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50359
哥伦布发现美洲虽属偶然(众所周知,哥伦布至死还一直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但却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乃是人类社会终于走向全球化的关键一步。在这一片广阔肥沃的土地上,原居的印地安人已经积累了几千年的财富。玛雅〔2〕、印加〔3〕这两大帝国,文明水平不低,也有复杂的帝国统治机制和繁荣的城市经济,美洲本身生产的黄金、白银,经过几千年的积累,绝大部分已经集中于这两个大帝国。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用卑鄙的手段劫持了印加皇帝,赤裸裸地掠夺了印加帝国长期累积的黄金和白银。这些黄金和白银的价值,我们现在已经无从估计,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些贵重金属的总数量,超过欧亚两大洲曾经累积的数量。我常常将之比喻为天上掉下来的第一篮金子。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是凭借这一篮金子作原始本钱起家的。
1707550360
1707550361
1707550362
1707550363
1707550364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新大陆的发现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人类全球化跨出了一大步。图为1840年绘制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版画。
1707550365
1707550366
国际贸易的经验成为资本主义的起源
1707550367
1707550368
最初,大量财富流入西班牙、葡萄牙。但是,这两个国家的贵族没有经过宗教革命的洗礼,也没有发展近代的国家机制,他们只知道拿掠夺来的财富享受奢侈的生活。贵族们的用度豪奢,西班牙的工人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反而是中欧城市中的工人们,推行了作坊制度以后,在产品的质和量上都有巨大的提升。中欧地区的城市,就是今天德国地区,终于在日后成为欧洲工业化的主要基地。在这些城市之中,作坊生产模式逐渐蜕变成大工业生产制度,而许多熟练的劳工,成为城市之中主要的劳动力。
1707550369
1707550370
大西洋东岸,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竞争的结果,是英国取得了胜利。英国是个海岛,孤悬海外,资源不多,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是由于他们长期累积大洋航海的经验。16世纪晚期,英国已经在竞争中占上风。17世纪开始,英国人大量移民美洲。在对美洲资源的竞争过程中,西班牙步步退缩,只据有今天的中南美。在北美地区,英国击败了法国,取得北美广大的领土。新大陆的资源和生产能力滋养着英国的国力,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权的国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从此,人类掌握的热能源,从煤一步步提升到今天的核能,自然资源替人类生产提供了动力。用蒸汽动力来代替人力和马力,其根源还是在欧洲劳力缺乏,必须要用人力以外的动力。相对而言,中国利用自然资源作为能源,大概只限于水力,水磨、水锥等都是自然资源的直接运用,没有经过欧洲以热能作为动力的工业化过程。
1707550371
1707550372
地中海国际贸易的经验,如信用贷款、合伙经营、航海活动、海运保险等制度,都是在地中海的商业城市中逐渐发展出来的。18世纪的英国,发展这些经营手段作为海外贸易的运作模式。英国的经验推广到中欧和大西洋西岸,成为欧洲和美洲经济的内核模式,这才是资本主义的起源。
1707550373
1707550374
我们也不能不提一下,在大洋航道开通以及征服美洲的过程中,欧洲的海商集团,依仗船坚炮利所向披靡,使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中各种土著人群,甚至在中国、中东和印度等这些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撄其兵锋。然而,历史的悖论在于:火器是从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发展起来的热武器,大洋航行需要的工具——罗盘,也是中国人的发明,属于中国人的两大发明,却促成了欧洲的扩张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培根〔4〕才说“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曾改变了整个世界”。除了上述两种发明以外,另外一项是活字印刷技术,它使得知识更容易普及。这也是近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今天回头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人自己的四大发明,却没有在中国自己的领土上发挥同样的功能,以致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竟是在欧洲发生,而不在中国。造化弄人,历史何尝不也在弄人?
