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595939
1700595940
病情好转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2岁以后减为每6个月1次,观察T3、T4、TSH变化、生长发育曲线、骨龄、智商等,并随时调整维持用药的剂量。
1700595941
1700595942
[临床经验]
1700595943
1700595944
(一)诊断方面
1700595945
1700595946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对于生活在山区、边远农牧区的病人,当地未应用碘化食盐,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流行,出现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表现,可拟诊本病,再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1700595947
1700595948
(二)治疗方面
1700595949
1700595950
1.碘缺乏症与开始治疗年龄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儿童智能落后和生长障碍的发生起积极的作用。
1700595951
1700595952
2.对于缺碘并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碘剂应慎用,有发生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危险。其表现为食欲亢进、肌无力、体重减轻、怕热、心悸等,突眼不明显,一般表现不重,但如果病人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就有一定危险性。近年来,我国广泛应用碘化食盐后,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上升。因此,缺碘性疾病的补碘应在随访中调整维持用药的剂量,防止过量。根据近期的研究,尿碘水平<100μg/L的婴幼儿达25%左右,而相应的尿碘水平>300μg/L的儿童也有15%左右,此结果提示:我国儿童的碘营养状况存在碘缺乏和碘过量两种极端情况。
1700595953
1700595954
(三)医患沟通
1700595955
1700595956
嘱家长平时多给孩子吃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在治疗中,应遵循医嘱调整用药的剂量,防止过量服用导致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700595957
1700595958
(四)病历记录
1700595959
1700595960
在病历中注意记录居住区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流行区,记录家庭中是否应用碘化食盐。在病程记录中记载碘剂等治疗的剂量、近期疗效。在出院小结中注意记录继续服用碘剂等治疗的剂量、副作用,门诊随访检查的内容与随访时间。
1700595961
1700595962
(秦锐 吴升华)
1700595963
1700595964
[1]可用公式估算正常值。<6个月婴儿体重(kg)为出生体重(kg)+月龄×0.7;7~12个月婴儿体重(kg)为6+月龄×0.25;2~12岁小儿体重(kg)为年龄×2+8。2~12岁小儿身高(cm)为年龄×7+75。也可根据表1-1、表1-2中调查数值(均数±1个标准差)进行估算。
1700595965
1700595966
1700595967
1700595968
1700595970
儿科住院医师手册(第二版) 第二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700595971
1700595973
第一节 早产儿
1700595974
1700595975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指胎龄不足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母亲孕期疾病、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母亲<20岁、胎盘异常、多胎、胎儿畸形等是引起早产的原因。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体重<2 500g,身长<45cm,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尚不成熟,故生活能力较弱,患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其中出生体重<1 500g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 000g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1700595976
1700595977
[诊断步骤]
1700595978
1700595979
(一)病史采集
1700595980
1700595981
1.现病史 主要询问胎龄情况,胎龄是否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胎龄不详的新生儿,应询问其母亲预产期、婴儿出生体重、反应能力、哭声、吸吮、吞咽能力等生理、解剖特点。
1700595982
1700595983
2.过去史 同现病史。
1700595984
1700595985
3.个人史 询问出生时是否早产,或双胎、多胎、先天畸形等。
1700595986
1700595987
4.家族史 询问母亲年龄,在孕期是否患有各种疾病、外伤、营养不良、子宫肌瘤,或在孕期从事体力活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饮酒吸烟等,是否有习惯性流产或早产史。是否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炎、畸形子宫、羊水过多、羊膜早破、前置胎盘、多胎、胎位异常等。
1700595988
[
上一页 ]
[ :1.7005959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