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4763
1701164764
按照佛教的轮回说,今天的每一个人之前都已经轮回过无数次。每个人前世的父母,也会不断的轮回成其他的生命。那么经过无数的轮回之后,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生命,在前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和儿女了。
1701164765
1701164766
因此《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1701164767
1701164768
基于这个理论,大乘佛教徒们产生了慈悲心。世间千百万的生命都和我们曾经有亲情关系,那么我们就不能光让自己超度,我们还应该让千百万的生命都超度。
1701164769
1701164770
顺便多说一句。佛教本来就禁止杀生,因为众生平等,今生我是人它是猪,前生它可能是人我是猪。所以谁也没资格杀谁。而大乘的推论就把杀生的危害变得更严重了。《梵网经》说:“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说杀生就相当于杀前生的父母,这是个很严重的伦理问题了。
1701164771
1701164772
我们接着说普度众生的事。
1701164773
1701164774
小乘认为,人跳出六道轮回之后,会成为“阿罗汉”,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终极目标。阿罗汉上面还有佛,这是凡人修行不了的。
1701164775
1701164776
大乘主张要有慈悲心。那么修行者就不能光让自己跳出轮回,他还应该让其他众生都修行解脱。对于那些修行到很高水平,又立志于普度众生的得道者,大乘在阿罗汉之上,佛之下,增加了一位“菩萨”。
1701164777
1701164778
菩萨的特点是,菩萨都有大慈悲心,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菩萨已经有能力成佛,但他们拒绝立刻成佛。而是许下一个心愿,叫作“本愿”,要等自己的本愿实现以后才能成佛。大部分菩萨许下的本愿,都是要让世间众生全部修行圆满。
1701164779
1701164780
佛经里记录了一些菩萨发过誓言,比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身上度去”这种精神是很伟大的。
1701164781
1701164782
(顺便一说,在网上曾经看到一位大哥的签名是“冰箱不空,誓不成佛”,算你厉害!)
1701164783
1701164784
因为大慈大悲是菩萨的特点,所以我们俗语里常用“菩萨心肠”,来形容慈悲济世的人。
1701164785
1701164786
我们在前面说过,佛教有很多修行方法。苦行僧叫作“头陀行”,大乘发大慈悲心,立志普度众生的修行者,他的修行就叫作“菩萨行”。而那些只顾自己解脱,不愿意帮助他人的修行者,被大乘称为“自了汉”,是大乘反对的。
1701164787
1701164788
我们今天中国大部分僧人,修的都是“菩萨行”。
1701164789
1701164790
因为这个区别,所以大乘佛教打比方说,小乘佛教只度自己不度别人,犹如驾驶一辆只能自己乘坐的小车,所以叫“小乘”。而大乘自己呢,驾驶的是可以携带芸芸众生的大车,所以管自己叫“大乘”。
1701164791
1701164792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区别。
1701164793
1701164794
大小乘在神学上还有几个更重要的区别。小乘偏向于把释迦牟尼看成是普通人。也许有一些神力,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还是普通人,只是在涅槃后才成佛。
1701164795
1701164796
小乘又认为,普通人不能成佛。
1701164797
1701164798
佛教说,人灭除欲望,不再造业就可以跳出轮回,这就叫“涅槃”。那涅槃是什么呢?
1701164799
1701164800
小乘认为,既然是灭除欲望,不再造业,那么涅槃也就是消灭了一切思维和肉体,达到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这其实和唯物观念中的死亡很像。
1701164801
1701164802
但以中观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涅槃观等于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境地,不符合“不生亦不灭”的不取极端的原则。
1701164803
1701164804
那么大乘中观的涅槃观是什么呢?
1701164805
1701164806
中观说了,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一切事物里,也只有“空”是永恒的,那么达到“空”的状态,才算修行完成,涅槃了。
1701164807
1701164808
但是,佛的本质也是“空”啊—因为佛是永恒的,说明佛达到了“空”的境界。
1701164809
1701164810
那么,涅槃的凡人和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1701164811
1701164812
大乘说:没有区别。
[
上一页 ]
[ :1.7011647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