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69674
1707569675
新几内亚高地的成人生活和儿童游戏都以战争和猪为中心,对苏丹努尔族来说,最重要的牲畜则是牛。因此,努尔族儿童不管玩什么都和牛有关:孩子会用沙子、灰烬、泥土建造玩具牛栏,也会用泥土捏出牛的模样,然后玩赶牛的游戏。住在新几内亚东部海岸的迈鲁人乘坐独木舟捕鱼,迈鲁儿童自然也会造玩具独木舟,用小小的网和鱼叉假装在捕鱼。巴西和委内瑞拉的雅诺马莫印第安儿童则对他们住的亚马孙雨林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喜欢在雨林中观察各种动植物,每一个都是小小博物学家。
1707569676
1707569677
至于玻利维亚的西里奥诺印第安人,孩子才3个月大,父亲就会给他一副小小的弓箭当玩具。到了孩子3岁的时候,就会拿着玩具弓箭到处射,先是射没有生命的东西,然后是昆虫,接着则以小鸟为目标。等到8岁,男孩就会跟父亲一起去打猎。12岁那年,男孩已成为真正的猎人。至于西里奥诺的女孩,自3岁就会玩小小的纺锤、织布机,会做篮子和陶罐,也会帮母亲做家务。西里奥诺的孩子除了摔跤,就只会玩弓箭和纺锤,不会像西方的孩子玩捉迷藏。
1707569678
1707569679
海德论道,达尼族儿童除了模仿成人活动的教育游戏,还会玩一些看来没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例如他们会用绳索做娃娃,然后从小丘上让娃娃滚下去,也会用草绑住独角仙的角拉着走。这些都是所谓的“儿童文化”,单纯是儿童之间的游戏,和成人活动无关。尽管如此,教育游戏和非教育游戏之间仍存在灰色地带。如达尼族儿童会用绳子做两个圈,代表男人与女人相遇,正在交媾,而他们用草牵着独角仙走,或许也像用绳子牵着猪。
1707569680
1707569681
我们经常发现狩猎——采集社群和小型农业社群的儿童游戏具有一个特点,也就是没有竞争和比赛。很多美国小孩玩的游戏都涉及分数和输赢,狩猎——采集社群儿童则很少玩这样的游戏。反之,小型社群的儿童喜欢玩分享的游戏,成人生活也重视分享,而非竞争。如我们在第二章看到人类学家古德尔描述新不列颠岛高隆族的儿童玩分享香蕉的游戏。
1707569682
1707569683
现代美国社会和传统社群儿童玩具的数量、资源和功能大不相同。美国玩具制造商常极力促销所谓的益智玩具(见图18),以刺激孩子的创造力。美国父母相信这样的玩具确实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帮助。反之,传统社群儿童的玩具很少,即使有,多半是孩子自己做的或是父母帮他们做的。我有一个美国朋友儿时住在肯尼亚乡下,他告诉我,他的肯尼亚朋友会自己做轮子和车轴,加上棍子和绳索,就成了小汽车(见图17)。这个朋友还说,有一天他和他的肯尼亚朋友找来两只大甲虫,设法让它们拖玩具车,搞了一下午,那两只甲虫就是无法同心协力向前走。这个朋友在十几岁时回到美国,看美国儿童玩从商店买的现成塑料玩具,觉得美国小孩的创造力实在不如肯尼亚小孩。
1707569684
1707569685
现代国家社群一般都会给孩子提供正式教育,包括学校和课后教学,受过训练的教师在教室利用黑板教导学生,至于游戏则是另一回事。但传统小型社群则没有这样的分别。他们的小孩在陪伴父母或其他成人的过程中学习,围着营火听大人或其他年纪比较大的孩子讲故事。例如尼里·伯德–戴维(Nurit Bird-David)就曾如此描述纳雅嘉印第安人(Nayaka):“在现代社会的儿童上小学的时候,比方说是6岁,纳雅嘉儿童已会独自狩猎,带回小的猎物,也可去其他家庭拜访或小住,无须父母或成人的监督……他们没有正式的教导或学习,不必学习任何知识,不用上课,不必考试,也没有学校,不必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对他们来说,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1707569686
1707569687
另一个例子是科林·特恩布尔(Colin Turnbull)研究的姆布蒂俾格米族。姆布蒂儿童会拿着小小的弓箭、网或小篮子模仿父母(见图20)狩猎、捕鱼或采集植物,也会建造迷你屋、抓青蛙或是要祖父母当羚羊给他们追捕。特恩布尔说:“对儿童而言,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游戏,但必要的时候,父母也会以打屁股或耳光的方式管教孩子……有一天,孩子将发现,他们玩的游戏不再是游戏,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因为他们已经成人。他们真的在狩猎,而非玩耍,爬树则是为了寻找蜂蜜。小时候,他们在树底下荡秋千,如今在树枝间追捕狡猾的猎物,还必须提防危险的野牛。由于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一开始还没能察觉这些变化。然而,等到他们自认为是高明的猎人时,仍觉得生活充满乐趣和欢笑。”
1707569688
1707569689
