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66811e+09
1701166811
1701166812 虽然真实性很可疑[4],但这两首偈子除了给我们平添谈资之外,对我们理解禅宗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1701166813
1701166814 我先用白话翻译一下这两首偈子。
1701166815
1701166816 在神秀的偈子里,他用“菩提树”来比喻众生的俗身,用“明镜台”来比喻人们追求的佛性,用台上的“尘埃”来比喻阻止人们领悟佛性的种种障碍[5]。所以他说应该“时时勤拂拭”,意思是,我们要刻苦修行,去消除挡在人和佛性之间的障碍,才能够成佛。
1701166817
1701166818 但是我们前面说过,既然万物之间的区别、人对万物起的种种称谓,这些都是人由于妄想产生的错误概念,那么,当我们认为世上存在“菩提树”、存在“明镜台”、存在“尘埃”时,当我们认为“菩提树”和“明镜台”之间存在着区别时,这些思想本身不就是错误的妄想吗[6]?
1701166819
1701166820 所以慧能的偈子里说,这世上并没有“菩提树”、“明镜台”,也不存在什么“尘埃”。既然没有“尘埃”,也就不需要我们去“勤拂拭”了。
1701166821
1701166822 换句话说,当你产生了“我和佛性之间有距离,我需要修行”这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本身就是阻碍你成佛的妄想。修行的欲望、修行的行为,这些也都是成佛的阻碍。只有当你放下全部这些想法,心中既没有“佛性”、也没有“修行”等任何概念,达到了我们上一章中所说的,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状态以后,你才能真正成佛。
1701166823
1701166824 这就是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
1701166825
1701166826 慧能的偈子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多附庸风雅的文章都喜欢时不时引上一段。比如武林高手正打得激烈,有个高僧跳出来念一遍“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那些武林高手就停下手,喃喃自语好像悟出了什么一样。
1701166827
1701166828 现在我们知道了,假如是一个完全没学习过佛法的人,不管再怎么认真的听这偈子,也不可能领悟出任何有用的知识来。我们是先学过了般若学,学过了八不中道,学过了天台华严对八不中道的讨论,学过了应该破除时间和空间概念,最后才能明白慧能为什么要说“菩提树”和“明镜台”并不存在。
1701166829
1701166830 在那些不懂装懂的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一听这偈子,顿悟说:“原来我执著的东西其实都不存在啊!‘本来无一物’,输赢本来不存在,我何必自寻烦恼!”就放下了刀枪。表面上看,这似乎符合佛教看空世俗万物的主张。但其实在中观看来,输赢虽然“假有性空”,但并不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硬说输赢胜负根本不存在,这是犯了“恶取空”的错误。
1701166831
1701166832 同样,在慧能的偈子里,一般人认为慧能就是断喝一声“本没有尘埃,何必执著!”让人顿悟了算了。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对慧能偈子的正确理解。龙树说“不一亦不异”,只是说我们对事物的分辨、给事物起的名字、头脑中对事物产生的概念,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并不是说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慧能并不说“佛性”、“俗身”、“尘埃”这些东西完全不存在。佛性当然是存在的,否则佛教也就不会存在了。俗身和尘埃当然也是存在的,否则的话,众生完全等于佛性,那么每个众生本身已经是佛了,佛教也就毫无意义了。连慧能那首偈子都显得多余:众生已然是佛,那你还写偈子有什么用呢?
1701166833
1701166834 慧能指的,并不是佛性、俗身和尘埃完全不存在,他说的是,我们通过理性对佛性、俗身、尘埃产生的一切理解、概念都是错的,是不应该存在的。佛性是存在的,只是它不叫“佛性”,不叫任何一个名字,我们完全不能用语言和理性去谈论它。
1701166835
1701166836 这还不是什么新观点,讲中观学的时候我们就说过,真正的佛性是不能用语言直接描述的。
1701166837
1701166838 慧能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对佛性的一切基于理性的追求行为,都是执著和错误。
1701166839
1701166840 说白了,所有传统的修行方式都是执著。
1701166841
1701166842 那么,到底该怎么成佛?
1701166843
1701166844
1701166845
1701166846 首先,慧能要破除传统的修行方式。
1701166847
1701166848 既然空间、差别都是虚妄的概念,那么人和佛性之间也就不应该有距离,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内和外。所以慧能反复强调,人们过去以为佛性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于遥远彼岸,这些都是错误的概念。
1701166849
1701166850 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7]
1701166851
1701166852 兔子没有角,“兔角”是世上不存在的东西。慧能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法并不存在于彼岸。
1701166853
1701166854 慧能又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8]“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9]
1701166855
1701166856 他明确说,佛性就在自己内心之中,而不在人之外。
1701166857
1701166858 禅宗有一个术语叫“回光返照”。我们用来形容临终的人突然有精神的现象,这个词在禅宗里是另一个意思,指的是我们不要只顾着对外追求真理,我们要把追求真理的“光”,返回来关照自己的内心。
1701166859
1701166860 慧能之后的禅师赵州从谂(shěn)说得更加激烈:
[ 上一页 ]  [ :1.7011668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