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83832
1700183833
地点可能就在东撒哈拉本身。按照这种假设,公元前10000年时,人类已经从尼罗河谷分散开,在沙漠湖泊边过着彻底的狩猎——采集生活。[21]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时期,也许有野牛可供捕猎——虽然尚未发现此类动物。人们可能抓来牛犊,将其拴住并为其提供庇护,以作为应对日后干旱年份食物短缺时的保障——与阿卡库斯人在洞中圈养几头野绵羊如出一辙。[22]
1700183834
1700183835
随着气候变得更加干燥,冬天的干旱变得更加频繁,湖水变得不那么可靠,人类可能变得非常依赖自己的牛群,就像牛群依赖人类获得水草。人们可以利用牛奶和牛血,只在条件变得恶劣时才杀死它们吃肉。在极度糟糕的时候,东撒哈拉将被完全抛弃。就这样,公元前9000年的东撒哈拉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家畜和新的放牧生活方式,并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传入尼罗河谷(而非相反)。这里,牛的奶、肉和牵引力将最终成为奠定埃及文明的要素之一。
1700183836
1700183837
无论家牛诞生在尼罗河谷还是东撒哈拉,公元前6500年时已经有牧牛人占据了阿卡库斯的山洞[23]——比卢伯克的来访晚了大约200年。原先的狩猎采集者可能迁去了其他地方生活,或者与东来的移民融为一体。无论哪种情况,穆胡基亚格洞等遗址都被用作牛棚,它们的地面被牛粪覆盖,洞壁上繁荣的新艺术取代了圆头人像。牛的形象提醒我们,牧民的这些动物远不只是提供奶、血、肉和皮革的经济财产:他们的社会生活与仪式——甚至有人会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本身[24]——都与他们的动物密切交织在一起。
1700183838
1700183839
公元前6700年,卢伯克在纳布塔度过了整个夏天,并一直待到更难熬的冬月,那时湖泊干涸,人们挖了一口井。他对这些最早的非洲牧牛人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他们如何种植小米和高粱[25],以及如何用石刀割开牛的静脉来获得营养丰富的牛血。那一年,随着孩子成年、新人结婚和老人过世,卢伯克参加了一系列仪式。[26]
1700183840
1700183841
当连年干旱发生时,人们将离开纳布塔营地,前往尼罗河谷或其他地方的幸存湖泊。访客络绎不绝,而纳布塔人自己也会造访他们在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随着纳布塔人口的上升,一些家庭离开前去建立新营地,逐渐向东朝着阿卡库斯山扩张。公元前5800年左右,北方访客带来了小群的绵羊和山羊,有的很快被和他们的牛一起放牧。[27]公元前4000年左右,经历了漫长的干旱后,纳布塔盆地被彻底抛弃。[28]不过,卢伯克在1000多年前就离开了——他向北朝着尼罗河三角洲走去,那里不仅是他非洲之旅的结束,也是他整个环球旅行的终点。
1700183842
1700183843
1700183844
1700183845
1700183847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第52章
1700183848
1700183849
尼罗河谷等地的农民
1700183850
1700183851
谷物农业来到北非,公元前5500—前4000年
1700183852
1700183853
云层被吹散成断线残絮,一只孤零零的鹭懒洋洋地飞过天空。天空变成了朱红色、橙色、蓝紫色、淡紫色和最浅的绿色。在公元前4500年的一个夏日,当太阳落到尼罗河三角洲的芦苇丛背后时,约翰·卢伯克正站在俯瞰平原的岬角边缘。除了远处沼泽里传来的轻微蛙鸣,四下寂静无声。大自然为卢伯克在史前世界的最后时光做了神奇的表演。他转过身,望着身后的一堆房屋,不知道文化是否也会这样做。
1700183854
1700183855
