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81985
失败项目的残酷数据让人难堪,失败的原因就是不懂专业,做项目的农民不懂,SEE项目主管也不懂,没有能力作好科学调查评估,想当然匆忙拍脑袋启动项目。一些企业家对SEE鼓励支持村民项目参与及村民公共事务自治的做法有着特别的热情。这种热情其实是对乡村民主进程的热情,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乡村的自治和民主进步,中国的民主进程就缺少基础。乡村民主的具体表现,就是村民们一起来讨论,投票选择项目,请求SEE对这些项目给予资金援助,同时承诺村民配套部分资金。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仍然要委托村民代表来操作,SEE项目负责人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村民代表和SEE项目官员的素质就决定了项目选择和实施的质量。村民投票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技术质量。这就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民主讨论和投票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不是拿来解决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问题的。村民参与和村民自治,是为了让村民成为社区公共事务的主人,这是政治理想和政治逻辑,如果这个理想与逻辑能与环保及经济发展的逻辑统一起来,这就是最理想的结果。SEE社区工作的价值和传播中,都强调“村民自治=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工作重点排序中,动员组织村民开会讨论和民主决策成了重中之重,但对如何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参与项目研究和设计环节就忽略了,结果就是“开会专家+技术外行”,技术问题上拍脑袋的事就多了。乡村民主解决的是政治问题,这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或者环保问题并不完全是一个逻辑。乡村村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式管理是从西方基金会带来的。乡村民主有它本身独立的政治和社会价值,它是村民的政治平等和公共尊严的表现,但是,乡村民主并不能完全保证社区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或环境保护的证据来支持乡村民主实践的价值。
1707581986
1707581987
SEE最重视的是社区农牧民自己组织起来,按照农牧民自己理解的适当的办法来实施项目。每个项目都是经过农牧民群体讨论决定的,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意味着乡村社区公共自组织能力的成长。替代能源评估报告只分析了替代能源项目的最终技术结果,并没有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农牧民民主参与的社会价值,而过去,SEE阿拉善地区环保项目失败的地方是淹没并隐藏在了乡村民主参与价值的感人宣传之中去了。
1707581988
1707581989
SEE努力做事了没有?努力做了。是不是事情都做得很好?不是,有许多项目做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原因,是SEE秘书处团队的执行能力和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做事就可能失败,失败的教训本身也是宝贵财富,既对团队的成长有价值,也有助于社会其他组织吸取教训。但是,如何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人性报喜不报忧,为得到捐赠人和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对外传播时往往会有意掩藏自己的缺点和失误,只把光鲜闪亮的优秀地方示人。外人往往只知道有社会意义的感人的方面,不知道真实的内情。如何处理王苏文的这份调查评估报告,SEE内部也展开了讨论,结论是:对社会公益组织来说,只要认真做了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社会的共同财富,只要公开透明地呈现出来,就是推动社会进步。SEE成功的地方,别人可以学习,SEE失败的地方,别人可以吸取教训,不再跌倒在同一个地方。SEE决定把这份报告上网和印出来,既向SEE会员们汇报,也向公益组织同行展示。
1707581990
1707581991
2009年10月召开的理事大会上,这份报告也作为会议材料公开传播,参会的会员、记者、公益组织负责人皆可得到。当SEE企业家看到这份报告,他们普遍的反应是高度肯定,认为首先要摸清情况,要用数据将事实呈现出来。不怕失败就怕不呈现真实。这份报告对从事乡村替代能源项目的公益组织具有很大价值。
1707581992
1707581993
绿色领导力培训班
1707581994
1707581995
2009年5月22日到31日,SEE与合作伙伴们共同组织的“绿色领导力”首期培训班开班,30名学员封闭培训了10天,SEE“绿色领导力”项目顺利迈出了第一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一个重要的培训学习交流网络开始逐步形成。这个项目真有些来之不易,对研究SEE组织规范形成过程很重要。
1707581996
1707581997
项目前期筹备
1707581998
1707581999
