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11692e+09
1701211692
1701211693 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不但在古圣先贤著述当中常常读到,历史的记载、古人的笔记小说,这些果报事相的例子太多了。我们读到了,要认真细心观察、思惟,才晓得杀生决定不能做。纵然遇到恶人杀害我们,也没有丝毫报复的念头,更不可能有报复的行为。《金刚经》上讲到,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忍辱仙人没有恨意,成就忍辱波罗蜜,成就自己真实的德行,虽然被人杀害,立刻生天享天福。如果有恨意,有报复的念头,被人杀害了,果报到三途。
1701211694
1701211695 如果一生没有重大的罪业,但有恨意,多半投生到毒蛇猛兽。如果能保持清净、慈悲,至少也能做天王。人间很苦,天上很快乐,他把我杀害了,立刻送我到天上,感谢都还来不及,怎么会恨他?吉凶祸福就在一念之间。这要在平常去培养;否则,境界现前,习气敌不过,恨意生起来,就往下坠落了。因此,平常要修养,养成一个习惯,遇到逆缘,遇到恶人,不生嗔恚,还是慈爱待之。
1701211696
1701211697 第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非人』是指人道之外,多半指鬼神。谚语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纵然是饿鬼,他也尊敬善心的人,不会去伤害他。纵然是过去的冤家债主,遇到慈心的人,也一样恭敬;不但不找麻烦,也会拥护。因为你的善心善行,他也沾光,他也得福,所以心善、念善、行善比什么都重要。
1701211698
1701211699 一切病痛不外乎三方面:第一,饮食起居不调所招致的,医药能帮忙。第二,冤亲债主缠身,譬如悟达国师得人面疮这一类的,佛法讲的「非人」,世间人讲冤鬼附身。最要紧的是诵经拜忏来调解,像《梁皇忏》、《慈悲三昧水忏》都是属于调解的。对方接受调解离开了,病就好了。第三,业障病,这不是冤家对头,是自己造的罪业太多了,属于业报。佛教导我们要忏悔,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讲的「忏除业障」。从哪里忏?从心地上忏,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病就有转机,转危为安。后面这两种病,断恶修善,非常有效果。尤其一个人真的回头,知道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错了,彻底改过自新,不但是业障病消除了,就是冤家债主也不会再找麻烦。
1701211700
1701211701 善人念念为社会,念念为众生,所以「非人」也得福,他们不但不害你,反而会守护你。譬如,有人念佛、诵经时,感觉旁边有非人,甚至于自己毛骨悚然。有这种感觉不要害怕,这时真诚念佛诵经给他们回向,就是在超度他们。鬼神当中有很多喜欢听经的,你念经给他们听,他们听了会觉悟。就像过去禅宗惠能大师,偶然从人家窗户外面经过,里面有人念《金刚经》,他一听就觉悟。所以,你常常会得到天地鬼神的守护,护法神的保佑。
1701211702
1701211703 第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就是睡眠非常安稳,没有恶梦。我们自己修行功夫得不得力,可以从这个地方来勘验。没有学佛时常常做恶梦,学佛之后恶梦少了,就是功夫得力。再往上提升,恶梦没有了,一年当中难得有一次恶梦,说明你的功夫不错。功夫更纯,常梦到圣贤、佛菩萨,梦到经典上讲的殊胜的境界,这是好相。如果一个星期当中,还会有二三次恶梦,要特别警觉,这是功夫不够。要从哪里修起?断恶修善,一定要很认真的改过自新。这是最容易、最平常测验修行功夫的一个方法。
1701211704
1701211705 第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怨结』就是与人有过节,有不愉快的事,一般常讲的「得罪人」。得罪人的事情很多,而且容易触犯,特别是在言语上,有意无意与人结怨。一个聪明人常常碰壁,逐渐就学乖了,知道谨慎,在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会成功。为什么?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处处得罪人,得不到别人帮助,孤立无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失败。出家也不例外,得罪的人多了,护法就没有了,内护外护都没有,就相当艰难困苦。所以,佛法常说结善缘、结法缘,这个重要。决定不要结恶缘,恶缘要化解,化解的方法是自己真正断恶修善。所以『灭除怨结,众怨自解』,只要你真的回头,真的是善人,为社会大众所肯定。你的冤家债主看到、听到,心也平了,报复的念头息了,这是解冤释结的方法。
1701211706