一缕烟雾从村中袅袅升起,那里被今天的考古学家称为梅里姆德(Merimde)。卢伯克走向村子,陷入了一片烹饪的气味:烤肉、薄荷和在滚烫的石头上烤着的面包。他沿着一条在泥墙房屋间蜿蜒而过的小巷前行,屋中地面很低,以至于他的肩膀都扫到了芦苇铺成的屋顶。他听到低语声和火焰的噼啪声。转过拐角,他来到一个村民集聚的院子里,至少有100人。人们穿戴着精美的长袍、头巾、珠子和手镯,在火炉周围成群或坐或站,火中烹饪着食物。
1700183856
1700183857
卢伯克站在这群人中间,他们正充满期待地四处张望。然后,又一位旅行者走进院子,所有人都看得见他。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当地老者,可能是他的父亲。他们刚一出现,就有人高喊了一声。所有人转过身并举起双手,向他致以程式化的问候,然后用更加非正式的话欢迎这位他们等待已久的客人。孩子们冲向他,把他拽到火边一块铺着垫子的空地上,火中的烤肉扦上串着一整头山羊。等他落座后,其他人也纷纷坐下,薄荷茶呈了上来。这位旅行者到来后,宴会和庆祝可以开始了。卢伯克始终没搞清楚他是谁,来自何方,为何如此受尊敬。他偷偷拿了一点面包,不为人知地坐到角落里。
1700183858
1700183859
离开纳布塔的牧牛人后,卢伯克沿着尼罗河谷向北进发。公元前20000年时他曾坐着独木舟南下,现在则步行向回走去。在此期间,许多人的生活几乎没有改变:他们仍然捕猎野牛和狷羚,大量捕捞繁殖季的鲶鱼,并采集野生植物。有几个家庭也开始种植作物,还管理着小群的绵羊和山羊。但卢伯克始终与任何营地或村子保持距离,直到他抵达尼罗河水注入的一个大湖,距离三角洲的边界不到50千米。这个湖位于今天的法尤姆洼地(Fayum Depression),那里发现了尼罗河谷中已知最早的农业定居点。它们与卢伯克在欧洲和亚洲看到的农业村庄完全不同,因为种植作物和驯化动物仍然只是狩猎采集者食谱的补充。
1700183860
1700183861
公元前5000年抵达法尤姆洼地后,卢伯克用了两个世纪探索这些坐落于湖泊周围的定居点。[1]那里的房屋都不过是些枯树枝小屋,每次使用的时间不超过几个月。居民拥有小群的绵羊和山羊,有时也有牛,并常常将它们带到周围的高原上吃草。人们在湖泊的洪泛平原上种植小片的大麦和小麦,然后任其自行生长,自己则去法尤姆洼地和周边的其他地方捕猎和打鱼。夏天的降雨过后,湖泊周围出现的沼泽和池塘里马上能捕到大量鲶鱼。当冬天到来时,人们将注意力转向野禽,在沼泽里狩猎和诱捕它们。
1700183862
1700183863
人们种植谷物,并采集许多野生的植物性食物[2]——采集的数量常常有富余,可以储存起来以供当年的不时之需。有一次,卢伯克帮着在大约20个周围放着篮子的坑中装满了谷物和其他种子。这些坑位于一座醒目的小山上,与湖畔定居点(人们生活在那里的一片简陋小屋里)有一定距离。卢伯克仍不清楚人们究竟是用这道山脊来避免存储物受潮和被泛滥的湖水淹没,还是为了不让从尼罗河上下游来到法尤姆的众多访客发现它们。
1700183864
1700183865
公元前4800年时,卢伯克坐在湖边,回想着自己的环球之旅。他从奥哈洛出发,在1.5万年的人类历史中造访了各大洲的无数营地、洞穴和村镇。现在只剩尼罗河三角洲的梅里姆德定居点尚未去过。那里距此地以北不超过100千米,将是他旅行的终点。
1700183866
1700183867
对法尤姆洼地的探索比对北非地区其他任何新石器时代定居点都更加彻底。今天,那里有一个占地约200平方千米的咸水湖。当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50年造访此地时,令他惊叹的那个湖的面积肯定是现在的10倍还多;公元前5000年时,它占地超过2万平方千米。19世纪时,它的古代湖岸第一次被绘制成地图。20世纪20年代,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格特鲁德·卡顿——汤普森(Gertrude Caton-Thompson)和伊丽莎白·加德纳(Elizabeth Gardner)在那里搜寻了考古遗址。[3]两人最早发现的遗址之一是一座细长的低矮土丘,被她们称为W丘(Kom W)。这里被证明是由狩猎采集和农业生活方式的垃圾混合堆积而成的,包括焦炭、兽骨、鱼骨、陶片和石器等。土丘周围的基岩上被挖出孔洞作为炉灶,有的里面还发现了装着鱼类和其他动物骨头的锅子。没能找到建筑的痕迹令人意外——人们无疑只使用简陋的窝棚,他们对湖边的多次短暂来访堆积起了这个垃圾土丘。
