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40251e+09
1700740251 舒驰远:《经络考》云:舌下有二隐窍,名曰廉泉。运动开张,津液涌出,然必借肾中之真阳为之熏腾,乃足以上供。若寒邪侵到少阴,则真阳受困,津液不得上潮,故口渴,与三阳经之邪热烁干津液者,大相反也。
1700740252
1700740253 恽铁樵:小便白,疑白字当作清字解,魏荔彤释作尿色淡白,是清而不黄赤之谓,就经验上言,溲清是下焦无热,与经文下焦虚寒义合,若溲白如乳汁,反是热矣。
1700740254
1700740255 [按语] 成、周两氏所论少阴下利的机转,切当可从。舒氏用经络学说及气化关系,说明口渴原因,亦颇中肯。程氏强调以小便之色辨其寒热,以及恽氏对小便色白的解释,符合临床实际,都有参考意义。
1700740256
1700740257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1700740258
1700740259 [校勘] 《脉经》“亡阳”作“无阳”。《玉函经》“反汗出”上有“而”字,下无“也”字。
1700740260
1700740261 [语译] 病人的脉搏,尺寸部都见紧象,身上反而出汗的,是亡阳的现象,这属于少阴病,按理应当有咽痛及吐泻等症状。
1700740262
1700740263 [提要] 辨少阴亡阳的脉证。
1700740264
1700740265 [浅释] 脉紧主寒,脉阴阳俱紧,则为寒邪已直侵少阴。太阳伤寒,脉阴阳俱紧。是浮而紧;少阴病,脉阴阳俱紧,是沉而紧。阴证本不当有汗,现在反见汗出,这是阴寒太甚,阳虚不能固外而从外脱的现象。里寒盛而阳外脱,所以当有吐利咽痛等情况发生。因少阴脉循喉咙,虚阳循经上越,郁于咽嗌,则咽痛,阴盛于内,中阳不守,则上吐下利。
1700740266
1700740267 少阴病既吐且利,阴寒已盛,若再见咽痛汗出,亡阳之变即在顷刻,此时应急投大剂姜附以回阳固脱,若因循失治,那是非常危险的。
1700740268
1700740269 本证咽痛,由于阴寒极盛,虚阳上浮所致,大多不红不肿,和实证咽痛完全不同,切不可治以清热利咽等通套药方,也不需要单独治疗,得姜附回阳以后,火归本位,则咽痛亦自能痊愈。
1700740270
1700740271 [选注] 成无己:脉阴阳俱紧,为少阴伤寒,法当无汗;反汗出者,阳虚不固也,故云亡阳。以无阳阴独,是属少阴。《内经》曰:邪客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纳食,少阴寒甚,是当咽痛而复吐利。
1700740272
1700740273 尤在泾:阴阳俱紧,太阴伤寒之脉也,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表虚亡阳,其病不属太阳,而属少阴矣。少阴之脉,上膈循喉咙,少阴之脏,为胃之关,为二阴之司,寒邪直入,经脏俱受,故当咽痛而复吐利也。此为寒伤太阳,阳虚不任,因遂转入少阴之证。盖太阳者,少阴之表,犹唇齿也。唇亡则齿寒,阳亡则阴及,故曰少阴之邪,从太阳飞渡者多也。
1700740274
1700740275 周禹载:脉至阴阳俱紧,阴寒极矣。寒邪入里,岂能有汗,乃反汗出者,则是真阳素亏,无阳以固其外,遂致腠理疏泄,不发热而汗自出也。圣人特垂训曰,此属少阴,正用四逆急温之时,庶几真阳骤回,里证不作,否则阴邪上逆,则为咽痛,为吐,阴寒下注,而复为利,种种危候,不一而足也。
1700740276
1700740277 朱肱:伤寒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汗出者,藁本粉傅之。咽痛者,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半夏散,通脉四逆去芍药加桔梗汤,麻黄升麻汤,可选而用之。
1700740278
1700740279 恽铁樵:详此条意义,并无但欲寐在内,盖谓脉紧而自汗,不得误认为太阳证,故云此属少阴,谓虽不但欲寐;亦属少阴也。
1700740280
1700740281 [按语] 诸家皆从少阴寒盛阳虚作释,意见比较统一,然咽痛一证,有谓阴寒上逆,有谓虚阳上越,更有谓客寒者,前后对照,当以虚阳浮越为妥。朱氏所举治法,汗出而用藳本粉,咽痛而用甘桔,皆非亡阳所宜。本证至暴且急,治法当从通脉四逆汤、白通汤中求之,以急救回阳。
1700740282
1700740283 以上条文(281~283)内容大意:
1700740284
1700740285
1700740286
1700740287
1700740288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①少阴汗也。(284)
1700740289
1700740290 词解 ①强责:过分强求的意思。强责少阴汗,是不当发汗而强用发汗的方法。
1700740291
1700740292 [校勘] 《玉函经》“以”作“为”。
1700740293
1700740294 [语译] 患少阴病的人,咳嗽,腹泻,又有谵语的症状,这是因误用火法,强发少阴之汗,劫耗津液的缘故,小便必然是艰涩难下。
1700740295
1700740296 [提要] 少阴病火劫伤阴的变证。
1700740297
1700740298 [浅释] 少阴病本有寒化、热化的不同,咳而下利的证候,也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的区别。从寒化的,用真武汤,从热化的,用猪苓汤,这是一般的大法。今文中指出“被火气劫”一句,是从谵语的症状悟出,因为使用火法必然损及阴液,心阴受伤以致心神浮越,因而出现谵语;肾主二便,今强迫少阴之汗,津液受伤,化源不继,是以小便难。
1700740299
1700740300 关于谵语一证,亦有作胃阴被劫释,如《金鉴》曰:“今被火气劫汗,则从热化而转属于胃,故发谵语。”又如尤在泾曰:“少阴不当发汗,而强以火劫之,不特竭其肾阴,亦并耗其胃液,胃干则谵语。”是说亦有理致,可以并存,临床自当结合全部病情辨证。
[ 上一页 ]  [ :1.7007402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