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81910
1707581911
2.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一切以梭梭买卖为目的的商业砍伐行为,对违反者将没收运输工具,并处以3000元/吨的罚款。
1707581912
1707581913
3.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新开垦耕地;除种植固沙植物、保护生态用途以外,禁止在保护区内新开机井。
1707581914
1707581915
4.禁止将保护区范围内草场变更为工农业用地。
1707581916
1707581917
5.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牲畜数量,严格执行禁牧、限牧政策,实现草畜平衡。
1707581918
1707581919
6.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使用二次污染严重的鼠药,保护金雕、猫头鹰、沙狐等鼠类天敌。
1707581920
1707581921
7.政府制定激励村民保护和种植梭梭的政策。
1707581922
1707581923
8.设立梭梭林保护举报奖励基金,对举报梭梭林砍伐行为有贡献者予以奖励。
1707581924
1707581925
9.政府向保护区范围内村民发放苁蓉采挖许可证,禁止无证采挖行为。
1707581926
1707581927
10.阿拉善盟行署成立保护区联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盟、旗林业局、农牧局、环保局、水务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及保护区内村民管委会,委员会下设联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盟林业局。
1707581928
1707581929
这些建议仅是一些初步的想法,落实其中的每一条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细化。生态保护的政策不能大而化之,要有非常具体的针对性,而且要有明确细化的奖罚措施。但这些具体政策和奖罚措施会带来人与人权利关系的调整,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重要的是坚持不懈一点一滴地努力和调整。
1707581930
1707581931
阿拉善盟政府发改委批准了《乌兰布和梭梭林保护试验示范区项目》的立项。
1707581932
1707581933
2009年,为准备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保护试验区,SEE从科学考察和社会治理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准备工作,先后启动“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遥感调查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林科学考察”项目、“乌兰布和地区鼠害现状、机理及试点防控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图鉴项目”、“阿拉善集体林权制度试点改革模式研究课题”6个研究考察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SEE乌兰布和保护目标和策略逐步清晰起来。生态保护是一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治理的复杂工作,特别需要耐心细致的态度,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持续积累,如果中途随意停止和改变方向,前期成果付之流水,那就可惜了。SEE每两年一换届的制度安排为战略和业务的稳定持续带来了不确定性。
1707581934
1707581935
2009年阿拉善农牧民项目申报会
1707581936
1707581937
2009年3月27日,SEE阿拉善地区农牧民项目申报会在SEE阿拉善项目办举行。原有项目片区查汉滩盛源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吉兰泰和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腰坝绿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希尼呼都格项目点农牧民代表17人,地方专家委员会代表3名(阿拉善盟水利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齐月姿、盟草原站副站长保平、腰坝分管科技的副镇长胡翠娥),SEE秘书长杨鹏,高级专家邓仪,项目办员工以及媒体记者等总共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由秘书长杨鹏,高级专家邓仪,项目办孟根,地方专家委员会保平、齐月姿、胡翠娥,每个合作社一名代表,组成9人打分评审组。农牧民代表介绍完他们社区的项目计划后,打分评审组进行打分。蒙古族农牧民代表介绍项目时讲蒙古语,项目办蒙古族员工孟根翻译。评审组评分结果如下:
1707581938
1707581939
表8.2 项目评审一览
1707581940
1707581941
1707581942
1707581943
1707581944
1707581945
1707581946
1707581947
从社区农牧民申报的项目看,涉及节水、种树、沼气这些项目,都着眼于直接的生态目标。9个项目共申请SEE资助资金370507元,在SEE资金预算范围之内,所以这些项目都获得通过。
1707581948
1707581949
社会公益组织的行动,常伴随价值方面的争论,此次项目评审会也不例。这次项目评审的规则中,明确规定是由地方专家代表、政府代表、SEE代表和农牧民代表共同组成打分评审组,与过去的评审组成员构成有区别。过去更多强调的是农牧民“我的地盘我做主”,农牧民代表为主体,农牧民代表和SEE代表打分,SEE项目办负责人决定。
1707581950
1707581951
这次项目评审之所以要调整为各个社会阶层代表一起来打分,是基于一个想法,环保是典型的公共事务,要求各社会成员协作,环保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环保的达成建立在社会契约和社会协作基础上。政府是环保的监管者,SEE是环保的促进者和出资者,专家是环保知识的提供者,农牧民是社区资源的拥有者和社会环保的实施者,没有外部资源的持续流入,没有SEE、政府和专家参与和帮助,农牧民未必会有强烈的持续的环保动力。仅强调农牧民在环保中唯一的主体地位是偏颇的,这更多是一种过分美化农牧民阶层的意识形态,不是环保实践中的事实。农牧民是主体,地方政府、环保专家及SEE也是主体,人人皆主体,环保需要各个相关社会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的社会契约。而且,所有这些项目都是社区农牧民自己提出来的,这就保证了农牧民的主动性和话语权,项目经过地方政府、专家及SEE代表与农牧民代表共同评审后,在实施过程中将有更大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1707581952
1707581953
能源替代项目调查评估及未来方向
1707581954
1707581955
成立SEE的初衷,是动员企业家们共同来防治沙尘暴。造成沙尘暴频次增加的人为原因之一,是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沙尘裸露,因此防治沙尘暴的手段,就是保护好地表植被。在阿拉善地区,梭梭树是沙漠旗舰植物,是阿拉善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控制荒漠化扩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防治沙尘暴,就要保护梭梭树。梭梭树受到破坏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薪柴消耗、盗伐盗卖、过度放牧、梭梭林附近的工农业过度用水等。保护梭梭林,就要解决这些问题,逐步清除梭梭树威胁因子。
1707581956
1707581957
除了气候变化干旱威胁的外在客观原因外,破坏梭梭树的其他原因都是人为的,都是人们无节制地要利用梭梭树去获利。在这个意义上,保护梭梭树所要做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改变人的谋利方式,让人不要通过消耗破坏梭梭树来谋利。政府具有强制性的力量,民间环保组织没有这样的强制权力,只能通过探索改变谋利方式,使人自觉自愿去保护梭梭树。在这样的想法下,针对阿拉善牧区一户每年耗柴量约3~5吨梭梭的状况,SEE在阿拉善地区启动能源替代项目(替代或减少梭梭柴使用),希望做好探索和示范性项目,使政府和农牧民都重视梭梭林保护,减少阿拉善地区农牧民对梭梭薪柴的使用量。这些能源替代项目主要有沼气、太阳灶、节柴灶、节柴炉、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1707581958
1707581959
从2004年8月开始到2008年结束,SEE先后投入资金,与项目地村民一起,在阿拉善农牧区建成大大小小的替代能源设施520个。每次SEE大会都展示这些项目,这些项目也是重要的媒体报道内容。项目实施评估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克服缺陷发挥优点,这对未来战略的形成和调整有决定性作用。过去多是埋头做项目,缺少针对项目的专门的评估分析。更不好的情况是报喜不报忧,不敢将做失败的项目总结呈现出来,没有决心对自己做过的事进行一次客观的调查分析。不少公益组织做事,喜欢开头的轰轰烈烈和过程的热热闹闹,项目过程的照片拍了,执行报告写了,宣传工作完成了,事情似乎就结束了。很少有社会公益组织对项目结果进行持续的追踪和评估。但是,缺了严格的调查评估这个工作环节,就很难了解项目的最终结果,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2009年5月,社区替代能源专家王苏文离开大自然保护协会到SEE工作,SEE秘书处决定从2009年6月开始启动SEE替代能源项目实施效果的全面调查和评估。
[
上一页 ]
[ :1.707581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