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5761
1701165762
这桩案件玄奘没有受到牵连,但在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从此之后,他更加远离政治,皇帝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1701165763
1701165764
《西游记》里,皇帝亲切的拉着唐僧的手称呼“御弟”,这样的情景在真实的历史中也有可能发生。只不过在两人亲切笑容的背后,一个人多了份自大傲慢,另一个人多了份胆战心惊。
1701165765
1701165766
[1]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
1701165767
1701165768
[2]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
1701165769
1701165770
[3]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
1701165771
1701165772
[4]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1701165773
1701165774
[5]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
1701165775
1701165776
[6]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
1701165777
1701165778
[7]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唯愿先庙先灵,藉孙祉而升彼岸,皇帝皇后,因子福而享万春。永握灵图,常临九域。子能如此,方名大孝,始日荣亲。”
1701165779
1701165780
[8] 我们后文会提到,武则天后来为了能顺利称帝,假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日本学者吉村诚提到,玄奘在654年翻译了几部经书,记载了弥勒下生、佛陀以女身出现等内容。吉村诚认为玄奘在这个时候集中翻译这批经文,从佛学思想和翻译进度上看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所以怀疑玄奘可能是在故意迎合武则天的口味。这个假设很有趣,但武则天655年才成为皇后。假如玄奘在654年就预测到武则天的未来,那未免太神奇了。而且玄奘在武则天未成后时就早早的用这么肉麻的方式吹捧,也谄媚得让人难以相信。
1701165781
1701165782
[9]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帝深信纳,数攘袂叹曰:‘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
1701165783
1701165784
[10]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卫禁》“诸不应度关而给过所,取而度者,亦同,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各徒一年。”
1701165785
1701165786
[11]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徒者,奴也,盖奴辱之。”
1701165787
1701165788
[12]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卫禁》:“缘边关塞,以隔华、夷。其有越度此关塞者,得徒二年。以马越度,准上条‘减人二等’,合徒一年。余畜又减二等,杖九十。但以缘边关塞,越罪故重。若从关门私度人、畜,各与余关罪同。若共化外蕃人私相交易,谓市买博易,或取蕃人之物及将物与蕃人,计赃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
1701165789
1701165790
[13]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卫禁》:“诸私度关者,徒一年,越度者,加一等。”“越度者,谓关不由门,津不由济而度者。”
1701165791
1701165792
[14]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还至于阗国进表》:“为所将大象溺死,经本众多,未得鞍乘。以是少停,不获奔驰,早谒轩陛。无任延仰之至。谨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侣奉表先闻。”
1701165793
1701165794
[15] 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
1701165795
1701165796
[16] 准确的说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因为李世民忙于对高句丽的战争,非常仓促,没有详谈。
1701165797
1701165798
[17] 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四:“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
1701165799
1701165800
[18] 释道宣编《广弘明集》卷十。
1701165801
1701165802
[19] 那连提黎耶舍译《佛说德护长者经》:“又此童子……于当来世佛法末时,于阎浮提大隋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能令大隋国内一切众生信于佛法,种诸善根。”
1701165803
1701165804
[20]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第12页:“揣高祖本意,实欲从傅亦之议,全灭佛法。”
1701165805
1701165806
[2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1701165807
1701165808
[22] 说到法琳站队站错这事,我们再顺便说一个站队总站对了的强人。隋末一个叫作王远知的道士。在隋朝的时候,就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杨广把他当作师父一样尊敬。王远知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李渊还没起兵的时候,他就秘密告诉李渊,说他将来能得到天下。后来唐帝国建立后,王远知自然受到了李渊的重用。
1701165809
1701165810
当然这事我们可以解释说,当时李姓得天下的图谶到处都是,李渊也有点权势,王远知见了面悄悄说几句吉祥话,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子那种,也是有可能的。
[
上一页 ]
[ :1.7011657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