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62547
[60] 《驳智术师》9。
1707462548
1707462549
[61] 《驳智术师》10。
1707462550
1707462551
[62] 《驳智术师》12及以下。
1707462552
1707462553
[63] 在《克拉底鲁》、《泰阿泰德》、《政治家》、《法义》中,柏拉图将他的“型”比作字母表上的字母。
1707462554
1707462555
[64] 在《蒂迈欧》48b、56b、57c中,柏拉图首次这样做,参见第尔斯(H. Diels),《元素》(Elenmentum )。译注:“我们还把它们(水火土气)当作始基和构成整体的字母或元素。”(《蒂迈欧》48b)
1707462556
1707462557
[65] 《驳智术师》12。
1707462558
1707462559
1707462560
1707462561
[66] 关于 [合乎时宜的]和 [切合的],参见《驳智术师》13。
1707462562
1707462563
[67] 《驳智术师》12。
1707462564
1707462565
[68] 在《论财产交换》2中,伊索克拉底将自己与雕刻家菲狄亚斯和画家宙克西斯(Zeuxis)、帕拉修斯(Parrhasis)这三位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家相比。柏拉图在《王制》中也如此,参见本书第二卷,此处 及以下。
1707462566
1707462567
[69] 柏拉图在《高尔吉亚》502c中也暗示诗歌是某种类型的修辞学[雄辩术]。
1707462568
1707462569
[70] 《驳智术师》1。
1707462570
1707462571
[71] 参见本书第二卷,此处 及以下。
1707462572
1707462573
[72] 《驳智术师》1和8。
1707462574
1707462575
[73] 《驳智术师》14。
1707462576
1707462577
[74] 《驳智术师》15。
1707462578
1707462579
[75] 《驳智术师》16。
1707462580
1707462581
[76] 《驳智术师》17。
1707462582
1707462583
1707462584
[77] 《驳智术师》18。柏拉图在《王制》473d和《法义》712a中也谈到权力和智识的“遇合”。不过,即使不用这个词,他也确立了一种多方面天赋的理想(《王制》485b及以下)—— [哲人的天性],一种可以共存但实际上罕见的各种品质的遇合。这种构思理想的方式是教育文学的特征。
1707462585
1707462586
[78] 《驳智术师》18。
1707462587
1707462588
1707462589
[79] 关于 [善于猜测的天赋],参见《驳智术师》17。
1707462590
1707462591
[80] 伊索克拉底认为,如果这些模范演说辞旨在成为其写作者所传授的修辞技巧的范本,那么,它们就像他自己的政治演说修辞技巧及其作品一样,也可以纳入教育的范畴之内。归根结底,这种文学类型代表了一种正式的教育原则,它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且引人入胜。不过,由于其内容相对而言不是那么重要,伊索克拉底在此没有全力对其进行讨论。在这方面,我接受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的观点。当然,通史和法律史家们会有不同看法。
1707462592
1707462593
[81] 《驳智术师》19—20。
1707462594
1707462595
[82] 《驳智术师》20。
1707462596
[
上一页 ]
[ :1.7074625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