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57262
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 [1] 写一部苏格拉底的影响史将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成功的最佳可能是将其分成若干单独的时期,独立处理,波姆(B. Boehm)的《苏格拉底在十八世纪:现代人格意识形成过程研究》(Sokrates im achtzehnten Jahrhundert: Studiem zum Werdegang des modernen Persönlichkeitsbewusstseins ,Leipzig,1929)便是此类专著。
1707457263
1707457264
[2] 尼采对苏格拉底的仇恨,甚至在他的第一部著作《肃剧从音乐精神中的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 der Musik )中就出现了,其中,尼采将苏格拉底作为纯粹的“理性和科学”来处理。这部著作的最初印刷商原稿(后来由梅泰[H. Mette]在慕尼黑于1933年出版)——它不包含关于瓦格纳和现代歌剧的段落——在其标题“苏格拉底和希腊肃剧(Sokrates und die griechische Tragödie)”中表明,尼采在苏格拉底的理性精神和希腊人的肃剧世界观之间做了一种深刻的比较思考。尼采对这一主题的专注,如果不与他理解和把握希腊精神的终生努力联系起来看,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参见斯普兰格(E. Spranger),《尼采论苏格拉底》(Nietzsche uber Sokrates),收录于《特奥菲尔·博雷亚斯四十周年庆》(40 Jahrfeier Theophil Boreas ),Athens,1939。
1707457265
1707457266
[3] 关于希腊早期哲学家们的这种新观念——它在尼采的早期著作《希腊肃剧时代的哲学》(Die Philosophie im tragischen Zeitalter der Griechen )中得到了代表性的表达——与其说是由策勒的《希腊哲学》(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第一卷对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历史叙述引进的,倒不如说是由黑格尔和叔本华的哲学引进的。黑格尔的矛盾理论可以回溯至赫拉克利特,叔本华的意志学说本质上与前苏格拉底的思想范式很相似。
1707457267
1707457268
[4] 抱着这些信念,黑格尔坚定地支持阿里斯托芬的批评,阿里斯托芬曾经指控苏格拉底是“智术师”,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以下。
1707457269
1707457270
[5] 两位最杰出的现代学者——里特尔(C. Ritter)(《柏拉图》[Platon ],Munich,1910,第一卷,第202页)和维拉莫维茨(《柏拉图》[Platon ],Berlin,1910,第一卷,第150页)——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苏格拉底生前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对柏拉图的第一篇对话的年代的测定,是他们关于柏拉图的这些著作的性质和哲学内容的一般观念的一部分,参见本卷此处 及以下。
1707457271
1707457272
[6] 作为对里特尔的反对,迈尔(H. Maier)在其《苏格拉底》(Sokrates ,Tubingen,1913,第106页及以下)中已经给出了支持这一理论的详细细节;泰勒(A.E. Taylor)在其《苏格拉底》(Socrate s,Edinburgh,1932,第11页)一书中也接受这一观点。
1707457273
1707457274
[7] 柏拉图,《申辩》39c。
1707457275
1707457276
[8] 迈尔在其《苏格拉底》一书(第106页)中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1707457277
1707457278
[9] 参见布伦斯(I. Bruns),《希腊的文学人物形象》(Das literrische Protrat der Griechen ),Berlin,1896,第231页以下;希泽尔(R. Hirzel),《对话》(Der Dialog )1,Leipzig,1895,第11页。
1707457279
1707457280
[10] 关于对话早期发展的论述,参见希泽尔,《对话》,第2页及以下;关于对话所采取的形式和写作苏格拉底对话的主要作者的论述,参见希泽尔,《对话》,第83页及以下。
1707457281
1707457282
[11]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亚里士多德”,3—37(亚里士多德残篇73[罗斯编])。
1707457283
1707457284
[12]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们早就已经持这种观点,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De rep. )1.10.16中也遵循了这种观点(英译者注:歌德的著名自传的题目就是“Wahrheit und Dichtung[诗与真]”,也就是《真实与创作或诗歌》[Truth and Fiction or Poetry ])。