1701211707 第九,「无恶道怖」,自己有信心,肯定将来不会堕三恶道。三恶道的业因纵然有,这是无量劫前造的恶业,不能避免。可是因要起现行,必须有缘,才会结果。犹如一粒种子,放在玻璃杯里,没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缘,不会长成瓜,所以虽有因不会结果。每个众生的阿赖耶识里,都具足十法界的业因,所以想有什么成就,就要懂得缘。譬如我想做佛,就要把佛的缘念念增长,其他九法界的缘控制远离,这一生就做佛。
1701211708
1701211709 做佛最重要的缘,就是念佛,念念与佛相应,决定做佛。因此,不要怀疑自己没有善根、没有佛种,一切众生皆有佛种,自己要有信心。「净业三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定要相信念佛就做佛,念菩萨就做菩萨。真正明白人,一天到晚只念阿弥陀佛,他不会去念经,也不会去念咒,也不会去修其他法门,因为一夹杂,功夫就不纯;功夫纯,决定有把握往生。
1701211710
1701211711 我们听经、读经,是为了断疑生信。如果你相信了,没有丝毫怀疑,经教也不要了,就一句佛号念到底。印光大师的念佛堂,就是一句佛号,决定不掺杂其他。起香时念一遍《弥陀经》,是为了摄心,因为进念佛堂之前,心是散乱的,一卷《弥陀经》念下来可以收心。如果心清净,心不散乱,这一卷《弥陀经》是多余的,然后才知道最上乘的功夫是怎么用法。我们今天念佛,又想念《地藏经》,又想念《行愿品》,还想修密宗,掺杂许多法门,这是薄福之人,不是佛法里讲的最上乘人,最上乘就是一句佛号。
1701211712
1701211713 道场每天讲经,是为接引初机,帮助社会消除灾难,所以讲经很有必要。世间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明了佛法,就多一个善人,少一个恶人。善人多,「恒为非人之所守护」,这个社会、世界,就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我们是为帮助一切众生消灾免难,而对自己决定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要懂这个道理。信心不具足,还有疑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读经最好也是一部,专念《无量寿经》,专听《无量寿经》。若信心不足,疑惑不能解除,还要多听。这是古圣先贤、历代祖师帮助上上根人的方法。你要是发菩提心,普度一切众生,就要多学。为什么?众生根性不相同。「广学多闻」是为别人,不是为自己。所以,学是为别人,念佛是为自己,自利跟利他要清楚。利他绝不妨害自利,自利也能帮助利他。
1701211714
1701211715 第十,「命终生天。」若没有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也决定生天享天福。何以故?天人是慈悲的,你能一生持不杀生的善法,你的德行水平与天道等齐,生天是这个道理。不是说天天供养天神就能生天。天天巴结他也不行,你的德行水平跟得上他们,你不拜天,也会生天。
1701211716
1701211717 这十种果报都是善的果报,所以永离杀生就能离这些苦恼法。
1701211718
1701211719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不杀生是无畏布施,果报得健康长寿,所以将这个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将来成佛就得无量寿,「随心自在」的无量寿。我们晓得果报这么殊胜圆满,就应当认真学习,对一切众生决定没有伤害之心。不但不能伤害,使众生生烦恼的事也不能做。使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自己就有烦恼,也就不能断烦恼,一定要明了。
1701211720
1701211721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1701211722
1701211723 这一段是世尊为我们开示不偷盗的十种殊胜果报。『保』,是保持而不丧失。
1701211724
1701211725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王』,古代犯罪了,家产被国家没收,称作抄家;『贼』是盗贼;『水』,被大水所漂;『火』,被火所烧;『非爱子』是败家子,这就是所谓「财为五家共有」。因此,若能远离偷盗,就能免除这些灾难。
1701211726
1701211727 财富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真正有道之人安贫乐道,不爱财富,这种人是极少数。财富能否追求得到?如果我们有能力追求到财富,圣贤的教诲就可以放弃,因果定律就可以推翻。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定律,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亦复如是。清凉大师判《华严经》是「五周因果」,智者大师判《法华经》是「一乘因果」,佛法也不离因果。种善因一定得善果,因不善要想求得善果,无有是处!
