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63851
1700063852
1月1日晚上,党卫军第4装甲军只有一半兵力抵达科马罗姆,在陶陶地区发动奇袭,第96步兵师从北面乘冲锋舟渡过多瑙河,在红军后方建立了两个桥头堡。党卫军匈牙利奈伊[5]战斗群(后改编为旅)[6]的2个营首次参战,作为反坦克掷弹兵配属给了党卫军“维京”和“骷髅”装甲师。德军夺取了盖赖切山,但于1月6日被红军阻挡在比奇凯和让贝克附近。
1700063853
1700063854
德军攻势受到两个不利的地形条件阻挠:首先,在盖赖切山和皮利什山,红军很容易用反坦克炮封锁道路。其次,德军一旦突围就会沿多瑙河形成又长又窄的通道,很容易被红军切断。红军可以阻滞德军坦克的前进,并能保证己方的预备队有足够空间进行机动。
1700063855
1700063856
12月26日至31日,托尔布欣和马利诺夫斯基把此前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部队转为预备队,而在前线保留了1个坦克军、4个机械化军和3个骑兵军,包括500到600辆坦克,以阻挡德军的解围部队。[7]另外还从其他地区调来了一些部队:例如,步兵第19师花了一天半时间从巴拉顿湖南岸行军190公里,抵达多瑙河上的奥多尼。托尔布欣之所以保留了这么多预备队直到关键时刻才投入,是因为他高估了德军的兵力。因此,他的部队损失很大。但德军完全没有预备队,而托尔布欣保留了行动的自由。1945年元旦,喀尔巴阡盆地红军各部队共有约2310辆坦克和突击炮,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仅有1050辆,且一半以上正在修理(见表12)。
1700063857
1700063858
1月2日,红军坦克第18军投入了战斗。1月3日,又有三支快速部队参战。[8]比奇凯地区是德军攻势的主要目标,1月3日“维京”师在此遭遇了红军1个重坦克团、4个自行火炮团、3个步兵师、1个机械化旅和6个工兵营,这相当于德军两到三倍的兵力。[9]德军进攻正面其他地方的情况也类似。到1月4日,红军近卫机械化第1军也从奥多尼赶来。红军由此有5个机械化军、坦克军或骑兵军挡在了德军解围部队主攻方向的前方,阻止他们向布达佩斯前进。德军只有北面的部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1月6日占领了埃斯泰尔戈姆,8日占领了皮利什圣雷莱克。1月1日至7日,德军和匈军有3500人伤亡或失踪,相当于党卫军第4装甲军总兵力的10%,另有39辆坦克或突击炮被毁。
1700063859
1700063860
1700063861
1700063862
1700063863
解围作战:“康拉德一号”和“康拉德二号”(1945年1月1日至12日)
1700063864
1700063865
同时,为防止布达佩斯守军突围,托尔布欣也做了准备。他建立了一系列对内对外的防线,部署了反坦克炮,分别对付解围部队和守军,1月3日,他又下令停止攻击布达,以抽出更多部队应付德军援军。[10]1月6日,红军7个师,大致相当于首都内德军和匈军的全部兵力,在让贝克和廷涅之间做好了防御准备。城内德军和匈军如果突围,首先要突破环绕城市的内层包围圈,然后行军很远,再去面对红军更可怕的外层包围圈。因此,除了向北面突围以外,任何方向的有组织突围都没什么希望成功,而向北突围要想成功就必须寄希望于援军能够突破皮利什山。解围部队最终恰恰在这里被阻住。
1700063866
1700063867
古德里安没有认清真正的形势,打算让守军配合援军的攻势:守军不仅要守住首都,还要配合援军的行动,向西北发动进攻。[11]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更务实一些,建议守军在1月9日放弃东部桥头堡,向西北突围,一旦失败就分散成小战斗群各自突围。这个计划同样被希特勒否决。
1700063868
1700063869
“康拉德二号”行动
1700063870
1700063871
德军在北部攻势的失败迫使他们重新捡起南部方案。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决定以生力军(布赖特集群)在塞克什白堡和莫尔之间形成突破,其目标不仅仅是夺回玛格丽特防线,还有协同党卫军第4装甲军包围维尔泰什山西麓的红军。1月6日,南方集团军群考虑取消攻势或缩小其规模,但随着第20装甲军的到来,德军自信能够守住前线,最终决定发起进攻。此时,德军有116辆坦克和突击炮、116门火炮,大约5700名步兵,面对红军的70辆坦克和突击炮、260门火炮和10500名步兵(见表13)。
