领里昂,于是墨乔里安对他提高征税作为惩罚。作为回应,西多尼乌斯为皇帝写了一首诗,以礼貌而刻意自贬的方式表达不满:“现在我多嘴的艺术女神看到税收,变得沉默不语,她不再钻研维吉尔和泰伦斯的诗句,而是收集欠国库的钱币。”18墨乔里安因此对他从轻发落,于是西多尼乌斯就和他的很多高卢同侪一起,加入皇帝支持者的行列。这个时期的一封书信记载了一次晚宴,皇帝宴请西多尼乌斯及其同僚,并在席间互相讲笑话逗趣。19
1707403305
1707403306
魅力十足的安提莫斯来了,高卢的罗马地主们争相向他大献殷勤,新皇帝也极力拉拢他们。我们知道公共交通系统仍在正常运作,是因为西多尼乌斯曾率领高卢使团去觐见安提莫斯的时候,在途中使用过这个系统。安提莫斯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回应。西多尼乌斯费了一番功夫,结交当时意大利最重要的两位政治掮客——元老根纳迪乌斯·阿维努斯(Gennadius Avienus)和弗拉维乌斯·凯奇那·戴奇乌斯·巴西利乌斯(Flavius Caecina Decius Basilius),并通过他们的帮助,获得机会在公元468年1月1日为皇帝献上一首赞美诗。20结果安提莫斯任命他为罗马首都行政长官。一个由来已久的程序正在运作:每当一位新的君主上台,有从政可能的地主考虑到自身利益,就会到皇宫表示对皇帝的支持,并得到礼物作为回报。21但是干预高卢的权力平衡,对于重振西罗马帝国没有多少帮助。
1707403307
1707403308
只有一个计划有可能真正给西罗马带来生机:收复北非。公元5世纪中叶,移民势力开始和帝国联盟,但汪达尔-阿兰盟军从未被帝国接纳过。公元442年的和约虽然承认他们占领迦太基,但那是在埃提乌斯处于人生低谷时签订的,这在汪达尔人和罗马政权的关系中是个例外,通常双方都充满敌意。如前文所述,自公元5世纪10年代起,西罗马帝国就不断和西哥特人联盟抵抗汪达尔人和阿兰人,而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在公元450年后的历史中也同样未被接纳。和西哥特人或勃艮第人不同的是,公元451年埃提乌斯在高卢与阿提拉交战时,他们没有参与埃提乌斯的军事联盟,之后也没有受到阿维图斯、墨乔里安或利比乌斯·塞维鲁政权的拉拢或奖赏。他们的首领盖萨里克当然很想同罗马联盟,这种矛盾在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时代他劫掠罗马时就表现出来了。马克西姆斯破坏他儿子胡内里克和瓦伦提尼安三世长女的婚约,这也是导致罗马遭劫的部分原因。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洗劫罗马后,继续袭击西西里海岸和地中海各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但是盖萨里克也有更大的政治企图。他洗劫罗马得到的部分战利品是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女人:他的妻子丽西尼亚·尤多克西亚、女儿优多西娅和普拉西提阿。优多西娅依和约要求嫁给盖萨里克的长子胡内里克。尤多克西亚和普拉西提阿可能是在公元462年被释放,去了君士坦丁堡。普拉西提阿在那里嫁给名叫安尼修斯·奥利布里乌斯(Anicius Olybrius)的罗马元老。这个人在罗马遭劫时逃到东罗马首都。公元462年后,盖萨里克为了能让安尼修斯·奥利布里乌斯当上西罗马皇帝四处张罗。从汪达尔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下任西罗马皇帝和下任汪达尔国王是连襟,对他们比较有利:盖萨里克显然非常渴望在政治上得到认可,这下又多了一条门路。22
1707403309
1707403310
从罗马的角度而言,汪达尔人进入北非的历程几乎与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盘踞高卢一样让罗马饱受屈辱。三个部落都通过军事行动或军事威胁,迫使罗马政府签订和约。如果有可能,西罗马政权宁可与他们毫无瓜葛。真正阻碍盖萨里克同罗马联盟的不是他过去的轻率行为,而是他现在公然占领西罗马帝国最富庶、最多产的几个行省。自公元5世纪40年代起,他除了在北非已经占有的土地以外,还占领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地中海一些岛屿。他每年发动的袭击在意大利沿岸散布恐慌和混乱。因此解决掉汪达尔人可以一举实现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可以除掉西罗马境内的三大蛮族势力之一,更重要的是,将无价的财源收回帝国国库。
