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461154e+09
1707461154 [617] 《王制》541a。关于柏拉图的完美城邦是一个“神话”的想法,参见《王制》376d9,501e4。
1707461155
1707461156 [618] 《王制》449a:柏拉图暗示《王制》543c9的那段话。
1707461157
1707461158 [619] 《王制》544a。
1707461159
1707461160 [620] 《王制》445c5。
1707461161
1707461162 [621] 《王制》544c。
1707461163
1707461164 [62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4.1。译注: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四卷,第一章中说,政治学为力求完备,“第一,应该考虑何者为最优良的政体”,“第二,应该考虑适合于不同公民团体的各种不同政体”,“第三,还应该考虑在某些假设的条件中,应以哪种政体为相宜”,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707461165
1707461166 [62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7。
1707461167
1707461168 [62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七至八卷。
1707461169
1707461170 [625] 《王制》,第二至七卷。
1707461171
1707461172 [626] 《王制》,第八至九卷。
1707461173
1707461174 [627] 参见本卷此处 。
1707461175
1707461176 [628] 参见本卷此处 、此处 。
1707461177
1707461178
1707461179 [629] 参见《王制》444c—e。译注:关于human nature(physis)与 ,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注释[53] ;本卷此处,注释[48] 。
1707461180
1707461181 [630] 参见本书第三卷,此处 。
1707461182
1707461183 [631] 《王制》445c9—d6;544c及以下。
1707461184
1707461185 [632] 尤其可参见《书信》7.326a。
1707461186
1707461187
1707461188 [633]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第四卷的开头,进一步发展了哲学的方法和体育与医学的方法之间的对比,其中,他从正确的政制转向了功能型政制(faculty constitution),但其基本观念都是柏拉图的。在《王制》544c中,以及此前的444d—445c中,柏拉图将功能型政制( )描述为政制的病态形式。
1707461189
1707461190 [634] 《王制》544d—545a。
1707461191
1707461192 [635] 《王制》544d。
1707461193
1707461194 [636] 《王制》544e5。
1707461195
1707461196 [637] 《王制》443e6,444e1。
1707461197
1707461198 [638] 这是主导接下来的分析和阐释的叙事视角;我可以看到评论者们常常不能对这一视角公正以待。
1707461199
1707461200
1707461201 [639] 《王制》545d。译注: (stasis),即“政治冲突”或“党派纷争”。希腊语原意为“竖立的石柱或岗位”,引申为“另立派别、闹分裂;内讧、倾轧”。它包括从日常的党派之争到宣布内战的全部涵义,而内战则标志着一致性的最终破裂以及对政治的放弃。在雅典民主政制时期的经典作家(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笔下,“stasis”成了常见词。古典时代的城邦内战频仍,杀戮、放逐以及掠夺相伴其间。修昔底德、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著述对此均有论及。只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才是一个没有党派纷争和政治冲突的社会。参见刘小枫,《城邦航船及其舵手——古希腊早期诗歌中的政治哲学举隅》,载《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1707461202
1707461203 [640] 《王制》546a。译注:“一切生成之物都会老化,如此组成的东西(理想城邦)同样无法永恒地存在下去,它必然会瓦解。瓦解的过程就是这样:不仅扎根于大地中的植物,而且生活在大地上的动物,它们都有灵魂和身体的繁荣期和枯竭期,……”,译文引自王杨译本。
[ 上一页 ]  [ :1.7074611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