SEE在管理中遇到许多问题,深知民间环保组织管理缺少成熟经验,没有多少章法可循。同时因为生态奖、环保组织资助工作,SEE与国内几百家民间环保组织有交往与合作,深知绝大多数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管理比起SEE来更为初级,所以很希望将优秀的教育培训资源组合起来,对SEE自己的负责人和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与此同时也借此培训,建立起SEE在全国范围的民间环保组织交流合作网络。从事公益事业,办学是重要的手段,一有助于理念共识,二有助于合作网络。
1707582000
1707582001
2008年7月28日,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何莉君联系,SEE秘书长杨鹏、财务总监张敏、秘书长助理郭霞就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益研究中心主任德怀特·F·伯林盖姆(Dwright F. Burlingame)、国际社区发展主任威廉·M·普拉特(Willian M. Plate)、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教授沃尔夫冈·比勒菲尔德(Wolfgang Bielefeld)及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师曾志进行了合作培训的讨论,达成了意向合作协议。根据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印第安纳大学在公共事务管理及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方面在全美高校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也是国内公益组织研究和培训的重要专业机构。三方达成的意向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707582002
1707582003
1.三方愿意合作起来,共同推进中国公益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业务。
1707582004
1707582005
2.三方同意先从中短期认证的公益管理培训开展合作,并希望尽快推进。三方同意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印第安纳大学公益中心负责提供以国际案例素材的内容,SEE与北京大学负责提供公益组织在中国的案例素材,三方共同编写教程,学员以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和未来公益组织专业人员为主。
1707582006
1707582007
3.三方同意从简单的合作项目启动,最终目标是成立按股份制模式进行管理的“公益管理学院”。
1707582008
1707582009
4.三方人员构成:三方同意成立一个由三方组成的决策委员会,下设一个执行办公室。SEE杨鹏进入决策委员会,SEE郭霞进入执行办公室。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师曾志老师进入决策委员会并将指定执行办公室人员。印第安纳大学公益中心伯林盖姆教授表示会尽快指定美方的决策委员会成员及执行办公室人员。
1707582010
1707582011
5.初步时间表:2008年9月形成项目合作框架性协议(Memo);11月形成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预算,签订多方合作协议。
1707582012
1707582013
6.资金问题:SEE可提供前期启动资金(项目需经过执行理事会批准后),之后可由各合作方向国际基金会或企业进行进一步融资,并且SEE计划联合战略伙伴大自然保护协会进入该项目,作为合作伙伴之一。
1707582014
1707582015
从公益学院到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
1707582016
1707582017
在这些准备工作基础上,2008年9月7日SEE第二届五次执行理事会召开,SEE秘书处正式提出了“公益学院”项目。但在讨论过程中,以副会长张树新为代表的执行理事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2007年时SEE做过“社区干事培训项目”,结果不好,学员闹事,这证明SEE不具有组织培训的能力。而且要建“公益学院”,再组一个班子,这对SEE是一个负担。秘书长杨鹏再三解释,说明不是要独立再建班子,“公益学院”只是一个提法,其实就是一个培训网络。而且2007年的社区干事培训班出一些事,并不能说明现在不具备组织培训的能力。重要的不是自己具有培训专业能力,而是会组织最优秀的培训专家进入培训课程。秘书长杨鹏很希望执行理事会能通过此项目,着急起来的时候,不断向执行理事们再三拱手鞠躬,请求执行理事们批准此项目。双方争执不下,王石提议,此项目暂不否定,也不批准,秘书处可以继续研究和准备。执行理事表决同意了这个妥协结果,给了秘书处继续筹备的空间。秘书处吸取了教训,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宏大计划藏起来,从简单的小项目入手,这样比较容易在执行委员会通过。企业家们为什么会这样求小不求大?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治原因。SEE面对的是公共问题,如果把话说大了,就容易进入意识形态领域,会涉及社会弊病及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这就可能带来政治敏感及政治风险,这不是企业家们希望的,所以他们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希望看到的就是具体化、定量化、技术化的风格。另外,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赚钱总是从具体的事做起的,所以他们普遍务实不务虚,不喜欢把事情往大处说,喜欢从具体的事入手。“公益学院”的提法听起来太大,秘书处决定以“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的提法重新提报项目,绝大多数执行理事自然就接受了。
