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81935
2009年阿拉善农牧民项目申报会
1707581936
1707581937
2009年3月27日,SEE阿拉善地区农牧民项目申报会在SEE阿拉善项目办举行。原有项目片区查汉滩盛源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吉兰泰和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腰坝绿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希尼呼都格项目点农牧民代表17人,地方专家委员会代表3名(阿拉善盟水利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齐月姿、盟草原站副站长保平、腰坝分管科技的副镇长胡翠娥),SEE秘书长杨鹏,高级专家邓仪,项目办员工以及媒体记者等总共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由秘书长杨鹏,高级专家邓仪,项目办孟根,地方专家委员会保平、齐月姿、胡翠娥,每个合作社一名代表,组成9人打分评审组。农牧民代表介绍完他们社区的项目计划后,打分评审组进行打分。蒙古族农牧民代表介绍项目时讲蒙古语,项目办蒙古族员工孟根翻译。评审组评分结果如下:
1707581938
1707581939
表8.2 项目评审一览
1707581940
1707581941
1707581942
1707581943
1707581944
1707581945
1707581946
1707581947
从社区农牧民申报的项目看,涉及节水、种树、沼气这些项目,都着眼于直接的生态目标。9个项目共申请SEE资助资金370507元,在SEE资金预算范围之内,所以这些项目都获得通过。
1707581948
1707581949
社会公益组织的行动,常伴随价值方面的争论,此次项目评审会也不例。这次项目评审的规则中,明确规定是由地方专家代表、政府代表、SEE代表和农牧民代表共同组成打分评审组,与过去的评审组成员构成有区别。过去更多强调的是农牧民“我的地盘我做主”,农牧民代表为主体,农牧民代表和SEE代表打分,SEE项目办负责人决定。
1707581950
1707581951
这次项目评审之所以要调整为各个社会阶层代表一起来打分,是基于一个想法,环保是典型的公共事务,要求各社会成员协作,环保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环保的达成建立在社会契约和社会协作基础上。政府是环保的监管者,SEE是环保的促进者和出资者,专家是环保知识的提供者,农牧民是社区资源的拥有者和社会环保的实施者,没有外部资源的持续流入,没有SEE、政府和专家参与和帮助,农牧民未必会有强烈的持续的环保动力。仅强调农牧民在环保中唯一的主体地位是偏颇的,这更多是一种过分美化农牧民阶层的意识形态,不是环保实践中的事实。农牧民是主体,地方政府、环保专家及SEE也是主体,人人皆主体,环保需要各个相关社会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的社会契约。而且,所有这些项目都是社区农牧民自己提出来的,这就保证了农牧民的主动性和话语权,项目经过地方政府、专家及SEE代表与农牧民代表共同评审后,在实施过程中将有更大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1707581952
1707581953
能源替代项目调查评估及未来方向
1707581954
1707581955
成立SEE的初衷,是动员企业家们共同来防治沙尘暴。造成沙尘暴频次增加的人为原因之一,是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沙尘裸露,因此防治沙尘暴的手段,就是保护好地表植被。在阿拉善地区,梭梭树是沙漠旗舰植物,是阿拉善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控制荒漠化扩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防治沙尘暴,就要保护梭梭树。梭梭树受到破坏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薪柴消耗、盗伐盗卖、过度放牧、梭梭林附近的工农业过度用水等。保护梭梭林,就要解决这些问题,逐步清除梭梭树威胁因子。
1707581956
1707581957
