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84195e+09
1700784195 治法:急下存阴。
1700784196
1700784197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大黄5克 芒硝10克 枳实10克 厚朴10克 甘草5克
1700784198
1700784199 (五)热陷心包
1700784200
1700784201 主症:身热灼手,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纯绛,鲜泽无苔,或有黄燥苔,脉沉,按之细滑数。
1700784202
1700784203 治法:清心开窍。
1700784204
1700784205 方药:清宫汤送服“三宝”。药用:水牛角10克(磨冲) 元参10克 连翘10克 竹叶10克 麦冬10克 丹皮10克 银花10克 菖蒲6克 郁金9克
1700784206
1700784207 热势重者用安宫牛黄丸,痰郁重者用至宝丹,动风且便干者用紫雪丹。治疗注意:临床上热陷心包往往不是单独出现,常兼夹他邪为患,故在治疗时除清心开窍外,尚根据各种不同兼症,采取相应的治法。如热陷心包兼有腑实者,当通腑开窍,方用牛黄承气汤;兼有瘀血阻络者,舌色必青紫黯润有瘀斑,当清心开窍兼以祛痰,方如犀地清络饮;若兼动肝风,症见神昏惊厥、四肢抽搐者,治当清心开窍,凉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加“三宝”。
1700784208
1700784209 (六)热伤营阴
1700784210
1700784211 主症: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干不渴,时有谵语,或神志不清,舌绛少苔,脉来沉而细数。
1700784212
1700784213 治法:清营养阴,佐以透热转气。
1700784214
1700784215 方药:清营汤加减:水牛角10克 生地10克 玄参10克 竹叶10克 麦冬10克 丹参10克 黄连3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1700784216
1700784217 治疗注意:透热转气是治疗营分证的关键。叶天士所云之“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为使营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清营汤中银花、连翘、竹叶,即具透热转气之功,此为邪热初入营分而设。临床病情多变,实难执一而治,兼有湿阻、食滞、痰蒙、瘀血,或过用寒凉,或早投滋腻,或滥施温补,皆可导致气机不畅,妨碍营热外达。必须针对不同病机,选用不同的药物,疏通气机,才能使营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
1700784218
1700784219 (七)痰湿蒙蔽
1700784220
1700784221 主症:面色垢滞,神志痴呆,语言错乱,或意识朦胧,语言不清,甚则深度昏迷,昼轻夜重,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濡滑而数。
1700784222
1700784223 治法:化湿清热,芳香开窍。
1700784224
1700784225 方药: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药用:石菖蒲10克 郁金10克 炒山栀6克 竹叶10克连翘10克 菊花10克 滑石10克 丹皮10克 牛蒡子10克 竹沥10克 玉枢丹10克(冲)
1700784226
1700784227 (八)瘀热交阻
1700784228
1700784229 主症:热陷心包兼瘀阻心窍,可周身灼热,神昏深重,或谵妄昏狂,舌紫绛而润,下焦蓄血,其人如狂,少腹硬满急痛,大便秘结,或自利酱粪;热入血室,谵语如狂,或神气忽清忽乱,壮热口渴,经水适来适断,舌质深绛带紫,脉沉涩。
1700784230
1700784231 治法:清热化瘀开窍。
1700784232
1700784233 方药:犀地清络饮加减:水牛角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连翘10克 桃仁10克 竹沥10克 菖蒲10克 茅根10克 灯心5克
1700784234
1700784235 治疗注意:根据瘀阻的部位不同,灵活加减。热入血室,有谵语如狂之象,用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丹皮等;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神昏谵语,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入营分,宜大剂水牛角、紫草、茜草、连翘、石菖蒲、赤芍、丹参之属,瘀阻甚者,用桃仁承气汤及当归尾、山甲等;若热蓄下焦,少腹硬满,神志如狂者,用桃核承气汤;若气血钝滞,机窍不运,神志若呆的昏迷不语,宜三甲散,此对某些热病后期的昏迷窍闭、痴呆不语等后遗症,亦有较好疗效。
1700784236
1700784237 (九)亡阴失水
1700784238
1700784239 主症:神志昏迷,汗出,面红身热,唇红舌干,脉虚数。
1700784240
1700784241 治法:救阴敛阳。
1700784242
1700784243 方药:生脉散加味:人参3克(另煎) 麦冬10克 五味子10克 山萸肉5克 沙参10克 鲜石斛10克 黄精10克 龙骨20克
1700784244
[ 上一页 ]  [ :1.7007841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