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541e+09
1700775410
1700775411 若确属血少失养,当以养血柔筋为治,方中去黄芩、川楝子、苦丁茶,加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
1700775412
1700775413 若血虚肝热,脉细弦小数,心烦梦多,急躁不宁,当以本方加白芍20克、阿胶10克(烊化)、丹皮10克、珍珠母30克(先煎)、鸡子黄2枚(搅),如条件许可再加羚羊角粉0.5克(冲),睡前服。
1700775414
1700775415 (三)化痰浊以升清阳,泄肝火求其晕止
1700775416
1700775417 嗜好肥甘,痰浊不化,胸脘痞满,恶心欲吐,前额作胀,心悸头晕,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当用清化痰浊方法,仿半夏天麻白术汤意。
1700775418
1700775419 明天麻10克 胆南星10克 白术6克 半夏曲12克 陈皮10克 川楝子12克 黄芩12克 柴胡6克 龙胆草4克
1700775420
1700775421 加减法:
1700775422
1700775423 若痰热化火,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20克、杏仁10克、大黄粉1克(冲)、黛蛤散10克(布包)。
1700775424
1700775425 若舌苔垢腻根厚,食滞生痰者,可加焦三仙各15克、莱菔子15克、苏子10克、皂角6克、防风6克。
1700775426
1700775427 若血虚之体,肝热素盛,痰浊中阻,方中去白术,加天竺黄10克、黛蛤散12克(布包)、羚羊角粉1克(冲),俟肝热去,再缓养血。
1700775428
1700775429 (四)补肝肾,填髓海,以定虚眩
1700775430
1700775431 肾精亏损,下元不足,脑为髓海,肾家主之,下虚则上实,肾虚则头目眩晕,腰酸膝软,遗精耳鸣,舌光质红,两尺脉无力。用填补下元方法。
1700775432
1700775433 沙苑蒺藜24克 旱莲草12克 女贞子12克 枸杞子12克 熟地黄15克 芡实米12克 茯苓12克 生牡蛎24克(先煎)
1700775434
1700775435 加减法:
1700775436
1700775437 若血虚阴伤而有虚热时,当先泄虚热,可用白头翁、丹皮、白薇、芍药等味,然后再用本方治之。
1700775438
1700775439 若热势未清,可于方中加菊花10克、桑叶10克、防风3克以祛风热。
1700775440
1700775441 若阴虚化火,大便不通时,可在方中加杏仁10克、瓜蒌仁20克、元参20克。
1700775442
1700775443 若阴虚热亢,头眩较重时,加珍珠母30克、瓦楞子20克、石决明20克(或草决明15克),以潜镇虚热。
1700775444
1700775445 (五)益气补血,以定虚眩
1700775446
1700775447 素体血虚气弱,面色萎黄无华,头晕目眩,毛发干枯,指甲不荣,心悸失眠,月事色淡量少,唇淡苔润,两脉细弱无力。气血不足,中气大亏,用益气补血方法。
1700775448
1700775449 黄芪12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当归10克 生地黄15克 旱莲草10克 女贞子10克 生牡蛎30克(先煎)
1700775450
1700775451 亦可以服用八珍汤或同类丸药。如胃纳不佳,舌苔根厚者,加鸡内金10克、砂仁1克,或香砂枳术丸配合应用。
1700775452
1700775453 这种类型的眩晕证,必须配合饮食营养,主要的是设法促进吸收能力,可嘱病人每天适当活动,如走路、打拳等体力锻炼。一定注意导致气血不足的原因,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700775454
1700775455 若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损伤体质的某种不良的嗜好,医生应当仔细了解,并设法令其解除。
1700775456
1700775457 (六)益中气,补元阳,以定虚眩
1700775458
1700775459 老年中阳不足,元气又伤,清阳无能上升,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动则乏力,头目眩晕,舌净苔白,光滑胖嫩,脉虚濡无力。当用益气补元方法。
[ 上一页 ]  [ :1.700775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