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85891e+09
1700185891
1700185892 7. Kennedy(2000)总结了梅赫尔格尔现有的全部古人类学信息。
1700185893
1700185894 8. 感谢巴黎的玛格丽塔·滕贝里(Margaritta Tengberg)提供了关于梅赫尔格尔铜珠中的棉线的信息,她于2001年11月在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上最早对此做了描绘。后来的出版物包含了有用的技术细节,并对棉花的驯化做了讨论(Moulherat等人,2002)。
1700185895
1700185896 9. 在梅赫尔格尔被发现前,我们对印度河文明的起源知之甚少。莫蒂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暗示,该文明源于某种在西亚村镇开始繁荣后变得“广泛流行”的“理念”传入落后地区(Jarrige和Meadow,1980)。
1700185897
1700185898 10. Misra(1973)描绘了伯戈尔1期遗址。
1700185899
1700185900 11. Sharma等人(1980)描绘了在乔帕尼曼多的发掘,Chakrabarti(1999)对其做了简要总结。我要感谢多里安·弗勒提供了该遗址的更多信息。
1700185901
1700185902 12. Korisettar等人(2000)对印度南部的新石器时代做了最新描绘,而Allchin(1963)则研究了乌特努尔的灰烬堆并对该遗址做了描绘,Allchin和Allchin(1982)也对此有简要提及。
1700185903
1700185904 13. 这幕特别的景象参考了Newby(1954)对在兴都库什山中跋涉的描绘。我对卢伯克穿越阿富汗中部之旅的想象借鉴了Thesiger(2000)。
1700185905
1700185906 14. Colin Thubron(1994)将中亚描绘成“世界的腹地”——鉴于阿富汗各民族在整个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苦难,这种描绘恰如其分。
1700185907
1700185908 15. Dupree(1972)描绘了在白桥的发掘。
1700185909
1700185910 16. Dupree(1972)提供了下面的定年结果,但没有提及用于测定的材料或背景——马洞:16615±215BP为上旧石器时代燧石加工遗址,发现了野山羊和鹿的骸骨;10210±235BP(修正后为公元前10385—前9394年)为无陶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驯化绵羊/山羊骸骨;4500±60BP(修正后为公元前3342—前3099年)为有陶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蛇洞:8650±100BP(修正后为公元前7909—前7586年)为无陶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驯化绵羊和山羊的骸骨。Dupree(1972)提到,珀金斯(Perkins)确定了绵羊/山羊骸骨究竟属于驯化还是野生品种,但似乎很少有人对他的结论有信心(比如见Harris和Gosden,1996)。
1700185911
1700185912 17. 下文对哲通的描绘参考了Masson和Sarianidi(1972),Harris等人(1993),Harris等人(1996)。
1700185913
1700185914 18. Harris和Gosden(1996)提供了对西亚和中亚农业起源的有用综述,并列出了解读现有寥寥无几的信息时会遇到的问题。Masson和Sarianidi(1972)描绘了土库曼斯坦的前农业定居点,其中最著名的是里海附近的中石器时代定居点。
1700185915
1700185916
1700185917 19. Harris等人(1996)提供了11组AMS放射性碳定年数据,位于7000±70BP(修正后为公元前5980—前5801年)到7270±90BP(修正后为公元前6218—前6028年)。虽然森相信这个村子至少包括3个有明显区别的阶段,但放射性碳定年无法做出这样的梅区分。
1700185918
1700185919 第44章 扎格罗斯山的秃鹫
1700185920
1700185921 1. Postgate(1992)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地貌做了简短但生动的描绘。
1700185922
1700185923 2. Harris和Gosden(1996)简要谈到了燧石丘。他们评价了该遗址与哲通的相似性,后者被认为更加古老。但是没有放射性碳定年数据。
1700185924
1700185925 3. 虽然在扎维切米沙尼达和同时代的沙尼达洞的遗存物中都发现了燧石和沥青,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是直接获得,还是通过贸易与交换得来的。
1700185926
1700185927 4. Solecki(1981)对扎维切米沙尼达做了全面描绘。Solecki和Rubin(1958)给出的定年结果为10870±30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1236—前10399年)。事实上,它的全名是扎维切米达拉乌沙尼达(Zawi Chemi Daraw Shanidar),意为“沙尼达河谷旁的土地”。关于对该遗址和本章中提到的其他所有遗址的出色总结,见Matthews(2000)对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史前历史的综述。
1700185928
1700185929 5. R. L. Solecki(1977)详细描绘了这一独特发现。17只被认定的鸟为4只胡兀鹫,1只高山兀鹫,7只白尾海雕,4只雕和1只大鸨。在被认定的107块鸟骨中,96块来自翅膀,2块来自腿,9块来自颈椎。遗存物中带关节的骨头表明有完整的翅膀被丢弃。在R. L. Solecki(1977),R.S. Solecki(1963)和Matthews(2000)的报告中,对于兽骨来自山羊还是绵羊存在一定分歧。马修斯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这些骨头是否来自驯化动物的争论,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1700185930
1700185931 6. R. L. Solecki(1981)强调,在扎维切米沙尼达发现的珠子和磨光石头的品种特别丰富。沙尼达洞中发掘出了更多样本。
1700185932
1700185933 7. R. S. Solecki(1963)盘点了他在沙尼达的工作,为下文提供了参考;发掘结果从未被完全发表。关于对沙尼达尼安德特人的描绘和解读,见Trinkaus(1983)。
1700185934
1700185935 8. Solecki和Rubin(1958)根据与墓葬相联系的焦炭测得的定年结果为10600±30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1011—前10026年)。
1700185936
1700185937 9. Anagnostis(1989)。与该研究一起进行的是对来自甘兹·达列赫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骸骨的研究。两者显示出一系列类似的病理特征,大多符合早期农业人口,而非狩猎采集者的典型特点。
1700185938
1700185939 10. 我们在这里必须保持谨慎,因为扎维切米沙尼达只有很小一部分被发掘,遗址中可能存在大量建筑。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不无可能,因为当地人口的不健康状况暗示,定居生活造成的资源耗尽可能对他们产生了压力。
1700185940
[ 上一页 ]  [ :1.7001858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