1707550375
1707550376
〔1〕 三圃制 亦称“三区轮作制”,耕地分区轮作法之一,盛行于中世纪欧洲国家。耕地分成三区,每年一区休耕,两区分种春季作物或冬季作物;作物也在各区轮种。
1707550377
1707550378
〔2〕 玛雅 玛雅人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玛雅帝国是在前3世纪就出现的都市国家,据说全盛时期人口达到1400万,10世纪后开始衰落,16世纪为西班牙殖民者所毁灭。玛雅人有象形文字,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数学、天文学、历法、建筑、石雕和玉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史称“玛雅文明”。为美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1707550379
1707550380
〔3〕 印加 南美洲西南部的印第安人古国,“印加”即“太阳的子孙”之意。约自12世纪末起,秘鲁库斯科谷地的印加人逐渐兼并周围地区,至15世纪中叶形成强大国家。16世纪最盛时,疆域北起哥伦比亚边境,南至智利中部,西濒太平洋,东达亚马孙丛林和阿根廷北部。印加人口约1000万,农业发达,建有完善道路系统和雄伟建筑,一般称之为“印加文明”。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1707550381
1707550382
〔4〕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 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1707550383
1707550384
1707550385
1707550386
1707550388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第六章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1707550389
1707550390
本章谈的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经过,尤其是与科学相关的一些观念的改变。欧洲历史上向来有一个说法,认为17世纪发生了一次科学革命,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合理。实际上近代科学的出现并不限于17世纪,而应该涵盖16世纪到18世纪整体的发展过程。
1707550391
1707550392
近代科学的发展基于科学的宇宙观
1707550393
1707550394
近代科学的特色在于其思考的方式。第一,科学家不再相信任何权威,无论宗教上的权威还是大人物的权威,他们都不信仰,而要依靠理性的思维和实证来验证。在近代以前,欧洲的宇宙观是从一定的理念延伸而来的。例如,希腊文明中亚里士多德的观念长期影响了学术的方向和思考方式;基督教会统治了欧洲以后,基督教的教义成为一套不可违背的权威。这双重权威——希腊文明的权威与基督教的权威,约束了欧洲科学思想的自由成长。
1707550395
1707550396
假如以科学的方式作为讨论宇宙中各种学问的基础,在打破基督教会独占思想领域的局面之后,科学的宇宙观才能出现。其中,在天人关系上的突破性发现是科学的宇宙观得以确立的核心和支柱。在哥白尼以前,欧洲人和所有其他地区的人有大致类似的观念(具体说法虽有不同),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基督教教义更主张宇宙是因上帝的意旨而存在。上帝是全在、全知和全能的神,上帝的意旨笼罩所有人类的思想。哥白尼和伽利略〔1〕两位科学家提出了另外一套宇宙观,也就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观。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思想还只能在学术界的地下流传,不能在教会支配的学术界公开讨论。宗教改革以后,牛顿提出用别的方法来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下手的方向是从数学开始,用数学的计算来说明各个星球相互间的关系。当然,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和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的几个力学概念,也都是陈述这个新观念的工具。根据科学思考而呈现出来的“日心说”以及“太阳系是宇宙的一部分”的观念,是我们现在以为理所当然的想法,也是一切近代科学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707550397
1707550398
1707550399
1707550400
1707550401
牛顿手稿 牛顿提出的经典力学三大定律,成为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定律。图为1685年牛顿以拉丁文写下的运动三定律原稿。
1707550402
1707550403
从牛顿开始,科学研究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数学的思维,纯粹理性的思考方式,不牵涉任何具体的空间、时间和个人。固然,数学中的几何学是讨论空间,而微积分本身就是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后数量的变化,而此处所谓的时空条件是讲人间的时空条件,不是讲思考方向的时空过程。数学超离时空,超离个人,超离其他一切牵涉的具体条件。数学成为思考工具的时候,我们才有纯理性思考的可能。第二条途径是归纳和实证。所谓归纳,是从相当数量的数据之中,寻找一些共同的现象,再以这些现象作为假设,用原来不在数据群中的新数据来检验提出的假设。证实之后,这个假设才能成立。依据实证的归纳法,今天许多科学学科,必须要借重严谨的实验过程,才能一步一步推演,发现现象和作出解释。上面所说的两种思考方式和形而上学〔2〕的纯逻辑的推论相比较,其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很不一样的。因此,牛顿的出现以及牛顿理论不可动摇之地位的确立应该是近代科学的起始。这一套近代科学研究方法至少维持了两百多年之久,要到19世纪,才会有另外一些更新的思考方式来弥补其不足,甚至改变它的一些基本假设。
1707550404
1707550405
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707550406
1707550407
近代物理学提出的质和能的概念,必须依照数学能够达到的精确度进行测算。前面所说牛顿理论的基础也是数学,有了数学这个基础才能有物理学上热学、光学等多种学科的发展,而这些学科的发展,是近代机器产生的前提条件。
1707550408
[
上一页 ]
[ :1.7075503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