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63645
1707463646
[77] 伊索克拉底对这一事实颇感骄傲:尽管他曾经有过一个富裕的童年,但当他父亲的财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摧毁时,他可以凭教授雄辩术而自谋财路。参见《论财产交换》161。
1707463647
1707463648
[78] 伊索克拉底关于钱财所说的一切,令人想起公元前五世纪最后一代人的那种“维多利安时代”的观点,他就属于这个时代。他在贫困中永远觉得不自在,他也永远感觉不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那种“社会良心”。
1707463649
1707463650
[79] 演说辞的这个主体部分,始于《论财产交换》167。
1707463651
1707463652
[80] 《论财产交换》168。
1707463653
1707463654
[81] 《论财产交换》174。
1707463655
1707463656
[82] 《论财产交换》175。
1707463657
1707463658
[83] 在《泛希腊集会辞》48及以下和《尼科克勒斯》6中,他已经解释过这一点。
1707463659
1707463660
[84] 《论财产交换》180—181。
1707463661
1707463662
[85] 将体育和“音乐”教育改变成体育和“哲学”(=修辞学[雄辩术])教育表明,伊索克拉底突破了希腊传统教育的藩篱,迈出了一步,通过引进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智力文化的形式,取代了原有的诗歌教育类型。尽管如此,正如柏拉图在《王制》中为他的哲学王所设计的教育体系那样,伊索克拉底的“哲学”教育也以传统的音乐教育为前提。伊索克拉底在耄耋之年(《泛雅典娜节演说辞》34)仍想要写一写诗歌在文化中的地位问题;不过,他没有设法做到这一点。
1707463663
1707463664
1707463665
1707463666
1707463667
[86] 《论财产交换》182—183。言辞的模式或“类型”是身体的姿势和“架势(schemata)”的理智对应物,教练教授身体的姿势和架势是用于身体的对抗。修辞学[雄辩术]教学以对演说辞的基本模式的分析开始。然后,老师教学生如何将这些要素融合为一个整体,如何将具体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纳入在第一次分析中得到的一般样态之下。关于 [融会贯通]的过程,参见《论财产交换》184。这一双重过程的要点是给学生经验( ),并磨炼( )学生对这些模式的洞察力,以便使他更好地理解具体个例。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建立在培养一般经验的基础之上:它不可能提供给学生绝对可靠的知识。
1707463668
1707463669
[87] 参见本卷此处 。
1707463670
1707463671
[88] 《论财产交换》187及以下。
1707463672
1707463673
[89] 《论财产交换》194。摘引的这一段是《驳智术师》14—18。在《论财产交换》195中,伊索克拉底强调了这两部作品所表达的观点的一致性。译注:所谓的“相对保守的观点”,即认为主要靠天赋,但后天的教育是可能的,而且绝非无足轻重,所以伊索克拉底接下来就“转而抨击那些藐视教育的人”。
1707463674
1707463675
[90] 《论财产交换》196及以下。
1707463676
1707463677
[91] 《论财产交换》197。
1707463678
1707463679
[92] 《论财产交换》198。
1707463680
1707463681
[93] 柏拉图,《普罗泰戈拉》320c及以下。
1707463682
1707463683
[94] 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
1707463684
1707463685
[95] 《论财产交换》209—214。
1707463686
1707463687
[96] 《论财产交换》199—201。
1707463688
1707463689
[97] 《论财产交换》201—204。
1707463690
1707463691
[98] 《论财产交换》205—206。
1707463692
1707463693
1707463694
[99] 他从《论财产交换》215开始驳斥第二类人的指控;这类指控认为,用修辞学[雄辩术](= [哲学])来教育年轻人是可能的,但也是危险的。关于教师的动机,参见《论财产交换》217及以下。
[
上一页 ]
[ :1.7074636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