1707582018
1707582019
1707582020
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之路 对SEE秘书处来说,“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只是向着“中国公益大学”迈出的第一步,希望从“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到“中国公益学院”,最终由SEE组合起中国企业家力量,建立起“中国公益大学”,一个专门研究和训练公共事务管理者的大学。几千年来,儒、道、法三家思想主宰着中国公共领域管理,儒家通过六经—私塾—儒生—科举—文吏的方式培训公共领域管理队伍,这是主流,另类的道家通过老子《道德经》等著作—道观—道士—隐士—医学养生的方式影响公共领域思想,法家则通过《商君书》等著作及刑律司法来暗中支配公共领域管理。除此之外,中国还没有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组织管理的培训系统。组织建立在公民平等自愿参与公共领域的基础上,社会公益组织的管理其实是全新的公共领域管理,它是以公民社会精神为基础的。一个公益大学,培养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公共管理能力,这种管理实践对中国社会的未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这种理想的激励,工作团队在绿色领导培训项目组织上自然就十分投入。当前具体的行动,一定要着眼于长远宏大的目标,这样工作团队才会有忘我狂热的工作精神。
1707582021
1707582022
教程设计
1707582023
1707582024
要培训就得有教程,SEE秘书处收集了国内各种环保培训资料,感到都不合适。国内还没有研发出一套系统地针对环保组织负责人领导力的训练教程,SEE秘书处决定自己来组织开发。2008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秘书长杨鹏和SEE理事钱晓华(绿城公司执行总经理)访问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国际社区合作办公室主任威廉·普拉特教授、印第安纳大学公益事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克·鲁尼(Patric Rooney)、学术主任德怀特·伯林盖姆、筹资学院院长蒂姆·塞勒(Tim Seiler)、环境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沃尔夫冈·比勒菲尔德教授、戴维·麦克斯万(David McSwane)副院长、戴维·莱因戈尔德(David Reingold)副院长以及印第安纳大学基金会董事长吉恩·坦普尔(Gene Temple)等洽谈“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合作事宜。讨论的中心是教程设计及双方分工。经过反复交流,双方决定以“组织问题—解决问题—组织成长”为线索进行教材编制。组织总是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组织成长史就是问题解决史。领导力的核心,就是领导者在理想感召下,带领组织成员不断克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问题—问题解决”这样的教程研发思路,对双方都是一个新挑战。印第安纳大学的公益案例研究,不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资源,需要重新研发案例。对中国的公益组织研究机构来说,大部分专家学者并没有民间公益组织的实战经验,让他们按挑战与应战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线索研究案例,对他们也是很大压力。虽然有这些困难,但双方经过反复讨论,最后都认可这样的思路,决定依此进行准备。双方约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准备5个美国公益组织的管理案例,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准备5个中国公益组织管理案例,广东中山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准备志愿者管理案例。SEE扮演了绿色领导力项目总框架设计及资源组合者的角色。
1707582025
1707582026
契约与民主
1707582027
1707582028
2009年5月22日到31日,“绿色领导力”首期培训班30名学员在北京10天封闭训练。培训准备充分,有三本专门的培训教材,有很好的讲师。从下面这份课程表可以看出课程准备内容。
1707582029
1707582030
表8.7 “绿色领导力”培训(实验班)课程表
1707582031
1707582032
1707582033
1707582034
[
上一页 ]
[ :1.7075819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