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65511e+09
1701165511
1701165512 然而他错了,错在急于求成。
1701165513
1701165514 战国时代,范睢给秦王献策“远交近攻”。解放战争时代,毛主席给中央军委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都是在说一件事:不能同时与所有人为敌。
1701165515
1701165516 僧道人数庞大不仅对帝国经济有严重的影响,对政局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宇文邕同时得罪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还不包括那些对宗教同情又没出家的百姓,此时就算皇帝拥有再多的武力、再充足的理由,也难以控制住局势了。
1701165517
1701165518 宇文邕太鲁莽了。
1701165519
1701165520 在《广弘明集》记录的一段逸事中,宇文邕强硬的意志跃然纸上。
1701165521
1701165522 这段故事说的是,针对强制还俗,佛教僧人慧远(和我们前面介绍的慧远不是一个人)和宇文邕之间发生了一次冲突。
1701165523
1701165524 《广弘明集》说:
1701165525
1701165526 (慧)远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于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18]
1701165527
1701165528 这段对话很精彩。僧帝二人,一个不畏强权,说皇帝你灭佛会下地狱!另一个人说为了百姓我宁愿下地狱!两个人的表现都非常彪悍。
1701165529
1701165530 不过《广弘明集》由僧人撰写,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慧远如何不畏强权、据理力争。最后还说慧远把宇文邕驳得哑口无言。恐怕这段文字的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了。
1701165531
1701165532 与这段不太可靠的文字相比,下面这件事可以反应出宇文邕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1701165533
1701165534 宇文邕虽然勒令全帝国的僧道都出家,但是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直接消灭佛道似乎不大合适,恐怕宇文邕本人也不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结果皇帝大人想出了一招:在首都设立了一个宗教机构“通道观”。搞的是三教合一,主要讲老庄,也附带讲佛经,上面还有儒家官吏指导。
1701165535
1701165536 无论宇文邕的目的是为了延续佛道文化,还是为了给宗教人士一个安慰,这个决定都是很幼稚的。我们能想象,无论佛教徒还是道教徒,都不会认同这种大杂烩式的组织。宇文邕不仅鲁莽,他还是一个很会异想天开的人。
1701165537
1701165538 宇文邕很快尝到了莽撞行事的后果。
1701165539
1701165540 推翻宇文邕的统治,最终统一中国的是隋帝国。
1701165541
1701165542 隋帝国第一任皇帝杨坚从小被比丘尼智仙养大。在决定起兵的时候,杨坚利用了佛道信徒对宇文邕不满的情绪,宣传自己要振兴佛教和道教。从而在夺权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支持。
1701165543
1701165544 陈寅恪先生在《武曌与佛教》中又考证说,杨坚家族以及他本人幼年,都信仰佛教。因此杨坚称帝以后,大为尊崇佛教,还命令在各地舍利塔内造智仙像。
1701165545
1701165546 佛教徒自然也愿意迎合皇帝,在隋帝国建国初年,就有僧人译经说要有“月光童子”来到人间做国王。甚至连王国的名字“大隋国”都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了[19]。
1701165547
1701165548 佛教兴盛,相比之下,道教虽然也恢复了,但是被压了一头。到了隋炀帝的时候,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就有很多道士出来编造图谶,预言隋帝国将会灭亡。
1701165549
1701165550 前面讲过,图谶是一种预言。
1701165551
1701165552 我们今天史学界对老子的身份争议颇大,连有没有这个人都是个疑问。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一直认为老子就叫“李耳”,姓“李”。因为这个原因,隋末的道教徒就做了很多例如“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杨氏将灭,李氏将兴”之类的谶言,预言姓李的人将要取代隋帝国的统治。
1701165553
1701165554 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知道,当时瓦岗山上有一个起义军领袖李密,他的政变事业就和这个谶言大有关系。此外还有李轨等人起兵造反。在这种情况下,隋帝国政府无论信不信图谶,都要对李姓者大加提防,贬斥、屠杀了一部分李姓官员。唐帝国第一任皇帝李渊,就是在这种不得不反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
1701165555
1701165556 在李渊起兵造反期间,就不断有道士给李渊进献谶言,预言他将成为天下之主。不管李渊自己信不信图谶,反正表面上相信谶言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李渊政权的崛起,一路上都伴随着道教、老子,等唐帝国建立以后,道教就成为李氏政权合法性的一个来源了。
1701165557
1701165558 因而唐帝国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别,在公开场合,三教的排位顺序是“道、儒、佛”[20]。
1701165559
1701165560 到了第二任皇帝李世民,这事又有了戏剧性。
[ 上一页 ]  [ :1.7011655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