1700063872
1700063873
托尔布欣察觉到德军的调动,加强了德军主攻方向上的近卫步兵第20军。德军的进攻于1月7日发动。此前一天,马利诺夫斯基的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在多瑙河以北沿着赫龙河也发动了攻势,于是敌对双方在河流两岸以相反方向进军。到1月8日,马利诺夫斯基的部队已经进至距离科马罗姆3公里处,这预示着即将发生大规模的合围作战。
1700063874
1700063875
“康拉德二号”行动的南翼部队布赖特集群遭遇强烈抵抗,1月9日就已经精疲力竭。同日,德军第7装甲军发动攻击以阻止红军的突破,但在三天的战斗中,该军80辆坦克损失了57辆。[12]德军在南北两面都损失很大,无力进一步取得进展,但他们的突出部仍没有被封闭。
1700063876
1700063877
在比奇凯的失败之后,南方集团军群和吉勒仍然希望避免大规模调动,计划让党卫军第4装甲军在埃斯泰尔戈姆附近突破红军防线,然后在皮利什山援救布达佩斯,这就是“康拉德二号”行动的北翼。首都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可怕,使得外围行动显得更加紧迫。
1700063878
1700063879
德军的新攻势于1月9日从埃斯泰尔戈姆发动,德军准备了200吨物资,计划在胜利之后立即运给布达佩斯守军。作为补充措施,巴尔克上将还命令菲利普少校率领一个加强营突破红军在多瑙河附近的障碍并占领圣安德烈,作为突围部队的避难所。但“维京”师的所有人,包括吉勒和菲利普,都认为这个计划行不通。该师有位参谋军官说,红军是“不会敞开岸边的道路让我们郊游的”。[13]另外,巴尔克还希望守军突围后从圣安德烈撤往埃斯泰尔戈姆,但这一路都在多瑙河彼岸红军的炮火射程之内。对德国人来说“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没有出现,因为尽管第711步兵师在西南面攻克了多博戈科,援军的进攻很快就被阻住了,所以根本不必考虑后续的困难。
1700063880
1700063881
攻势由于希特勒的禁令拖延了一天。1月10日,“维京”师的装甲集群,包括“西欧”装甲掷弹兵团,被部署到前线以填补缺口。前面提到的那位参谋军官写道:“敌人兵力很弱,完全被我军的奇袭压倒。具有阿尔卑斯山脉前麓特征的山地地形很棘手。午夜起初有胜利,俘虏大多是围困布达佩斯的红军的辎重人员。遭遇反坦克炮和迫击炮火力。我军没有伤亡。‘西欧’团进展良好。”[14]
1700063882
1700063883
到1月11日,“西欧”团已经占领距离布达佩斯21公里的皮利什圣凯赖斯特。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中尉)弗朗茨·哈克乘坐装甲运兵车第一个进入村庄,他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两次负伤,因为在战斗中表现英勇而获颁骑士十字勋章。很多德军车辆和伤员此前在这个村庄被红军扣押了两周,现在都被解放了出来。南方集团军群再一次请求允许突围,希望夺取波马兹机场以救出伤员,并为从首都突围而出的守军前锋提供补给。
1700063884
1700063885
到1月12日晚上,“维京”师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通往波马兹的道路上的乔班考岔路,离布达佩斯只有17公里。此时他们却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尽管不会有红军坦克从山谷中包抄他们,而且吉勒没有理由害怕他的部队会在皮利什山被多罗格的强大红军切断。如果德军攻势的目的仅仅是救出守军而不是夺回城市,他们就更没有理由撤退。在圣安德烈和皮利什红堡之间的红军骑兵第5军离城市只有15公里,几乎肯定会阻挡德军的继续进攻,但由于解围德军和守军的距离已经这么近,再加上当地的地形条件恶劣,不利于红军的抵抗,协调一致的突围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1700063886
1700063887
