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3763
1701163764
这句话成为千古名言,被后人反复引用。因为它直截了当地说清了宗教和政权的关系。
1701163765
1701163766
固然,在大部分的宗教看来,皇帝也不过是有待教化的普通教民。宗教有了大发展,教徒会归功于神力。宗教受到了打击,教徒会说这是因为大众不虔诚而受到的惩罚。总之和世俗政权一概无关。
1701163767
1701163768
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我们见到的是世俗政权随时决定着宗教的兴亡。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皇权极强的国度里,无论是哪个宗教,有皇权青睐什么都好说,皇权要是厌恶就只能躲在一边画圈圈。要想兴盛本教,必须要“依国主”。道安只是把一些信徒不愿意承认的规律老老实实的说出来而已。
1701163769
1701163770
这规律并非中国独有,生活清苦的印度僧人同样有现实的一面。
1701163771
1701163772
季羡林先生在小乘的佛经中翻出这么一条令人吃惊的规定来:
1701163773
1701163774
“和尚同商人同行,如果想放屁或者大小便,必须到下风去,不能在上风,免得熏坏了商人。”[21]
1701163775
1701163776
这说明印度僧人并非完全超然俗世,也会主动讨好商人。
1701163777
1701163778
而且,从佛理上严格讲,攀附豪门也不一定就等于趋炎附势。
1701163779
1701163780
《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人嫌僧人势利,质问说:“你们僧人为什么总要进富贵之家呢?”僧人回答:“在你们眼里我进的是富贵之家,在贫僧看来,如同进穷苦之家一样。”[22]
1701163781
1701163782
意思是说,既然佛教不分贵贱,在佛教眼里富贵和贫穷没有区别,那我就进富贵之家又有哪里不对了呢?当然,这话如果是由那些总是专门进富贵家的僧人来说,就有点狡赖的感觉了。
1701163783
1701163784
分徒以后,道安带着包括慧远在内的剩余徒众来到今天湖北省最北端的襄阳市。此时的襄阳掌握在东晋帝国的手中。换句话说,是南方汉人统治的地方。
1701163785
1701163786
道安早已经名满天下。因此以当地最高军事长官朱序为首,整个襄阳地区的官僚、豪门对道安都非常尊崇。他们出资为道安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连东晋帝国的皇帝都下诏说,要给道安“俸给一同王公”—要像对王公贵族一样的供养道安。
1701163787
1701163788
在襄阳,道安僧团安定的生活了十几年。
1701163789
1701163790
这是研习佛法最好的机会,但是道安和慧远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701163791
1701163792
道安虽然已经成为当时最有名望的佛学家,但是全国研究佛学的远不止他这群人。在一个我们刚才已经讲过的问题上,道安和其他佛学家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1701163793
1701163794
我们前面说,佛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无常”还不是最常用的说法,佛教最常说的术语是“空”,用来强调事物本质虚幻的一面。我们常听到佛教讲“四大皆空”,就指的是这个“空”。
1701163795
1701163796
道安遇到的问题是:“空”是不是就等于绝对的虚无?佛、佛教、佛经是不是也是“空”的?对于这些问题,当时的中国佛学家们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1701163797
1701163798
对于这些观点,我列举一二。您不用细看它们,我只是想向您说明这些分歧多么难以调和。您大致看一下,只需要感受到这些论证个个气势磅礴,结论却又千差万别,就可以了。
1701163799
1701163800
—有的人说了:佛教解脱的关键不是消除欲望,不再造业吗?消除欲望、不再造业,不就是要通过认识到万物并非实有,破除“法执”、“我执”来实现吗?那还用问,“空”的意思肯定是“虚无”啊!要不还怎么修行啊!
1701163801
1701163802
—但是有的人说:你要是说万法虚无,难道说佛祖、佛法也是虚无的吗?假如佛祖是虚无的,那你怎么还能听到佛祖的教诲呢?佛祖的教诲、你的修行是不是也是虚无的呢?你的修行也是虚无,那你还修行个什么劲儿呢?所以佛祖、佛法不可能是虚无的啊!肯定是实有的。
1701163803
1701163804
—但有人会说,假如佛祖是实有的,那么佛祖做的种种事,比如传播的教义,对我们的影响,是不是佛祖所做所为而生的果?佛祖是实有的,那他做的果是不是实有的?这些果又不断产生新的果,这影响不断扩散越来越广,是不是逐渐就是万法实有了?
1701163805
1701163806
还有人问:桌子是不是虚无的呢?假如桌子是虚无的,那我们还能往桌子上放东西吗?假如所有的物质都是虚无的,那僧人还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穿衣?
1701163807
1701163808
—有的人认为,世界万物不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吗?那么,过去事物的因缘已经散掉,是虚无的。未来事物的因缘还没有聚合,也是虚无的。只有事物此时此刻的因缘是聚合的,所以此瞬不是空的,是实有的。
1701163809
1701163810
这就好比说,上一秒钟的桌子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对我们来说没意义了。下一秒钟的桌子还尚未出现。而此时此刻的桌子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可以往上面放东西,没问题。
1701163811
1701163812
—但有的人又说了,佛教讲因果报应对吧?你说过去的事物都是虚无的,那过去的“业”也是虚无的啦?此时此刻的一切事物,不都是过去“业”所造成的“果”吗?那虚无的“业”怎么会造成实有的“果”呢?同样的道理,此时的所做的“业”如果是实有的,那为什么未来产生的“果”是虚无的呢?如果我觉得未来都是虚无的,那我做坏事未来受的恶报不也都是虚无的了吗?那还算不算有因果报应啊?
[
上一页 ]
[ :1.7011637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