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80778e+09
1707580778
1707580779 《关于有效利用资金的建议》
1707580780
1707580781 《从财务角度看与香港互助协会合作社区干事培训存在的问题》、《社区干事培训项目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表》
1707580782
1707580783 《项目一览表》
1707580784
1707580785 《阿拉善村寨发展基金明细表》
1707580786
1707580787 张敏
1707580788
1707580789 2007.12.10
1707580790
1707580791 (1) SEE职工:凡与SEE签订正式聘用合同,为SEE工作及领取SEE的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皆为SEE职工。
1707580792
1707580793 (2) 《野蛮生长》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编者注
1707580794
1707580795
1707580796
1707580797
1707580798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1707577600]
1707580799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第七章 2008年:什么样的议事规则?
1707580800
1707580801 媒体战略:与记者成为价值共同体
1707580802
1707580803 2008年1月25日,“法律记者沙龙”在北大资源宾馆举办第十期活动,由SEE副秘书长邓仪和环保记者冯永锋讲座,10多名公益组织人士及30多名环保记者就环境信息公开及社会自治问题展开讨论。
1707580804
1707580805 法律记者沙龙成立于2006年7月,这是一个由调查记者们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其宗旨是促进记者群体的独立、公正与专业,充满着推动中国进步的激情和专业精神。沙龙组织者杨子云在“为公正而报道:法律记者沙龙第一辑前言”中写道:
1707580806
1707580807 我们相信,没有法律记者的专业和独立,就不会有法律报道对法律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没有法律媒体记者的职业化认同,就不会形成该群体的职业自律和职业伦理;没有媒体与其他社会公共机构的职业边界,就无法形成对于法治与规则的共同认定和遵从;没有法律记者和其他社会公共机构对于规则的共同认定和遵从,则无从在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形成良性的制约、博弈和监督机制。正是基于对于自身“病症”的粗浅认识,法律记者沙龙在2006年酝酿诞生。沙龙希望搭建起一个供法律记者与其他各界交流、沟通的平台,为法律记者共同的价值探索、知识训练、能力提高及信息分享提供服务。
1707580808
1707580809 法律记者沙龙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设定讨论主题后,由记者分享相关经验,二是请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记者卢跃刚、王克勤、郭国松,学者贺卫方、吴思、王建勋,媒体学者展江等都曾是沙龙主讲人。在成为SEE秘书长前,杨鹏在2006年10月27日在法律记者沙龙第四期作过“中国宪政改革的道家思想资源”的讲座,在2007年10月27日第八期主持过记者卢跃刚“调查记者的法律保护意识”讲座。
1707580810
1707580811 成立3年多的时间,SEE没有形成正式的媒体战略,也没有设定专门的媒体官员,但由于第一任秘书长杨平是媒体人出身,加上SEE一些著名企业家会员的媒体效应,SEE从成立开始就比较受媒体关注。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著名企业家,二是民主选举和内部治理。代表性的报道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默在2007年8月17日的《一个模范非政府组织的宪政治理三部曲》。SEE第二届班子希望媒体不要盯在“SEE民主”这样的治理形式上,而将关注引向SEE的环保业务上去。
1707580812
1707580813 杨鹏主持了法律记者沙龙这次活动,请邓仪介绍SEE在阿拉善地区的社区环保项目和“内生式”模式,目的是想向记者们表达,SEE是行动者,SEE的社会理想是在具体社区环保项目实施中体现的。SEE社区环保的核心,是通过社区自治来实现村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更好管理。SEE社区环保的经验说明,社区民主能有效促进社区环保。邓仪在报告结束时这样说:
1707580814
1707580815 阿拉善项目里面,基本上是农民自己在设计、自己在决策、自己在运作、自己在管理。协会只是一个协作者或一个帮助者。任何公共事务,都是以民选的管理委员会来管理,修管罐的叫管罐管理委员会,项目做完以后,这个管理委员会就解散了。然后在任何公共的事情上,这样一个公共管理的机制已经成为习惯了。
1707580816
1707580817 舆论工作是社会公益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益组织着眼于社会的改变和进步,但社会公益组织资源有限,大部分社会公益组织都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的具体事往往都是小事,但重要的是,这些小事里包含了重要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在内。也可以说,社会公益影响世界的东西,不是小事,而是通过小事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想去影响社会。例如,SEE在阿拉善吉兰泰村,通过促进村民对环境资源的自治管理,实现了300多名村民自觉地对14万亩梭梭林的保护。阿拉善共有梭梭林1400多万亩,吉兰泰村14万亩梭梭林只是很小的数量。从项目规模来看,保护14万亩梭梭林不过是小事。但是,用村民自治的模式来保护14万亩梭梭林,这种模式的保护效果更好,那么,SEE的价值在于实践这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向更大范围推广,使更多地区将森林保护与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社会公益组织所做的,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案例表达支撑案例的价值和模式,以案例的价值和模式来影响社会。影响社会,最终都是要表现在影响舆论或影响政策上。公益组织的资金投入,一样要讲求投入产出的核算,追求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可能的公益效果。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没有舆论影响或政策影响的项目,都谈不上是成功的项目,所以媒体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SEE3年多来在阿拉善地区的环保项目已取得一定进展,足以证明社区民主与社区环保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经验需要借助媒体渠道传播出去,影响更多的人。
1707580818
1707580819 SEE是公益组织,其舆论工作与企业和政府的方式全然不同,公益组织舆论工作的核心,是要与媒体记者形成“价值共同体”。我们做的事中所包含的价值,与记者心中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这样才能形成价值共振,有了价值共振,记者是通过报道SEE的事例来传达记者自己的价值取向。简单说,要把SEE的行动事件变成记者传达自己内心理想的载体或工具。更大的自由和更平等的公共参与,这是绝大多数记者的天然职业价值取向。邓仪介绍SEE项目实践中所体会到的社区民主与社区环保的高度统一,这与渴求中国社会进步的记者们具有高度的价值共振。这以后,通过介绍SEE项目来表达社会价值的报道,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2009年3月《中国改革》记者杨子云题为《阿拉善SEE:一个非政府组织的使命》的长篇报道。杨子云这样写道:
1707580820
1707580821 环境保护的传统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从上到下的保护,这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优点是具有强制力,弱点是社区百姓参与弱,对百姓来说环保是政府的事。二是外来的环保组织进入当地搞环保,优点是有热情和技术手段,缺点是与当地百姓的生活脱节,对百姓来说环保是外来组织和专家的事,人走茶凉。阿拉善SEE则认为,生态保护是当地百姓自己的事,当地人才是生态保护的主体,要在农牧民的自愿与自治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自治和自愿参与的机制。
1707580822
1707580823 这是业务报道,也是价值观表达,记者从SEE环保项目中看到了社会民主自治和公共事务平等参与的价值观。SEE与优秀的记者们是价值共同体,是同盟军,SEE承载着记者们的社会理想,SEE要联合记者们去影响和改进中国,这是SEE舆论工作之魂。
1707580824
1707580825 SEE会员的区域性组织
1707580826
1707580827 2008年1月27日,新年伊始,为增强理事间的交流及理事对SEE秘书处工作的了解,SEE首任会长刘晓光与现任会长王石共同邀请北京片区的理事会员参加晚宴,共有36名理事参加。
[ 上一页 ]  [ :1.7075807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