1701211728
1701211729 圣贤人的教育,总结起来无非是教我们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这是因;帮助我们认识吉凶祸福,这是果。何谓邪?何谓正?果报是灾祸、是凶,就是「邪」,就是「非」;果报是吉祥、是福,就是「是」,就是「正」。吉凶祸福的定义、标准,一定要在果报上看。果报通三世,现前得福报,将来没有福,这个福报是假的,不是真的。现前社会,有很多人少壮时发达,真的是「资财盈积」,有亿万财产,但经营十年、二十年,公司亏债倒闭、破产了,这种情形很多。他所得的财富,不是真的,在眼前看几天而已,时间不长;如果他的财富能绵延到子孙后代,代代都能保持,这是真的。中国古人所谓「富不过三代」,这一句话意味深长。三代就衰败了,哪里是真的?三代尚且不是真的,自己在这一生都保不住,可见得更是虚幻。
1701211730
1701211731 佛法讲的福报,今生有福,来生有福,后世有福,生生世世都有福,这是真的。现在人眼光短浅,只看眼前,这是没有智慧,这是愚痴。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怎么能绵延几千年?古人教诲当中决定不掺杂私人利害,不求任何报酬,不但在物质上的供养不希求,后世对他的礼敬赞叹也不求,真正到无所求。「无所求」,所讲的话是真话,凡是有所求、有条件的,话未必是真的。诸佛菩萨、古圣先贤对一切众生是无条件、无所求的态度,所以讲的都是真话。他们对事情看得透彻,对因果的理论与事实,因果的转变、相续与循环,看得太清楚了,所以指导我们一个总原则:种善因一定得善果,不善因决定有不善的果报。
1701211732
1701211733 财富怎么来的?财布施来的,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你这一生得财富,是过去生中修善因,今天得果报。果报现前,是福、是祸很难讲,问题在你有没有智慧。用钱是智慧,要是没有智慧,钱用得不恰当就造罪业,就变成祸,不是福。由此可知,真正会用钱要靠大智慧,大智慧是从教学中得来的。归结到最后,吉凶祸福的关键在教育。人有智慧自然能趋吉避凶,趋吉避凶的手段决定在断恶修善,因果才相应;再破迷开悟,这真正能够离开凶灾、趋向吉祥,这是圣贤教诲。
1701211734
1701211735 『王贼水火及败家子』,这都是过去、今生与一切众生结不善的缘造成的。由此可知,我们生活在世间,处事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不能不谨慎。菩萨绝不与一个众生结怨,结怨总会冤冤相报,这五家是冤冤相报,与人结好缘就不会有这些事情。所以,真正的福报是财富与社会大众共享,而不是一人独享。你发财肯散财,别人赞叹、欢喜,因为他也沾光。
1701211736
1701211737 中国古代会用钱的是范蠡,他真有智慧。勾践复国之后,他就离开了,去经商做生意,没有几年发达了。发了大财之后,他散财,到处布施。把钱统统布施尽了,再从小生意做起,过几年又发了,发了之后再散,三聚三散。所以,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因此,中国供的财神是范蠡,他是修积财富的一个典型人物,真正是财富人的模范,肯帮忙救济苦难众生。所以,财尽管去散,愈散愈多。
1701211738
1701211739 这几年东南亚遭受金融风暴,经济普遍衰退,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收入月月增长,因为懂得散财,不积财。佛家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居士林」天天积极在做,所以财富源源不断。「居士林」从上到下,人人都有智慧、健康长寿,这都是果报。
1701211740
1701211741 马来西亚李金友居士做得也很如法。经营私人企业,他把古晋的一片荒山买下来。许多人都说这决定赔本,不会有前途。而他经营六年没有赚一分钱,都在赔钱。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人,原本都是打猎的,这不是好事情。他将他们的猎具统统收买过来,让这些人到山上来工作,给他们很好的待遇,可以养家,不用靠打猎,所以这个地区的人不杀生。不但不杀生,而且吃长素,山上员工三百多人,终年吃长素。最初这些人吃素不习惯,半年之后,因为皮肤改变了,脸上皱纹没有了,所以现在欢喜吃长素。他布施这么多人,这么多人感激他,都做他的护法,所以这个山庄非常安全,不会有坏人进去。因此,一个人有福,整个地方人都得福报、都享受。对整个社会、对一切众生,做出全心全力的奉献,后面的福报不可思议,这是出自内心的。他做得心安理得,非常欢喜。人必须要有大菩提心,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但如果有丝毫要占众生便宜,就犯了偷盗戒,偷盗叫「不与取」。
[ 上一页 ]  [ :1.7012116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