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85082
1700185083
7. Lubbock(1865,234—235页)。原描述由A.C. Koch博士发表于《圣路易斯科学院学报》(The Transactions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 of St. Louis),1857年,61页。
1700185084
1700185085
8. Adovasio和Pedler(1997)。
1700185086
1700185087
1700185088
9. 来自Meltzer(1993b,159—160页)。
1700185089
1700185090
第26章 不安地貌中的探险者
1700185091
1700185092
1. 我关于北美动物特性的进化的描绘参考了Sutcliffe(1986)中的材料。
1700185093
1700185094
2. 位于今天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的拉布雷阿牧场埋藏了丰富的化石,发现了36000BP到10000BP间的更新世动物。在此期间,不断有动物被自然渗出的焦油困住,形成了天然沥青中种类惊人的化石。自从1875年首次发现后,从那里找到了100多吨化石,包括猛犸、鸟类和无脊椎动物。详细研究见Stock(1992),总结见Sutcliffe(1986)。
1700185095
1700185096
3. 在湿度低和温度平稳的状况下,比如在北美西南部的洞穴中,粪便会逃过被真菌分解,被细菌和昆虫攻击的下场。大峡谷中的兰帕特洞发现了保存最完好的粪球,相关描绘见Martin等人(1961)和Hansen(1978)。
1700185097
1700185098
4. Martin等人(1985)。
1700185099
1700185100
5. Martin和Klein(1984)描绘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灭绝巨兽。
1700185101
1700185102
6. “巨兽”一词被用于表示体重超过40千克的动物(Martin,1984)。对北美灭绝状况的盘点见Stuart(1991),Mead与Meltzer编(1985)和Grayson(1989)。
1700185103
1700185104
7. Martin与Klein(1984)提供了全球巨兽灭绝的情况。仍不清楚非洲的损失究竟为什么如此之小。一种可能是,因为人类发源于非洲,当地巨兽发展出了能尽量减少被人类掠食风险的社会和迁徙行为。最严重的灭绝发生在最新被殖民的大陆上,那里的动物从不需要发展出针对人类掠食者的逃避或防御机制。澳洲的巨兽灭绝见本书第34章,非洲的见第49章。
1700185105
1700185106
8. 下文关于北美环境变化的内容大量借鉴了Pielou(1991)的精彩论述。
1700185107
1700185108
9. 这是Pielou(1991)对冰盖的看法。
1700185109
1700185110
10. 新仙女木时期对北美的影响仍不清楚。根据我对相关论著的研究,影响似乎很大。但凭着对考古学和古环境学数据更加全面与深入的了解,大卫·梅尔策(私人通信)告诫不要夸大新仙女木时期对北美自然种群和人类文化的影响。
1700185111
1700185112
11. Anderson和Gillam(2000)提出了美洲殖民者可能选择的具体道路,他使用了成本最小的假设,即通过无冰走廊和西北沿岸进入。
1700185113
1700185114
12. 看上去发展迅速的北美殖民进程暗示,最早的美洲人具备高流动性和高繁殖力。Surovell(2000)解释了高度流动的狩猎采集者如何通常被认为生育率较低,部分原因在于如何携带幼儿迁徙的问题。但他暗示,最早的美洲人完全可能同时具备高繁殖力和高流动性。Meltzer(n.d.a)还讨论了围绕着美洲最初殖民活动的人口地理问题。
1700185115
1700185116
13. Meltzer(n.d.b)以人类在北美的繁衍为背景讨论了“认识地貌”,在关于新世界殖民的其他大量论著中,该问题不幸地遭到忽视。
1700185117
1700185118
14. 下文关于融水湖泊的内容参考了Dawson(1992)。
1700185119
1700185120
15. Broecker等人(1989)认为,洛朗蒂德冰盖形成的融水湖的排水路线改变诱发了新仙女木时期。直到距今1.3万年前,从南大西洋向北流动的温水(约10℃)在抵达北纬60度左右时(相当于拉布拉多半岛或苏格兰北部)会开始下沉。然后,温度约为2℃的水将在较深层面向南回流。水下沉后,它的热量被释放到大气中。由此产生的影响是,温暖的风将吹过整个欧洲,使得1.4万年前的欧洲人不必穿得像北美同纬度的人类那么厚。今天的情况同样如此,从英格兰径直向西前往纽芬兰度假的人最好多带衣物。公元前1.3万年,从阿加西湖注入的大量湖水可能破坏了这种所谓的“传送带”系统。由于注入的是淡水,从南大西洋流来的咸水被稀释,这降低了后者的密度,使之无法下沉,从而无法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这诱发了新仙女木时期(至少某些科学家如此认为),当时的纳图夫狩猎采集者不得不开始种植,而非仅仅采集野生植物。新仙女木时期一直持续到阿加西湖不再注入北大西洋。
1700185121
1700185122
16. 关于对贝辰洞,以及对哥伦比亚猛犸的食谱和生活方式的简要概述,见Lister和Bahn(1995)。
1700185123
1700185124
17. Dillehay(1991)分析了疾病生态学和人类向美洲的迁徙。
1700185125
1700185126
18. Meltzer(1993a)。
1700185127
1700185128
19. 对克洛维斯传统的起源的争论持续多年(Stanford,1991)。当克洛维斯人被认为是最早的美洲人时,这成了一个特别的问题:白令陆桥上没有发现双面加工的带槽矛尖,除了极少数可能与克洛维斯矛尖完全无关的样本。Goebel等人(1991)认为,阿拉斯加的内纳纳遗址群是克洛维斯文化的前身;虽然没有带槽矛尖,但那里发现了一系列与克洛维斯遗址类似的碎石技术和工具类型。在他们的假说中,克洛维斯技术通过第二波向南的移民抵达北美。这似乎与缺乏由北向南的年代趋势相矛盾,而克洛维斯矛尖最密集的发现地点是在东部林地。1997年后,丹尼斯·斯坦福德(Dennis Stanford)和布鲁斯·布拉德利(Bruce Bradley)提出克洛维斯人来自欧洲的观点,相信克洛维斯矛尖脱胎于欧洲西南部的索吕特雷矛尖(Solutrean points),后者同样是双面凿制而成,但缺少凹槽。因此,他们认为索吕特雷人后裔历时5000年,沿着冰盖边缘穿过大西洋,可能靠海洋资源为生。Strauss(2000)不仅指出了这种观点的根本性缺陷,最后还表示:“在缺乏任何关于史前欧洲人在新世界定居的可靠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一些专业考古学家暗示土著美洲人不是那片土地上最早殖民者的后代,我认为这特别不负责任。”我认同上述情感。
1700185129
1700185130
20. Storck(1991)。
1700185131
[
上一页 ]
[ :1.7001850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