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11742e+09
1701211742
1701211743 今天我们在新加坡,团结不同的宗教、族群,得到全世界人的赞叹。我们不是为了希求这些赞叹而做的,你赞叹也好,毁谤也好,与我不相干。我仔细衡量这个事情该不该做,衡量的标准是与社会、世界的安定、和平、繁荣、幸福相不相应;相应应当要做,不相应决定不可做。我们今天看到世界要遭大灾难,灾难的征兆,全世界有智慧的人,政治家、科学家、各个行业里都能深深感觉到,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原因在哪里?教育的彻底失败。中国把圣贤教育丢弃了,西方把宗教教育丢弃了,不再相信《圣经》,宣布上帝已经死亡,所以这个世间有灾难。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没有了,社会教育也没有了,宗教教育也没有了。因此我们今天联合、团结一切宗教,是帮助、提醒他们,一定要重视宗教教育,不能一味着重在宗教仪式上,有仪式没有教育,人家说这是迷信。必须恢复宗教教育来团结族群,弥补圣贤教育,唯有真正恢复圣贤教育,世间灾难才能避免。
1701211744
1701211745 心量一定要大,不能只为自己。我们今天帮助别的宗教、族群、国家,有人不高兴,这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那世界要同归于尽。为什么?这个世界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我们是头部,如果全身都烂了,这个头能活吗?佛跟我们讲得更广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法身,所以经典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道理在此地。我们决不能只顾自己,要顾全大局。大局是全世界,起心动念为整个世界着想,整个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大家都得福。哪个地方有灾难,与我们都有密切关联,我们想逃避,不是容易事情,无论在理论、现实上都不能成立。所以,全世界是一体,我们要有宏观,要有真实的智慧。
1701211746
1701211747 「二、多人爱念。」不偷盗与不杀生一样,属于无畏布施;换言之,令一切众生离开恐怖忧虑。世间人常说「财不露白」,你的财物被别人知道,别人会起恶念来偷盗,或者抢劫。如果这个人是持戒的人,你有再多的财富,被他看到了,他不会动心,不会起恶念,你可以很放心,这是无畏布施。不偷盗,必定得『多人爱念』,在这个世间会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与关怀,这是很殊胜的果报。
1701211748
1701211749 「三、人不欺负」,业因果报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不欺负人,就不会有人欺负我。如果我不欺负人,还有人欺负我,那是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决定不可以埋怨:我行善,为什么还有这么不好的遭遇?这是消业障,业障消了之后,善果一定现前。所以,对这十种可保信法,要有信心,对于圣教决定没有疑惑。
1701211750
1701211751 一个人心善、思想善、行为善,决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纵然遇到苦难,也不必害怕;遇到灾难现前,自己深信有佛菩萨照顾,这只是消业障而已,过去今生所造的业障都报掉了。决不能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如果有这种念头现前,不但业障消不了,还增长。
1701211752
1701211753 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学佛的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这是实话。遇到之后要珍惜,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知道这个机会不是轻易能遇到的,如同彭际清居士讲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样的烦恼、习气也要克服;知道不克服,后头又要无量劫在六道轮回受苦,这不是一个聪明人,不是一个觉悟的人,这就是佛经讲的「一阐提」,一阐提是没有善根,不会觉悟。
1701211754
1701211755 遇到佛法了,偶然之间像石火电光闪一下,立刻就灭了,又退转了。这种人非常多,我们现前念佛人,一万个人里面就有九千九百个属于这样的人。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的两三个。」那两三个是真的明白了,不想再搞生死轮回,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贪嗔痴慢,这一生成就了。我们一定要明了,如果不能克服烦恼、习气,还堕落在贪嗔痴慢里,将来一定无量劫的生死轮回,要晓得这桩事情可怕。知道可怕,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距离愈远愈好,不要靠近。因为自己没有功夫,没有定力,没有智慧,一靠近,烦恼就起现行。所以,古大德建道场,都建在深山人迹罕至之处,让你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而现代交通便捷,只有自己真正发心照顾自己,自己懂得远离,别人想帮助也帮不上。远离的方法:没有必要就不接近,没有必要就少交谈,多念佛,多读诵经典。《西方确指》中,觉明妙行菩萨教导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我们要不是这样真干,有什么能力在境界里不染污?在五欲六尘境界里,确实身心不染,这是净业功夫成就的人。
