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45924
1707445925
[135] [译注]从萨拉丁的入城可以看出这个人有伟大的灵魂,想当年(1099A.D.)第一批十字军攻入耶路撒冷,曾经大肆屠杀和洗劫,以致伊斯兰教徒死亡多达7万人。然而萨拉丁以德报怨,不仅没有大开杀戒,反而开放市场供应民生所需。
1707445926
1707445927
[136] 我一直用持平无私的方式来表叙事实。韦尔托可以肆无忌惮地采用一个浪漫的传奇故事,年老的侯爵的确受制于被围攻者的标枪。
1707445928
1707445929
[137] 耶路撒冷的历史学家增加从底格里斯河到印度河的东方民族,还有摩尔人和格图利亚人这些黝黑的部落,造成亚洲和非洲与欧洲对抗的印象。
1707445930
1707445931
[138] [译注]迦尔默罗之战,以色列的耶和华战胜了迦南的邪神。
1707445932
1707445933
[139] [译注]腓力二世(1165—1223A.D.)又称腓力·奥古斯都,法兰西卡佩王朝国王(1180—1123A.D.),扩大王室的领地,加强国王的权威,和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发起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1707445934
1707445935
[140] 波哈丁在作品里提到,基督徒历史学家对这次屠杀没有否认也没有谴责。温尼沙弗的嘉弗里达斯确定受害者是2700人,罗杰·霍弗登把数目加多到5000人。腓力·奥古斯都基于仁慈或贪财曾经加以反对,后来被说服同意敌人赎回在他手上的俘虏。
1707445936
1707445937
[141] 埋葬在圣约翰·达克尔墓地的基督徒当中,我发现了英国人的名字,像是德比的德费雷斯伯爵、莫布雷、德曼得维、德菲尼斯、圣约翰、斯克罗普、皮戈特、塔波特等。
1707445938
1707445939
[142] [译注]“狮心王”理查德一世(1157—1199A.D.)是英格兰国王(1189—1199A.D.),率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成为传奇文学的骑士楷模,在返国途中被奥地利俘虏,花重金赎回后夺权加冕,对法战争中负重伤而亡。
1707445940
1707445941
[143] 穆斯林从凶手的自白得知他是奉英格兰国王的派遣,因而证实理查德的罪行。唯一为他辩护的是凶手领主写给他的信,这是荒谬而又明显的伪造品。这个领主希克或称“山中老人”对理查德辩称,犯下谋杀这件罪行或功劳的是他。
1707445942
1707445943
[144] 除非是苏丹或阿尤布王朝的亲王仍旧留在耶路撒冷,否则这种说法就有违常情;他现在已经将政治帘幕的一角拉到旁边,留出可以施展的空间。
1707445944
1707445945
[145] 波哈丁甚至就是温尼沙弗的杰弗里都把撤退归于理查德自己的决定,雅科布斯·维特里阿科提到他急着离开。然而一位法兰西骑士茹安维尔出面指控,说是勃艮第的休公爵出于嫉妒之心,马修·帕里斯则假定他接受了萨拉丁的贿赂。
1707445946
1707445947
[146] 可以参阅波哈丁的作品有关谈判的过程和敌意的表现,他自己在签订和平条约中担任了一个角色。理查德宣称他回去的意图是要编组新的军队来征服圣地,萨拉丁用很有礼貌的恭维之词回应他的威胁。
1707445948
1707445949
[147] 托马森用冗长的论述来说明什一税的起源、滥用和限制。这方面的理论早已建立,只是没有继续执行而已,可以合法归予教皇所有,就像利未人的什一税归于最高祭司,并没有不同的地方。
1707445950
1707445951
[148] [译注]腓特烈二世(1194—1250A.D.)是西西里国王(1198—1250A.D.)、日耳曼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12—1250A.D.),极力主张将意大利纳入版图,与教皇发生冲突,被处以破门罪,发起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占领耶路撒冷。
1707445952
1707445953
[149] 教士故意混淆圣墓上面的庙宇是清真寺还是教堂,这种存心出现的错误行为骗过了佛托特和穆拉托里。
1707445954
1707445955
[150] [译注]路易九世(1214—1270A.D.)是法兰西国王(1226—1270A.D.),年幼即位,成年后进行改革,加强王权的统一,率领第6批十字军入侵埃及,不幸被俘,花重金自赎,经过多年的准备再度远征北非,在突尼斯登陆,不幸患病逝世,后被封为圣徒。
1707445956
1707445957
[151] 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读一下《圣路易的平生和奇迹》,这本书的作者是玛格丽特王后的告解神父。
1707445958
1707445959
[152] 茹安维尔的著作我有两个版本,一个(1668年巴黎出版)最有价值,上面有迪康热的评论;另一个(公元1761年巴黎罗浮出版)非常名贵,根据最近发现的一个抄本,使原文更为精纯可信。后面这位编者证明圣路易的传记到公元1309年才完成,没有解释甚至连钦佩之辞都付之阙如,因为当时作者的年龄必定超过90岁。
1707445960
1707445961
[153] 圣路易的赎金是100万拜占庭银币,提出要求以后获得同意,但是苏丹很大方地减为80万拜占庭银币。茹安维尔换算成他自己时代的40万法兰西里弗赫银币,根据马修·帕里斯的意见是值10万银马克。
1707445962
1707445963
[154] 有人认为埃米尔要路易担任他们的苏丹,茹安维尔证明确有其事。伏尔泰感到很荒谬,我却觉得不见得。马穆鲁克是异乡人、强盗和敌手,他们对路易的英勇行为很钦佩,希望他能够改变信仰。在他们喧嚣的会议中,可能有个暗中身为基督徒的人提出这个建议,但是没有得到认同。
1707445964
1707445965
[155] [译注]这位作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段话引用自他的《世界史》第二卷第391页。
1707445966
1707445967
[156] 他们现在已经减到8500人。但是每个马穆鲁克的费用需要100个金路易,埃及在这些外乡人的贪婪和高压之下呻吟。
1707445968
1707445969
[157] 东方的教长继续运用雷电、地震、冰雹、野猪和假基督的先驱等图像。
1707445970
1707445971
[158] 有关圣灵的顺序这个神秘的题材,耶稣会教士佩塔维乌斯就历史、神学以及理性或无理性的争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707445972
1707445973
[159] 教皇在圣彼得的祭坛前放了两面纯银制作的盾牌,每面重达94.5磅,把两种信条全部刻在上面,表达的方式非常明确,显示罗马在公元830年时既没有接受“暨”这个字,也不接受阿塔纳修斯的信条。
[
上一页 ]
[ :1.7074459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