1707457285
1707457286
[13] 我认为冯·弗里茨(K. von Fritz)(《莱茵古典语文学杂志》N.F.80,第36—38页)已经为认为色诺芬的《申辩》是伪作给出了新的理由。
1707457287
1707457288
[14] 迈尔,《苏格拉底》,第20—27页。
1707457289
1707457290
[15] 在用《申辩》作为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的前两章(1.1—2)的名称方面,我采用迈尔(《苏格拉底》,第22页以下)以及其他一些人的主张。
1707457291
1707457292
[16] 在《回忆苏格拉底》1.1—2中,色诺芬只谈到了单数形式的“控告者”,而柏拉图在《申辩》中,则谈到了复数形式的“控告者们”,这符合案件的实际事实。尽管色诺芬的《申辩》也是从回答起诉书开始的,但他主要是对波吕克拉底的小册子中对已逝的苏格拉底的指控(我们从其他资料来源知道这些指控)进行反击。
1707457293
1707457294
[17] 参见迈尔《苏格拉底》第22页以下令人信服的论证;他还考察了色诺芬的“辩护”与他的《申辩》的关系。可以表明色诺芬如何能够将本来独立的一篇作品整合进一个更大的整体之中的例子,是《希腊史》(Hellenica )的开头(1.1—2.2)。这部分本来意在续补修昔底德的历史,自然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结束为终结。后来,他加上了公元前404至前362年的希腊历史。
1707457295
1707457296
[18]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描写对安提斯泰尼的依赖,首先是杜默(F. Dummer)在其两篇论文《安提斯泰尼》(Antisthenica)和《学园》(Academica)中考察的,然后祖尔(K.Jöel)在其严谨博学的大部头著作《真的苏格拉底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Der echte und der xenophontische Sokrates ,Berlin,1893—1901)中对此做了考察。不过,祖尔的结论太过依赖于假设,以至于不能令人信服。迈尔(《苏格拉底》,第62—68页)曾经试图挑出作者的夸张之处,并表明他真正达到了何种可以接受的结论。
1707457297
1707457298
[19] 施莱尔马赫(F. Schleiermacher),《论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的价值》(Ueber den Wert des Sokrates als Philosophen )(1815),见《全集》(Sämtliche Werke )III,2,第297—298页。
1707457299
1707457300
[20] 这是策勒在苏格拉底问题上所持的观点,见其《希腊哲学史》(Die 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II,I5 ,第107、126页。
1707457301
1707457302
[21] 译注:柏拉图的eidos(idea)有多种译法,考虑到耶格尔强调该词与希腊传统神话故事中的模型(模范、榜样)的一脉相承性,本书将其译为“型”,the theory of ideas译为“型论”;“型”既是理想的模型或模范,又是理性的视力之所见(“相”不能反映该词的神话故事起源)。
1707457303
1707457304
[22] 亚里士多德对此问题的评论——有时重复,有时互补——参见《形而上学》A.6.987a32—b10,M.4.1078b17—32,M.9.1086b2—7;《论动物部分》(de part. An. )1.1.642a28。与他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关系的看法相一致,泰勒试图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小化。与泰勒相反的意见,参见罗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Aristotle’s Metaphysics ),Oxford,1924,I,第xxxiii页及以下,该书对亚里士多德所提供的证据的意义重新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证实了它的价值;亦可参见其《苏格拉底问题》(The Problem of Socrates),收录于《在古典协会上发表的主席致辞》(Presidential Address delivered to the Classical Association ),London,1933。
1707457305
1707457306
[23]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4.6。
1707457307
1707457308
[24] 策勒,《希腊哲学史》,第二卷,第107、126页。原则上,祖尔(《色诺芬的苏格拉底的真实性》,第203页)和冈珀茨(《希腊思想家》,第二卷,第四版,第42页及以下)都认同策勒对亚里士多德所提供的证据的信心。
1707457309
1707457310
[25] 尤其可参见迈尔,《苏格拉底》,第77—102页;泰勒,《苏格拉底杂集》(Varia Socratica ),Oxford,1911,第40页。
1707457311
[
上一页 ]
[ :1.7074572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