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59227e+09
1700759227
1700759228
1700759229 白是湿热病的特殊体征。在湿温、暑温、伏暑病中都可见到。
1700759230
1700759231 1. 形态 形如粟米,高出皮肤,状如水晶,内有淡黄色浆液。一般出现在湿热病一周以后,多见胸膺及上腹部,四肢少见,一般说数量不多,数十至数百个,偶有大片出现者,多见于年轻体壮,湿热邪盛者,溃后有浆液不多,退后皮肤脱屑,不留斑痕及色素沉着等。
1700759232
1700759233
1700759234
1700759235 应注意与水痘鉴别,水痘多见于小儿,水痘大于白几倍。水痘多是三代并存(大、中、小三类),白是一片形态一致细晶莹小泡,成批出现,一批消退,一批再现。
1700759236
1700759237 2. 成因 湿热之邪留恋气分,湿遏热伏,郁蒸肌肤,连成一片。
1700759238
1700759239 3. 治法 本为湿热蕴郁发于肌表,正邪皆盛之象,治之以清化湿热,疏解卫气,以减湿热郁积,常用透热化湿,宣畅气机,可用薏苡竹叶散,或三仁汤等皆可。饮食禁忌特为重要。
1700759240
1700759241
1700759242
1700759243 4. 诊断意义 湿热病或湿温病中出现白,标明是湿热邪气留恋卫气之间,说明湿热邪气有外出之机,在湿热病或暑湿病及湿温病中,根据白的形态,可辨别湿热病的邪正消长情况。我们常见的有:
1700759244
1700759245
1700759246
1700759247 (1)正常白:晶莹光亮,颗粒饱满,浆液充足,密而不过多,此湿热外达,气血充盛,随着白的透发,病者症状如发热,胸脘满闷,腹中胀满,周身酸楚乏力,皆有减轻之势,预后良好,治以清化湿热,分利三焦,淡渗祛湿。
1700759248
1700759249
1700759250 (2)枯:出空瘪,内少浆液,光亮程度不够。这种湿热病患者,多为素体薄弱,气阴大伤,虽出现而症状不减,身热,胸闷,乏力,脘痞不轻,烦躁心烦不去,此为正不胜邪之征。预后不良,医者特当注意。治疗时仍需以清化湿热为主,但用药要轻,因体质过弱,湿热蕴郁不解,如脉象力弱,面色淡白,舌白质淡,气短乏力加重时,当考虑中气不足,湿郁不解,酌情略加益气之品,但不是甘温益气,更不是桂附温阳。是在清化湿热的基础上,酌加一些益气之味。如三仁汤中加用焦薏米、茯苓皮、生白术、生山药、冬瓜仁等。若舌红口干渴者加北沙参10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也可以增加些牛奶、百合粉、藕粉等。
1700759251
1700759252 五、辨温病脉象
1700759253
1700759254 诊脉是中医四诊之一,对温病来说,切脉也是温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先父赵文魁的《文魁脉学》里讲的很清楚,脉分浮、中、按、沉四部,恰好配合温病的卫、气、营、血。三菽之力候浮脉,六菽之力候中脉,九菽之力候按脉,十二菽之力候沉脉。浮中以候功能方面的疾病而按沉则候实质方面疾病。中医诊断疾病靠脉、舌、色是客观的依据,离开了它,没有办法确诊一个证或一个病。通过诊脉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以及邪正消长等情况。今提出有关温病的常见脉象。
1700759255
1700759256 1. 浮脉 是指病邪在卫分,病邪肤浅的意思,用手按至寸口,以三菽之力即得。菽指绿豆也。
1700759257
1700759258 特点:轻取即得,按之不足。所以在脉经里讲,“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意思是说浮脉的形象是按之不足,而把手轻轻的举起时,力量明显增强,所以崔氏称它是“如水漂木”,也讲的是按之不足而举之反有余。
1700759259
1700759260 形成:浮脉表示正邪相争,气血充于体表所致,邪来很盛而正气又足的现象。
1700759261
1700759262 主病:温病主要是邪在卫分,是病从口鼻而入。受风邪、感寒邪或伤寒病都是皮肤受风或受寒而来主表证。但是检查疾病必须看兼脉,由于兼脉的不同,病机也因之而异。总之浮脉是病在表位。
1700759263
1700759264 分类:
1700759265
1700759266 浮数:指温邪侵袭卫分,温邪从口鼻吸受而来,正邪交争,气血充盛于卫分,由于肺卫蕴热,血行加速,故在浮位又加一个数脉,治疗时可用辛凉清解的方法,如桑菊饮、银翘散等。
1700759267
1700759268 浮滑数:浮是邪在表位,或是在卫分,滑脉主痰,李时珍在《濒湖脉学》里讲“滑则为痰,是阴中之阳脉”,是说痰、湿、水、饮一类皆属阴邪,且是有余有形的疾病,故又称阳。我们诊断痰饮类的疾病都从滑来定。滑数相见就说明是痰热一类有形的疾病了。浮滑数并见是称它为在卫分内有痰热,或温邪在卫分又兼有痰热。治疗时除治卫分之温热邪气外还要加上治痰的药物。
1700759269
1700759270 浮滑细数:在浮滑数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细脉,在诊断时就完全不同。细为血少阴伤,叶天士说“细为脏阴之亏,数乃营液之耗”,这两个脉加进来,说明这个温病目前是以阴伤为主,这个数脉虽然也是热,但是阴伤津少是主要的,单用清法是不可以的,必须首先考虑阴伤,在治疗阴不足的基础上,再行清热。也就是说这种阴伤的温病当以滋阴为主,兼以清热。若是错误的把细数看成是浮紧而用辛温解表,就大错而特错了。
1700759271
1700759272 浮滑细数间有促象:这是在前条基础上,一种是有痰热郁结,必须参考舌象。再一种就是误用泄下之品,中气受戕,痰热不减。又有可能是心气不足,应参舌证仔细考虑。
1700759273
1700759274 2. 洪脉 是指温邪在气分的脉象,一般说是气分热,主阳明实热之证。
1700759275
1700759276 特点:指脉搏的形态是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脉形如勾,表示来有力而去力弱,洪脉比较宽大而力量差,尤其是去衰要体会清楚。
[ 上一页 ]  [ :1.7007592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