1701211756
1701211757 在十大宗派里,净土宗与密宗都是修清净心的,密宗是上上乘清净心,净土宗则是上中下都有。密宗是不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里头得清净心,决定不染污,这是真功夫!一般人学密,如果没有这种真功夫,必堕地狱。修学密宗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成佛,一是堕地狱。净土宗对于凡夫、没有功夫的人来说,它的殊胜是远离五欲六尘,不接触,这才能保住自己。我们能远离,诸佛欢喜,善神拥护,多人爱念,人不欺负。
1701211758
1701211759 「四、十方赞美」,十方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赞美你,能够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真功夫。
1701211760
1701211761 「五、不忧损害」,纵然别人来损害,也不忧虑。就像最近往生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副林长李秀琴居士。她开一个小店,有些小学生到她店里去偷东西,她看到了,把他叫回来,问他:「够不够?还要不要?随便拿。」她不忧损害,感动了邻里乡党。她一往生,街坊的人都来送她。所以,不但不偷盗,而且欢喜布施,这是末法修行的好榜样。我们损害无几,可是那些需要的人没有钱,应该要帮助他,不责备他,以好心对待他,感化他,这是菩萨教化众生。
1701211762
1701211763 「六、善名流布」,社会大众都赞叹你是好人、善人。而且连恶人都不会去侵犯,都会爱护,这是德行感召。
1701211764
1701211765 「七、处众无畏」,众是团体,无论在什么团体里,你都很从容、很自在。哪些人处众身心不安?造作不善业的人。所谓是内心有愧疚,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祖师大德,对不起护法,所以在团体里才表现神情不安。如果真正做到仰不负于天,俯不愧于地,做人聪明正直,决定没有丝毫害人的念头。
1701211766
1701211767 不但人不能害,连小动物都不害。我们家里或许有一些蚊虫、苍蝇、蚂蚁,也绝不伤害,知道它是来觅食的,跟我们每天工作讨生活一样,有什么罪过?我们看到绝不杀害,要能体谅。祖师大德教我们,道场要保持整齐清洁,这些小动物自然就少了。晚上,如果有蚊子来骚扰,可以把房间的灯熄灭,因为它们都是往有光的地方去;门窗打开,它就往外去了,不必去捕杀。你有慈悲心,有善意,小动物也通情达理,不会来骚扰。
1701211768
1701211769 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以前他居住的房间,也有蚊虫、跳蚤,侍者想帮他清理,印祖告诉他:「不必,就让它们留在这里,警惕我的德行不够,不能感化它们,生惭愧心。」把它们当做老师看待,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去反省,改过自新。印祖到了七十岁之后,无论住在何处,小动物都搬家了。德行能感动这些小动物,怎么不能感动人?人为万物之灵,不能感动是自己没有德行。所以,进德修业是做人的一桩大事,不能不知道。
1701211770
1701211771 「不杀生」的果报无比殊胜,在许多殊胜果报中,最重要的是健康长寿。这是第一德,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可是这一条许多人很难做到,原因在什么地方?习气太重,嗔恨的习气、贡高傲慢的习气,对人对事对物,不知不觉就起现行,依旧造恶业。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断烦恼,更要断习气。我们看到佛门造像的艺术,阿罗汉的像各个不相同,但是仔细去观察,他的像还是慈悲的。菩萨的造像就不一样,几乎菩萨的面貌都是相同的。什么原因?阿罗汉恶业断掉了,恶的习气没有断,菩萨连习气都断了,所以面貌慈祥和蔼,一切众生看到都生欢喜心。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能体会到,知道如何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断习气。
1701211772
1701211773 习气怎么个断法?必须讲求方法。最有效果的方法,是把我们的生活行为、待人接物,录成录像带,然后自己看看。可是没有人帮我们录,于是想到古人用什么方法?天天对镜子,当心里有喜怒哀乐时,用镜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那副德性,就能省悟过来。其实只要自己留意,肯用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别人,别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看到人家颜色、表情、语气不善时,做何感想?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对待别人是不是这个样子。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吾师」,看看善人、不善人的样子,只要自己肯留意,知道改过,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会很用心地去学习。
