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60676
1707460677
[408] 《斐利布》22b。
1707460678
1707460679
[409] 《王制》505c。
1707460680
1707460681
[410] 《王制》505d。
1707460682
1707460683
[411] 《王制》505e。
1707460684
1707460685
[412] 《斐利布》65a。
1707460686
1707460687
[413] 《王制》506c。译注:所谓求助于“无知”的避难所,即苏格拉底以“无知”为托词,而不对“善[好]的型”正面下定义。
1707460688
1707460689
[414] 参见本卷此处 。在真正的船长的印象中(《王制》488b,488e),只有那些乌合之众才认为政治上的航海艺术是不可教的。
1707460690
1707460691
[415] 《王制》506d。
1707460692
1707460693
[416] 参见本卷此处 。
1707460694
1707460695
[417] 参见本卷此处 ,此处 及以下,此处 。
1707460696
1707460697
[418] 《王制》507a。
1707460698
1707460699
1707460700
[419] 《王制》507a;可参见此前的476a及以下。“ [其他地方已经多次]”这一表述指柏拉图曾经在其中更充分地讨论过型论的那些对话,诸如《斐多》、《会饮》等。柏拉图在《王制》中主要是勾勒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化,无暇对其型论进行详尽的阐释。
1707460701
1707460702
[420] 《王制》507c。
1707460703
1707460704
[421] 《王制》505b。
1707460705
1707460706
[422] 《王制》508a。
1707460707
1707460708
[423] 关于接下来的论述,参见《王制》508b及以下。
1707460709
1707460710
[424] 《王制》508d。
1707460711
1707460712
[425] 《王制》508e。
1707460713
1707460714
[426] 《王制》509a。
1707460715
1707460716
1707460717
1707460718
1707460719
1707460720
[427] 根据《王制》509b记载,“善”超越于“实在(Reality)”或“存在(Being)”( )之上。另可参见532c,“善[好]的型”在水面上构成的图像被描述为“存在领域(the realm of being)”中看见的最高贵部分( ),因而是最高的存在(Being),并给予我们所认知的一切事物以实在性。与此类似,亚里士多德在其论祈祷的著作的一则残篇中说(《辩证法》[Dial. ]残篇100,华尔兹;残篇49,罗斯编),神(God)“要么是心灵(Mind),要么是超越于心灵之上( )”。因此,上述两段残篇所表明的,柏拉图关于“善(Good)”和“存在(Being)”的观念的模糊性,对柏拉图来说并不矛盾:要么其中一个是真实的,要么两个都是真实的。
1707460721
1707460722
[428] 《王制》509d。
1707460723
1707460724
[429] 参见哈克(R.K. Hack),《到苏格拉底时代为止的希腊哲学中的神》(God in Greek Philosophy to the Time of Socrates ),Princeton,1931。在本人的吉福德讲座中(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1936年),我曾对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神学方面进行过详细的讨论,并以《早期希腊哲人的神学》(The Theology of the Early Greek Philosophers )一书出版。后来,我打算追踪希腊思想中的这一第二潮流(它在讨论古典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方面是如此重要),直迄柏拉图;在柏拉图哲学中,神学潮流与教化的洪流在这一关键节点上汇合在了一起。柏拉图知道,所有塑造一种更高类型的人的尝试——也就是所有的教化和文化——都汇合成一个问题,即神的本性的问题。
1707460725
[
上一页 ]
[ :1.7074606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