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54670
三诊 1936年6月8日
1700754671
1700754672
身热渐退,日晡仍重,体温37.6℃,四天未抽,神志清醒,言语对答正确。昨日大便又通一次,色深不多,小便渐畅,夜寐安,两脉细弱略数,沉取似有弦象,舌已渐润,边尖红,根略厚。温邪渐解,营热已清,胃肠滞热,化而未清。再以养血育阴兼化滞热以退晡热。饮食当慎。
1700754673
1700754674
淡豆豉9克 香青蒿6克 鲜生地30克 生白芍24克 元参15克 丹皮9克 钩藤9克 鲜茅芦根各30克 焦三仙各9克 二剂
1700754675
1700754676
四诊 1936年6月8日
1700754677
1700754678
晡热已退净,体温正常,胃纳渐开,二便如常,舌苔已化,脉象细弱,温邪蕴热已解,胃肠滞热已化,再以疏调胃肠,以善其后。
1700754679
1700754680
北沙参12克 细生地24克 白芍15克 焦三仙各9克 鸡内金9克 砂仁1.5克(研冲) 五剂
1700754681
1700754682
患者6月20日来舍,告曰,病已康复,准备一周后工作。
1700754683
1700754684
【按】 本例为素体阴血亏损,近日又感温邪而引起的热极生风证。实质上是虚中挟实,本虚标实证,故用生地、白芍养阴以柔肝,是治本之法,用羚羊角、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潜阳以熄风,是治标之品,标本兼顾,相得益彰。
1700754685
1700754686
例二:热陷心包兼血热动风
1700754687
1700754688
汪左 诊脉沉细而数,苔薄黄,表热不扬而里热甚炽,神识昏糊,谵语妄言,甚则逾垣上屋,角弓反张,唇焦渴不知饮,此温邪伏营,逆传膻中,温郁化火,火灼津液为痰,痰随火升,蒙蔽心包,神明无主,肝风骤起,风乘火势,火借风威,所以见证如是之猖狂也。脉不洪数,非阳明里热可比,厥闭之险,势恐难免,亟拟清温熄风,清神涤痰,以救涸辙而滋化源,是否有当,质之高明。
1700754689
1700754690
鲜石斛三钱 犀角五分 薄荷八分 茯神三钱 川贝三钱 花粉三钱 羚羊片三分 连翘一钱半 枳实一钱 竹茹一钱半 天竺黄一钱半 石菖蒲八分 竹沥二两冲 紫雪丹四分冲。
1700754691
1700754692
两剂风平神清,表热转盛,去紫雪、犀、羚,加芩、豉,重用银、翘,数剂而安,伏温由营达气而解。
1700754693
1700754694
选自《丁甘仁医案》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0年8月版第18页)
1700754695
1700754696
【按】 此案病情危重,既有神昏谵语之心包证,又有角弓反张之肝风证,确为心肝同病,病在营血。但丁氏除用清营血之犀、羚、紫雪外,大部分药物都为气分之品,其目的就是要透营分之热由气分而解,结果妙手回春,深得叶氏之奥妙。
1700754697
1700754698
7. 火旺阴伤,心肾不交
1700754699
1700754700
【临床表现】 身热口干,心烦躁扰不寐,舌红苔黄,脉细数。
1700754701
1700754702
【病机分析】 本证乃温热邪气久羁,而阴液大伤。即吴鞠通所云:“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之候。人之正常生理状态,应是心火下交于肾,温化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制约心火不亢,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维持脏腑活动之动态平衡。温热邪气内炽,上助手少阴心火,下灼足少阴肾水,致使心火亢于上,而不下交于肾;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火愈亢而阴愈伤,阴愈亏而火愈炽,势成恶性循环。火炽阴伤,则身热口干。心肾不交,阳不入阴,邪热扰心,故心烦躁扰不寐。正如吴鞠通所说:“心中烦,阳邪挟心阳独亢于上,心体之阴,无容留之地,故烦杂无耐,不得卧,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虽欲卧得乎!此证阴阳各自为道,不相交互,去死不远”(《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十一条分注》)。舌红苔黄,脉细数,均为火旺阴伤之象。
1700754703
1700754704
【治法】 泄火育阴
1700754705
1700754706
【方药】 黄连阿胶汤(《温病条辨》)
1700754707
1700754708
黄连四钱 黄芩一钱 阿胶三钱 白芍一钱 鸡子黄二枚
1700754709
1700754710
水八杯,先煮三物,取三杯,去滓,内胶烊尽,再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日三服。
1700754711
1700754712
【方论】 方中黄连配黄芩,苦寒直折,清邪热,泄心火。阿胶配白芍,滋补肝血肾精而养真阴。鸡子黄滋补心肾。诸药配伍,上泄手少阴心火,下滋足少阴肾水,为泄火育阴,攻补兼施之方。正如吴鞠通所说:“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十一条·分注》)
1700754713
1700754714
【文献选录】
1700754715
1700754716
“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十一条》)
1700754717
1700754718
【按语】 “少阴温病”,指温热邪气深入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两少阴。“真阴欲竭,壮火复炽”,指邪热下灼足少阴肾水,肾阴将欲枯涸;而邪热上助手少阴心火,心火又亢烈炎炽。此即心肾不交之机制。“心中烦,不得卧”,是心肾不交之见症。廖廖数字,病因、病机、病位、见症、方药皆详。
1700754719
[
上一页 ]
[ :1.700754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