1701211774
1701211775 唯独粗心大意的人,难!但是这种人多。特别是在现前时代,这一类的人正是佛经常说的「可怜悯者」。可怜悯者,我们决定不能责怪他,为什么?他可怜。可怜在哪里?没有人教,中国古人所讲的,他没有受过教育。中国人讲的教育,跟现在的教育意义不相同。现在人念到大学、博士,在中国古人心目当中,还是没有受过教育,就是没有受过做人的教育。所以,今天学校教学的是科学技术、技能。而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现在这两门没有,只有政事与文学。
1701211776
1701211777 古圣先贤教人,不但在中国,外国所有宗教的经典,宗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每个宗教教学都是超越时空,超越国土,超越种族,也超越宗教,这是德行的教育。今天讲是人文教育,教你怎么做人。只要会做人,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根本基础是平等对待,没有平等就决定没有和睦。贡高我慢就是没有平等,总觉得我比人高,人不如我。
1701211778
1701211779 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何以能成为圣贤?就是他们的心平等。所以,平等心是做佛的第一因素,六度心是菩萨,菩萨还没有做到圆满的平等,所以平等难。平等心现前,又能自卑而尊人,这个人就是佛,我们称为大圣。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今天变成这个样子,真正的原因就是没有接受圣贤教育,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所以前途一片黑暗。
1701211780
1701211781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财』是财富,『命』是寿命,『色力』是健康,力还包括能力,这三样都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财富不必多,够用就好了。不仅是佛法,任何宗教,乃至于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教我们知足常乐,知足则富。成佛的条件是什么?知足。知足才是圆满,圆满就成佛,所以后补佛都住在知足天(兜率天就是知足天)。不知足,再富有也是贫穷;知足,乞丐都圆满。由此可知,吉凶祸福系在一念之间,看你怎么想法。一念觉悟,凡夫做佛;一念迷,就永堕恶道。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不仅财命色力安乐,还得『辩才具足无缺』,辩才是处事待人接物必须具备的,不但自己得利益,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1701211782
1701211783 佛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就是因缘果报的真理,不但世法如是,出世间法也不离此定律。作恶的果报,就是十种保信法的反面。了解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何不断恶修善?人都希求好果报,无论今人、古人,此方、他界,一切众生无不求财富、寿命、智慧。能否求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一定要如理如法,没有求不到的;不合理、不合法,这个求没有感应。
1701211784
1701211785 「九、常怀施意」,『施』是帮助别人,常常存帮助一切众生的意念。常存此心,遇到众生有需要时,自然就欢喜施舍,这是真实的德行。
1701211786
1701211787 「十、命终生天」,这是说明你还没有发愿出离三界,所以果报在天上。在此地我们一定要觉悟,偷盗连生天都办不到,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不要把这桩事情看轻了。偷盗的范围深广无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犯,犯而不能觉察。所以念佛一辈子,临终时不能往生,还怪佛不灵,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心散乱就是心里还夹杂着许多恶业,这怎么能往生?
1701211788
1701211789 偷盗,就是习惯占便宜的念头,这个念头是盗心。占别人的便宜,占公家的便宜,在寺院里占常住的便宜,这太容易犯了。拿起常住的电话与朋友聊天,都是偷盗;有必要的事情,言语愈简单愈好。我们要多想想,有没有浪费常住物?《地藏经》上讲的果报太可怕了,你破戒,造五逆十恶罪,佛都能救;盗十方常住物,佛不能救,这是真的。《无量寿经》上说,造五逆十恶罪,临终忏悔,佛还能帮助你往生。盗十方常住物的罪,佛不能救,为什么?不通忏悔。所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往往疏忽了。
1701211790
1701211791 实在讲,偷盗比杀生的罪更重。你杀人、杀众生的身命,你没有断他的慧命,那是一对一的责任,容易忏悔。偷盗,特别是偷盗常住物,比偷盗国家物的罪还重,尽虚空、遍法界的四众弟子都是债主。国家是一国,人口有限;常住是通虚空法界的,虚空法界就没有数量。我们看到大家好像都占常住的便宜,都占别人的便宜,成了习惯,觉得理所当然,不知后果严重,障碍生天。所以,常住物要爱惜。
[ 上一页 ]  [ :1.701211742e+09 ]  [ 下一页 ]