对小型社群而言,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但对某些现代社会来说,即使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也需要特别的教导。例如在现代美国城市,人与人关系淡漠,邻居互不相识,加上交通混乱,治安不佳,绑匪可能出现,甚至没有人行道,孩子因而不能找其他小孩一起在街上玩耍。父母只好带孩子去所谓的亲子班。孩子在父母或照顾者的陪伴下到教室,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玩游戏,父母或照顾者则坐在外围,从孩子的游戏中汲取经验。教师会教孩子轮流说话、听别人述说,或是把东西交给其他小朋友。现代美国社会有些特点让我的新几内亚朋友觉得怪异,但他们认为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孩子必须在一定时间、地点并在大人的指导下玩耍,而不是呼朋唤友自己玩。
1707569690
1707569691
他们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
1707569692
1707569693
最后,我们再来整理小型传统社群与国家社群教养儿童的差异。当然,就儿童教养的理想与做法,今日工业化国家之间已有不少差异,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和以色列的共同生活团体基布兹。同样是国家社群,农民、城市穷人和城市中产阶级也有不同的做法,而每一代和前一代可能也有差异,例如今日美国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已和20世纪30年代的父母大不相同。
1707569694
1707569695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在所有的国家社群之间发现一些基本的相似点,也可看出国家与非国家社群之间的一些根本差异。国家政府所关切的本国儿童利益不一定和做父母的相同。小型非国家社群也有自己的想法,然而一般而言国家政府的目标比较明确,而且是通过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和法律来执行。每个国家都希望本国儿童长大成人之后可以成为有用、顺从的公民、士兵和工人等。因此,国家反对未来的公民一出生就被杀害,也不允许父母放任孩子靠近火源,造成伤害。国家也很重视未来公民的教育,注意公民的性行为。大多数国家社群都有上述特点,而与传统社群明显不同。
1707569696
1707569697
国家也有军事和科技上的优势,加上人口数量庞大,致使他们得以征服狩猎——采集族群。近1000年来,世界几乎是国家社群的天下,存活下来的狩猎——采集族群寥寥无几。即使国家社群要比狩猎——采集队群更强大,并不表示国家社群教养儿女的方式必然更好。其实,狩猎——采集队群养儿育女的一些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
1707569698
1707569699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该向他们全盘学习。像杀婴、生产致死的高风险,以及放任婴幼儿玩刀或让他们被火烧伤都是我们该避免的。其他做法,如允许孩子玩性游戏,虽然很多人觉得尴尬,仍无法证明这么做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还有一些做法,现代国家的人有些已开始学习,如父母和孩子睡在同一个房间或同一张床上,等到孩子三四岁才让他们断奶,以及尽量不体罚孩子。
1707569700
1707569701
我们可以立刻采纳、学习的一些做法,如带婴幼儿出门时,让他们直立,面向前方,而不要让他们躺在婴儿车上或坐在抱婴袋里面向后方。我们也可在孩子啼哭时立即反应,多帮孩子找几个可以帮忙照顾的人,以及让孩子和父母或照顾者有更多的肌肤接触。我们也该鼓励孩子自己发明游戏,不要过于依赖所谓的益智玩具。我们可让孩子和不同年龄的玩伴一起玩,而不要让孩子只跟同龄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安全无虞,我们也可让他们有多一点儿的自由探索这个世界。
1707569702
1707569703
我对新几内亚人的研究已长达49年,我常常想到他们。还有一些西方人也曾与狩猎——采集社群共同生活多年,并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我和这些西方人发现传统小型社群的人情绪稳定、自信、有自主能力。这种特点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只是成人,儿童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小型社群的人更喜欢和人说话,他们没有被动娱乐,不看电视,不打电动游戏,也不看书,而且他们的孩子社交能力都很强。这些特点都值得我们羡慕,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这样,但我们的孩子却不断活在被评论中,老是听别人要他们怎么做。狩猎——采集族群的孩子不像美国青少年,没有苦恼的认同危机。有些人推测传统社群的孩子会如此,主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也就是让他们有安全感、经常刺激他们,因为他们断奶时间比较晚、需求随时可得到满足、婴幼儿时期都跟父母一起睡,以及拥有比较多的照顾者,因此有更多的学习对象,再者,与父母或照顾者经常有肌肤接触,也极少被体罚。
