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57431
处方:白芍15克 山药10克 阿胶10克(烊化) 沙参15克 白扁豆10克 远志10克 海蜇皮10克 马尾连3克 鸡子黄2枚(搅匀冲) 服三剂
1700757432
1700757433
药后已能下床活动,饮食及二便正常,X线检查“两肺吸收”,血化验正常,调理数日痊愈出院。年后随访一切正常,仍上班工作。
1700757434
1700757435
按语:本案患者年逾七旬,正气已衰;且膀胱癌手术后,气血大伤;热邪久羁,津液耗惫;近患肺炎、泌尿系感染,叠进中西药,全属寒凉,遏阻气机,肺不宣降,津液不布,遂成痰浊。
1700757436
1700757437
本证属热邪入营,营阴重伤,且肺失宣降,痰浊阻滞气机。所以初诊即以白芍、生地、麦冬、元参、沙参、石斛等甘寒生津,即王孟英所说:“阴气枯竭,甘寒濡润,不厌其多,”因“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本案始终抓住了这一点,“刻刻顾其津液,”以保生机不绝。以羚羊角清营分之热;因痰浊阻滞肺失宣降,气机不畅,入营之热不得外达,故以前胡、杏仁、川贝、黛蛤散宣降肺气以化痰浊,黄芩清气分之余热,合以畅营热外达之路而透热转气所以服后神清知饥,均为营热外透的标志。
1700757438
1700757439
二诊为食复。因食滞中阻,郁热上蒸,不仅阴伤,且有痰热蒙蔽心包之势,故除甘寒养阴之外,又加安宫牛黄丸以开内窍之闭,并加化滞和胃之品,宣畅气机,导营热外达,服后舌质绛有津,薄苔渐布,神志转清,均说明营热已开始外透。
1700757440
1700757441
两诊虽为同一病人,但因造成气机不畅,营热不能外透的原因不同,所以作为透热转气的用药也随之而异。营热一旦透转,则按其证辨证论治。
1700757442
1700757443
2. 暑温挟湿入营(乙脑)
1700757444
1700757445
陈某,女,58岁,1965年8月15日入院
1700757446
1700757447
初起发热恶寒,体温38~39℃,汗出时有恶心,二天后开始神志不清,烦躁谵语,颈部有抵抗,查脑脊液白细胞23×106/L,单核9×106/L;入院即给常规抗菌素治疗。第三天开始腹泻,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诊为乙脑并发剥脱性肠炎,治疗无效,并产生霉菌,遂邀余会诊。
1700757448
1700757449
一诊 1958年8月18日
1700757450
1700757451
身热不退,神识昏沉,大便作泄,色黄气臭,小便黄少,舌绛龟裂,苔焦黄唇燥,脉细数。
1700757452
1700757453
辨证:此为暑热久蕴入营,蒙蔽心包,且积滞互阻,湿热下迫。气热复炽,营阴已伤。治宜清营养阴,开窍透热。
1700757454
1700757455
处方:葛根4.5克 黄芩9克 黄连4.5克 甘草3克 生石膏30克 竹茹6克 菖蒲4.5克 郁金6克 鲜石斛15克 紫雪丹3克(分服) 二剂
1700757456
1700757457
二诊 1958年8月20日
1700757458
1700757459
药后热退泄止,神志转清,溲黄舌干红,苔已渐化,脉弦滑略数。以扶正养阴,清泄余热而愈。
1700757460
1700757461
按语:本证为乙脑重证并发剥脱性肠炎,属中医暑热挟湿。暑热久蕴,营阴已伤。热势深重,蒸湿炼液为痰,蒙蔽心包,且气热炽盛,积滞互阻,湿热下迫。上有内窍堵闭,下有湿热阻滞于肠,气机不畅;又因气热复炽,热邪源源不断由气直涌营中。故以白虎清气热、葛根芩连清利肠热;菖蒲、郁金配紫雪丹清心涤痰开窍,甘草、滑石、竹叶通利三焦,以排除造成营热不能外达的原因,使气机通畅,开营热外达之路。服后热退,泄止神清,为营热外透。舌干红溲黄,为营阴既伤,余热未清,故以养阴清泄余热法而愈。
1700757462
1700757463
3. 暑温湿热逆传心包(乙脑)
1700757464
1700757465
吴某,男,15岁,1953年9月6日初诊
1700757466
1700757467
发热4~5天,两天来加重,体温39.7℃、头晕恶心,呕吐颈强,神昏谵语,大便已两日未通,舌绛苔黄厚,小便短少,两脉沉滑濡数。此暑温湿热逆传心包,姑以芳香化湿,凉营开窍泄热方法:
1700757468
1700757469
佩兰12克(后下) 藿香9克(后下) 生石膏25克 连翘9克 竹叶茹各10克 菖蒲6克 郁金10克 黄连6克 银花15克 半夏12克 六一散12克(布包) 紫雪丹6克(分两次服) 服二剂。
1700757470
1700757471
即刻煎服一剂,随即送××医院检查,并做腰穿,诊断为乙型脑炎,当晚又服第二剂汤药。
1700757472
1700757473
二诊 1953年9月8日
1700757474
1700757475
今晨大便畅泄两次,且色深气臭甚多,身热已退,神志转清,体温正常,想吃东西,舌微黄质红,脉濡滑。停药,9日出院。
1700757476
1700757477
三诊 1953年9月10日
1700757478
1700757479
身热已退,体温正常,无恶心呕吐,舌苔已化,浮而略黄,脉濡滑且弱,再以养阴清热兼助消化方法。
1700757480
[
上一页 ]
[ :1.7007574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