其实红军倒是希望守军突围。到此时围城已经拖了这么久,马利诺夫斯基很紧张。他希望德军尽快离开首都,所以他才在布达包围圈留了一个一公里的缺口,好让守军逃跑。[15]他的主要目标是布达佩斯城。为了避免因为久攻不下而招致斯大林的可怕怒火,他已经打算放守军一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和希特勒的命令阻止了德军成功突围。
1700063888
1700063889
希特勒和古德里安从一开始就没对“康拉德二号”行动抱什么期望,而是看重从塞克什白堡地区发动的进攻。1月10日,他们通电南方集团军群,除非几个小时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否则就要调走吉勒的部队。1月11日,温克中将在南方集团军群的请求下花了两个小时试图说服希特勒允许突围,但“结果只是党卫队副总指挥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获颁骑士十字勋章”。[16]总参谋部怀疑一再拖延的行动结束时城内已没有活人或是什么东西值得救援,但希特勒坚持原先的计划,下令让吉勒的部队立即转移,尽管吉勒的新攻势还没有达到高潮。
1700063890
1700063891
吉勒和陆军总司令部之间进行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拉锯战。希特勒给吉勒的命令是在1月11日晚上8时20分下达的。三小时后,吉勒报告说攻势取得了进展。吉勒的上级把他的报告原封不动送交希特勒。希特勒重复了他的命令。吉勒向希姆莱求助,但无济于事。他的部队自占领皮利什圣凯赖斯特以来没有取得显著进展,吉勒因此丢掉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不得不在1月12日晚8时下令撤退。到1月14日晚上,红军重新占领了多博戈科地区和皮利什圣凯赖斯特。
1700063892
1700063893
这次攻势的终止在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录和历史研究中引起了激烈争论。当年参战的人一致认为,希特勒的命令使得他们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但有些军事史学家称,德军如果继续进攻,就会被红军切断。争论的产生是因为各方对希特勒的目标的解读不同。吉勒和他的军官们坚信,这次解围作战的目的是营救守军。他们认为,他们的攻势会为守军打开一条逃跑的走廊,尽管这条走廊维持不了多久。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对形势了解不足,希望能用他们有限的兵力恢复圣诞节前的战线。对他们来讲,放弃布达佩斯是不可能考虑的。
1700063894
1700063895
到1944年至1945年,第三帝国高级领导层中敢于直面希特勒、促使他面对现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荒谬命令不断发出。1945年1月到3月的匈牙利战事中,德军不断部署新建的装甲兵单位,而战略目标始终未变,这显示出不同战术任务之间完全缺乏协调。这些部队如果集中起来同时部署、发动攻势,倒还有真正的胜利希望。
1700063896
1700063897
时间对红军有利,他们的坦克于1月8日进至小匈牙利平原,威胁了布拉迪斯拉发和维也纳。南方集团军群当然希望停止解围作战而把部队调到多瑙河以北,但这就必须允许布达佩斯守军突围,而不是在无谓的战斗中坐以待毙。希特勒却把赌注压在红军沿多瑙河北岸的进攻会在科马罗姆被阻住上。起初他似乎是正确的,匆忙部署的德军第20装甲师一举把红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击退了将近50公里,但1月12日红军对波兰前线发动总攻、在红军和柏林之间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德军部队能够抵挡时,希特勒仍然顽固地无视总参谋部的建议:要想避免帝国本土发生灾难,就必须立即放弃对布达佩斯的解围尝试,立即重组部队。
1700063898
1700063899
“康拉德三号”行动
1700063900
[
上一页 ]
[ :1.7000638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