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9412
另一个唐代僧人飞锡认为,不念佛号不行。他说,只有念了佛,想到佛,才叫“是心是佛”。他反问禅宗:禅宗说人心中不能有任何念头,就“是心是佛”了,那修行者心中也没有想到恶事,能不能说修行者“是心是恶”呢[90]?
1701169413
1701169414
他的误解在于,禅宗认为心不产生任何念头的时候就能把握万物的本质。那为什么把握的是佛性不是恶呢?那是因为佛教认为万物的本质是佛性不是恶。
1701169415
1701169416
心学也经常被现在的人误解。
1701169417
1701169418
因为王阳明的那句其实毫无深意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因为王阳明传奇般的军旅生涯,因为他的“龙场顿悟”,有些人虽然不知道心学的理论,却想当然地认为心学是某种玄妙神奇的东西,一经掌握就可以超凡脱俗,甚至可以成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做事无往不利。
1701169419
1701169420
是这样的吗?
1701169421
1701169422
我认为不是。
1701169423
1701169424
从哲学本身的价值上说,理学心学和佛教哲学、和康德一脉的形而上学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什么独一无二的见解。无非是认为世上存在超越万物且决定万物的终极真理,并且这终极真理超越了一切理性思维而已。
1701169425
1701169426
而且理学心学还是错的。
1701169427
1701169428
理学心学认为,终极真理就是儒家道德。可这有什么根据?根据是“人伦道德是天经地义的”?凭什么呀?就凭儒家道德是孔子定的啊?
1701169429
1701169430
其实,之所以古人产生“儒家道德是天经地义”的错觉,是因为儒家道德是古代社会最有效的统治工具。不讲三纲五常,国家就乱,就灭亡。这经验自打从中国有历史以来,就没不灵过。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时的人们认为儒家道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1701169431
1701169432
可是到了现代,这个真理早就被颠仆破了。美国没有“君为臣纲”了,美国小贩敢在白宫门口跳着脚骂总统全家是狗娘养的,总统见了还得给人家露笑脸儿,这美国国亡了吗?我们现在没有“夫为妻纲”了,姑娘们敢揪老爷们儿的耳朵刷着男人的信用卡还顺手养了仨备胎,这天下大乱了吗?马路上,俩大姑娘穿着小背心光着大白腿手拉手的走,走一半相视一笑,“叭”,打个啵儿,这简直就是儒家眼里的群魔乱舞,这地球毁灭了吗?
1701169433
1701169434
“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其实纲常在现代社会里,早就磨灭的差不多了,反倒是“人人平等”这样反纲常的价值观更被人们接受。在这个没有儒家纲常的世界里,非但没有亡国灭族,反倒有更加开明的政治、更加健全的法律、更加丰富的文化、更加发达的科技、更加美好的生活。
1701169435
1701169436
这显而易见的事实狠狠地抽了理学和心学一记耳光,为什么还要崇拜它们呢?
1701169437
1701169438
在谈论理学和心学的时候要记住,它们是从儒家道德而来,向儒家道德而去,从始至终都没离开过伦理道德。然而道德这件事,不光是儒家研究,全世界学者都在研究,在西方这门学问叫“伦理学”。理学心学用形而上学去解释道德,这事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欧洲哲学家们也这么搞过,有名的如康德。而且西方人研究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么搞是不对的,现在已经不用形而上学来证明伦理学了。现在的伦理学,有一套更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那有什么理由不用最新的最好的办法,反倒去无条件的崇拜古人站不住脚的结论呢?
1701169439
1701169440
那我们退一步,说理学和心学最起码在古代是伟大的,是儒家社会定国安邦的伟大学问,可不可以?
1701169441
1701169442
这也很勉强。
1701169443
1701169444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的统治模式下,只要全民人人都遵守儒家道德,社会就能稳定,国家就能强盛。那理学和心学对道德统治提供了什么帮助?唯一的帮助,只是在理论上强化了儒家道德的合法性,证明儒家道德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还证错了)。如果当时有知识分子在理论上和儒生辩论,这套证明是有用。但对于帝国的根基—老百姓们来说,这番证明有什么用呢?没有哪个老百姓懂得你们这番复杂的东西,统治者用不着证明什么,只需要多修关帝庙贞节牌坊来强化老百姓的道德观就够了,这和理学心学无关。对于军事对手,理学心学更没用了,谁听你的啊?多组织点军队,多生产几件武器才是正经。这和理学心学也无关。
1701169445
1701169446
理学心学对统治是有用,能用来教化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懂得思考,难免会对儒家道德产生疑惑,理学心学里强大的形而上学部分,可以打消知识分子的疑惑,让他们对儒家道德的信念更加坚定。所以古代的理学心学大师们,常醉心于在各地开办学馆。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问,但客观上也让地方的知识分子官僚乡绅更加信仰儒家道德,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增加了当地官员富商们的思想凝聚力”。
1701169447
1701169448
可是,强化意识形态其实没这么麻烦,只要朝廷规定公务员考试必考《四书》《五经》,谁敢反对儒学我就抓你,这就足够了。宋时曾有一段时间,官方打击理学,说理学是“伪学”,想做官的书生人人都骂理学,这宋朝也没大厦倾覆,儒家道德还是如日中天,宋朝还不是一样用儒家制度统治着?
1701169449
1701169450
有没有理学心学,又有什么区别?
1701169451
1701169452
其实,恰恰是理学的宋朝和心学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搞得最焦头烂额的两朝。
1701169453
1701169454
宋朝把理学列为官方学说以后,没能重振朝纲,反倒是被完全不学儒学的外族政权摧枯拉朽般摧毁了。明朝心学流行之后,也没能抵外辱安内乱,反倒是内忧外患全都一起来了。您心学厉害,您倒是振振朝纲啊?您倒是用心学生产二斤粮食,杀几个敌军啊?
1701169455
1701169456
试想那个整天被政务军情搞得心急火燎的崇祯帝,假设送他一个当世最伟大的心学大师,让大师给他指点一番,那个心学大师会教给皇帝什么?更有效的税收政策?安抚农民军的好办法?宁远防线的部署方案?耐旱作物的种植推广?新的盔甲制作工艺?当心学大师摇头晃脑的说什么“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时候,崇祯帝会不会直接让人给他轰出去,让他少耽误自己的工夫呢?
1701169457
1701169458
学了理学心学,的确可以提高人们对儒家道德的信念,可是光有信念又有什么用呢?明末以死殉节的儒生是很多,可这么一帮不懂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农业学、只知道以死殉节的臣子,对帝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时的儒生才批评理学家说:“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1701169459
1701169460
明末清初的时候,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知识分子发现搞了半天理学心学,结果反倒是国家里外一团糟,儒家王朝倒被“夷狄”征服了,事实证明理学心学只能误国不能强国,因此他们对理学心学都有强烈的批判情绪。顾炎武就批评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91]
1701169461
[
上一页 ]
[ :1.7011694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