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14370
[302] [译注]查士丁是撒马里亚人,生于公元100年,是早期基督教教父,结合基督教义和希腊哲学,奠定历史神学基础,在罗马办学宣扬教义,上“护教书”给皇帝及当时的哲学家,为基督教辩护,公元160年被罗马当局逮捕处死,封为圣徒。伊里奈乌斯生于公元120年,里昂主教,为教会的统一著书,打击异端思想,死于公元200年,被封为圣徒。
1707414371
1707414372
[303] 查士丁证实自己和正统同教弟兄的信仰,在有关千禧年教义方面,用明晰而庄严的礼仪表达出来。如果《圣经》对这个重要的章节在开始时产生矛盾,我们要归咎于作者或译者。
1707414373
1707414374
[304] 在拉奥狄凯亚的宗教会议中(大约在公元360年举行),由于亚细亚各教会提出意见,不动声色将《启示录》从神圣的经文中删除。我们从苏比西乌斯·塞维鲁感到不满可以得知此事,会议的决定也受到当时大多数基督徒的批准。不知道后来发生什么状况,《启示录》竟为希腊、罗马和新教的教会接受。以下的几点原因都曾被提出过:(1)在公元6世纪时,有一位骗徒僭用雅典最高法院戴奥尼西乌斯的名义翻案,基于他所具有的权威,希腊人只有接受;(2)在特伦特举行的宗教会议中,要审查所有的经文不容有任何错误,以便纳入拉丁文《圣经》之中,可能是当时的语法学家比神学家更有分量,《启示录》在审议时,有幸一并被包括在内;(3)《启示录》的内容有很多神秘的预言,可以拿来反对罗马教廷,有利于新教的发展,所以把《启示录》看成有力的盟友,难免要对它表示极大的尊敬。
1707414375
1707414376
[305] [译注]爱特纳火山位于西西里西北部靠近海岸地区;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的拿坡里湾,曾在公元79年和1906年爆发;利帕里火山在西西里北部一座岛屿上。
1707414377
1707414378
[306] 读者对这个题材要是有兴趣,可以参阅伯内特的《神圣定理》第三部分,把哲理、经典和传统全部混合起来,纳入一个庞大的体系之中,他的叙述所表现的想象力不下于弥尔顿。
1707414379
1707414380
[307] [译注]基督教对异教徒的不宽容思想渊源于犹太教,到了中世纪更为发扬光大。读者可以参阅但丁的《神曲》,把人类文明最伟大的人物,像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放在地狱的第一层,其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1707414381
1707414382
[308] 查士丁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门斯都承认,有些哲学家虽然受到基督正道的教诲,对于人性和神意的双重性质还是混淆不清。
1707414383
1707414384
[309] [译注]密诺斯是天神宙斯和腓尼基公主欧罗巴之子,克里特岛的国王,死后成为阴间三位判官之一。
1707414385
1707414386
[310] 西普里安在具有宗教狂热的阿非利加人身上已建立起信仰的权威,成为西方教会的明师和向导。为了确保这种地位,他每天在研究德尔图良的著作以后,很习以为常地说道:“请赐给我主的正道。”
1707414387
1707414388
[311] 虽然米德尔顿(1683—1750A.D.,英国神学辩护家)博士对这个问题托辞规避,但是不可能从想象和启示之中找出发展的痕迹,只有借重罗马教皇的神职人员,从他们身上去找答案。
1707414389
1707414390
[312] 米德尔顿博士在1747年分发他写的序论,1749年印行个人的研究报告,在1750年过世以前,针对为数众多反对他的人,准备一篇辩词。
1707414391
1707414392
[313] 牛津大学为在神学上持反对意见的人颁发学位,从摩斯海姆表示愤怒可以看出路德派神学家的心态。
1707414393
1707414394
[314] 克莱尔沃的圣伯纳德记录友人圣马拉奇的很多神迹,但是从来没有提及本人的状况,而和他有关的神迹又由他的朋友和门徒加以叙述。这样看来多少有点让人感到奇怪,在汪洋浩瀚的教会史中,能够找到一位圣徒很肯定地说出自己具有实行神迹的能力吗?
1707414395
1707414396
[315] [译注]比德(673—735A.D.)是英国的天主教神父和教会史学家,死后封为圣徒;伯纳德(1091—1153A.D.)是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死后封为圣徒。
1707414397
1707414398
[316] 新教徒把这段时期定为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的时代。比较理性的神职人员不承认公元4世纪出现过神迹,就是那些轻易相信的人,对公元5世纪的神迹也不愿加以承认。
1707414399
1707414400
[317] [译注]拉斐尔(1483—1520A.D.)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家和建筑家,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创作大型壁画和油画;科勒乔(1494—1534A.D.)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以宗教画为主,重要作品如《耶稣诞生》《圣母升天》等。
1707414401
1707414402
[318] 哲学家佩里格林努斯(对于他的平生和过世的状况,琉善给我们留下一份很有趣的记载)长久以来,一直要我们相信亚细亚的基督徒是多么天真单纯。
1707414403
1707414404
[319] 有些诺斯替异端分子极为固执,完全否认婚姻的功能。
1707414405
1707414406
[320] 虽然这些处女可以获得荣誉和报酬,但是要想保持足够数量很不容易,就是死刑带来的恐惧也无法保证她们不违犯戒律。
1707414407
1707414408
[321] 在奥利金的名声引起嫉妒和迫害以前,禁欲的做法不但没有遭到责难,反倒是颇受推崇。奥利金一直将圣书的经文看成带有寓言意味的比喻,唯独对这件事反而采纳文字的本意,真是个人的不幸。
1707414409
1707414410
[322] 过了很久以后,大家认为丰特夫罗拉特派的创始人有类似的不当行为。贝勒为了让自己和读者对这个难以启口的题材产生兴趣,不免要浪费笔墨。
1707414411
1707414412
[323] 苦行僧(早在公元2世纪就有此称呼)公开宣示要禁欲修行,戒绝一切肉食和酒类。
1707414413
1707414414
[324] 自从索齐尼派、现代再洗礼派和贵格派进行宗教改革以后,又恢复从前同样性质的坚忍原则。巴克利是贵格派的辩护人,用原始基督徒的权威性来保护同教弟兄。
1707414415
1707414416
[325] 德尔图良建议采用背弃教规的权宜办法,要是这种主意传开来,对基督教派获得皇帝的好感会有影响。
1707414417
1707414418
[326] “从奥利金留下残缺不全的作品,可以判断他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这段话是他的对手塞尔苏斯所说。从而可以得知,奥利金的反对力量不仅强大而且抱着公正的态度,所以教会才会对他采取激烈的手段。
1707414419
[
上一页 ]
[ :1.707414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