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65568
五月十五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浮象较减,右关仍觉滑数。暑邪微轻,唯中州湿饮尚盛,以致头晕、肢倦、湿热下行。今拟和中化湿代茶饮调理。
1700765569
1700765570
藿香梗二钱 粉葛二钱 茅术二钱(土炒) 陈皮二钱 赤苓皮三钱 猪苓二钱 扁豆三钱(炒) 川柏二钱 六一散三钱(包煎) 木通一钱
1700765571
1700765572
〔按〕药后暑邪渐解,中州湿饮尚盛,故仍有头晕、肢倦等征象,拟和中化湿法。遵循“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一基本原则,药用赤苓皮、猪苓、扁豆、木通、六一散等健脾利尿;伍以藿香梗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粉葛升阳;陈皮理气健脾;川柏清化湿热。合方代茶饮服,使湿有去路,邪热亦随之而祛,气机调畅,则病向愈。
1700765573
1700765574
五月十六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滑而微数。诸证轻减,唯湿热未清,胃气欠和,今拟和胃化湿代茶饮调理。
1700765575
1700765576
赤苓皮三钱 扁豆三钱(炒) 苡米三钱(炒) 新会皮一钱 冬瓜皮二钱 壳砂六分 木通一钱
1700765577
1700765578
引用焦槟榔二钱、六一散三钱(包煎)。
1700765579
1700765580
〔按〕服药二日,诸证轻减,脉症合参,证属湿热未清,胃气失和,拟化湿和胃之法,邪去而正安,不可一味壅补。药用赤苓、扁豆、苡米健脾益气,淡渗利尿;木通、六一散利尿清暑;冬瓜皮肃肺化痰兼以通利小便;壳砂醒脾和胃;焦槟榔通畅肠腑。湿热去,气机调,胃气安和。
1700765581
1700765582
五月十七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滑缓。诸症均愈,唯中焦浮热未清,今拟和中清热代茶饮调理。
1700765583
1700765584
赤苓皮二钱 扁豆三钱(炒) 新会六分(白去) 寸冬二钱(带心) 淡竹叶六分 栀皮一钱五分(炒) 木通一钱 水煎代茶
1700765585
1700765586
〔按〕调理数日,诸证均愈,唯中焦浮热未清,以清淡平和之品清热利湿、健脾和胃而收功。
1700765587
1700765588
3.宣统皇上代茶饮方
1700765589
1700765590
中药水煎代茶饮是一种服药的形式,一般用于大病之后的调整阶段,或是平时没有大病而略施小方进行调理的方法。它是用小剂量,轻药煎汤代茶使用,既方便,又减少服药的痛苦,故取名为“代茶饮”。这种剂型不分头煎与二煎,也不要求每次必须喝多少。一般是轻剂,略煎,100~500毫升即可,随时代茶饮用之。
1700765591
1700765592
在清廷宫内先父经常用此法,进行保健调理用。出宫后,在民间治病时,先父多在大病愈后或慢性小恙时,用代茶饮方法进行调治,经过一段恢复之后,或用丸药、散药以缓调理。今录数方参考之。
1700765593
1700765594
宣统某年十月十五日寅刻皇上代茶饮方:
1700765595
1700765596
大生地四钱 杭芍四钱 归身三钱 五味子五粒 朱茯神四钱 丹皮一钱五分 泽泻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白) 广木香一钱五分(研) 枣仁二钱(炒焦) 瓜蒌皮三钱 苏梗五分
1700765597
1700765598
水煎代茶徐徐饮之。赵文魁谨拟。
1700765599
1700765600
从方药中推敲,大生地、杭芍、归身是四物汤去川芎,以养血育阴为主。五味子酸咸以收涩、敛阴,并加茯神、枣仁以安神。丹皮以凉血化瘀泄其虚热。泽泻祛湿利水兼泄虚热。用陈皮、木香、苏梗、瓜蒌皮调气机以畅胸阳。总之,是养血补阴,养心安神,少佐理气之品,既能养血育阴以安心神,又能疏畅气机泄其虚热,故用本方代茶饮之。
1700765601
1700765602
同年十月十五日卯刻,照原方加姜川朴六分。
1700765603
1700765604
这是寅刻之后的一个时辰,就是上方服后二小时,再诊皇上脉象。可能是方中滋养药物略多,出现脘间闷胀,微有恶心,故于原方中加姜川朴六分。
1700765605
1700765606
同年十月十五日巳刻皇上代茶饮方:
1700765607
1700765608
生地黄四钱 杭芍四钱 归身三钱 丹皮二钱 赤茯苓二钱 莲心三分 醋柴胡五分 胆草三分 鲜竹叶二十片 山药二钱(炒) 泽泻二钱 酒芩二钱
1700765609
1700765610
水煎代茶饮。
1700765611
1700765612
本方与上方不同点是:去茯神、枣仁、五味子,且加用莲心、醋柴胡、胆草、鲜竹叶、黄芩。说明皇上的热郁胆火之象明显,故改以苦泄折热之法。因为血虚阴分不足是其痼疾,所以仍用归、地、芍等养血之品。
1700765613
1700765614
同年十月十五日未刻皇上代茶饮方:
1700765615
1700765616
1700765617
知母三钱 生石膏六钱 苦杏仁三钱 杭白芍三钱 枳壳二钱 炙香附二钱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五分() 鲜竹茹二钱 甘草梢五分
[
上一页 ]
[ :1.7007655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