1700183868
1700183869
不远处发现的K丘是一处稍小些的遗址。在据此不到1千米的地方,卡顿——汤普森和加德纳获得了她们最了不起的发现:她们在一道小山脊上挖出了56个谷窖,其中9个里面还留有谷物和其他种子。附近的一道山脊上也发现了109个谷窖,来自其中一个窖中的碳化谷粒被测定为稍早于公元前5000年。[4]
1700183870
1700183871
这些谷窖让人想起了近代东非牧人储存野生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做法,比如马里(Mali)的塔玛谢克人(Kel Tamasheq)。[5]他们用这种方法应对不时之需。谷粒被晒干后装进皮口袋或沙坑中。如果下一次能收获足够的谷粒,窖藏将被更新或补充。否则将一直保留,据说至少在2到3年里都完全可以食用。
1700183872
1700183873
追随卡顿——汤普森和加德纳的工作,来自英国、美国和埃及的队伍又在法尤姆洼地展开了一系列考古行动,包括联合史前考察队的一次勘察。[6]许多新的遗址就此被发现,包括湖边的密集火炉群,它们曾被用来烘干鱼。但再也没有发现谷窖,而且建筑痕迹只不过是些枯树枝小屋。农业显然仍是边缘活动——法尤姆的野生资源似乎非常丰富多样,基本上可以不必考虑栽培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辛劳工作。
1700183874
1700183875
我们已知最早的西亚类型的农业村落(拥有泥砖墙建筑和院子)来自梅里姆德。这处遗址位于开罗西北45千米处,坐落在尼罗河三角洲西侧,是伸入洪泛平原的狭长沙漠上的一座小圆丘。梅里姆德于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和发掘,在1978—1988年间得到了进一步研究[7],显示那里在公元前5000—前4100年的将近1000年里有人生活。那里最初是个狩猎采集者营地,早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能与法尤姆湖周围的非常相似,包括大量的捕鱼、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谷物种植和家畜只作为对食谱的补充。但随着那里演变成农业村子,皮革覆盖的简陋小屋最终被用泥和秸秆混合制成的砖块所建造的拱形房屋取代。谷仓被修建起来,种植谷物和管理畜群开始主导梅里姆德的生活。
1700183876
1700183877
与牛的情况不同,梅里姆德、法尤姆和纳布塔的绵羊、山羊、小麦和大麦的最早来源是西亚。没有迹象表明这些物种在尼罗河谷中被独立驯化。当它们最早出现在那里时,农业早已在约旦河谷等地站稳了脚跟。但仍不清楚绵羊、山羊和谷物是如何向西传入非洲的。持续的干旱可能迫使内盖夫和西奈沙漠的牧人迁往尼罗河谷。在梅里姆德和法尤姆发掘出的多种类型的工具也在西亚发现过,比如带有独特槽口的箭头和梨形的狼牙棒头。[8]纺线和编织技术似乎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1700183878
1700183879
在尼罗河谷出现亚洲风格的新石器时代村子背后,移民和贸易可能都扮演了一定角色,就像它们在农业传入欧洲过程中所做的那样。但仍不清楚为何山羊、绵羊和谷物用了如此之长的时间才来到这里。到公元前5000年,欧洲和南亚已经有了大量欣欣向荣的农业村镇,西亚的山羊、绵羊和谷物在至少2000年前就已传播到那里。比起从约旦河谷到尼罗河三角洲,这需要移民或商人跋涉长得多的路程。西奈沙漠可能构成了障碍,但不可能比伊朗高原更困难,后者是农业传入南亚的必经之路。
1700183880
1700183881
梅里姆德出现在北非后,类似的农业定居点很快沿着尼罗河谷传播开来。它们形成了拥有茅屋、储存坑和畜栏的分散小社群。又过了1000年,拥有泥砖墙房屋的更大定居点才开始出现。公元前3500年之后不久出现了最早的灌溉渠痕迹,这是对作物种植至关重要的灌溉体系的发端,在随后的2000年里,以此为基础的埃及文明将开始兴起。[9]
[
上一页 ]
[ :1.7001838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