1707569704
1707569705
然而,传统社群给我们情绪稳定、拥有较强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感觉都只是我们的印象,难以用科学的方式衡量和证明。尽管这些印象的确没错,但却很难断定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不管如何,狩猎——采集社群教养儿女的方式虽然和我们有天壤之别,但也没带来多大的灾难,他们的下一代很少变成反社会的人。反之,他们知道如何面对重大挑战和危险,同时还能享受人生。狩猎——采集族群的生活方式持续了将近10万年,在1.1万年前农业兴起之前,每个人都是以狩猎——采集的方式为生,直到5400年前,人类才在国家的治理下生活。狩猎——采集族群养育子女的自然实验既然可以持续那么久,可见有值得我们参考之处。
1707569706
1707569707
1707569708
1707569709
1707569711
1707569712
昨日之前的世界:我们能从传统社会学到什么? 第六章 如何对待老人
1707569713
1707569714
老年人
1707569715
1707569716
我去斐济群岛本岛的一个村落进行调查研究时,和当地的一个人交谈,发现他曾去过美国。那人告诉我他对美国的印象。美国生活有一些特点是他欣赏的,有一些地方则令他厌恶,特别是美国人对待老年人的方式。在斐济乡下,老年人还是住在原来居住的村落,与亲戚和老朋友来往。他们通常都住在孩子家里,由孩子赡养、照顾,如果已经没有牙齿,孩子甚至会帮他们把食物咬烂,让他们得以进食。这位斐济朋友愤愤不平地说,但在美国,很多老年人都住在养老院,儿孙偶尔才来看他们。他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们美国人不顾自己年迈的父母,把老年人都抛弃了。”
1707569717
1707569718
有些传统社群对老年人的敬重甚至胜过斐济人,允许老年人掌控财产,要成年的儿女完全听他们的话,或是在儿子40岁之前阻止他们成婚。但也有一些传统社群抛弃老年人,让他们饿死,甚至杀害他们,对待老年人比美国人更残酷。当然,在同一个社群内,总有个别差异。在我的美国友人当中,的确有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最多一年去探望一次,或从来不去看望他们。然而,我有一个朋友在自己百岁生日那天,出版第22本书,儿孙满堂,齐来庆贺。他们关系亲密,经常见面。但传统社群对待老年人的个别差异要比美国人的差别更大。我没听过任何一个美国人事亲至孝到帮父母咬烂食物,也没听过有任何人为了“尽孝”而把年老的父母勒死。不管如何,美国很多老年人的命运都很悲惨。传统社群的做法是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1707569719
1707569720
在我深入讨论之前,我必须先厘清两点。首先,关于“年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年老”的定义依社群与个人观点不同而异。美国联邦政府裁定65岁以上的人就是老人,因此可以领取社会福利金。在我还是青少年时,我认为近30岁的年轻人处于人生的巅峰,也最有智慧,30多岁的人已经是中年人,而60岁以上的人则是老人。现在我已75岁,我认为我人生的巅峰是在60多岁和70岁出头时,而85岁或90岁左右才是我的老年期。但在新几内亚乡下,很少人活到60岁,尽管只有50多岁,已被当成老年人。我想起有一次我去印尼新几内亚岛。那时,当地人得知我46岁,不禁讶然说道:“setengah mati!”意思是,我的一只脚已经进了坟墓。他们因此特别指派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跟在我身边,随时安慰我。因此,所谓的“年老”必须从当地社群的标准来看,没有一个全世界认定的年龄。
1707569721
1707569722
其次,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平均寿命不到40岁,那就几乎没有美国人定义的老人。其实,在我调查、研究过的每一个新几内亚村落,尽管很少人可活到50岁,50岁以上的人就算是“lapun”(老人),但偶尔仍可见到一两个70岁以上的人,我是从他们经历过的事件推算的,例如就他们记忆所及,曾目睹1910年来袭的龙卷风。尽管他们现在很可能已跛脚、视力受损或是失明,而必须仰赖家人、亲戚给他们食物,但他们仍是村子里的重要人物。人类学家希尔和乌尔塔多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为一些巴拉圭阿齐印第安人建构族谱,发现有5人分别活到70、72、75、77和78岁。豪厄尔曾帮一个昆族人照相,据她推算,那人应该已经82岁,族人迁移营地时,这位老人依然可跟着他们走到远方,也可自己采集食物、搭建草屋。
1707569723
[
上一页 ]
[ :1.7075696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