1707403311
1707403312
在这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除掉盖萨里克,历史会是怎样?战胜盖萨里克绝非完全没有可能。23假如罗马对盖萨里克取得决定性胜利,其影响将十分深远。意大利和北非将会统一,西班牙也会成为西罗马新的权力基础。和汪达尔-阿兰盟军不同,留在西班牙的苏维汇人相对而言只是个小麻烦。他们的势力随着罗马每次在半岛投入的兵力变化而时强时弱,但绝不可能抵抗帝国的全面反击。因此,只要西班牙的税收重新进入帝国,高卢就有可能进行很多重建工作。至少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新近占领的纳博讷和罗讷河河谷的城市可以收回,他们的飞地面积也会大大减少。北部嚣张的巴高达也可能重新归顺。
1707403313
1707403314
这样重生的西罗马仍然更像是一个联盟,在罗马直接统治的领地周围还会有哥特人和勃艮第人高度自治的地区共存,而不是像原来公元4世纪时那个统一的罗马帝国。但是罗马中央政权会再次成为联盟的主导力量,战略形势至少会和公元5世纪10年代,即失去北非之前相当——甚至可能更好,因为这时西班牙就没有汪达尔-阿兰盟军作乱了。再过20年,说不定连不列颠的罗马人在抵抗撒克逊入侵者时都能受益。这当然是最佳结局。甚至在狄奥多西一世和阿拉里克时代,帝国兵力更强的时期,西哥特人都是难以战胜的,因此他们必然是个长期麻烦。尽管如此,公元5世纪60年代晚期,高卢和西班牙仍然有大批亲罗马的地主,希望看到西罗马帝国的真正复苏。西多尼乌斯跑去意大利觐见安提莫斯,就是出于这种心理。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复苏以意大利、北非、西班牙和高卢的大片土地为基础的西罗马,都是一个极为宏大的理想。甚至到公元5世纪60年代,似乎也还有希望:只要能战胜汪达尔人,就能够终止衰退的恶性循环,并保证西罗马帝国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旺盛的政治生命力。
1707403315
1707403316
除掉汪达尔人是解决西罗马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个策略酝酿了一些时候。埃提乌斯被害后,战斗力较强的唯一一个西罗马政权就是墨乔里安政府,他也采纳了这个策略。我们发现一首在其执政早期西多尼乌斯献给他的赞美诗,是在他公元458年暂居里昂时所作。先是一些惯用的夸大其词,赞美墨乔里安拥有完美皇帝的一切优良品质,然后笔锋一转,将罗马比喻为身披铠甲的女神在巡视她的领地。一切正常,突然,24
1707403317
1707403318
阿非利加突然俯身哭泣,扭曲她黝黑的脸庞。她低下额头,弄断谷穗做的王冠,饱满的谷穗成为她不幸的源泉。她这样说道:我来了,我是世界的三分之一。我不幸,因为有个人过于幸运。这个人[盖萨里克],女奴之子,当了太久的强盗。他使我们正义的主人蒙羞,多日来在我的土地上挥舞着蛮族的权杖,赶走我们的高尚文明。这个陌生人只崇尚疯狂。
1707403319
1707403320
接下来的大段文字,呼吁罗马从沉睡中苏醒,去阿非利加拨乱反正。其中西多尼乌斯还列举墨乔里安过去的战功,再一次展示凭他的资历,他是皇位的不二人选。女神最后把盖萨里克描绘成一个令人发指的形象,结束了她的讲话:
1707403321
1707403322
他因懒惰而消沉,拥有数不尽的黄金,再也无法辨认钢铁。他的两颊毫无血色,身体因酗酒变得沉重,松弛无力,尽显病态。长期暴饮暴食,他肚子里不停地放出酸屁。
1707403323
1707403324
即便是在皇家庆祝会上,讲个放屁的小笑话调剂气氛也无伤大雅。不过西多尼乌斯还另有一番深意。墨乔里安为阿非利加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样迦太基就不用再和意大利交战了”。
[
上一页 ]
[ :1.7074032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