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78719e+09
1707578719 2004年6月26日首届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并没有采取表决的形式来形成决议,而是大家发表完意见后,刘晓光进行总结。那时刘晓光的口气是“我不通过你的预算项目”,这是传统的民主集中制——群众民主发言,领导最后决定。这次一届二次执行理事会被武克钢就议事规则“闹事”以后,开始启用表决的形式,这就开始形成了SEE执行理事会民主议事传统。无论有没有不同意见,都坚持表决的形式。一旦采取表决的形式,不同意见就呈现了出来,“SEE生态学校项目”被否决了,反对者的理由是:SEE刚成立,不具备培训别人的能力。
1707578720
1707578721 除此之外,本次会议还讨论并决定了《章程》修改事项、SEE基金会注册事项,同时再次强调要尽快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完善项目、财务数据报表,按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准确性,资金向项目集中,减少非环保项目开支等等。
1707578722
1707578723 专家考察及终止温棚项目
1707578724
1707578725 2004年10月10日到21日,SEE组织曹锦清(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于长青(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专家)、达林太(阿盟林研所研究员)、乌云巴图(内蒙古社科院)对SEE计划实施的温棚等项目进行了考察。曹锦清认为温棚项目是政府为了“围封转移”而将牧民从牧区转移搬迁到绿洲从事农业的措施,涉及很复杂的历史情感因素、利益协调、技术能力及市场接受等各方面的问题,不建议SEE参与这类项目。乌云巴图认为,大力发展农耕才是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只要不超载,合理放牧,牧业不会造成荒漠化,SEE不应参与政府的生态移民工程。于长青认为,SEE有名声,是因为SEE是由一些著名企业家组成的,但现在SEE目前的Expertise(专业状态)是强在Entrepreneurs(企业家),弱在Ecology(生态)。只有加强Ecology(生态)的能力和体系建设,才能做到名副其实。
1707578726
1707578727 针对专家提出的质疑,2004年10月12日到26日,SEE秘书长杨平、副秘书长郝冰及项目办主任邓仪对温棚项目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交流,认定温棚项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二是项目受益主体发生了变化。初衷是为搬迁出来的牧民盖温棚,但由于牧民不懂也不想种菜,温棚建成后,就承包给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明洲公司经营。SEE参与温棚项目,等于是帮了蔬菜种植公司的忙。基于这种情况,秘书处于11月致函各执行理事,请求终止温棚项目。执行理事12票赞同,3票弃权,通过了终止温棚项目的方案。
1707578728
1707578729 王石回复:
1707578730
1707578731 发现有问题就应终止,不要有思想负担。
1707578732
1707578733 张树新回复:
1707578734
1707578735 尽快终止,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1707578736
1707578737 李谋伟回复:
1707578738
1707578739 应对项目已有开支尽快提出报告。项目立项要建立“标准作业程序”。尽快完成替代项目。
1707578740
1707578741 张醒生回复:
1707578742
1707578743 终止的原因应向全体理事公示。
1707578744
1707578745 温棚项目被终止后,原来批准2004年8月到12月的242240万元预算中,只剩104340元了,这里面的项目预算是275750元(“天然梭梭林保护与能源替代项目”)。项目支出收缩,人员及管理费用成本比例自然就上升了。
1707578746
1707578747 2004年6月5日SEE成立后,SEE执行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在2004年后半年共开了两次会议,开启了SEE组织规范的一些重要原则,如预算管理制、民主议事规则、资金只用于公益不做经济性投资、强化财务管理、资金集中用于环保业务、要求企业家理事亲自参与等等,这些原则构建了SEE组织规范的基础。但从环保业务上来看,2004年后半年,SEE的环保业务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开始实施预算为275750元的梭梭林保护项目。执行理事会及监事会企业家们召开两次执行理事会,确定了SEE的基本运行规则,但从环保项目看,最终只落实到275750元的一个保护项目上,这种状态是不是有点可笑?多数执行理事管理的企业资金,都是27万的百倍千倍!他们花这些精力在SEE值不值?这么多企业家为SEE这点小资金这点环保小事这么认真,是因为这是公共事务,大家的认真是一种出于公共责任的认真。或者,这是企业家在认真训练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的感觉和能力。但是,从这种反差中也可以看出,于长青所说的SEE“强在Entrepreneurs(企业家),弱在Ecology(生态)”的矛盾非常突出,这是强大的企业家群体与弱小的秘书处之间的反差。
1707578748
1707578749
1707578750
1707578751
1707578752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1707577597]
1707578753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第四章 2005年:与环保无关的事不做
1707578754
1707578755 一届三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
1707578756
1707578757 2005年4月21日,SEE一届三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在北京泰康人寿大厦会议室召开。执行理事9人(刘晓光、张树新、宋军、韩家寰、戴志康、焦家良、王青海、李谋伟、高文宁),监事3人(马蔚华、陈东升、林荣强)出席会议。专家杨鹏列席会议。
1707578758
1707578759 本次会议议题如下:审议秘书处成立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及财务决算报告、审议协会2005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协会2005年度财务预算、审议《温棚项目建议书》(对上次会议通过的“提高阿拉善生态移民生存能力项目”进行调整)。需要审议表决的内容有2004年8月到12月的财务决算报告、2005年度工作计划、《温棚项目建议书》。
1707578760
1707578761 杨平汇报完后,监事长马蔚华讲话,说明已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SEE在2004年的财务进行了审计,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马蔚华讲完后,汪延提出:
1707578762
1707578763 审计不但有财务审计,还要有第三方法律审计,要有充分的根据,被大家接受,让大家放心。另外,项目管理如何考核?好坏如何?效果如何?各项目要有量化、质化的指标。要有专业性的指标,尤其是重点项目。有些要有成效、目标、周期、对参与人员工作目标的考核等等。
1707578764
1707578765 汪延提到的审计,不仅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还要有项目评估和审计。企业习惯投入产出分析,这样的方法一样要用于公益项目。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有明确的利润指标,操作起来比较清晰,公益项目的产出是环保或社会效益,比较难量化,但仍然要尽可能进行量化分析。没有这种投入产出的约束,就做不好公益项目。公益项目评估与财务审计是检查和衡量一个公益组织工作好坏的两个方面。但对中国公益组织领域来说,第三方项目评估机构和人才是十分缺乏的,这些评估人员大多是在大学或研究院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缺少操作项目的经验,比起公益组织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对项目缺少理解,而且还有一个麻烦,即第三方评估成本不低,评估专家往来交通食宿及津贴加起来,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这对公益组织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基于项目金额小、评估没多少用、评估成本太高这三个理由,绝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都不请第三方进行项目评估。汪延提到的第三方的法律及项目评估是一个方向,但直到今天,像SEE这样在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界实力相对较强的组织,也很少启动第三方项目评估。
1707578766
1707578767 这次会议气氛和缓,秘书长杨平本次会议提交的所有报告都被批准通过了,秘书处的工作被执行理事会肯定,内容如下:
1707578768
[ 上一页 ]  [ :1.7075787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