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79745e+09
1707579745 ——过去两年来项目活动很多,也“有用”,但项目人员不能清楚说明某些活动是围绕哪个“四减”的生态保护目标开展的,也说不清楚社区发展项目、能力建设项目等与生态保护目的的逻辑联系。
1707579746
1707579747 ——许多项目建议书中论述的问题,是就问题谈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社区组织能力涣散、卫生条件差等,而没有从环境的视角看待问题,将这些问题与生态保护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也许这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也许解决某些社区其他问题是作为激发社区参与生态保护的公平交换条件。没有这样的生态保护视角,可能解决了社区的问题,但不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偏离机构的宗旨。
1707579748
1707579749 ——在协会战略规划中,关于阿拉善的资金分配一节提到,“SEE投入阿拉善的资源中,按资金、人力分配的重要程度安排,应当是社区发展、培训教育、生态产业、调查科研四大类”,而不是按机构目的分为“减少农牧业人口、减畜恢复草场资源、减少砍伐保护森林(梭梭林、胡杨林)、减少地下水消耗量以及其他的辅助项目”。
1707579750
1707579751 在这种不清楚的状态下实施项目,可能导致为社区发展而社区发展,为培训而培训,而不是将社区发展、社区组织建设等作为手段,实现机构的生态保护目的。
1707579752
1707579753 这份评估报告对SEE项目优缺点有非常准确的判断。杨鹏在2005年10月的战略报告中,将阿拉善林草植被锐减、荒漠化扩展的人为因素归结为“四多”(农牧业人口过多、牲畜数量过多、灌木林砍伐过多、地下水消耗过多),认定生态保护的方向就是“四减”(减少牲畜数量、减少灌木林砍伐量、减少地下水消耗、减少农牧业人口),但在后来的SEE战略规则和项目实践中,一直没有把“四减”当成业务考核指标,这个问题被评估专家宋浩、王万英视为SEE阿拉善地区项目最大的缺陷。
1707579754
1707579755 (1) 此比例引自当时秘书长的汇报稿,可能有错,但因为是历史资料,仍保留不动。
1707579756
1707579757
1707579758
1707579759
1707579760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1707577599]
1707579761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第六章 2007年:内部矛盾与组织模式
1707579762
1707579763 一届七次执行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议
1707579764
1707579765 工作汇报
1707579766
1707579767 2007年2月10日,SEE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召开了一届七次执行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议。参会执行理事有刘晓光、王石、张树新、韩家寰、冯仑(中途请假离开,委托王石代为投票)、宋军、高文宁、张醒生、武克钢(代表王晓林)、王青海(代表张明臣)、戴志康(代表左兴平)、焦家良(代表林荣强)、尹德川(代表邵诗洋)、李谋伟(代表韩家寰)。参会监事有林荣强、陈东升、马蔚华(代表盛跃庆)。执行理事汪延没有参会,但出具了书面意见。监事陈田文、张朝阳没有参会。列席理事和其他人员有杨利川、胡葆森、王维嘉、夏华、聂晓华、杨鹏。
1707579768
1707579769 这次会议的内容有会长刘晓光进行工作总结,秘书长杨平汇报一年工作,副会长张树新汇报人力资源和组织建设方面工作等,但主要内容是讨论王维嘉汇报的《章程》修改动议。秘书长杨平在汇报中提到,到2007年1月底,SEE会员为77家,会费收入767万元,会员人数有所减少。
1707579770
1707579771 刘晓光永远乐观,他听后马上发言鼓励。刘晓光发言内容记录如下:
1707579772
1707579773 最为难得的是,经过种种风风雨雨,SEE近百名企业家参与热情始终不减,是同类企业家组织中表现较好的。协会已度过了热情高涨的发起阶段,度过了各种意见激烈交锋的风暴阶段,现在已迈进规范建设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SEE已成为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刘晓光认为,在本届执行理事会任期完成之前,SEE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协会的组织制度建设,这集中反映在《章程》的修改工作上。为此,今天的会议将主题集中在《章程》修改上,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2007年9月的理事大会之前,将一个制度健全、组织完善的协会交到下一任班子手中。
1707579774
1707579775 张树新汇报的部分会议记录如下:
1707579776
1707579777 从2006年10月24日起,由张树新副会长牵头组织理事代表王维嘉、陈治、夏华、聂晓华,专家杨鹏、梁晓燕与正略钧策公司代表组成工作小组,在三个月的时间通过访谈、调查、讨论、研究等多种方式就SEE协会的组织管理现状、国内外非政府组织架构分析、SEE协会的治理机制方案、人力资源制度问题、SEE协会项目管理模式等进行了深入评估与讨论。由于上述问题均相互联系,所以王维嘉、杨鹏的协会章程修改小组,杨利川、钱晓华的项目管理委员会都加入了“人力资源策略及组织建设”的工作。
1707579778
1707579779 经过研究,调研小组建议协会组织建设方面应解决四大问题:1.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司库制度,为协会向基金会过渡作好准备。2.修改协会《章程》,调整执行理事会与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与架构,优化治理结构。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善人力资源结构。4.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与项目运行体系。
1707579780
1707579781 张树新针对协会组织建设方面提到的“建立司库”制度,是希望把企业的“司库制度”引入SEE。司库是对英文词treasurer的翻译,意思是资金管理人。在企业集团内或者金融机构内,“司库”主要承担现金管理、风险控制等职能。执行理事们认为SEE秘书处财务管理不够专业,张树新提到的“司库制度”,是希望找一位专职的资金管理人或监管人,对执行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统一对SEE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由于这个提议,2007年9月,SEE正式增设了财务总监职务。SEE组织规范的形成过程,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1707579782
1707579783 《章程》修改13条动议
1707579784
1707579785 SEE《章程》规定,SEE《章程》修改的权力在理事大会,所以SEE《章程》的修改只能等到每年10月召开理事大会。一般情况是,希望修改的理事会员或专家向章程委员会提出修改动议,章程委员会审核后提交执行理事会,执行理事会讨论表决后,形成给理事大会的《章程》修改动议,提交理事大会讨论表决。SEE第一次《章程》修改,是2006年9月23日一届三次理事大会。本次会议讨论的《章程》修改动议,将提交到2007年7月28日的一届四次理事大会,这是SEE《章程》较大的一次修改。
1707579786
1707579787 SEE参与者们有一种制度创新冲动,这种冲动表现在大家对《章程》起草和修改的认真劲上。本次《章程》修改的13条动议是章程修改小组提交的,由杨鹏起草,王维嘉审核。制度创造全在细节之中,为使读者了解SEE《章程》修改的思路和程序,我将本次《章程》修改的13条动议及其解释全文引用如下:
1707579788
1707579789 关于SEE《章程》修改的动议
1707579790
1707579791 2004年6月5日,SEE第一次理事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两年来的实践证明,SEE《章程》规定的平等参与、民主决策、公开透明、权力约束的原则是现实可行的,这些原则对保持会员参与的热情及SEE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707579792
1707579793 两年多前,SEE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SEE《章程》部分内容进行一些修正和补充。
1707579794
[ 上一页 ]  [ :1.7075797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