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79347
工作原则
1707579348
1707579349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战略规划》报告中还写入了7条工作原则:
1707579350
1707579351
作为一个企业家环保组织,SEE的工作原则,是企业家价值观和原则的体现。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将这些原则体现到SEE工作的方方面面,是SEE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实践,SEE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原则。
1707579352
1707579353
1.与政府合作原则:在政府关系上,SEE采取非对抗的合作原则,在业务上寻求政府的理解与合作。但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民间自治的公益组织,SEE保持非政府组织应有的独立性,保持自己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公众监督的风格。
1707579354
1707579355
2.在国际合作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在国际合作关系上,积极寻求与国外环境机构和基金的合作,主动引进国外资金、学习国外管理和技术知识但在与外国机构的合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外事法律规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707579356
1707579357
3.在战略和项目决策中企业家参与原则:参与到决策和监督中来,是企业家承担生态与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企业家责任的体现,不仅表现在企业家出资支持SEE,而且表现在企业家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到SEE的决策与监督中来。企业家的责任,不仅表现在企业家个人参与到SEE活动中来,还要表现在企业家动员组织员工参与到SEE活动中来。
1707579358
1707579359
4.在财务和项目决策中坚持透明和监督原则:SEE的项目决定及财务收支,坚持监事会监督和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相关情况公布在网上,实现项目决策和财务透明的目标,这是维护SEE信誉的重要基础。
1707579360
1707579361
5.在社区项目中坚持农牧民为主体原则:社区项目的居民是社区环保的主体。在阿拉善项目中,农牧民是当地环保的主体,SEE的任务是支持农牧民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中来,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来决定农牧民和社区事务。SEE在推动农牧民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帮助农牧民提高个人素质和社区管理能力,实现农牧民的平等参与和民主自治,实现农牧民和社区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同时,以农牧民为主体的原则,还体现在坚持农牧民在环保中受益上。许多环保项目的推动,往往以项目区居民的利益牺牲为代价,而环保项目受益区人群却缺少对环保项目区人群的生态补偿。SEE认为,农牧民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受益,是农牧民积极参与的前提。生态环保项目不能以牺牲农牧民利益为代价,而应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前提。SEE结合生态保护,帮助当地农牧民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收入。
1707579362
1707579363
6.项目实施中坚持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原则:SEE启动项目,严格按照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程序,在没有调查报告、缺少专家意见的情况下,不能决定启动项目。
1707579364
1707579365
7.项目实施中追求资金多方配套原则:阿拉善地区的项目资金安排和管理监督,追求“政府+SEE+农牧民+其他”的多方合一模式,调动项目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更多的社会力量吸引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来。
1707579366
1707579367
SEE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问题,会对工作原则进行新的讨论,形成新的侧重点。这些原则是2006年初形成的,这以后本质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这些SEE的工作原则是总结出来了,但在实践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原则的要求并非易事。从实践中总结出原则是一种能力,在实践中自觉地按原则办事更是一种能力。
1707579368
1707579369
“内生式”发展项目模式总结
1707579370
1707579371
杨鹏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战略规划》中对SEE内生式社区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总结。2006年8月和9月,杨鹏先后在《中国改革》和《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解释SEE阿拉善内生式社区发展模式,认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应从SEE阿拉善社区发展实践中吸取经验。文章将SEE社区发展模式总结为“五原则七步骤模式”,内容如下:
1707579372
1707579373
五原则:
1707579374
1707579375
1.农牧民需求为本原则。SEE认为,对如何提高本社区的公共利益,农牧民有清醒的认识。农牧民自己的公共品需求,与外界猜测的未必一致。在农村启动公共项目,首先要让农村社区村民将他们的需求表达出来。村民自己的切身需求,就是SEE项目选择和资金投入的方向。
1707579376
1707579377
2.农牧民为管理主体原则。SEE认为,外部力量进入农村,不是替农牧民做主,而是帮助农牧民做主。农牧民做主的根本体现,就是公共资金要由农牧民集体来管理和支配。SEE并不自己组织人进村社帮农牧民建设项目,而是将资金交到农牧民手上,由他们自己来组织项目建设。
1707579378
1707579379
3.项目资金三方配套原则。SEE认为,如果仅仅是政府或公益组织投入资金建设项目,农牧民往往对项目不热情不关心。农牧民有改善自己生活环境的天然需求,所以他们也必须在项目建设上投入一定比例自己的钱,这样才会把项目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目前的多数项目,是按政府30%、SEE40%、农牧民30%的比例投入的。
1707579380
1707579381
4.项目资金使用民主原则。三方投入的资金,放在一个公共账户上,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项目委员会”负责管理,资金决策由委员会各成员表决决定。
1707579382
1707579383
5.财务监督三方制约原则。项目资金由村民项目委员会管理,政府和SEE派出项目主管进行监督。政府和SEE的主要职能,是帮助委员会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
1707579384
1707579385
“七步骤”则为:1.撰写需求评估报告。2.选举项目委员会(在多数情况下,村民选举出来的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与村民委员会成员重合)。3.制订项目实施计划。4.达成资金配套协议。5.专家指导实施。6.项目实施中进行调整。7.项目验收评估。
1707579386
1707579387
SEE的实践说明,如果真正希望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那么新农村建设的相当一部分财务投入资金,就应当由农民自己来直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民当家做主落到实处。如果有了让农民来管理自己的公共资金的取向,那么如何让农民管好这笔资金就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这个技术问题并不难解决。
1707579388
1707579389
新农村建设的财务资金总量超过3000亿元,听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但如果按中国66万个村民委员会平均下来,不过只是每个村民委员会454.5万元。如果按中国农牧业人口约9亿人粗算,不过只是每人平均管理333.3元。因此,农民能否管理好3000多亿元资金的问题,就变成村民委员会能否管理好400多万元资金,或农民个人能否管理好300多元资金的问题了。
1707579390
1707579391
新农村建设要搞好,最起码得有66万名优秀的项目主管被派往各村民委员会,组织农民将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将各村的农民需求汇总起来,就可以看到全中国农民需求的总蓝图,在这个总蓝图基础上,就可以形成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1707579392
1707579393
这样的规划是由下而上形成的,具有真实的民意基础。在信息流动平等、民众民主素质上升的今天,传统那种部门领导安排,专家小组调研,提交和审批规划的“专家精英治国”的老办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1707579394
1707579395
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点的环境差别很大,并非所有项目都是严格按这样的原则和步骤在操作的,这只是一个大体的甚至是有些理想化的总结。这篇文章的角度,仍然是社区制度层面的关注,不是生态层面的关系,这其实是当时SEE秘书处的共同看法,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改变人与人的关系,要通过调整人与人的权力—权利关系来实现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更好保护和利用。这样的逻辑,根子在邓仪的“草海模式”之中,在国际鹤类基金会、渐进组织等机构所倡导的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参与式农村评估)模式之中。背后的核心,就是认定民主自治是解决公共事务最好的办法。
1707579396
[
上一页 ]
[ :1.7075793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