除了气候变化干旱威胁的外在客观原因外,破坏梭梭树的其他原因都是人为的,都是人们无节制地要利用梭梭树去获利。在这个意义上,保护梭梭树所要做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改变人的谋利方式,让人不要通过消耗破坏梭梭树来谋利。政府具有强制性的力量,民间环保组织没有这样的强制权力,只能通过探索改变谋利方式,使人自觉自愿去保护梭梭树。在这样的想法下,针对阿拉善牧区一户每年耗柴量约3~5吨梭梭的状况,SEE在阿拉善地区启动能源替代项目(替代或减少梭梭柴使用),希望做好探索和示范性项目,使政府和农牧民都重视梭梭林保护,减少阿拉善地区农牧民对梭梭薪柴的使用量。这些能源替代项目主要有沼气、太阳灶、节柴灶、节柴炉、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1707581958
1707581959
从2004年8月开始到2008年结束,SEE先后投入资金,与项目地村民一起,在阿拉善农牧区建成大大小小的替代能源设施520个。每次SEE大会都展示这些项目,这些项目也是重要的媒体报道内容。项目实施评估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克服缺陷发挥优点,这对未来战略的形成和调整有决定性作用。过去多是埋头做项目,缺少针对项目的专门的评估分析。更不好的情况是报喜不报忧,不敢将做失败的项目总结呈现出来,没有决心对自己做过的事进行一次客观的调查分析。不少公益组织做事,喜欢开头的轰轰烈烈和过程的热热闹闹,项目过程的照片拍了,执行报告写了,宣传工作完成了,事情似乎就结束了。很少有社会公益组织对项目结果进行持续的追踪和评估。但是,缺了严格的调查评估这个工作环节,就很难了解项目的最终结果,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2009年5月,社区替代能源专家王苏文离开大自然保护协会到SEE工作,SEE秘书处决定从2009年6月开始启动SEE替代能源项目实施效果的全面调查和评估。
1707581960
1707581961
2009年6月开始,王苏文负责的调查组先后到吉兰泰召素套勒盖嘎查、吉兰泰二队、查汉滩和腰坝项目地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项目村当地使用替代能源设备和没有使用替代能源系统设备的用户,完成了一份量化的调研评估报告。调查评估结果有喜有忧,大体来说,SEE投入资金并动员社区农牧民配套资金建设的能源替代及节能项目中的沼气、太阳灶、节柴灶、气化炉几乎全部浪费失败,但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吊炕项目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则正常运行。从资金投入总量来看,50%以上的项目资金失败了。以下各项目地调查表清楚地说明了问题。
1707581962
1707581963
表8.3 吉兰泰二队替代能源项目调查数据
1707581964
1707581965
1707581966
1707581967
1707581968
表8.4 查汉滩项目点替代能源项目调查统计数据
1707581969
1707581970
1707581971
1707581972
1707581973
表8.5 腰坝项目点替代能源项目调查统计数据
1707581974
1707581975
1707581976
1707581977
1707581978
表8.6 额旗替代能源项目调查统计数据
1707581979
1707581980
1707581981
1707581982
1707581983
评估报告说明,在节柴项目上,澳援办(澳大利亚政府援助办公室)资助的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吊炕是成功的,而SEE资助实施的沼气、太阳灶、气化炉项目失败,SEE做成的项目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风光发电项目属于生活改善,与节柴环保关系不大,可以说SEE保护梭梭林的节柴环保项目基本失败,投入资金浪费。完备支撑沼气的基本条件、合适技术的太阳灶、气化炉的选择,都出错了,这些都说明SEE项目管理系统的缺陷,过于相信了农牧民自主选择的能力,重视的是表达农牧民选举和讨论公共事务的价值,有民主参与但无科学决策,不明白社区民主参与并不能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不习惯在项目上充分利用科学家或专家的专业知识。以气化炉为例,王苏文结合专家意见后认为,将秸秆气化燃烧,这个项目在技术上不过关,主要是焦油含量高,冒烟厉害,工作不稳定等等。除了在技术上不过关以外,本身秸秆气化后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非常容易使人中毒,不适合于一家一户这样用。一家一户用非常危险,容易中毒和爆炸。气化炉项目匆忙启动并很快被废弃。但就是在废弃后,项目宣传资料中还当做一个成绩在宣传。
1707581984
[
上一页 ]
[ :1.7075819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